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物理知识点二轮复习专题练习——热学
展开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物理知识点二轮复习专题练习——热学,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学年初中物理知识点二轮复习专题练习——热学
一、选择题(共14题)
1.下列有关热和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内能可以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
B.汽油机工作时压缩冲程中内能最大
C.汽油机压缩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燃料的热值越大,内燃机效率越高
2.下面对宇宙和微观世界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 B.分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C.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D.分子处于不停的运动中
3.太阳中蕴藏无比巨大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能是一次能源 B.太阳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C.太阳能不能转化成电能 D.太阳核心利用裂变释放能量
4.用温度计测量沸水的温度,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
A.使用温度计之前,必须首先看清它的零刻度、量程和分度值
B.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在水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壁
C.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上表面相垂直
D.温度计的玻璃泡插入水中后,要稍候一会儿,待示数稳定后再读
5.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沿海地区昼夜温差比内陆地区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更大
B.燃料的热值越大,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
C.火箭用氢作燃料主要是因为氢的密度小
D.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小的物体
6.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沿海地区温差比内陆小,是由于水的比热容比干泥土的小
B.冰熔化过程中保持0℃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C.热机产生的噪声会污染环境
D.冬天搓手取暖是利用热传递来改变内能
7.在冬季,某地的地下水管破裂,水喷射出来形成了如图所示的“冰花”.虽然气温没有回升,过一段时间,发现“冰花”还是变小了.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冰花”是由空气中水蒸气凝华而形成的
B.“冰花”是由喷射出来的水凝固而形成的
C.“冰花”形成时的气温为0℃
D.“冰花”变小过程中要放热
8.如图所示,向右做直线运动的汽车,通过AB、BC、CD三段路程所用的时间都是0.4s,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B.在此过程中汽车的牵引力等于摩擦阻力
C.汽车的内燃机的效率能达到60% D.汽车从A点运动到D点的平均速度是25m/s
9.关于温度计的使用,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A. B. C. D.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B.温度高的物体分子运动剧烈,具有的热量多
C.固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比液体小
D.夏日,在阳光照射下沙滩温度高于海水表面温度,是因为砂石的比热容比水小
11.如图,该温度计正确的选项是
A.不能直接测量液态萘的温度
B.温度计的分度值为
C.温度计放入的冰中会爆裂
D.量程为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B.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
C.公园里花开时满园飘香,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煤的热值比干木柴的大,煤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比干木柴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多
13.对图所示的四个实验现象的解释,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挤压两铅棒能使它们“粘”合在一起,主要是由于分子之间斥力作用
B.试管内的水沸腾后,水蒸气将软木塞推出,这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说明上瓶中的空气密度较大
D.快速下压活塞,硝化棉燃烧起来,是由于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温度上升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长时间压在一起的铅板和金板互相渗入,这种现象是扩散现象
B.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C.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不存在斥力
D.组成物质的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二、非选择题
15.在“复兴号”动车上全列车禁烟,是因为吸烟后会发生_________现象,触发烟雾报警器报警,影响行车安全。酒精和水混合,总体积变小了,是由于分子间有_________。
16.如图所示我国用长征火箭发射“嫦娥”卫星.
( 1) 长 征 火 箭 加 速 上 升 过 程 中 , “ 嫦娥 ” 卫 星 的 机 械 能 将______,以火箭为参照物,“嫦娥”卫星是_____的.
( 2) 如 图 所 示 “ 嫦娥 ” 卫 星 在 太 空 张 开 “ 翅膀 ” 是 为 了 接 收______能,这属于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 3)“ 嫦娥” 卫星携带的探测仪器随地理位置的改变其质量______,它们科学探测得到的图像和数据是通过_____传递到地球的.
(4)“嫦娥”卫星绕月飞行时在遭遇月食(没有太阳光照射)期间,卫星表面温度会急剧下 降,这是通过_____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17.如图,是“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图中相同的烧杯所装水和食用油的体积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用规格相同的电热器使水和食用油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相同的热量,观察和比较它们升高的温度,实验结果表明,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________不同,我们引入一个物理量比热容来反映物质的这种吸热能力.在电加热过程中,电能转化为________.
