2022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提升卷——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提升卷——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正确的实验设计和规范的实验操作是保证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设计或操作正确的是
A.氧气验满
B.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探究甲烷组成中含有碳、氢元素
2.电解水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前后元素种类不变B.实验说明水由H2和O2组成
C.电解水的化学反应式为:D.a管收集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
3.我国的一项研究成果:在一种新型催化剂的作用下可将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相关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氢原子的数目增多
B.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涉及三种氧化物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D.该反应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4.正确理解化学概念学习化学知识非常重要.下列对化学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A.氧化物就是含氧元素的化合物
B.质量守恒定律就是化学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和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相等
C.氧化反应就是反应物中有氧气的反应
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5.用I2O5可以测定空气中CO污染的程度,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I2O5+5COI2+5CO2,根据CO2的多少,可以判断CO的含量,关于此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I2O5发生的是氧化反应,是氧化剂
B.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中的氧原子总数等于生成的CO2中氧原子总数
C.反应物所含元素与生成物所含元素种类相同
D.参加反应的I2O5和CO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I2和CO2的总质量
6.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错误的是
A.元素观:CO、CO2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微粒观:保持C60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C60分子
C.转化观:金刚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石墨,属于化学变化
D.守恒观:12g石墨和12g氧气反应,一定生成24g二氧化碳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B.在同一物质中,同一元素可显示不同的化合价
C.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D.所有的原子中都含有质子、中子和电子
8.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变化Ⅰ属于物理变化
B.变化Ⅱ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C.变化Ⅱ中原子种类和数目都不变
D.变化Ⅱ中参加反应的N2和H2分子个数比为3:4
9.如图所示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探究CO2与H2O是否发生反应
B.探究可燃物燃烧的两个条件
C.证明CH4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0.科学家发现,通过化学反应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为更高效持久的存储电能装置,有望广泛应用于智能手表、电动车、混合动力汽车等电动设备,如图是该反应的微观反应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反应中X与Y的微粒个数比为1:1
C.W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均保持不变
11.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AB.BC.CD.D
12.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涉及三种氧化物B.反应前后有两种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C.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3D.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不变
13.在化学变化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A.元素的种类B.元素的化合价
C.分子的种类D.原子的数目
14.关于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具有氧化性的物质是CuOB.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C
C.反应前后铜的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D.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不变
15.下列对实验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A.做过滤实验时,若发现滤液仍浑浊,可进行二次过滤的实验操作
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若装置漏气,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若不用密封装置,一定会导致反应前后质量总和不相等
D.用50g酒精与50g水混合后总质量是否等于100g来验证分子间存在间隔
16.下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种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物属于混合物
B.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D.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二、非选择题(共8题)
17.小明用蜡烛进行了下列实验。
(1)实验1中,集气瓶紧密的倒扣在电子秤上,电子秤的示数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实验2中,打开K1、K2,若B中蜡烛燃烧更旺,则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若改变A中盛放的固体和液体药品,一段时间后,B中蜡烛熄灭,则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蜡烛熄灭的原因是________。
18.学习化学使我们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入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
(1)我们身边各种各样的物质,如铜、氧气、金刚石、氯化钠等,它们都是由不同微粒构成的。其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_______(填名称)。
(2)“嫦娥五号”月球采样返回地球。月壤含CaAl2Si2O8以及可作为核聚变燃料的氦-3等物质。
①在CaAl2Si2O8中,氧元素显一2价,则Si的化合价为______。
②图1为氦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氦-3原子的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3,则其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_______。
(3)图2是制取甲醇(CH3OH)的微观反应示意图。
①甲醇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
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③从微观角度解释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_______(写一条)。
19.化学与微粒:
根据上图信息回答:
(1)反应中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_________。(填“分子”或“原子”)
(2)参加反应的两种反应物的分个数比是___________。
(3)此反应中两种生成物的分子质量比是_____________。
(4)用微粒的观点解释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___________。
20.联合国认为提升化学的全球认知至关重要,并将距离发现元素周期律150周年的2019年定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我国科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的铟等多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已成为国际标准。请根据图1、图2完成下列各项内容。
(1)从图1中可获得信息有_____(任写一条);
(2)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周期,在化学反应中,形成的化合物In2(SO4)3读作_____;
(3)元素的性质与其原子结构有密切关系。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电子层数多,最外层电子离核越远,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越小。由此可以推测,铟的金属活动性比Al的金属活动性_____(选填“强”或“弱”);
(4)铟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铟的微观过程可表示为:请将B框中的信息补充完整_____。
21.某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
(1)请写出镁条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某兴趣小组实验时,发现镁条完全燃烧后,称量石棉网上的燃烧产物质量比反应前镁条质量大,小霖认为此实验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你_________(选填“同意”或“不同意”)她的观点,你的理由是________。
(3)由此实验可知,如反应过程中有气体参加或生成,需要在_________容器中进行。
(改进实验)
