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朗读宝

    课外文言文分主题专项训练 课件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课外文言文分主题专项训练  课件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第1页
    课外文言文分主题专项训练  课件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页
    课外文言文分主题专项训练  课件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第3页
    课外文言文分主题专项训练  课件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第4页
    课外文言文分主题专项训练  课件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第5页
    课外文言文分主题专项训练  课件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第6页
    课外文言文分主题专项训练  课件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第7页
    课外文言文分主题专项训练  课件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第8页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课外文言文分主题专项训练 课件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展开

    这是一份课外文言文分主题专项训练 课件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于此在其中,同“擒”捉拿,以为奇,成年后,点蜡烛挑灯,这这里,到地方,案件诉讼事件,表约数,依靠凭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类 人物传记一、(2021·台州)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14分)沈怀清勘案[清]徐承烈 绍兴沈怀清先生,名嘉征,由巡检①仕至臬司②。居官廉干和平,故自下僚③洊历大位。
    公任江西浮梁令时,曾暂署某县篆。适城中常被盗,公履任后严缉之。凡城门出入者,皆盘诘焉,而绝无影响。一日大雪崩腾,署后有三层楼最高,可俯瞰山川城市。公治酒邀友至上层赏之。见城中万屋比栉,皆被雪漫,惟一家平屋数间,无片雪凝积,而微见烟起。公异之,使人踪迹其处,则邑中巨室也。主人远宦北方,携眷以往,楼屋厅堂悉皆封闭,而留一仆居门首守之。公疑其为盗薮,集兵役围其前后,入而搜之。至无雪之屋,果群盗潜伏焉。盖伙盗甚众,恐突烟起而动人疑,因就地作数
    灶,以供饮煮,屋低人众兼之火气上冲是以雪不积聚遂群获之。搜出赃物无算。有跳屋而逃者,悉为邻佑所禽。公讯之,则盗贿其家守门之仆,借屋以为巢穴,食物皆托其代购。群盗日惟高卧,夜则出劫,邑中富饶之家,无得免者,已数月矣。因公履任后,查缉严甚,不敢出城,而人初不料其窟于此处也,遂悉置之法。(选自《听雨轩笔记》) 【注释】①巡检:县级负责社会治安的官员,正九品。②臬司:主管一省司法的官员,正三品。③下僚:职位低微的官吏。
    1.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4分)
    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分)屋低人众 兼之火气上冲 是以雪不积聚 遂群获之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公异之,使人踪迹其处,则邑中巨室也。 沈怀清对此感到奇怪,派人追寻踪迹到这个地方,发现这是县里的大户人家。
    4.沈怀清“由巡检仕至臬司”,在仕途上能这样快速升迁是偶然的吗?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4分) 不是偶然,沈怀清为官尽职严明,履任后严缉盗贼,使之不敢出城;他有敏锐的观察力,治酒邀友赏雪时,见城中一屋无片雪凝积,微见烟起,就觉察到异常;他有准确的判断力和很强的指挥能力,当他得知这是县里的大户人家,而主人又远在北方时,就判断这些房屋已经成为盗贼聚集的地方,立刻派人包围、搜查,并将盗贼捉拿归案,这些都是沈怀清能快速升迁的原因。
    【参考译文】 绍兴沈怀清先生,名嘉征,由县级负责社会治安的官员做官做到省级负责司法的官员。为官清廉正直平易近人,因此从职位低微的官员升迁为职位高的官员。
    沈怀清先生担任江西浮梁县令时,曾暂代某地县篆一职。恰逢城中经常被盗贼偷盗,沈怀清到任后严厉缉拿盗贼。凡是出入城门的人,都要接受盘查和询问,却没什么收获。一天天降大雪,县衙后面有三层高楼,可以俯视山川和城市。沈怀清安排酒宴邀请朋友到楼上观赏美景。见到城中所有房屋紧密相连,都被雪掩盖,只有一家几间平屋,没有一片大雪凝聚,并且有微烟升起。沈怀清对此感到奇怪,派人追寻踪迹到这个地方,发现这是县里的大户人家。主人远在北方,带着家眷都前往居住,楼屋
    厅堂全都封闭,只留下一个仆人守着前门。沈怀清怀疑是强盗聚集的地方,聚集士兵衙役包围房屋前后,进去搜捕。搜到没有大雪积存的地方,果然有大批盗贼潜伏在那里。原来盗贼人数很多,恐怕升起大量烟火引起别人怀疑,于是就地起灶,以供吃饭喝水,房屋低矮,人数众多,加上烟气上升,因此大雪不能积聚,于是被抓获。搜出的赃物不计其数。有跳出房屋逃走的盗贼,也都被邻居擒获。沈怀清审讯盗贼,原来盗贼贿赂那个守门的仆人,借来房屋作为盗贼聚集的巢穴,食物都托仆人代买。这
    群盗贼白天休息,晚上出来偷盗,城中的富裕人家,没有一个幸免,已经好几个月了。因为沈怀清到任后,巡查缉拿特别严格,不敢出城,并且别人都想不到他们的巢穴在这里,于是盗贼全都被依法处置。 
    二、(2021·湖州)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16分)《范文正公文集》叙(节选)[宋]苏轼 庆历三年,轼始总角①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窃观,则能诵习其词,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②,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③,则已私识之矣。
    嘉祐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没;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欤!”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皆以国士待轼,曰:“恨子不识范文正公。”其后三年,过许④,始识公之仲子⑤今丞相尧夫。又六年,始见其叔彝叟京师。又十一年,遂与其季德孺同僚⑥于徐,皆一见如旧,且以公遺藁⑦见属⑧为叙。又十三年,乃克⑨为之。
    呜呼!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叙而传。然不敢辞者,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⑩之愿也哉!(选自《古文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注释】①总角:指童年。②韩、范、富、欧阳:指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③了:懂得,明白。④许:今许昌。⑤仲子:次子。下面的“彝叟”为范仲淹第三子,“德孺”为其第四子。⑥同僚:同事。⑦藁:同“稿”,诗文草稿。⑧属:同“嘱”。⑨克:能够。⑩畴昔:过去,从前。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1)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 (2)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 (3)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 2.用“/”给文中画横线的文字断句。(限断三处)(3分)吾得其为人 盖十有五年 而不一见其面 岂非命欤!
    3.为深入理解作者对范仲淹的感情,某同学提出了下面四个问题。请问,哪一个问题是最有价值的?(填字母)(   )(3分)A.韩琦、富弼、欧阳修是怎样的人?B.乡先生最初为什么不愿回答苏轼的问题?C.苏轼“从旁窃观”《庆历圣德诗》,是不是不够光明磊落?D.苏轼写自己与范仲淹三个儿子相识,为什么不合在一起写,而要一次一次分开写?