18.在常态下物质的存在形式有固态、液体、气态三种状态.在三种状态中分子间的作用力最弱的状态是 ________;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说明橡胶原子核对核电子束缚能力比毛皮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 ________(选填“强”或“弱”).
19.十一期间,小明一家开车从福州自驾游去往厦门。到了目的地后,从油量表上估算出消耗汽油约14kg。求:
(1)这些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汽油=4.5×107J/kg)
(2)若不计热损失,这些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可以使多少千克的水从25℃加热至沸腾?﹝本地气压为标准大气压,c水=4.2×103J/(kg•℃)﹞
20.如图甲是一款便携式电饭锅,图乙是其简化电路图。R1、R2均为电热丝,电饭锅有加热和保温两个档,加热功率为220W,保温功率为55W。
(1)加热档工作时,电路中的电流是多少?
(2)电热丝R2的阻值是多少?
(3)若不计热量损失,该电火锅正常工作,把质量为0.55kg初温为20的水加热到100,需要多长时间?[c水=4.2×103J/(kg·)]
21.如图所示为某电压力锅的工作原理图。L是发光二极管指示灯,R1是主加热器,R2是保压加热器,R0是特殊电阻(阻值随锅内温度变化而改变,从而与其他元件共同实现开关自动切换),R1的额定功率为900 W。接通电路时,开关S自动与触点a、b闭合,开始加热;当锅内水温达到110 ℃时,S自动与触点a、b断开,并与触点c接通,开始保压,此时锅内水温不变,且不沸腾。
(1)在保压状态下,加热器正常工作2 h耗电0.2 kW·h,求R2的阻值;
(2)用该电压力锅对5 L、20℃的水加热,正常工作35 min后锅内水温刚好达到110℃,求该电压力锅的电热效率。
22.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家的养生壶,它有高温、中温、低温三个挡位,图乙是他的工作电路图,下表所列的是其部分参数,其中R1、R2为发热电阻,R2=88Ω,求:
(1)发热电阻R1的阻值是多少?
(2)该养生壶中温挡的电功率是多少?
(3)小明在额定电压下用高温挡加热3kg的水,使其温度从20℃上升到100℃,则烧开一壶水需要多长时间?(不计热量损失,c水=4.2×103J/(kg•℃),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额定电压 | 220V |
低温挡功率 | 275W |
容量 | 3L |
防烧干功能 | 有 |
参考答案
1.A
【详解】
A.发生热传递时内能是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的,故A正确;
B.汽油机的做功冲程的内能是在压缩冲程的基础上,加上汽油燃烧时得到的内能,所以汽油机工作时做功冲程中内能最大,故B错误;
C.汽油机工作时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C错误;
D.用热值大的燃料,燃烧相同燃料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但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不一定多,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产生的能量的比值不一定大,热机效率不一定得到提高,故D错误。
故选A。
2.B
【解析】宇宙是有层次的天体系统,它的层次结构是:行星--太阳系--银河系--星系团--超星系团--总星系,故A正确;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就现在的科学技术水平而言,夸克是构成物质微观结构的最小粒子,故B错误;由分子动理论知道,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处于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故C D正确,故符合题意的是B。
3.A
【解析】A、太阳能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是一次能源,故A正确;B、太阳能可以源源不断的从自然界得到,是可再生能源,故B错误;C、可以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C错误;D、在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作用下发生聚变,释放巨大的核能,故D错误。故选A.
4.C
【解析】解:
A、使用温度计时,必须首先看清它的零刻度、量程和分度值.此选项正确;
B、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此选项正确;
C、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此选项错误;
D、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此选项正确.
故选C.
5.A
【详解】
A.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在吸收或放出同样热量的情况下,水的温度变化较小,故A正确;
B.根据Q=mq可知,放出的热量与热值、质量有关,燃料的热值越大,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不一定越多,故B错误;
C.火箭用氢作燃料主要是因为氢的热值高,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氢与其它燃料相比,氢放出的热量更多,故C错误;
D.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故D错误。
6.C
【详解】
A.沿海地区温差比内陆小,是由于水的比热容比干泥土的大,吸收或放出同样的热量水的温度变化比较小,故A错误;
B.冰熔化过程中保持0℃温度不变,但不断地吸热,所以内能增大,故B错误;
C.热机工作时会产生噪声,会污染环境。故C正确;
D.冬天搓手取暖是通过做功来改变内能,故D错误。
7.B
【详解】
根据题意知道“冰花”应是喷射出来的水遇冷凝固形成的,是凝固现象,故A错误,B正确;凝固的条件:到达凝固点继续放热,水的凝固点为0℃,气温低于或等于0℃,如果继续放热,就会凝固,所以“冰花”形成时的气温不一定为0℃,也可以低于0℃,故C错误;“冰花”变小是固态的冰升华形成水蒸气,升华吸热,故D错误,故选B.
