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跟踪强化训练(含详解)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跟踪强化训练03《酶和ATP》(含详解)
展开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跟踪强化训练03《酶和ATP》(含详解),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跟踪强化训练(三)
一、选择题
1.(江西赣州摸底)下列关于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酶的合成一定需要核糖体,但不一定需要高尔基体
B.pH较低时一定会降低酶的活性,但温度较低时则不一定会降低酶的活性
C.在任何条件下,酶降低活化能的效果一定比无机催化剂显著
D.所有活细胞都具有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但不一定都分布在线粒体中
[解析] 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或RNA,蛋白质类的酶需要在核糖体上合成,RNA类酶的合成不需要核糖体;胃蛋白酶的最适pH较低;在温度和pH不适宜时,酶降低活化能的效果可能比无机催化剂低,若酶失去活性,不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所有活细胞都需进行细胞呼吸,因此都具有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在真核生物中,与呼吸有关的酶分布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在原核生物中,与呼吸有关的酶分布在细胞质基质和细胞膜上。
[答案] D
2.(2015·海南卷)关于生物体产生的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
B.脲酶能够将尿素分解成氨和CO2
C.蛋白酶和淀粉酶都属于水解酶类
D.纤维素酶能够降解植物细胞壁和细菌细胞壁
[解析] 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A正确;脲酶能够将尿素分解成氨和CO2,B正确;蛋白酶和淀粉酶都属于水解酶类,C正确;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纤维素酶不能降解细菌细胞壁,D错误。
[答案] D
3.(江西省第三次联考)利用下表中选用的实验材料及试剂,可以完成相应课题研究的是( )
选项 | 课题 | 实验材料及试剂 |
A | 证明酶具有专一性 | 淀粉溶液、麦芽糖溶液、淀粉酶、斐林试剂 |
B | 证明酶具有高效性 | 淀粉、淀粉酶、蒸馏水、斐林试剂 |
C |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 过氧化氢溶液、新鲜的肝脏研磨液 |
D | 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 pH为4~10的缓冲液、蛋白块、胰蛋白酶 |
[解析] 麦芽糖及其分解后的产物都是还原糖,故斐林试剂不能检测麦芽糖是否被分解,选项A不符合题意。若要证明酶具有高效性,应与无机催化剂对比,与蒸馏水对比只能证明酶具有催化作用,选项B不符合题意。温度会影响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选项C不符合题意。可以通过观察蛋白块减小的速率来判断不同pH条件下酶活性的大小,选项D符合题意。
[答案] D
4.(北京东城期末)下列关于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B.细胞质基质中也能合成少量的ATP
C.ATP中的高能磷酸键结构稳定且储存的能量多
D.细胞代谢加快时ATP与ADP之间的转化加快
[解析] 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糖类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A正确;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会产生少量的ATP,场所是细胞质基质,B正确;ATP中的高能磷酸键很容易断裂,C错误;体内ATP和ADP处于动态平衡中,当细胞代谢加快,消耗大量的能量时,ATP与ADP之间的转化加快,D正确。
[答案] C
5.(海南卷)下列有关生物膜上蛋白质或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根细胞膜上存在运输离子的蛋白质
B.植物叶肉细胞中液泡膜与类囊体膜上的蛋白质不同
C.光合作用中,催化ATP合成的酶分布在类囊体膜上
D.呼吸作用中,催化ATP合成的酶分布在线粒体外膜上
[解析] 植物根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离子,存在载体蛋白,A项正确;液泡膜与类囊体膜功能不同,其上的蛋白质不同,B项正确;类囊体上发生光反应,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C项正确;细胞呼吸第一阶段可以产生ATP,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D项错误。
[答案] D
6.(石家庄一模)ATP是细胞中直接提供能源的物质。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TP彻底水解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B.吸能反应与ATP中高能磷酸键的断裂相联系
C.ATP中的A表示腺嘌呤
D.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缺乏线粒体,不能合成ATP
[解析] ATP分子中远离A的高能磷酸键很容易水解,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提供给吸能反应,B项正确。