    解析:A.“韩琦、富弼、欧阳修是怎样的人”这个问题的访问对象是“韩琦、富弼、欧阳修”,不符合题干要求;B.“乡先生最初为什么不愿回答苏轼的问题”这个问题是访问乡先生不回答苏轼问题的原因,不符合题干要求;C.“苏轼‘从旁窃观’《庆历圣德诗》,是不是不够光明磊落”这个问题是访问苏轼“从旁窃观”的行为,不符合题干要求;D.“苏轼写自己与范仲淹三个儿子相识,为什么不合在一起写,而要一次一次分开写”这个问题写苏轼通过与范仲淹的三个儿子的结识而逐步深入了解范仲淹,表达了作者对范仲淹的敬仰和终身不得一见的遗憾、悲痛之情。故选D。
    4.下面这句话是省略句。用现代汉语翻译时,你会在空白处补上什么内容?从备选项中选择一项,并简述理由。(3分) 曰:“恨子不识范文正公。”备选项:A.他们 B.我选 。理由:
    “恨子不识范文正公”若是出自欧阳修、韩琦、
    富弼等人之口,就表明不仅作者以此为憾,他们也引以为憾,
    正面和侧面一起写,足见遗憾之深。同时,此句中的“子”,
    是“您”的意思,选B的话,就不符合逻辑。
    5.上文是《〈范文正公文集〉叙》全文的上半部分。根据你对苏轼的了解和上文的感情基调,结合范仲淹的诗词文章,推测下半部分可能会写哪些内容。(4分) 示例:赞颂范仲淹的爱国情怀。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乐观,对拥有远大政治抱负又“敬爱”范仲淹的苏轼而言,应该会写进下半部分。
    【参考译文】 庆历三年,我刚刚童年,进入乡校,有一位从京师来的读书人,拿鲁地人石守道写的《庆历圣德诗》给乡校的老师看。我从旁边偷看,就能够诵读通晓文中的语句,我拿文中称颂的十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问先生,先生说:“小孩子知道这些有什么用?”我说:“(如果)他们是天子,(我)就不敢知道;如果(他们)也是普通的人,我为什么不可以知道他们?”先生认为我说的话奇特,就把这十一个人的情况全部告诉了我,并且说:“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这四个人是人中豪杰。”当时虽然没有完全明白(这句话),却已经私下记住他们了。
    嘉祐二年,我才来参加进士考试,到京师,范公却(已经)去世了。安葬之后,墓碑立好,我读碑文以至于流泪,说:“我知道了他的为人。十五年没有见到范公一面,难道不是命运(的安排)吗!”这一年(我)考中进士,才被欧阳公所赏识,通过欧阳公认识了韩琦、富弼。他们都用对待国家精英的礼节对待我,说:“遗憾你没有结识范文正公。”此后三年,我路过许州,才认识范公的次子、现在的丞相范尧夫。又过了六年,才在京师见到范公的第三子范彝叟。又过了十一年,又与范公的第四子范德孺在徐州为同僚。我们都一见如故。而且三位托付我为范公遗稿作序。又过了十三年,才写成这篇序文。
    唉!范文正公的功德,不需要靠文章显扬,他的文章也不需要靠序而流传。然而(我)不敢推辞的原因,(是)自从在八岁知道敬重爱戴范公,到现在已经四十七年了。那三位豪杰,都能够跟从他们交游,而范文正公唯独没有结识,我认为是平生的遗憾,如果能够在他的文章中挂名,来私自在他的门客的末流托名,难道不也是往昔的愿望吗?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16分) 【甲】欧阳修,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嶷然①有声。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箧中,读而心慕焉。修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②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修幼失父,母尝谓曰:“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修闻而服之终身。(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有删改)
    【乙】苏轼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奔走,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③,吾侪④小人,当效命。”遂率其徒持畚锸⑤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⑥。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⑦以守卒全其城。(节选自《宋史·苏轼传》,有删改)
    【注释】①嶷(yí)然:人品超群。②机阱:陷阱。③涂潦:洪水。④吾侪(chái):我们。⑤锸(chā):锹。⑥版:筑墙用的夹板。⑦堵:古墙体单位,长与高各一丈为堵。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1)及冠,嶷然有声: (2)常夜烛治官书: (3)吾在是,水决不能百城: (4)轼诣武卫营: 2.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分)轼庐于其上 过家不入 使官吏分堵以守 卒全其城。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富民出,民皆奔走,吾谁与守? 如果富人都出了城,老百姓也会跟着逃跑,那我还和谁来守城呢?
    4.参考词典注释,谈谈“犹”在下列句子中的表达效果。(2分)(1)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   )(2)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古代汉语词典》中“犹”的义项:①同,相同。②如同,好像。③还,仍。④宜,应。⑤尚且。⑥连词,表假设,译为“如果”。
    5.欧阳修、苏轼两人各自有着怎样的为官之道?请结合【甲】【乙】两文简要分析。(4分) 欧阳修为官深受其父影响,勤政敬业,谨慎刑狱;能以百姓为念,尊重百姓生命,有着儒家的“仁爱”思想。苏轼为官以身作则,洪水来时他“不避涂潦”。同时“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表现出他的善于指挥、足智多谋,能够采用恰当的抗击洪水的方法;而“过家不入”体现了他公而忘私、心系百姓的为官之道。
     【参考译文】 【甲】欧阳修年幼时就聪敏过人,读书过目不忘。成年以后,人品超群而享有声誉。在一个废书篋中发现了唐代韩愈留下的书稿,读后对韩愈十分仰慕。他性格刚强,见义勇为,虽有弓弩陷坑在前,将一触即发,而他也会奋不顾身。因而前后几次被放逐流离,但志气还是如常不衰。
    欧阳修从小失去了父亲,母亲曾经对他说:“你的父亲做官的时候,经常在夜里挑灯处理文书,多次停下来叹息。我问他,就说:‘这是一个该判死刑的案件,我想为他找一条活下来的理由却找不到。’我说:‘活下来的理由,也可以找吗?’他说:‘为他找一条活下来的理由,即使找不到,那么被判死刑的人和我都没有遗憾了。经常为死囚寻求生路,仍然还有失误造成不该死的人被处死的,然而世间的官吏却常为犯人寻找处死的理由呀。’他平日教导别人的子弟,经常用这些话,我都听熟了呀。”欧阳修听了这段话,终生照做不忘。
    【乙】苏轼调任徐州,洪水在曹村附近决堤,在梁山泊泛滥,从南清河溢出,汇集在城下,水不停上涨,不久就要泄进城里,城墙即将被冲垮,城里的富人争着逃出城避水。苏轼说:“如果富人都出了城,老百姓也会跟着逃跑,那我还和谁来守城呢?只要我在这里,就不会让决堤的水毁了城墙。”将富民们赶回城中。苏轼到武卫营,将卒长叫来说:“河水将要冲进城里,事情很紧迫了,你们(虽然)是禁军也要为我尽力。”卒长说:“太守尚且不逃避洪水,我们这些小人应当效命于您。”于是
    率领众人拿着箕畚、铁锹出城,从东南方向筑起长堤,首起戏马台,尾端到城门口。雨日夜不停地下,没有受损的城墙只有三版。苏轼住在城上,路过家门口也不进去,让官吏们分别守在各个地方,最终保全了徐州城。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15分) 【甲】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至,留邸①一月,见罢②。季布因进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上默然惭,良久曰:“河东吾股肱郡③,故特召君耳。”布辞之官。