8.D
【详解】
A. 由于通过AB、BC、CD三段路程所用的时间都是0.4s,但两点间的距离越来越大,所以是加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 由于在整个过程中是加速运动,所以小车的牵引力大于阻力;故B错误;C. 汽车的内燃机的效率一般是30%,故C错误;D. 由于每小格的距离是2m,从A点运动到D点总共15格,故距离s=15×2m=30m,总共用时t=0.4s×3=1.2s,利用平均速度公式v==25m/s;故D正确.故选D.
9.D
【解析】
一般液体温度计的最大测量值在105℃左右,而酒精灯火焰的温度远高于105℃,超出了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故A图所示方法错误;一般寒暑表的最大测量值在50℃左右,而沸水的温度在100℃左右,超出了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故B图所示方法错误;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接触容器底或容器测壁,故C图所示方法错误;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液体充分接触,且没有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故D图所示方法正确,故选D
10.D
【详解】
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吸热内能增加,但温度不变,故A错误;
B、温度高的物体分子运动剧烈,但不能说物体具有的热量多,因为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用具有、含有来修饰,故B错误;
C、固体间的分子作用力最大,液体次之,气体最小,故C错误.
D、夏日,在阳光照射下地面温度高于海水表面温度,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砂石的比热容比水小,在同等情况下,其温度变化较小,故D正确.
故选D.
11.A
【详解】
A. 看图,该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因此不能直接测量液态萘的温度,故正确.
B. 看图,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0.1℃,故错误.
C. 看图,该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是体温计,是水银温度计,用水银制作的温度计测量范围可以达到-39℃-357℃,因此温度计放入的冰中不会爆裂,故错误.
D. 看图,该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故错误.
故选A.
12.BC
【详解】
A.热量是一个过程量,描述它的术语是“吸收”和“放出”,不能用“含有”描述,故A错误;
B.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同时消失的,故B正确;
C.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这是分子的扩散现象,公园里花开时满园飘香,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正确;
D.根据公式Q=qm可知,物质放出的热量与热值和质量都有关,此外还和燃烧状况有关,故热值大的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不一定多,故D错误。
故选BC。
13.BD
【详解】
A.挤压两铅棒能使它们“粘”合在一起,主要是由于分子之间引力作用,故A错误;
B.试管内的水沸腾后,水蒸气将软木塞推出,软木塞的机械能变大,这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B正确;
C.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说明分子在扩散,故C错误;
D.快速下压活塞,硝化棉燃烧起来,是由于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温度上升,达到了硝化棉的燃点后就可以燃烧,故D正确。
故选BD。
14.AD
【详解】
A.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现象。长时间压在一起的铅板和金板互相渗入,这种现象就是扩散现象,故A正确;
B.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故B错误;
C.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相互的引力和斥力,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故C错误;
D.组成物质的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所以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也叫热运动,故D正确。
故选AD。
15.扩散 间隙
【详解】
吸烟时产生的烟雾分子无规则运动到空气中,这是扩散现象,会触发烟雾报警器报警,影响行车安全,故高铁全列禁烟。
水和酒精混合后,由于分子间有间隙,则水和酒精分子相互填补了对方的间隙,而使体积变小。
16.变大 静止 太阳 可再生 不变 电磁波 热传递
【详解】
( 1)长 征 火 箭 加 速 上 升 过 程 中,速度加快,高度增加,即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增大,即机械能增大.以火箭为参照物,火箭和“嫦娥”卫星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嫦娥”卫星是静止的.
(2)“ 嫦娥 ” 卫 星 在 太 空 张 开 “ 翅膀 ” 是为了接受太阳能,这是可再生能源.
