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特训题 Word版含解析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特训:阶段性总结课10 生物技术实践 Word版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特训:阶段性总结课10 生物技术实践 Word版含解析,共18页。
A.固定化酶的主要目的是实现酶的重复利用
B.溶解氧交换受阻是固定化酶应用的重要限制因素
C.固定化细胞用于生产能分泌到细胞外的产物
D.凝胶与被包埋细胞之间不是通过共价键结合
答案 B
解析 固定化酶实现了酶和底物的分离,酶可重复利用;固定化酶应用时不需要氧气,溶解氧交换受阻对其没有影响;固定化细胞可用于生产分泌到细胞外的产物,如分泌蛋白等;凝胶与被包埋细胞之间不通过共价键结合。
2.[江苏高考]关于“腐乳的制作”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将腐乳坯堆积起来会导致堆内温度升高,影响毛霉生长
B.腐乳坯若被细菌污染,则腐乳坯表面会出现黏性物
C.勤向腐乳坯表面喷水,有利于毛霉菌丝的生长
D.装坛阶段加入料酒,可有效防止杂菌污染
答案 C
解析 将腐乳坯堆积起来时,毛霉有氧呼吸过程释放的大量热能会导致堆内温度升高,影响毛霉生长;毛霉是丝状真菌,若腐乳坯表面出现黏性物,可能是被其他杂菌污染;毛霉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湿度,可选用含水量为70%的豆腐制作腐乳,不需直接在腐乳坯表面喷水;料酒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故能有效防止杂菌污染。
3.[江苏高考]做“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实验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高压灭菌加热结束时,打开放气阀使压力表指针回到零后,开启锅盖
B.倒平板时,应将打开的皿盖放到一边,以免培养基溅到皿盖上
C.为了防止污染,接种环经火焰灭菌后应趁热快速挑取菌落
D.用记号笔标记培养皿中菌落时,应标记在皿底上
答案 D
解析 高压灭菌加热结束时,当压力表的压力降到零时,打开放气阀,打开盖子,如果提前打开放气阀,锅内压力突然下降,灭菌容器内液体会冲出容器,造成污染;倒平板时,培养皿盖打开一缝隙,不能将其放到一边,以免杂菌染污;接种时,接种环经火焰灭菌冷却后挑取菌落,不能趁热挑取,以免杀死微生物;由于培养时平板要倒过来放置,则用记号笔标记培养皿中菌落时,应标记在皿底上。
4.[广东高考]泡菜是我国的传统食品之一,但制作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对人体健康有潜在危害。某兴趣小组准备参加“科技创新大赛”,查阅资料得到下图。
(1)制作泡菜时,泡菜坛一般用水密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乳酸菌发酵第一阶段的产物有________。
(2)据上图,与第3天相比,第8天后的泡菜更适于食用,因为后者________________;pH呈下降趋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小组得到一株“优选”乳酸菌(亚硝酸盐还原酶活力比普通乳酸菌高5倍),拟参照资料的实验方案和食盐浓度(4%~10%),探究与普通乳酸菌相比用“优选”乳酸菌制作泡菜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高低,并确定其最适条件。请你设计一个实验结果记录表,并推测实验结论。
答案 (1)创造无氧环境 丙酮酸、[H]、ATP
(2)亚硝酸盐含量低 乳酸菌的代谢产物大量积累,使pH下降
(3)
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结论:“优选”乳酸菌的亚硝酸盐的含量比普通乳酸菌的低。
解析 (1)乳酸菌是厌氧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才能增殖和生长,进行各项生命活动。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该阶段的产物有丙酮酸、[H]和ATP。
(2)据题图分析,在第3天时,亚硝酸盐的含量为40 mg/kg,而在第8天时,亚硝酸盐的含量只有5 mg/kg,故第8天后的泡菜更适于食用。由于乳酸菌的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而乳酸呈酸性,经过大量的积累会使pH下降。
(3)三因子自变量的表格中,自变量分别是食盐的浓度、不同菌种、培养时间,观察指标是亚硝酸盐的含量,其他都是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且适宜。表格中要有单位。
5.[课标全国卷Ⅰ]已知微生物A可以产生油脂,微生物B可以产生脂肪酶。脂肪酶和油脂可用于生物柴油的生产。回答有关问题:
(1)显微观察时,微生物A菌体中的油脂通常可用________染色。微生物A产生的油脂不易挥发,可选用________(填“萃取法”或“水蒸气蒸馏法”)从菌体中提取。