    【乙】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元名敦实,避英宗旧讳改焉。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不听,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移郴之桂阳令,治绩尤著,徙知南昌,南昌人皆曰:“是④能辨分宁狱者,吾属⑤得所诉⑥矣。”富家大姓、黠吏恶少,惴惴焉不独以得罪于令为忧,而又以污秽善政为耻。历合州判官,事不经手,吏不敢决,虽下之,民不肯从。
    【注释】①邸:客舍。②见罢:(只召见)而未加新的任命。③股肱郡:像大腿和胳膊一样重要的郡。④是:这。⑤属:我们。⑥诉:诉讼,说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今臣至: (2)臣恐天下有识闻之: (3)有狱久不决: (4)虽下之,民不肯从: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 现在陛下无缘无故地召见我,这一定是有人拿我来欺骗陛下。 (2)是能辨分宁狱者,吾属得所诉矣。 这就是能明察分宁案件的那个人,我们这下可有说理的地方了。
    3.选文【甲】季布的话使“上默然惭”的原因是什么?说说你的理解。(3分) 季布一针见血地指出,汉文帝在对待他去留这件事上,显得很轻率(一人说好就要委以重任,一人说不好就疏远),这暴露了孝文帝在用人上的软弱,进而会被质疑他作为君王的执政能力。(季布直言指出陛下的问题,帝王确实偏听偏信,不言是非)
    4.请结合选文【乙】的内容回答:周敦颐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①周敦颐明察秋毫,深得百姓认可(善于判案,不取媚上级,为百姓着想)。久未决断的案件经他审查,是非立判,分宁和南昌的人们都对他交口称赞。②他不畏悍吏,公正执法。面对残酷凶悍的官吏王逵,他毫不畏惧,坚决反对将未犯死罪者处以极刑。
     【参考译文】 【甲】季布做了河东郡守,汉文帝的时候,有人说他很有才能,汉文帝便召见他,打算任命他做御史大夫。又有人说他很勇敢,但好发酒疯,难以接近。季布来到京城长安,在客馆居留了一个月,皇帝召见之后就让他回原郡。季布因此对皇上说:“我没有什么功劳却受到了您的恩宠,在河东郡任职。现在陛下无缘无故地召见我,这一定是有人拿我来欺骗陛下。现在我来到了京城,没有接受任何事情,就此作罢,遣回原郡,这一定是有人在
    您面前毁谤我。陛下因为一个人赞誉我就召见,又因为一个人的毁谤而要我回去,我担心天下有见识的人听了这件事,就窥探出您为人处世的深浅了。”皇上默然不作声,觉得很难为情,过了很久才说道:“河东对我来说是一个最重要的郡,好比是我的大腿和臂膀,所以我特地召见你啊!”于是季布就辞别了皇上,回到了河东郡守的原任。
    【乙】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原名敦实,因避讳英宗皇帝旧名而改为敦颐。周敦颐做了分宁县的主簿,有一件案子拖了好久不能判决。周敦颐到任后,只审讯一次就立即弄清楚了,县里的人吃惊地说:“老狱吏也比不上啊!”部使者推荐他,调任他担任南安军司理参军。有个囚犯根据法律不应当判处死刑,转运使王逵想重判他。王逵是个残酷凶悍的官吏,大家没人敢和他争,周敦颐一个人和他争辩,王逵不听,周敦颐就扔下笏板回了家,打算辞官而去,说:“像这样的人还能做官吗?用杀人的做法来取悦于上级,我不做这样的事。”王逵明白过来
    了,这个囚犯才免于一死。周敦颐后来改任郴州桂阳县县令,政绩显著,周敦颐后来调任南昌知县,当地的老百姓都说:“这就是能明察分宁案件的那个人,我们这下可有说理的地方了。”但是当地的那些横行不法的大富人家、地方好强,衙门里那些狡猾贪婪的小吏、恶少都惴惴不安,害怕得罪了这位刚正不阿的新知县,(而在经过周敦颐教育后,)这些人认识到过去的错误,而且以玷污清廉的政治为耻辱了。周敦颐担任合州通判后,事情不经他的手,下面的人不敢做决定,即使交下去办,老百姓也不听从。 
    第二类 写景游记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13分)慧庆寺玉兰记戴名世 玉兰在佛殿下,凡二株,高数丈,盖二百年物。花开时,茂密繁多,望之如雪。虎丘亦有玉兰一株,为人所称。虎丘繁华之地,游人杂沓,花易得名,其实不及慧庆远甚。然非朱先生①以太史而为重客,则慧庆之玉兰,竟未有知者。久之,先生去,寺门昼闭,无复有人为看花来者。
    余寓舍距慧庆一里许,岁丁亥春二月,余昼闲无事独行野外因叩门而入。时玉兰方开,茂密如曩②时。余叹花之开谢,自有其时,其气机各适其所自然,原与人世无涉,不以人之知不知而为盛衰也。今虎丘之玉兰,意象渐衰,而在慧庆者如故,亦以见虚名之不足恃,而幽潜③者之可久也。花虽微,而物理有可感者,故记之。 【注释】①朱先生:指朱彝尊,清初文学家,曾任史官。②曩:从前。③幽潜:指幽居避世。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凡二株: (2)先生去: (3)余寓舍距慧庆一里许: (4)亦以见虚名之不足恃: 2.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余昼闲无事 独行野外 因叩门而入
    3.翻译下列句子。(4分)(1)时玉兰方开,茂密如曩时。 当时玉兰刚开,茂盛繁密像过去那样。 (2)花虽微,而物理有可感者,故记之。 花虽然微小,而所寓含的事物盛衰的道理还有让人可以感悟的方面,所以我写这篇文章记下来。
    4.文中写两处玉兰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悟?(3分) 通过两处玉兰花的对比,表达了只有潜心钻研,凭借真才实学才能走得久远的感悟;以及不要被虚名所迷惑,要靠自己的观察体悟来认识事物的道理。
     【参考译文】 玉兰栽在佛殿的下面,一共有两株,好几丈高,大概有两百多年了。花开时,(花朵)密集繁盛,看上去就像堆砌的白雪。虎丘山也有一株玉兰,历来被人们称道。虎丘是繁华的游览胜地,游客来往众多,那里的玉兰花容易出名,其实远远不如慧庆寺的这两株。然而如果不是朱先生因为(或凭借)太史的名望而成为贵客的话,那么慧庆的玉兰,可能最终没有人知道。过了很久,朱先生离开了,寺门白天也关闭着,不再有人专为看花而来了。
    我的寓所离慧庆寺一里多地,丁亥的初春二月,我白天闲来无事,独自在野外漫步,于是敲开寺门进去。当时玉兰刚开,茂盛繁密像过去那样。我慨叹花开花落,自有一定的时节,开谢盛衰的气运、机遇各自适应自身的自然规律,原本与人事无关,并不因人对它的知遇与否而决定它的盛衰。现在虎丘的玉兰,形神逐渐衰败了,而慧庆寺的玉兰依然如故,由此也可见虚名是靠不住的,而幽居独处的却可以保持久远。花虽然微小,而所寓含的事物盛衰的道理还有让人可以感悟的方面,所以我写这篇文章记下来。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16分)游钓台记(节选)[清]郑日奎 钓台在浙东,汉严先生①隐处也。先生风节,辉映千古。予夙慕之,思得一游为快。
    舟发自常山,凡三百余里,山水皆有可观。第目之所及,未暇问名,颔之而已。惟诫舟子以过七里滩,必余告。越日,舟行万山中,忽睹云际双峰,崭然秀峙,急呼舟子曰:“若非钓台邪?”曰:“然矣!”近视之,所云两台,实两峰也。台东西峙,相距可数百步,陡起江干,数百仞不肯止。巉岩如高士并立,风致岸然。树多松,疏疏罗植,偃仰离奇各有态;倒影水中,又有如游龙百余,水流波动,势欲飞起。
    山既奇秀,境复幽蒨②,欲舣舟③一登,而舟子固持不可。不能强,因致礼焉④,遂行。于是足不及游而目游之。俯仰间,清风徐来,无名之香,四山飘至,则鼻游之。舟子谓滩水佳甚,试之良然,则舌游之。顷之,帆行峰转,瞻望弗及矣。返坐舟中,惝恍⑤间如舍舟登陆,如披草寻磴⑥,如振衣最高处,下瞰群山趋列,或秀静如文,或雄拔如武,大似云台诸将相,非不杰然卓立,觉视先生,悉在下风,盖神游之矣。日之夕矣,舟泊前渚⑦。人稍定,呼舟子劳以酒,细询之曰:“若尝登钓台乎?山中之景何若?”舟子具能答之,于是乎并以耳游。噫嘻,快矣哉,是游乎!
    【注释】①严先生:指严光,字子陵,东汉著名隐士。②蒨(qiàn):草盛青葱。③舣舟:停船靠岸。④因致礼焉:于是对山行礼。⑤惝恍:迷迷糊糊。⑥磴:石阶。⑦渚:水中小岛。
    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于是 足不及游 而目游之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1)清风徐来: (2)惝恍间如舍舟登陆: (3)下瞰群山趋列: (4)舟子具能答之:
    3.翻译下列句子。(4分)(1)台东西峙,相距可数百步。 两台东西对峙,相隔大约几百步。 (2)快矣哉,是游乎! 哎呀,这次游玩真快乐啊!