(3)质量不随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所以“ 嫦娥” 卫星携带的探测仪器质量不变;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所以科学探测得到的图像和数据是通过电磁波传到地面.
(4)没有太阳光照射时的卫星表面的温度会急剧下降,即其质量不变,温度降低,内能减小,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
17.不同 吸热 内能
【详解】
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应控制水和油的质量相同,而水的密度比油的密度大,根据可知,烧杯所装水和食用油的体积不同,据公式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间的温度时,吸热不同,在电加热过程中,电能转化为水的内能.
18.气态;强
【详解】
在三种状态中,气态物质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分子彼此基本没有力的作用,可以自由运动,所以分子间的作用力最弱的状态是气态;
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是因为橡胶棒得到了电子,说明橡胶原子核对核外电子束缚能力比毛皮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强.
19.(1) 6.3×108J;(2) 2000千克。
【详解】
解:(1)由热值公式知
(2)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由水吸收进行加热,因此
根据比热容公式,得
答:(1)这些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6.3×108J。
(2)不计热损失,这些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可以使2000千克的水从25℃加热至沸腾。
20.(1)1A;(2)660;(3)840s
【详解】
解:(1)加热档工作时,电路中的电流
I加==1A
(2)当S、S1闭合时,电路中只有R1工作,此时为加热档,R1的阻值
R1==220Ω
当S闭合S1断开,R1与R2串联接入电路,此时为保温档,总电阻
R总==880Ω
电热丝R2的阻值是
R2=R总-R1=880Ω-220Ω=660Ω
(3)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t-t0)=4.2×103J/(kg·℃)×0.55kg×(100℃-20℃)=1.848×105J
由于没有热量损失
W=Q吸=1.848×105J
需要时间
t==840s
答:(1)电路中的电流是1A;
(2)电热丝R2的阻值为660Ω;
(3)需要840s。
21.(1) 484Ω;(2) 90%
【详解】
(1)保压时,只有加热器R2工作,加执器R2的电功率
P2==0.1kW=100W
则R2的阻值为
R2==484Ω
(2)水的质量
m=ρ水V=1×103kg/m3×5×10-3m3=5kg
水吸收的热量
Q吸=c水mΔt= 4.2×103J/(kg·℃)×5kg×(110℃-20℃)=1.89×106J
正常工作35 min消耗的电能
W=(P1+P2)t′=(900W+100W)×35×60s=2.1×106J
该电压力锅的电热效率
η==90%
答:(1)R2的阻值是484Ω;
(2)该电压力锅的电热效率是90%。
22.(1)88Ω;(2)550W;(3)916s
【详解】
解:(1)由乙图可知,当开关S2接B,S1断开时,两电阻串联;当开关S2接B,S1闭合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当开关S2接A,S1闭合时,两电阻并联。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大于任何一个分电阻,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分电阻,所以当开关S2接B,S1断开时,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大,当开关S2接A,S1闭合时,总电阻最小。由可知,电压一定时,电阻越小,电功率越大;电阻越大,电功率越小。则开关S2接A,S1闭合时,为高温挡;开关S2接B,S1断开时,为低温挡;开关S2接B,S1闭合时,为中温挡。则低温挡时的总电阻为
则电阻R1的阻值是
(2)根据可知,养生壶中温挡的电功率是
(3)根据可知,水吸收的热量为
因为不计热量损失,所以
高温挡的功率为
根据可知,烧开一壶水需要的时间为
答:(1)发热电阻R1的阻值是88Ω;
(2)该养生壶中温挡的电功率是550W;
(3)烧开一壶水需要916s。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07热学实验(知识点复习+例题讲解+过关练习)-备战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帮,文件包含专题07热学实验知识点复习+例题讲解+过关练习-备战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帮原卷版docx、专题07热学实验知识点复习+例题讲解+过关练习-备战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帮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物理微专题练习:热学计算,共4页。
这是一份专题08热学计算(知识点复习+例题讲解+过关练习)-备战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帮,文件包含专题08热学计算知识点复习+例题讲解+过关练习-备战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帮解析版docx、专题08热学计算知识点复习+例题讲解+过关练习-备战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帮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