(2)为了从自然界中获得能产生脂肪酶的微生物B的单菌落,可从含有油料作物种子腐烂物的土壤中取样,并应选用以________为碳源的固体培养基进行培养。
(3)若要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B的菌体数,可在显微镜下用________直接计数;若要测定其活菌数量,可选用________法进行计数。
(4)为了确定微生物B产生的脂肪酶的最适温度,某同学测得相同时间内,在35 ℃、40 ℃、45 ℃温度下降解10 g油脂所需酶量依次为4 mg、1 mg、6 mg,则上述三个温度中,________℃条件下该酶活力最小。为了进一步确定该酶的最适温度,应围绕________℃设计后续实验。
答案 (1)苏丹Ⅲ(或苏丹Ⅳ) 萃取法
(2)油脂
(3)血细胞计数板 稀释涂布平板
(4)45 40
解析 (1)脂肪可被苏丹Ⅲ(Ⅳ)染液染成橘黄色(红色);题干中说明微生物A产生的油脂不易挥发,则可以采用萃取法提取微生物A中的脂肪。
(2)油脂为有机化合物,富含C元素,故为了从自然界获得能够分解油脂的单菌落,应以油脂为唯一碳源来配制培养基。在该培养基上,能分解油脂的微生物可以正常生长,其他微生物不能正常繁殖。
(3)可利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法测定菌液中的微生物数量,计数时,活菌和死亡的细菌都会被计数,所以测定培养液中的活菌数应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
(4)在45 ℃时,降解10 g油脂所需酶的数量最大,则该温度下酶活性最低;由题干可知,40 ℃时分解10 g油脂所需的酶的数量最少。应在40 ℃左右范围内设置不同温度梯度来探究酶的最适活性。
6.[海南高考]生产果汁时,用果胶酶处理果泥可提高果汁的出汁量。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某同学用三种来源的果胶酶进行三组实验,各组实验除酶的来源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测定各组的出汁量,据此计算各组果胶酶活性的平均值并进行比较。这一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有一种新分离出来的果胶酶,为探究其最适温度,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取试管16支,分别加入等量的果泥、果胶酶、缓冲液,混匀,平均分为4组,分别置于0 ℃、5 ℃、10 ℃、40 ℃下保温相同时间,然后,测定各试管中的出汁量并计算各组出汁量平均值。该实验温度设置的不足之处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取5组试管(A~E)分别加入等量的同种果泥,在A、B、C、D 4个实验组的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缓冲液和不同量的同种果胶酶,然后,补充蒸馏水使4组试管内液体体积相同;E组加入蒸馏水使试管中液体体积与实验组相同。将5组试管置于适宜温度下保温一定时间后,测定各组的出汁量。通过A~D组实验可比较不同实验组出汁量的差异。本实验中,若要检测加入酶的量等于0而其他条件均与实验组相同时的出汁量,E组设计________(填“能”或“不能”)达到目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比较不同来源果胶酶的活性
(2)温度范围设置不合理'温度梯度设置不合理
(3)不能'未加入缓冲液
解析 (1)利用不同来源的果胶酶处理果泥,检测各组出汁量,据此可以比较不同来源的果胶酶的活性大小。
(2)探究果胶酶的最适温度时,一般在20~70 ℃范围内,每隔5 ℃进行梯度设计。显然题中温度设置过低,温度梯度设置不均。
(3)本实验的目的是检测不同量的同种果胶酶下的出汁量的差异,为保证单一变量,A~E组都应加入等量缓冲溶液。
7.[课标全国卷Ⅱ]回答与胡萝卜素有关的问题:
(1)胡萝卜含有的胡萝卜素中,最主要的是________(填“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或“γ胡萝卜素”),该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以转变成两分子________,后者缺乏会引起人在弱光下视物不清的病症,该疾病称为________,胡萝卜素是________(填“挥发性”或“非挥发性”)物质。
(2)工业生产上,用养殖的岩藻作为原料提取胡萝卜素时,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将新鲜的岩藻干燥。
(3)现有乙醇和乙酸乙酯两种溶剂,应选用其中的________作为胡萝卜素的萃取剂,不选用另外一种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β胡萝卜素 维生素A 夜盲症 非挥发性
(2)需要
(3)乙酸乙酯 萃取胡萝卜素的有机溶剂应不与水混溶,而乙醇属于水溶性有机溶剂,影响萃取效果(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解析 该题考查胡萝卜素的相关知识及与其萃取有关的知识,难度较小。