    4.第2段写了作者近视钓台所见之景,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景物各自的特点。(2分) 山峰挺拔对峙,高耸险峻;松树疏疏落落,高低奇特。
    5.阅读第3段,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两位作者游览的方式有何不同。(4分)【链接材料】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本文是一篇颇为奇特的游记。作者道经七里滩,并没有登钓台游览,但他写目游、鼻游、舌游、神游、耳游,善于变化想象,景物生动如画,引人入胜。而《小石潭记》是按游览的先后顺序来写的,依次为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写出了小石潭的石奇、水清、鱼活、溪流曲折、环境凄美的特点。
     【参考译文】 钓台在浙江东部,是东汉严子陵先生隐居的地方。先生的风度气节,映照千古。我素来仰慕他,很想能够游览一次(钓台)为快乐。
    我坐船从常山出发,一路总共三百多里,山水都有值得观赏的。但眼睛看到的,来不及问名字,点点头罢了。只有叮嘱船夫当船经过七里滩时,一定要告诉我。过了一天,船在群山中航行,忽然看见云端两座山峰挺拔对峙,急忙呼叫船夫说:“这不是钓台吗?”船夫回答说:“这就是了!”靠近细看,人们所说的两台,实际是两座山峰。两台东西对峙,相隔大约几百步,耸立在江边,高几千尺还不止。险峻的山岩就像高士站在一起,神态高傲。山峰上的树多是松树,疏疏落落各处种植,高低奇特各有形态;它们的影子倒映在水中,又好像百余条游动的龙,水波流动,那样子好像要飞起来。
    这山既奇特秀丽,环境又幽美,我就想要停船靠岸登上山去,可是船夫坚持不同意。不能勉强他,于是对这山行一个礼,船继续航行。于是我的脚不能够去游览,而(只能让)眼睛去游览了。低头抬头之间,阵阵清风慢慢吹来,说不出名字的香气,从四面山峰传来,那么我的鼻子也游览了。船夫说七里滩水质很好,尝一尝确实是这样,那么我的舌头也游览了。一会儿,随着船行进,山峰转过去,就望不到了。返回坐在船舱中,恍惚间好像离开船登上岸,像拨开草寻找石级,像整顿衣服站在最高处,
    向下俯瞰,群山排列,有的清秀沉静像文人,有的雄伟挺拔像武夫,非常像东汉云台众位将相,并非不杰出高超,觉得与严先生比较,却都处在下风了,这是我的精神游览了。天色晚了,船停泊在前面沙洲。大家稍为安定,就叫船夫来,用酒慰劳他,详细询问他说:“你曾经登过钓台吗?山中的景色怎么样?”船夫全都能够回答,于是我的耳朵也一并游览了。哎呀,这次游玩真快乐啊!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15分)【甲】初至西湖记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①,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晚同子公渡净寺,觅阿宾旧住僧房。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草草领略,未及遍赏。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
    【乙】由胜果寺上观排牙石记 午憩胜果寺酌泉。缘崖而行,憩月岩,览御营旧迹,观排牙石。石巉穿秀润,骨色俱古,恨其不生飞来、龙井间耳。山巅席江带湖,其观亦伟。然西湖正不以此为胜。 石篑尝试以余不登保叔塔为笑。余谓西湖之景,愈下愈冶②,高则树薄山瘦,草髠石秃,千顷湖光,缩为杯子。北高峰、御营山是其例也。虽眼界稍阔,然此躯长不逾六尺,穷目不见十里,安用许大地为哉?石篑无以难。归途风力稍劲,石篑强吞三爵,遂大醉不能行。(两文均选自《袁宏道游记集》)【注释】①娥:美丽的女子。②冶:艳丽。
    1.参照阅读方法,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2.袁宏道写景手法多样,雅俗共赏,极富人情美,试从下列句子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4分)(1)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2)余谓西湖之景,愈下愈冶,高则树薄山瘦,草髠石秃,千顷湖光,缩为杯子。
    (1)作者以美女喻山色,以美女脸色之红润喻鲜花,以酒喻风,以绸缎喻波纹,甚是含情;这组比喻还发挥了联想想象,打通感觉,使人身临其境。(2)作者认为西湖之景,越低越美,与攀高形成对比;连用拟人、夸张和比喻,用“瘦”形容草树萧枯,用“缩”动态地体现了随着登山,湖光看起来仅如杯子般大小,不适宜观赏。有其独特的审美眼光。(任选其一即可) 
    3.虚词对于句意、情感表达有重要作用,参考示例,为加点的虚词做批注。(3分)示例: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批注:石篑兄弟与佛学居士王静虚难得聚集,“矣”字体现出作者与好友相聚的欣喜,与友人一同登山临水的愉快心情。朗读时语调上扬,语气轻快。虽眼界稍阔,然此躯长不逾六尺,穷目不见十里,安用许大地为哉?
    批注:
    “哉”体现了作者对于登高望远并不在意,更在意内心
    的自在闲适。朗读时语调上扬,语气略带反诘 。
    4.古今游记,柳宗元与袁宏道并称,结合文本和链接材料,比较袁宏道游杭州西湖与柳宗元游永州小石潭时,两人心态的异同。(4分)【链接材料】袁宏道登第之后十九年,三次为官,三次主动弃官,有十一年赋闲,四处游山临水、赏花品茗。同:两人都在山水中获得享受与心灵的慰藉。柳宗元笔下鱼儿“似与游者相乐”体现了这一点。异:袁宏道游山水是追求享乐,为美而游,尽情游赏。但柳宗元游小石潭时,他被贬失意,只能到荒僻的山水中寻求片刻的解脱和安慰。“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柳宗元又重回贬谪的凄清境遇。
    【参考译文】 【甲】从杭州武林门西行,远远看见保叔塔高高耸立在层峦山崖上,心绪早已飞到西湖之上了。午时进入昭庆寺,喝完茶,即划着小船进入西湖。(只见得)四面的山峦色彩如黛,春花的光彩好像少女的颜面,柔和的春风好像醉人的酒,湖水的波纹好像平滑的绸缎。我刚一抬头,已经不由得眼花缭乱,如醉如痴了。这时想用一个词语来描绘(眼前美景),却终不可得,大约好像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那样(精神迷离恍惚)吧。晚上同子公一起
    坐船来到净慈寺,找到弟弟阿宾曾经住过的僧房。又经过六桥、岳坟、石径塘回来。只是草草看了一下,没来得及游遍所有的地方。第二天一早又收到了陶石篑的帖子,到十九日,石篑兄弟和佛学居士王静虚来了,一同游山玩水的好友一时间都凑到一起了。
    【乙】中午,在胜果寺酌泉休息。沿着山崖前行,到月岩时,又休息了一会儿,参观御营的遗迹,又看了排牙石。嶙峋的山岩掩映在草色之间,姿态、颜色都很古朴,很是遗憾它没有长在飞来峰和龙井之中。山势靠着江水,映带湖泊,景色非常壮观。然而西湖恰恰不以这样的风景闻名。
    石篑曾经拿我不上保叔塔跟我开玩笑,我告诉他,西湖的景色越是低处越是艳丽,往高处看,树也黯淡了,山也单薄了,光秃秃的草地,裸露的岩石,千顷湖面只像一个杯子。北面的高山、御营山就是这样的。即使视野稍好一点,然而这具躯壳高不超过六尺,放眼远望,不会超过十里远,哪里用得上太大的地方呢?石篑无法回答。回去的路上,风有一点凌厉,石篑喝了三大杯酒,于是他就醉得无法走路了。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14分) 登亭台楼阁,观湖光山色,游目骋怀,在诗文阅读中体悟文人情感志趣。【甲】丰乐亭记①(节选)[宋]欧阳修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注释】①因上书为范仲淹等辩护被贬至滁州期间所作。
    【乙】黄州快哉亭记①(节选)[宋]苏辙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
    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②不以谪为患,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 【注释】①作者上书营救因“乌台诗案”下狱的苏轼而被贬,此诗即作于贬官期。②张君:苏轼友人,与苏轼同谪居黄州。本文应张君邀请所写。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2.用“/”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士生于世 使其中不自得 将何往而非病?
    3.选出对下面句子翻译最恰当的一项(   )(2分)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A.使他心中坦然,不用外物损伤自己,那么,在什么地方会不感到快乐呢?B.使他心中坦然,不因外物而伤害天性,那么,去到哪里不感到快乐呢?C.假使胸怀坦荡,不因外物而伤害天性,那么,在什么地方会不感到快乐呢?D.假使胸怀坦荡,不用外物损伤自己,那么,去到哪里不感到快乐呢?