[答案] B
7.(湖北长沙模拟)如图表示在最适温度和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其中曲线b是正常的酶促反应曲线。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曲线a可表示酶量减少,底物浓度和反应速率的关系
B.限制曲线b的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为反应物浓度
C.形成曲线c的原因可能是甲点时酶量增加或适当升温
D.若在适当升温的条件下重复该实验,图中B点位置将下移
[解析] 题图中曲线b是正常的酶促反应曲线,分析曲线a和曲线b的差异可知,曲线a可表示酶量少于曲线b的底物浓度和反应速率关系,A正确;题图中曲线b的AB段呈上升趋势,限制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为横坐标表示的因素,即反应物浓度,B正确;形成曲线c的原因可能是甲点时酶量的增加,但不是适当升温,在最适温度的基础上升高温度,酶促反应速率应下降,C错误、D正确。
[答案] C
8.(湖北武汉调研)将刚采摘的甜玉米放入沸水中片刻,可保持其甜味,这是因为加热会( )
A.提高淀粉酶的活性
B.改变可溶性糖分子结构
C.防止玉米粒发芽
D.破坏将可溶性糖转化为淀粉的酶
[解析] 决定甜玉米甜味的主要是可溶性糖的含量。将刚采摘的甜玉米放入沸水中片刻,可保持其甜味,原因在于淀粉不具有甜味,加热会破坏将可溶性糖转化为淀粉的酶,使可溶性糖不能转化为淀粉,从而保持可溶性糖的含量,D正确。
[答案] D
9.(河南五校联考)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温度过高、温度过低、过酸、过碱都会使酶永久失活
B.用淀粉、蔗糖和淀粉酶来探究酶的专一性时,不能用碘液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
C.黑色素细胞衰老导致黑色素合成减少的原因是细胞中的酪氨酸酶不能合成
D.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因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导致所含酶种类完全不同
[解析] 温度过低不会使酶永久失活,A错误。用淀粉、蔗糖和淀粉酶来探究酶的专一性,不能用碘液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因为无论蔗糖水解与否遇碘液都没有颜色变化,B正确。黑色素细胞衰老导致黑色素合成减少的原因是细胞中合成的酪氨酸酶活性降低,C错误。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但癌细胞仍会存在与正常细胞相同的酶,如ATP合成酶,D错误。
[答案] B
10.(吉林长春一模)如图1表示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示意图,图2的实线表示在温度为a的情况下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图,则当温度增加一倍时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是( )
A.曲线1 B.曲线2
C.曲线3 D.曲线4
[解析] 从图1可以看出,当温度由a变为2a时,酶的活性会升高,酶促反应速率会加快,所以能在更短的时间内达到化学反应的平衡点,但是化学反应的平衡点不会改变,对应于曲线2。
[答案] B
11.(合肥质检)甲图表示某植物淀粉酶与人的肠淀粉酶活性受pH影响的情况,乙图表示3种脱氢酶(A、B、C)的活性受温度影响的情况。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
①两淀粉酶的活性相同时pH可以不同 ②若pH由中性变为酸性,淀粉酶的活性渐渐升高 ③A、B酶活性相同时,温度对酶的影响相同 ④C酶活性的最适温度等于或大于40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解析] 由图甲可知,酶活性(纵坐标)相同时,两种酶的pH(横坐标)可以不同,①正确;pH由中性变为酸性,人的肠淀粉酶活性渐渐降低,植物淀粉酶的活性因失活而不变,②错误;由图乙可知,A、B酶活性相同时,温度对酶的影响在B酶的最适温度之前相同,在最适温度之后不同,③错误;由于图中C酶的活性一直在上升,所以C酶活性的最适温度等于或大于40 ℃,④正确。
[答案] D
12.(长沙模拟)胰凝乳蛋白酶在常温及最适pH条件下分解蛋白质,定时取样测得蛋白质的水解度如图所示。(注:蛋白质水解度为蛋白质水解过程中被裂解的肽键数与给定蛋白质的总肽键数之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胰凝乳蛋白酶的活性
B.该实验的因变量是反应时间
C.适当升高温度能提高水解度
D.水解度不能达到100%的原因是蛋白酶只能水解部分肽键
[解析] 由题意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反应时间,因变量为水解度;适应提高温度,能提高酶活性,但只能改变达到最大水解度的时间,不能提高水解度;水解度不能达到100%的原因是蛋白酶只能水解部分肽键,形成多肽,多肽再经肽酶水解,才能成为氨基酸。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13.(山西质量检测)小麦的穗发芽将影响其产量和品质。某地引种的红粒小麦的穗发芽率明显低于当地白粒小麦,有人提出这可能与小麦种子中淀粉酶活性有关,为此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取穗发芽时间相同、质量相等的红、白粒小麦种子,分别加蒸馏水研磨、制成提取液(去淀粉),并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如下操作:
(1)步骤①中加入的X是________,步骤②中加缓冲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显色结果表明:淀粉酶活性较低的品种是________。