(1)胡萝卜素的化学分子式中包含多个碳碳双键,根据双键的数目可以将胡萝卜素划分为α、β、γ三类,β胡萝卜素是其中最主要的组成成分;一分子的β胡萝卜素在人或动物的小肠、肝脏等器官被氧化成两分子的维生素A;由于饮食中缺乏维生素A或因某些消化系统疾病影响维生素A的吸收, 致使视网膜杆状细胞没有合成视紫红质的原料而造成夜盲(暂时性夜盲症可由补充维生素A得以痊愈)。
(2)提取胡萝卜素时新鲜的岩藻具有大量的水份需要进行干燥。
(3)乙酸乙酯属于水不溶性有机溶剂与水不互溶,能够溶解胡萝卜素;乙醇是水溶性有机溶剂,因萃取中能与水混溶而影响萃取效果,所以不用它们作萃取剂。
8.[2014·山东高考]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经深加工可生产酒精、玉米胚芽油和果糖等。流程如下:
(1)玉米秸秆中的纤维素经充分水解后的产物可被酵母菌利用发酵生产酒精。培养酵母菌时,该水解产物为酵母菌的生长提供________。发酵过程中检测酵母菌数量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
(2)玉米胚芽油不易挥发,宜选用________法或________法从玉米胚芽中提取。
(3)玉米淀粉经酶解形成的葡萄糖可在葡萄糖异构酶的作用下转化成果糖。利用________技术可使葡萄糖异构酶重复利用,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4)利用PCR技术扩增葡萄糖异构酶基因时,需用耐高温的________催化。PCR一般要经历三十次以上的循环,每次循环包括变性、________和________三步。
答案 (1)碳源 显微镜直接计数
(2)压榨 萃取(注:两空可颠倒)
(3)固定化酶
(4)(Taq)DNA聚合酶 (低温)复性(或退火) (中温)延伸
解析 本题考查了微生物培养技术中培养基的配方、微生物计数、植物成分的提取、固定化酶和PCR技术的条件等内容。难度系数较小。
(1)培养酵母菌时,玉米秸秆中的纤维素的水解产物为酵母菌的生长提供碳源。检测酵母菌数量可采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
(2)玉米胚芽油不易挥发,宜选用压榨法或萃取法从玉米胚芽中提取。
(3)利用固定化酶技术可使葡萄糖异构酶重复利用,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4)利用PCR技术扩增葡萄糖异构酶基因时,需用耐高温的(Taq)DNA聚合酶催化。PCR一般要经历三十次以上的循环,每次循环包括变性、(低温)复性(或退火)、(中温)延伸三步。
9.[2014·海南高考]已知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与泡制时间有关。为了测定不同泡制天数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实验材料、试剂及用具包括:刻度移液管、比色管、不同浓度的亚硝酸钠标准溶液、亚硝酸盐的显色剂、不同泡制天数的泡菜滤液等。回答相关问题:
(1)请完善下列实验步骤。
①标准管的制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显色剂制成颜色深浅不同的系列标准管。
②样品管的制备:用刻度移液管分别吸取一定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到不同的比色管中,然后在各个比色管中加入等量的显色剂进行显色,得到样品管。
③将每个________分别与系列标准管进行比较,找出与样品管颜色深浅________的标准管,该管中亚硝酸钠含量即代表样品管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记录各样品管亚硝酸盐的含量。
(2)右图表示的是泡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趋势。
(3)泡菜制作过程中产酸的细菌主要是________(填“醋酸杆菌”或“乳酸菌”)。
答案 (1)①不同浓度亚硝酸钠标准溶液 ②不同泡制天数的泡菜滤液 ③样品管 一致
(2)亚硝酸盐含量
(3)乳酸菌
解析 (1)在亚硝酸盐的含量测定中,用不同浓度亚硝酸钠标准溶液和显色剂制成颜色深浅不同的系列标准管;用刻度移液管分别吸取一定量的不同泡制天数的泡菜滤液,加到不同的比色管中,然后在各个比色管中加入等量的显色剂进行显色,得到样品管;将每个样品管分别与系列标准管进行比较,找出与样品管颜色深浅相近的标准管,该管中亚硝酸钠的含量即代表样品管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记录各样品管亚硝酸盐的含量。
(2)据图可知,该图表示亚硝酸盐的含量随发酵时间的变化曲线。
(3)制泡菜时使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
10.[2014·课标全国卷Ⅰ]植物秸秆中的纤维素可被某些微生物分解。回答下列问题:
(1)分解秸秆中纤维素的微生物能分泌纤维素酶,该酶是由3种组分组成的复合酶,其中的葡萄糖苷酶可将________分解成________。