    4.虚词在语句中可起衔接作用,还可以突显作者的情感。比如【甲】文中“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一句中的“而”字,我读出了 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情感。又如【乙】文中“而自放山水之间”一句中的“而”字,我读出了__________ 的思想感情。(2分)
    5.对比阅读《丰乐亭记》与《黄州快哉亭记》节选部分,完成下面的表格。(6分)
    ①直接描写丰乐亭所见的四时之
    ②记叙在快哉亭附近的足以令人快意的
    景物并由此而引起感慨。
    ③表达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
    和“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忧国情
    ④可以叙事、描写、状物,也可抒情、议论、说明,通常的写法是寓情理于
    事、景、物之中,或借叙事、写景、状物而自然而然地抒情言理等
    【参考译文】 【甲】我来到这里,喜欢这地方僻静,而政事简单,又爱它的风俗安恬闲适。在山谷间找到这样的甘泉之后,于是每天同滁州的士人来游玩,抬头望山,低首听泉。春天采摘幽香的鲜花,夏天在茂密的乔木乘凉,刮风落霜结冰飞雪之时,更鲜明地显露出它的清肃秀美,四时的风光,无一不令人喜爱。那时又庆幸遇到民众为那年谷物的丰收成熟而高兴,乐意与我同游。于是为此根据这里的山脉河流,叙述这里风俗的美好,让民众知道能够安享丰年的欢乐,是因为有幸生于这太平无事的时代。
    【乙】在亭子里能看到长江南北上百里、东西三十里。波涛汹涌,风云变化不定。在白天,船只在亭前来往出没;在夜间,鱼龙在亭下的江水中悲声长啸。景物变化很快,令人惊心骇目,不能长久地欣赏。向西眺望武昌的群山,(只见)山脉蜿蜒起伏,草木成行成列,烟消云散,阳光普照。捕鱼、打柴的村民的房舍,都可以一一数清。这就是把亭子称为“快哉”的原因。
    读书人生活在世上,假使心中不坦然,那么,到哪里没有忧愁?假使胸怀坦荡,不因外物而伤害天性,那么,在什么地方会不感到快乐呢?张梦得不把被贬官而作为忧愁,利用征收钱谷的公事之余,在大自然中释放自己的身心,这是他心中应该有超过常人的地方。 
    第三类 生活志趣一、(2021·绍兴)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12分) 今年是徐渭诞辰500周年,相关部门打算修葺徐渭故居青藤书屋,设计组在拟订植物造景方案时搜索到下文。阅读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长物志卷二 花木[明]文震亨① 弄花一岁,看花十日。故帏箔②映蔽,铃索护持③,非徒富贵容也。第繁花杂木,宜以亩计。乃若庭除槛畔,必以虬枝古干,异种奇名,枝叶扶疏,位置疏密。或水边石际,横偃斜拔;或一望成林;或孤枝独秀。草木不可繁杂,随处植之,取其四时不断,皆入图画。又如桃、李,不可植于庭除,似宜远望;红梅、绛桃,俱借以点缀林中,不宜多植。梅生山中,有苔藓者移
    置药栏,最古。杏花差不耐久,开时多值风雨,仅可作片时玩。蜡梅,冬月最不可少。他如豆棚、菜圃,山家风味,固自不恶。然必辟隙地数顷别为一区若于庭除种植便非韵事。更有石磉④木柱,架缚精整者,愈入恶道。至于艺兰栽菊,古各有方。时取以课园丁,考职事,亦幽人之务也。志《花木第二》。
    【注释】①文震亨:文征明曾孙。文家对花木造园等颇有研究,文征明有两方印章,一刻“辛夷馆”一刻“玉兰堂”。②箔:帘子。③铃索护持: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有记:天宝初,宁王日侍,好声乐,风流蕴藉,诸王弗如也。至春时,于后园中,纫红丝为绳,密级金铃,系于花梢之上。每有鸟鹊翔集,则令园史掣铃索以惊之,盖惜花之故也。诸宫皆效之。④磉:柱下的石墩。
    1.根据词句的结构和语境推敲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1)位置疏密: (2)水边石际: (3)艺兰栽菊: (4)课园丁,考职事: 2.用“/”给文中画横线处断句。(3分)然必辟隙地数顷 别为一区 若于庭除种植 便非韵事。
    3.结合注释,推测文中画波浪线句作者的未尽之意,补写于横线上。(2分)故帏箔映蔽,铃索护持,非徒富贵容也,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关于花木种植,此文有哪些方面的经验可供设计组学习?仿照示例归纳。(3分)种植的数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译文】 侍弄花木一年,赏花十天。故而用帷幕、帘子来遮蔽日光,用金铃系绳来护持,并非仅仅为了花开时的富贵容貌。种植繁花杂木,应当以亩来计算。至于庭院边、栏槛之畔,必当用虬劲的枝条,古意盎然的树干,品种奇异,名字奇特,枝叶茂盛,疏密有致。要么在水边石旁,横卧斜披;要么一望成林;要么孤植一棵,有一枝独秀之景。草木不能种得太繁杂,随处种植,使其四季风景不断,都可以入画境。又比如桃树、李树不可以种植在
    庭院,只宜远望;红梅、绛桃都是用来点缀树林的,不宜多种。梅花生长在山里,将其中有苔藓的移植到花栏里,最有古意。杏花花期不长,花开时节,风雨正多,只能短暂观赏。蜡梅于冬天最不可缺少。其他如豆棚、菜圃,山野风味,固然也不差,然而必须要单独辟出数顷空地,使其自成一区;如果在庭院里种植,有失风雅。更有石墩、木柱,精心搭架绑缚的,愈加恶俗了。至于种植兰花、菊花,古时都有方法。现今用来培训园丁,考核技艺,也是幽娴之士的事务。记《花木第二》。 
    二、(2021·温州)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15分)题灯上人①竹卷[明]李流芳② 往岁己酉北上,舟过莲泾,访双林上人于积善庵,出所画竹卷属余题字。以后每经吴门,数欲过庵中而不果。盖不见上人者,六年矣。幽窗净几,薰③茗相对,今日如复理④梦中也。
    上人屋后有美竹千竿,净绿如拭,今遂化为乌有。而上人笔墨乃益进,新枝古干,披展森然,如见真竹,岂此君⑤神气都为上人摄尽,不复生理⑥耶?冁然⑦一笑,遂题其后。甲寅清和月。(选自《明清散文赏奇》)【注释】①灯上人:即文中双林上人。上人,对和尚的尊称。②李流芳:字长蘅,明代著名画家,擅长题画。黄宗羲评价“长蘅无他大文,其题画册,潇洒数言,便使读之者如身出其间,真是文中有画也”。③薰:指薰香。④复理:重温。⑤此君:指竹。⑥生理:生机。⑦冁(chǎn)然:笑的样子。
    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2分)(1)数欲过庵中而不果:(2)而上人笔墨乃益进:
    2.以下两个批注引用黄宗羲的评价。你认为这两个批注恰当吗?选择一处,结合句子和批注加以评析。(3分)(1)上人屋后有美竹千竿,净绿如拭(批注:文中有画也)(2)新枝古干,披展森然,如见真竹(批注:如身出其间)
    示例一:我选(1)。我认为恰当。批注“文中有画”指文字有画面感;句子则通过数量词“千竿”、颜色词“净绿”等,从视觉的角度营造出一个绿意盎然的竹林世界,使读者赏心悦目,好像走入画面。所以这一批注是恰当的。示例二:我选(2)。我认为恰当。批注“如身出其间”是说好像从画中走出来的感觉;句子描写灯上人所画之竹干古老,枝新绿,披散展开来一片茂然生机,给人一种“如见真竹”的感觉,读者读此句仿佛置身其中,读罢则好像从画中走出来一般。所以这一批注恰当。 
    3.作者最后“冁然一笑”,意味丰富。结合相关内容加以品析。(4分) 作者多年后与灯上人重逢,见其所画竹卷“新枝古干,披展森然”,有如真竹,作者的笑是对友人画技精进的佩服和赞许;作者于六年后终于再见友人,两人对坐重温品茗谈画的时光,作者的笑是对清雅生活的满足;作者见友人画竹如真,调侃是灯上人吸收了后院竹子的精华,作者的笑流露出人生有知音的喜悦。
    4.根据表格,完成任务。(6分)
    作者与灯上人以画作诗文互相酬和,他们在幽窗净
    几旁,薰香品茗相对而坐,体现了他们对艺术的热
    爱,以及对高雅人生志趣的追求。两人一个嘱托为
    其画卷题字,一个欣然题字,无需多言,却心领神
    会,有着心灵的默契,体现他们对淡然的知音关系
    【参考译文】 往年己酉北上,小船驶过长满莲花的泾水,去积善庵访问灯上人,他拿出所画的竹子卷轴让我题字。以后每当经过吴门,几次想到庵中去都没实现。和灯上人有六年没见面了。窗明几净,环境清幽,熏香袅袅,香茗缭绕,相对而坐,今天像梦中重温过去欢聚的情形。