兴趣小组按如图1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却发现产物中还有一些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②镁能与氮气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化学式为Mg3N2)固体;③氮化镁可与水反应生成氨气,氨气极易溶于水形成氨水;④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作出猜想)黄色固体为氮化镁。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如图2,取燃烧产物于烧杯中,加入适量水,然后用大烧杯罩住。
(4)实验现象:__________。
实验结论:黄色固体为氮化镁。
(反思交流)
(5)根据你所学过的知识,写出镁与氮气燃烧生成Mg3N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6)如果用图1装置(气密性良好)和药品(足量)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该实验所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________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2.某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
(1)请写出镁条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小明发现燃烧产物的质量大于反应物镁条的质量,认为这个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我__________(“同意”或“不同意”)小明的观点,因为__________。
(3)小红按如图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却发现产物中还有少量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
②镁能与氮气剧烈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
③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白色的氢氧化镁沉淀和氨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且此反应过程中没有任何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做出猜想)黄色固体是Mg3N2
(实验探究)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反思与交流)
①氮化镁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②空气中N2和O2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___,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少量的Mg3N2,由此可得出的一个结论是__________。
23.请回答下列问题。
(一)用如图所示的个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图A所示实验:在实验前要在锥形瓶底部铺一层细沙,其作用是______。实验过程中,可看到气球的变化情况是 ______。
(2)在B实验中,实验前天平示数为102.2克,实验后天平示数为100克,该反应 ______(填“遵循”、“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二)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注重微量元素的摄取。碘元素对人体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图是某地市场销售的一种“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请回答下列问题:
(3)碘酸钾中碘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 。
(4)计算一袋500g碘盐中含碘酸钾的质量是_________mg (结果精确到0.1mg。)
24.某兴趣小组同学用图所示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已知:
(1)若用图 1 装置做实验,将橡皮塞上的玻璃管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将玻璃管下端接触到白磷,并迅速塞紧橡皮塞。之后观察到锥形瓶内的现象是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玻璃管除了导气的作用外还有______的作用,小气球的作用除了密闭装置还有______的作用。
(2)某同学按图 2 装置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实验探究,观察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该反应______(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______。
(3)将图 2 装置改成图 3 装置(气密性良好),将充分反应后的锥形瓶放回左盘,发现指针没有停在中间,而是______(填“偏右”或“偏左”),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4)小华将图 3 改成图 4 装置,已知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该装置______(填“能”或“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5)某超市卖的纯碱(Na2CO3)产品往往含有少量的氯化钠(NaCl),化学兴趣小组的同 学通过实验来测定该纯碱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查阅资料知纯碱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他们取 12g 纯碱样品放入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无固体剩余,共消耗盐酸 100g,称得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 107.6g。则生成二氧化碳______g。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为______(结果精确到 0.1%)。
选项
A
B
C
D
实验目的
证明CO2可与H2O反应生成H2CO3
除去CO2中的少量CO
证明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证明可燃物燃烧温度需达到着火点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结论
a.取少量黄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
若观察到试管中有___________产生;试管口___________,证明猜想正确。
参考答案
1.B2.A3.D4.D5.A6.D7.D8.D9.A10.B11.C12.B13.C14.A15.A16.A
17.(1)不变
(2) 2H2O22H2O+O2↑ CaCO3+2HCl=CaCl2+H2O+CO2↑ 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使蜡烛隔绝了氧气
18.(1)铜、金刚石(2) +4 2
(3) 3:1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
19.(1)分子(2)1:1(3)1:22(4)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不变
20.(1)铟元素的原子序数为49或元素符号为In或元素名称为铟或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4.8。
(2)五 硫酸铟 (3)强
(4)
21.(1)(2)不同意 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没有测量 (3)密闭
(4)烧杯中产生气泡,浸有酚酞试液的脱脂棉团变红(5)(6)大于
22.(1)
(2) 不同意 燃烧产物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之和,故大于反应物镁条的质量,该反应属于化学变化,一切化学变化均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3) 水 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气体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4:1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氮气活泼
23.(1)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气球先变大后变瘪 (2)遵循
(3)碘酸钾中碘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27:(16×3)=127:48;
(4)一袋500g碘盐中含碘酸钾的质量是:
24.(1) 产生大量白烟 引燃白磷 平衡压强
(2) 遵守 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装置
(3) 偏右 气球膨胀,产生向上的浮力
(4)不能
(5) 4.4g 解:设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为x
x≈88.3%
答: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为88.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二轮复习提升训练专题03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含解析),文件包含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pptx、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教案docx、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验收卷原卷版docx、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验收卷解析版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二轮复习提升训练重难点05 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方程式 微观模型(含解析),文件包含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pptx、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教案docx、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验收卷原卷版docx、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验收卷解析版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二轮复习重难点提升训练考点04—图像与分析专题突破(含解析),文件包含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pptx、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教案docx、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验收卷原卷版docx、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验收卷解析版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