(2)在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CR)时,CR可与纤维素形成________色复合物。用含有CR的该种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会出现以该菌的菌落为中心的________。
(3)为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分离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的单菌落,某同学设计了甲、乙两种培养基(成分见下表):
[注] “+”表示有,“-”表示无。
据表判断,培养基甲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培养基乙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纤维二糖 葡萄糖 (2)红 透明圈
(3)不能 液体培养基不能分离单菌落 不能 乙培养基中没有纤维素,不会形成CR—纤维素红色复合物,即使出现单菌落也不能确定其为纤维素分解菌
解析 (1)纤维素是一种由葡萄糖首尾相连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是含量最丰富的多糖类物质。纤维素能被土壤中某些微生物分解利用,如下图:
eq \x(纤维素)eq \(――→,\s\up17(纤维素酶))eq \x(纤维二糖)eq \(――→,\s\up17(葡萄糖苷酶))eq \x(葡萄糖)
(2)刚果红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红色复合物无法形成,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我们可以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3)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为固体培养基,且需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
11.[2014·四川高考]有机农药苯磺隆是一种除草剂,长期使用会污染环境。研究发现,苯磺隆能被土壤中某些微生物降解。分离降解苯磺隆的菌株和探索其降解机制的实验过程如图甲、乙所示。
(1)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有碳源、水、________四类,该实验所用的选择培养基只能以苯磺隆作为唯一碳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微生物培养基相比,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常需添加生长素和________,这些植物激素一般需要事先单独配制成________保存备用。
(3)纯化菌株时,通常使用的划线工具是________。划线的某个平板培养后,第一划线区域的划线上都不间断地长满了菌,第二划线区域所划的第一条线上无菌落,其他划线上有菌落。造成划线无菌落可能的操作失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探究苯磺隆的降解机制,将该菌种的培养液过滤离心,取上清液做图乙所示实验。该实验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设计是否合理?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氮源和无机盐 只有能利用苯磺隆的微生物能正常生长和繁殖
(2)细胞分裂素 母液
(3)接种环 ①接种环灼烧后未冷却;②划线未从第一区域末端开始
(4)目的菌株能分泌降解苯磺隆的蛋白质 不合理,缺少空白对照
解析 (1)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包括: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使用选择培养基是因为它是允许特定的微生物生长,同时又能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的生长的培养基。
(2)植物组织培养常需要添加的植物激素有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MS培养基的成分一般先分别配制成母液备用。
(3)平板划线法接种时常使用接种环划线。第二区域只有第一条线无菌落,而其他的划线却有菌落,很可能是因为接种环在灼烧后未冷却,第一次划线时将菌种烫死,而后接种环冷却,能正常划线,也可能是第一次划线时划线未从第一区域末端开始,使接种环上无菌种。
(4)题中实验为取得菌种培养液过滤后离心上清液,加入蛋白酶处理后,测得其对苯磺隆的降解率。意为假设菌种能产生降解苯磺隆的蛋白质类酶,若用蛋白酶处理后,可使该酶分解,苯磺隆降解率下降,则假设成立。但由于缺乏空白对照,不能比较蛋白酶处理是否降低苯磺隆降解率,该实验不能得出相应结论。