    灯上人屋后有许多美丽的竹子,叶子干净碧绿像擦过一样,如今却变得什么都没有了。但灯上人的画技却一天比一天进步,老旧的竹干,刚长出的枝条,枝叶繁茂,就像真竹子一样,难道这些竹子的神气都被灯上人摄取,不再有生机了吗?微微一笑,于是在画上题字,甲寅年农历四月。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18分) 【甲】住山须一小舟,朱栏碧幄,明棂短帆。舟中杂置图史鼎彝,酒浆荈①脯。近则峰泖②而止,远则北至京口,南至钱塘而止。风利道便,移访故人有见留者不妨一夜话十日饮。遇佳山水处,或高僧野人之庐,竹树蒙茸,草花映带,幅巾③杖履,相对夷然。至于风光淡爽,水月空清,铁笛一声,素鸥欲舞,斯亦避喧谢客之一策也。(选自陈继儒④《避喧谢客》)
    【乙】崇祯二年中秋后一日,余道镇江往兖。日晡⑤,至北固,舣⑥舟江口。月光倒囊入水,江涛吞吐,露气吸之,噀⑦天为白。余大惊喜,移舟过金山寺,已二鼓矣。经龙王堂,入大殿,皆漆静。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余呼小仆携戏具,盛张灯火大殿中,唱韩蕲王金山及长江大战诸剧。锣鼓喧天,一寺人皆起看。有老僧以手背采眼翳,翕然张口,呵欠与笑嚏俱至。徐定睛,视为何许人,以何事何时至,皆不敢问。剧完,将曙,解缆过江。山僧至山脚,目送久之,不知是人是怪是鬼。(选自张岱《陶庵梦忆》)
    【注释】①荈(chuǎn):晚采的茶。②峰泖:地名。③幅巾:古代男子用绢一幅束发,称为幅巾。④陈继儒:明朝文学家、画家。为诸生时有才名,后绝意进取,隐居昆山,专心著述。⑤日晡(bū):傍晚时分。⑥舣(yǐ):停船。⑦噀(xùn):喷洒。
    1.下列加点实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2.下列加点虚词的意思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3.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分)移访故人 有见留者 不妨一夜话 十日饮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山僧至山脚,目送久之,不知是人是怪是鬼。 金山寺的僧人们都跑到山脚下,久久地目送我们,弄不清楚我们到底是人,是神怪,还是鬼魂。
    5.【甲】文用“素鸥欲舞”从侧面烘托陈继儒吹奏的笛声极为动听。【乙】文中也有此写法,请选一例加以分析。(4分) “有老僧以手背采眼翳,翕然张口,呵欠与笑嚏俱至”生动地写出了老僧虽已困但又被戏吸引的样子,侧面烘托了张岱一群人唱的戏极为精彩。(或:通过写老僧“皆不敢问”“目送久之,不知是人是怪是鬼”侧面烘托张岱不随流俗、行事怪诞、率性洒脱的个性特点。)
    6.陈继儒和张岱的志趣、性格有许多相似之处,请结合选文和《湖心亭看雪》进行分析。(4分) 陈继儒把船布置得雅趣,爱到处游玩,有时还吹笛抒怀;张岱夜唱金山寺、独往湖心亭看雪:可见他们是有闲情雅趣、多才多艺又性格率性洒脱的人。陈继儒留恋美景,觉得是“避喧谢客之一策”;张岱则在明亡后不仕,隐居山林:可见他们都是避世隐居、寄情山水的人。
    【参考译文】 【甲】住在山里要一条小船,朱红的栏杆,碧绿的帐幕,明亮的窗户,短小的白帆。船上放置图书、史册、器具,准备好酒水、茗茶、肉干。乘船近处可以到峰泖,远处向北可到京口,向南可到钱塘。一帆风顺,路途便利,访问老朋友,有人邀请住下来,那就不妨一夜畅谈,多日畅饮。遇到美丽的山水风景,或者高僧隐士的草庐,竹树环绕,鲜草柔嫩,小草鲜花相互映衬,拄杖漫步,平静镇定,怡然自得。至于风光淡雅舒爽,明月朗照,碧水清澈,笛声悠扬,白色的鸥鹭翩翩起舞,这也是远离喧嚣,谢绝会客的一种方法。
    【乙】崇祯二年中秋节第二天,我经由镇江到兖州去。傍晚时分,我抵达北固山,在江口靠岸停船。月光像从囊中倾泻出来似的,倒映于水中,江上波涛吞吐澎湃,江面露水蒸气弥漫,好像把天幕都喷染成了白色。我非常惊喜,船经过金山寺时,都已经二鼓天了。路过龙王堂,进到大殿里,一切都是漆黑寂静的。树林里,从树缝里漏下皎洁的月光,疏疏落落,像残雪一般。我喊小仆人把唱戏的戏服道具拿过来,在大殿中大张旗鼓地点上明亮的灯火,演唱韩蕲王金山以及长江大战等多个剧目的戏。锣鼓
    声喧嚣嘈杂,整个金山寺的人都起来观看。有个老和尚用手背揩拭着眼睛,看得目瞪口呆,呵欠声、欢笑声、打喷嚏声一起响起。他们慢慢定睛望过来,想看看我们是哪里的人,因何事情于何时到了这里,可是都不敢发问。剧目唱完后,天快要亮了,我们解开缆绳,渡江而去。金山寺的僧人们都跑到山脚下,久久地目送我们,弄不清楚我们到底是人,是神怪,还是鬼魂。 
    第四类 故事说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15分)轮扁斫轮《庄子》 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①斫②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③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
    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④则甘而不固⑤,疾则苦而不入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⑦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注释】①轮扁:制造车轮的人。②斫:用刀斧砍。③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既然这样,那么您所读的书,不过是古人的糟粕罢了。④徐:宽松。⑤甘而不固:滑动而不牢固。指轮孔太大车辐条松动。甘,滑。⑥苦而不入:滞涩而难进入。⑦数:技术。
    1.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分)寡人读书 轮人安得议乎 有说则可 无说则死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1)释椎凿而上:(2)安得议乎:(3)臣不能以喻臣之子:(4)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A.桓公读书于堂上  有数存焉于其间B.圣人之言也 臣也以臣之事观之C.臣不能以喻臣之子 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D.释椎凿而上 执策而临之(《马说》) 解析:A.均为介词,在;B.均为助词,的;C.介词,把/连词,与“是”连用,可理解为“因此”;D.均表修饰,可不译。故选C。
    4.翻译下列句子。(2分)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 我儿子也不能从我这里得到(做轮子的经验和方法),因此我都七十岁了,还在(独自)做车轮。
    5.《轮扁斫轮》与我们学过的《卖油翁》的故事有哪些相同之处?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4分) 相同之处:都说明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实践出真知的道理。道理:不论做什么事都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要靠自己从实践中摸索出规律。
    【参考译文】 齐桓公在堂上读书,轮扁在堂下砍削(木材)制作车轮,(轮扁)放下椎凿的工具走上堂来,问齐桓公说:“请问,您所读的是什么书呀?”桓公说:“(是记载)圣人之言(的书)。”又问:“圣人还在吗?”桓公说:“已经死去了。”轮扁说:“既然这样,那么您所读的书不过是圣人留下的糟粕罢了。”桓公说:“我读书,做轮子的匠人怎么能议论?说出道理就可以放过你,没有道理可说就要处死。”轮扁说:“我是根据我做的事情看出来的。砍削(木材)制作轮子,(榫头)做得过于宽松,就会松动而
    不牢固,做得太紧了,又会滞涩而难以进入。(我做得)不松不紧,从手中做出的活儿,正符合心中摸索出的规律。(这种火候)嘴里说不出来,但是有个技术(规律)存在其中。我不能把其中的体验明白地告诉我儿子,我儿子也不能从我这里得到(做轮子的经验和方法),因此我都七十岁了,还在(独自)做车轮。古代人和他们所不能言传的东西都(一起)死去了,既然这样,那么您所读的书,不过是古人的糟粕罢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13分)荀巨伯探友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友人语巨伯曰: (2)子令吾去: (3)一郡尽空: (4)汝何男子:
    2.下列句中的“而”和例句中的“而”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例句: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A.相委而去     B.温故而知新C.人不知而不愠 D.学而时习之解析:A、B、D三项都是表承接(顺接)的连词。C项与例句都是表转折。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荀巨伯大老远去探望生病的友人,却遇上了战乱。B.因为朋友舍不得荀巨伯,所以荀巨伯才愿意留下。C.荀巨伯牺牲自己以保全友人的话感动了入侵者,使他们撤兵而去。D.本文颂扬了荀巨伯重视友情、舍生取义的高尚品质。 解析:原文中,荀巨伯说:“朋友身患疾病,(我)不忍心舍弃他,宁愿用我的性命来换取他的性命。”所以不是因为朋友舍不得荀巨伯他才留下的。
    4.翻译下列句子。(4分)(1)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朋友身患疾病,(我)不忍心舍弃他,宁愿用我的性命换取他的性命。 (2)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于是就调动军队回去了,整个郡城也因此得以保全。
     【参考译文】 荀巨伯到远方看望生病的朋友,正好遇上胡人来攻城。朋友对荀巨伯说:“我如今是快死的人了,你赶快离开吧!”荀巨伯说:“我远道而来看望你,你却要我离开;败坏道义来求生,这难道是我荀巨伯做的事吗?”等到贼兵来了,问荀巨伯说:“大军已到,全城都空了,你是什么人,竟敢独自停留在这里?”荀巨伯回答说:“朋友身患疾病,(我)不忍心舍弃他,宁愿用我的性命来换取他的性命。”贼兵听后相互说道:“我们这些不懂道义的人,却攻入了这个有仁义的国家。”于是调动军队回去了,整个郡城也因此得以保全。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15分) 同敞①有文武材,意气慷慨。每出师,辄跃马为诸将先。或败奔,同敞危坐不去,诸将复还战,或取胜,军中以是服同敞。顺治七年,大兵破严关,诸将尽弃桂林走。城中虚无人,独式耜②端坐府中,适同敞自灵川至,见式耜,式耜曰:“我为留守,当死此。子无城守责,盍去诸?”同敞正色曰:“昔人耻独为君子,公顾不许同敞共死乎?”式耜喜,取酒与饮,明烛达旦,侵晨被执,谕之降,不从。令为僧,亦不从。乃幽之民舍。虽异室声息相闻两人日赋诗倡和。阅四十余日,整衣冠就刃,颜色不变。
    【注释】①同敞:张居正的曾孙。②式耜(sì):即瞿式耜,和张同敞同为抗清名臣。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辄跃马为诸将先: (2)诸将尽弃桂林走: (3)适同敞自灵川至: (4)昔人耻独为君子:
    2.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虽异室 声息相闻 两人日赋诗倡和
    3.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解析:A.有时候;B.担任/为了;C.于是;D.离开。故选B。
    4.翻译下列句子。(4分)(1)军中以是服同敞。 军中的将士因此都很佩服同敞。 (2)式耜喜,取酒与饮,明烛达旦。 式耜非常高兴,拿出酒和他一起喝,一直到第二天天亮。
    5.文中同敞的事例印证了《鱼我所欲也》中的什么观点?请结合选文内容说明理由。(3分) 舍生而取义。因为同敞被俘后,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下不投降,最后英勇就义,正如孟子所说的“舍生而取义者也”。
     【参考译文】 张同敞能文能武,志向远大,充满正气。每次作战时,总是跳上马背一马当先。有时遇到兵败逃跑,同敞端正地坐着不走,众将士又回来作战,有时能够取胜,军中的将士因此都很佩服同敞。顺治七年,清兵攻破严关,众将士都放弃桂林逃跑了。城中没有人了,只有瞿式耜独自坐在府中,恰逢同敞从自灵川赶到此地,看见式耜,式耜说:“我作为太守,应该死在这里。你没有守城的责任,为什么不离开呢?”同敞严肃地说:“前人以独自
    是君子为耻辱,你难道不同意同敞和你一起死吗?”式耜非常高兴,拿出酒和他一起喝,一直到第二天天亮。清兵早晨入侵,他们被俘,让他们投降,坚决不服从。让他们成为僧人,也不服从。于是把他们幽禁在屋里。虽然两人不在同一个房间,但能互相听到声音,两人就每天作诗附和。经过了四十几天,同敞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帽子,准备就义,脸色没有一点改变。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13分)【甲】 墨子怒耕柱子①。耕柱子曰:“我无愈②于人乎?”墨子曰:“我将上太行以骥与牛驾子将策谁?”耕柱子曰:“将策骥也。”墨子曰:“何故策骥也?”耕柱子曰:“骥足以策。”墨子曰:“我亦以子为足以策,故怒之。”耕柱子悟。
    【乙】 子禽问曰:“多言有益乎?”墨子曰:“虾蟆蛙蝇,日夜恒鸣,口干舌擗③,然而不听。今观晨鸡,以时而鸣,天下振动。多言何益?唯其言之时也。”(选自《墨子》)【注释】①耕柱子:墨子的门生。②愈:胜过。③擗:疲劳。
    1.请根据词典常用义给加点词选择恰当的解释,将序号填在对应的横线上。(2分)
    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我将上太行 以骥与牛驾 子将策谁?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1)我亦以子为足以策。 我也认为你值得我鞭策。 (2)多言何益?唯其言之时也。 多说话有什么好处呢?重要的是话要说得切合时机。
    4.【甲】【乙】两文都运用了 类比 的方法,分别阐释了怎样的道理?(5分) 【甲】文:不能骄傲自满,要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指正。【乙】文:说话不在于多少,而在于看准时机,抓住关键。
     【参考译文】 【甲】墨子对他的门生耕柱子感到生气。耕柱子说:“我没有比别人好的地方吗?”墨子说:“假如我要上太行山去,用一匹好马或一头牛来驾车,你将鞭打哪个?”耕柱子说:“那我当然鞭打好马了。”墨子说:“为什么要鞭打好马呢?”耕柱子说:“好马值得我去鞭打。”墨子说:“我也认为你值得我鞭策,所以生气。”耕柱子醒悟了。
    【乙】子禽向老师请教道:“多说话有好处吗?”墨子答道:“蛤蟆、青蛙,白天黑夜叫个不停,叫得口干舌疲,然而没有人去听它的。你看那雄鸡,在黎明按时啼叫,天下震动。多说话有什么好处呢?重要的是话要说得切合时机。” 
    第五类 读书学习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14分)复儿子书 来信均悉,兹再汇汝日本洋五百元。儿自去国至今,为时不过四月,何携去千金业皆散尽?是甚可怪!汝此去,为求学也。求学宜先刻苦,又不必交友酬应。千金之资,亦足用一年而有余,何四月未满即己告罄?汝苟在理应用者,虽每日百金,力亦足以供汝。特汝不应若是耳。汝如此浪费,必非饮食之豪,起居
    之阔,必另有所销耗。且汝亦尝读《孟子》乎?大有为者,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困心衡虑之后,而始能作。吾儿恃有汝父庇荫,固不需此,然亦当稍知稼穑之艰难,尽其求学之本分。非然者,即学成归国,亦必无一事能为。余今而后恐无望于汝矣!用钱事小而因之怠弃学业损耗精力虚度光阴则固甚大也。余前曾致函戒汝,须努力用功,何竟忘之?光阴可贵,求学不易,此中甘苦,应自知之,毋负老人训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儿自去国至今: (2)求学宜先刻苦: (3)特汝不应若是耳: (4)困心衡虑之后,而始能作: 2.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四处)(4分)用 钱 事 小 而 因 之 怠 弃 学 业 损 耗 精 力 虚 度 光 阴 则 固 甚 大 也
    3.翻译下列句子。(4分)(1)虽每日百金,力亦足以供汝。 即使一天百金,按财力我也足以供得起你。 (2)余今而后恐无望于汝矣! 我从今以后恐怕对你没有什么指望了!