(3)据此推测:淀粉酶活性越低,穗发芽率越________。
(4)若步骤③中的淀粉溶液浓度适当减小,为保持显色结果不变,则保温时间应________。
[解析] (1)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实验的单一变量是小麦籽粒,所以步骤①中加入的X是0.5 mL蒸馏水作为对照;加入缓冲液的目的是调节pH,保证酶的最适pH。(2)实验的因变量是显色结果,颜色越深,说明淀粉被分解得越少,因此,显色结果表明淀粉酶活性较低的品种是红粒小麦。(3)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红粒小麦的穗发芽率明显低于当地白粒小麦,据此推测,淀粉酶活性越低,穗发芽率越低。(4)若步骤③中的淀粉溶液浓度适当减小,为保持显色结果不变,则保温时间应缩短。
[答案] (1)0.5 mL蒸馏水 控制反应溶液的pH在一定范围内,保证酶的最适pH (2)红粒小麦 (3)低 (4)缩短
14.(长春期末)某研究小组探究酸雨对大豆种子萌发时能量代谢的影响,在其他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进行实验。种子中ATP含量和细胞呼吸速率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
(1)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________能源物质。种子中ATP含量属于该实验研究的________变量。
(2)由图甲可知,酸雨可能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阻碍大豆种子萌发。由图乙可知,酸雨可能通过________________阻碍大豆种子萌发。
(3)结合图甲、图乙分析,5~7天ATP含量________,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进一步探究种子萌发过程中是否进行了无氧呼吸,可用________________试剂进行检测。
[解析] (1)种子中ATP的含量和细胞呼吸速率的变化为实验的因变量。(2)由图可知,与pH 7.0条件下相比,pH 4.0和pH 2.5条件下ATP含量下降,细胞呼吸速率下降。(3)由图可知,5~7天,ATP含量下降,而细胞呼吸速率上升,可能的原因是ATP消耗量增加。(4)酒精的鉴别用酸性的重铬酸钾。
[答案] (1)直接 因 (2)降低ATP含量(或抑制ATP的合成或促进ATP水解) 降低呼吸速率 (3)下降 ATP的消耗量增加 (4)酸性的重铬酸钾
15.(沈阳期末)酶是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高分子物质。在酶的催化反应体系中,反应物分子被称为底物,底物通过酶的催化转化为其他分子。几乎所有的细胞活动进程都需要酶的参与,以提高效率。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酚氧化酶与酚类底物在细胞中能实现分类存放,是因为细胞内具有________系统,组成该系统的结构具有的功能特性是__________________。茶叶细胞中也存在众多种类的酚类物质与酚氧化酶。绿茶制取过程中必须先进行热锅高温炒制,这一过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茶树的Rubicon酶在CO2浓度较高时催化C5与CO2反应,Rubicon酶的存在场所为__________________;该酶具有“两面性”,在O2浓度较高时催化C5与O2反应,产物经一系列变化后到线粒体中会产生CO2,其“两面性”与酶的________(特性)相矛盾。
(3)如图曲线表示将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时间,再
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残余酶活性,由图可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验证这一结论,请以耐高温的纤维素分解酶为实验材料,比较在低温和最适温度下储存对酶活性的影响,写出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酚氧化酶与酚类底物在细胞中能实现分类存放,是因为细胞内具有生物膜系统,生物膜的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绿茶制取过程中必须先进行热锅高温炒制,这一过程的目的是高温使酚氧化酶失活。(2)茶树的Rubicon酶在CO2浓度较高时催化C5与CO2反应,该反应属于暗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因此Rubicon酶的存在场所为叶绿体基质;该酶具有“两面性”,在O2浓度较高时,该酶催化C5与O2反应,产物经一系列变化后到线粒体中会产生CO2,其“两面性”与酶的专一性相矛盾。(3)题图曲线表示将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残余酶活性,由图可得出酶在较低温度下储存活性受影响小,在较高温度下储存活性受影响大。为了验证这一结论,可以将耐高温的纤维素分解酶分别在低温和最适温度下储存足够长时间后,再在最适温度下测量其活性。
[答案] (1)生物膜 选择透过性 高温使酚氧化酶失活 (2)叶绿体基质 专一性 (3)酶在较低温度下储存活性受影响小,在较高温度下储存活性受影响大 将耐高温的纤维素分解酶分别在低温和最适温度下储存足够长时间后,再在最适温度下测量其活性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练习:3.1课时跟踪练《酶和ATP》(含详解),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检测03《酶与ATP》课前诊断卷 (含详解),共7页。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强化训练03《酶与ATP》(含详解),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