12.[2014·江苏高考]为了获得β胡萝卜素产品,某小组开展了产β胡萝卜素酵母的筛选与色素提取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用的培养皿常用的两种灭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减少灭菌后器皿被污染,灭菌前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筛选出酵母菌,培养基中添加了青霉素,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是灭菌锅及其局部剖面示意图,图中甲、乙、丙指示的依次是________。(填序号)
①安全阀、放气阀、压力表 ②放气阀、安全阀、压力表
③安全阀、放气阀、温度表 ④放气阀、安全阀、温度表
(4)为了将分离到的菌株纯化,挑取了菌落在3块相同平板上划线,结果其中一块平板的各划线区均未见菌生长,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增加β胡萝卜素提取量,在研磨酵母细胞时,添加石英砂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研磨时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添加CaCO3,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干热灭菌和湿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用牛皮纸(报纸)包扎器皿 (2)抑制细菌(放线菌)生长 (3)①
(4)接种环温度过高,菌被杀死 (5)有助于研磨充分'不需要'β胡萝卜素较耐酸
解析 本题考查微生物发酵产生代谢产物的相关知识。
(1)培养皿常用的灭菌方法有干热灭菌法和高压蒸汽灭菌法。为防止灭菌后器皿再次被污染,需在灭菌前先用牛皮纸或报纸包扎所要灭菌的器皿。
(2)青霉素是一种广谱性抗生素,它能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形成。
(3)灭菌锅的结构:甲为安全阀,乙为放气阀,丙为压力表。
(4)各划线区均未见菌生长,说明此处无菌,无菌最可能的原因是接种环灭菌后未冷却,菌被杀死。
(5)根据叶片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可知,加入SiO2的目的是使研磨充分,加入CaCO3的目的是防止叶绿素被破坏。β胡萝卜素比较耐酸,在弱酸性环境中不会被破坏,所以该实验不需要加入CaCO3。
13.[2013·课标全国卷Ⅰ]回答下列有关泡菜制作的习题:
(1)制作泡菜时,所用盐水煮沸,其目的是________。为了缩短制作时间,有人还会在冷却后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液,加入陈泡菜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发酵的过程即为乳酸菌进行________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乳酸菌细胞的________中。
(3)泡菜制作过程中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4)从开始制作到泡菜品质最佳这段时间内,泡菜液逐渐变酸,这段时间内泡菜坛中乳酸菌和其他杂菌的消长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消灭杂菌 增加乳酸菌含量
(2)无氧呼吸 细胞质
(3)温度 食盐用量 腌制时间
(4)乳酸菌数量增加,杂菌数量较少 乳酸菌比杂菌更为耐酸
解析 (1)盐水中可能含有杂菌,制作泡菜时,所用盐水需要煮沸,以便杀死盐水中的杂菌。陈泡菜液中含有现成的乳酸菌,加入后,可以缩短制作时间。
(2)乳酸发酵的过程即为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乳酸菌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
(3)在泡菜的制作过程中,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有温度过高、食盐用量不足、腌制时间等。
(4)从开始制作到泡菜品质最佳这段时间内,泡菜液逐渐发酸,这段时间内泡菜坛中乳酸菌数量增加,其他杂菌较少,原因是酸性条件下,不利于杂菌生存,增加乳酸菌的数量。
14.[2013·四川高考]普通酵母菌直接利用淀粉的能力很弱,有人将地衣芽孢杆菌的α淀粉酶基因转入酵母菌中经筛选得到了可高效利用淀粉的工程酵母菌菌种(过程如图甲所示)。
(1)图甲中,过程①需要的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达到筛选目的,平板内的固体培养基应以________作为唯一碳源。②、③过程需重复几次,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尝试过程③的操作,其中一个平板经培养后的菌落分布如图乙所示。该同学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推测该同学接种时可能的操作失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淀粉为原料,用工程酵母菌和普通酵母菌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密闭发酵,接种________菌的发酵罐需要先排气,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凝胶色谱法分离α淀粉酶时,在色谱柱中移动速度较慢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较________。