    4.作者给儿子写这封信的目的是什么?(2分)  劝诫儿子要生活节俭,刻苦求学。
    【参考译文】  你的来信内容我已都知道了,现在我再汇给你日元五百。你从离开国家到现在,不过四个月的时间,为什么带去的那么多钱都花完了?这确实很让人奇怪!你这次去,目的是求学。求学应当以刻苦为先,不必去在乎交友应酬的事。你带去的费用,也是足够用一年多的,为什么四个月不到就花完了呢?你假如花在了应该用的地方,即使一天百金,按财力我也足以供得起你。不过你不应该是像这样的。何况这样的浪费,必定不是花在饮食起居上, 一定是另有其他的事耗费的。况且你也曾读过《孟子》吧?
    大凡有所作为的人,一定先使他的内心受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身处贫困之中,使他内心忧困、思虑堵塞以后,才会有所作为。你倚仗有父亲我的保护,不需要这样,但是你应当知道劳动的艰辛,尽你求学的本分。如果不这样,即使学成回国,也一定是一件事也做不了。你现在这样,我从今以后恐怕对你没有什么指望了!花钱是小事,但因为钱而荒废学业,损耗精力,虚度光阴,就是大事。我之前曾写信告诫你,一定要努力学习,你怎么就忘了?光阴可贵,求学不易,这中间的甜与苦,你应该自己去体会,不要辜负老人的一番教导。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16分) 【甲】曹植年十余岁,诵读《诗》《论》①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太祖②尝视其文,谓植曰:“汝请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请人?”时邺③铜雀台新成,太祖悉将诸子登台,使各为赋。植援笔立就,可观。太祖甚异之。
    【乙】承宫④,琅邪⑤姑幕人。少孤,年八岁,为人牧猪。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宫过其庐下,见诸生讲诵,好之,因忘其猪而听经。猪主怪其不还,求索。见而欲笞之。门下生共禁,乃止。因留宫门下。樵薪⑥执苦⑦,数十年间,遂通其经。 【注释】①《诗》《论》:指《诗经》和《论语》。②太祖:指曹操。③邺:古地名,在今河南境内。④承宫:东汉人。⑤琅邪:古郡名,在今山东境内。⑥樵薪:砍柴。⑦执苦:干苦活。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1)善属文: (2)太祖甚异之: (3)见而欲笞之: (4)遂通其经: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植援笔立就,可观。 曹植提笔立刻就完成,文章值得一看。 (2)猪主怪其不还,求索。 猪的主人对他还未回来感到十分奇怪,便前去向承宫索要。
    3.【甲】文中哪些地方侧面衬托了曹植写文章水平很高?(4分) 曹操看到他的文章以为是别人代写;曹操让他的所有儿子当场作诗,曹植提笔立刻完成,并且文章很值得一看。 4.请结合【甲】【乙】两文内容谈谈如何才能学有所成。(4分) 示例:从小要饱读诗书;对学习要有浓厚的兴趣。
     【参考译文】 【甲】曹植十多岁的时候,能诵读《诗经》《论语》及辞赋十几万字,善于写文章。曹操曾看到他的文章,对曹植说:“你请人代笔写的吧?”曹植跪拜回答说:“话说出来是言论,落笔写下来成文章了,您只要当面考我,我怎么会请人代写呢?”当时邺地铜雀台新建成,曹操带领所有的儿子登上铜雀台,让他们各自作一篇赋文。曹植提笔立刻就完成,文章值得一看。曹操非常惊异于曹植这样的才能。
    【乙】承宫,琅琊姑幕人,幼时丧父,在他八岁的时候,帮别人放猪。乡里的徐子盛精通《春秋》这本书,传授的学生有上百人。承宫从他房前经过,看见那些学生在朗诵,感到很喜欢,便忘记了他的猪,听徐子盛讲经书。猪的主人对他还未回来感到十分奇怪,便前去向承宫索要。看见他在听讲经书,就想用竹鞭打他。学社内的学生一起阻止,猪的主人才没有打他。承宫于是就留在徐子盛门下学习。承宫在那干苦活,上山砍柴,吃苦受累,很多年后,最终精通了这本经书。 
    第六类 借史感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12分)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yì)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图可不悲哉!(节选自苏辙《六国论》,有删改)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疾病)B.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要冲,军事要道)C.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因为)D.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帮助) 解析:C项句意:因此可以在他们的疆域内安定自己的国家了。因:因此。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B.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C.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D.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 抛弃小小的韩、魏两国,(让他们)去抵挡像虎狼一般强横的秦国,他们怎能不屈服而归顺秦国呢? (2)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韩、魏是不能单独抵挡秦国的,可是全天下的诸侯,必须依靠着他们来隔开西边的秦国,所以不如亲近韩、魏来抵御秦国。
    4.苏辙认为六国破灭的原因是什么?请根据文意简述。(4分) ①没有认识到韩、魏两国在地理位置上的战略重要性;②让韩、魏两国去抵挡强大的秦国而不去协助他们,让其不得不依附于秦国;③让秦兵自由出入韩、魏,从而攻打其余四国。(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秦国要和诸侯争夺天下,不在于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在于韩、魏的边境;诸侯要和秦国争夺天下,也不在于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在于韩、魏的土地。对秦国来说,韩、魏的存在,就好比人有心腹的疾病一样;韩、魏两国阻碍了秦国出入的要道,却掩护着崤山东边的所有国家,所以全天下特别看重的地区,再也没有比得上韩、魏两国了。
    秦国要对燕、赵两国动用兵力,这对秦国是危险的事情;越过韩、魏两国去攻打人家的国都,燕、赵在前面抵挡他们,韩、魏就从后面偷袭他们,这是危险的事啊。可是当秦国去攻打燕、赵时,却不曾有韩、魏的顾虑,就是因为韩、魏归附了秦国的缘故啊。韩、魏是诸侯各国的屏障,却让秦国人能够在他们的国境内进出自如,这难道是了解天下的情势吗?抛弃小小的韩、魏两国,(让他们)去抵挡像虎狼一般强横的秦国,他们怎能不屈服而归顺秦国呢?韩、魏因屈服而归顺秦国,从此以后秦国人就可以出动军队直达东边各国,而且让全天下都遭受到他的祸害。
    韩、魏是不能单独抵挡秦国的,可是全天下的诸侯,必须依靠着他们来隔开西边的秦国,所以不如亲近韩、魏来抵御秦国。(这样)秦国人就不敢跨越韩、魏,来图谋齐、楚、燕、赵四国,然后齐、楚、燕、赵四国,也就因此可以在他们的疆域内安定自己的国家了。凭着四个没有战事的国家,协助面临敌寇威胁的韩、魏两国,让韩、魏没有防备东边各国的忧虑,替全天下挺身而出来抵挡秦国军队;用韩、魏两国对付秦国,其余四国在后方休养生息,来暗中援助他们的急难,像这样就可以永远地应付

    相关课件

    【中考一轮复习】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通关训练课件:文言文专项《四大特殊句式》:

    这是一份【中考一轮复习】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通关训练课件:文言文专项《四大特殊句式》,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关,第二关,第三关,厚厚的书,慢慢地走,狠狠地打,大杯的可乐,我的妹妹真漂亮,老师判完作业走了,判完作业老师走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浙江中考语文 素养综合训练19 课外文言文分主题训练 课件:

    这是一份2023浙江中考语文 素养综合训练19 课外文言文分主题训练 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类人物传记,阅读笔记,要同他一起逃亡,链接材料,参考译文,选文有删改,性情性格,到等到,后退退却,于是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浙江中考语文 素养综合训练18 课外诗歌分主题训练 课件:

    这是一份2023浙江中考语文 素养综合训练18 课外诗歌分主题训练 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类送别思念,唐裴迪,答裴迪,唐王维,苍苍秋雨,甲柳花,宋杨绘,乙池头,宋晁说之,宋姜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