答案 (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 淀粉 进一步筛选纯化获得分解淀粉能力强的酵母菌
(2)稀释涂布平板法 涂布不均匀
(3)工程酵母 工程菌分解淀粉产生葡萄糖的能力强,导致酒精发酵产生CO2的速率更快
(4)小
解析 本题考查选修课本中相关知识,包括基因工程、微生物的培养和发酵、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等。
(1)①步骤为将目的基因与运载体连接,需要先用同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别切割质粒和目的基因,露出相同的黏性末端,然后再用DNA连接酶连接为重组质粒;而在以淀粉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其他微生物难以利用淀粉而被抑制,从而筛选高效利用淀粉的工程酵母菌;重复筛选多次可以提高目的菌的纯度。
(2)图中平板培养后的结果,形成了多个菌落,因此为稀释涂布平板法,但是菌落分布不均匀,集中分布在一定区域,说明涂布不均匀。
(3)由于工程酵母菌能够更高效的利用淀粉,因此在以淀粉为原料的培养条件下,可以更快的进行增殖和发酵,酒精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较多,所以需要先排气。
(4)凝胶色谱法分离的原理是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分子不能进入凝胶颗粒内部,只能分布在颗粒之间,通过的路程较短,移动速度较快;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分子比较容易进入凝胶内的通道,通过的路程较长,移动速度较慢。因此,移动速度较慢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较小。
15.[2013·山东高考] 胡萝卜素是一种常用的食用色素,可分别从胡萝卜或产胡萝卜素的微生物菌体中提取获得,流程如下:
(1)筛选产胡萝卜素的酵母菌R时,可选用________________或平板划线法接种。采用平板划线法接种时需先灼烧接种环,其目的是________。
(2)培养酵母菌R时,培养基中的蔗糖和硝酸盐可分别为酵母菌R的生长提供________和________。
(3)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时,干燥过程应控制好温度和________以防止胡萝卜素分解;萃取过程中宜采用________方式加热以防止温度过高;萃取液浓缩前需进行过滤,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纸层析法可用于鉴定所提取的胡萝卜素。鉴定过程中需用胡萝卜素标准品作为________。
答案 (1)稀释涂布平板法 灭菌(防止杂菌污染)
(2)碳源 氮源
(3)时间 水浴 滤去不溶物
(4)(实验)对照
解析 (1)接种微生物的方法主要是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接种过程为了避免其他杂菌的污染,要做无菌操作,所以接种前需对接种环灭菌操作。
(2)蔗糖主要提供碳源,当然也可以作为能源物质,硝酸盐含氮元素,可提供氮源。
(3)温度过高、干燥时间过长会导致胡萝卜素分解;由于萃取剂往往有挥发性,直接加热时挥发出来的有机溶剂遇明火易爆炸;萃取后需将原料中不溶于萃取剂的成分滤去。
(4)提取出来的胡萝卜素往往不是纯的,用标准样品主要起一个对照的作用。
酵母膏
无机盐
淀粉
纤维素粉
琼脂
CR溶液
水
培养
基甲
+
+
+
+
-
+
+
培养
基乙
+
+
+
-
+
+
+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特训:阶段性总结课11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Word版含解析,共22页。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特训:阶段性总结课9 生物与环境 Word版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头/km2 2头/km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特训:阶段性总结课8 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Word版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1%的肾上腺素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