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苏科版4.1 光的折射课时作业
展开
这是一份物理苏科版4.1 光的折射课时作业,共40页。
4.1 光的折射一.选择题(共10小题)1.(2018•吉林)小明在岸上看见鱼在水中游玩,看到的“鱼”是( )A.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 B.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C.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 D.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2.(2018•海南)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入射角为60°,则折射角可能( )A.等于 0° B.小于 60° C.等于 60° D.大于 60°3.(2018•辽阳)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A.舞台激光束 B.错位的“铅笔”C.反光镜中的像 D.水中的“倒影”4.(2018•广东)以下描述中与光的折射现象有关的是( )A.形影相随,亲密无间 B.海市蜃楼,虚无缥缈 C.镜中生花,脱离实际 D.水中捞月,一无所得5.(2018•东营)面对清澈见底、看起来不过齐腰深的池水,不会游泳的人千万不要贸然下去,因为人们看到的池水深度和它的实际深度并不相同,下面四幅图能正确解释此现象的是( )A. B. C. D.6.(2018•恩施州)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A.日偏食 B..照镜子 C.汽车观后镜 D.水中筷子变弯7.(2018•盐城)有一圆柱形敞口容器,从其左侧某一高度斜射一束激光,在容器底部产生一个光斑O,如图所示,下列操作使光斑向左移动的是( )A.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右平移 B.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上升 C.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下降 D.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入射角增大8.(2018•扬州)能正确反映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偏折的光路是( )A.B.C.D.9.(2018•安徽)下列光路图错误的是( )A.放大镜成像 B.小孔成像 C.光由空气斜射到水面 D.近视眼的矫正10.(2018•威海)下列关于光学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硬纸板可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B.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使用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C.探究光的折射特点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会发生改变 D.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当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二.填空题(共5小题)11.(2018•阜新)如图所示,起初茶碗看起来是空的,但当你慢慢向碗中倒水时,就会发现碗中原来还藏着一枚硬币,这是光的 现象,看到的硬币是 。(选填“实物”或“虚像”)12.(2018•湘西州)如图所示,化学老师在做¨稀释浓硫酸”的演示实验时,发现用于搅拌的玻璃棒“折断”了。从物理学角度来看,这一现象是由于 形成的。13.(2018•枣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其实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如图所示),而是太阳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发生了 所成的像,太阳实际在图中 (选填“甲”或“乙”)的位置。14.(2018•眉山)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某液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液面成37°角,如图所示。若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83°,则反射角的大小为 ,折射角的大小为 。15.(2017•资阳)小明随爷爷去叉鱼,小明看到水中鱼的像是图中的 (选填“A”或“B”);三.作图题(共9小题)16.(2018•大连)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请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17.(2018•盘锦)请画出:①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标出折射角a;②经光滑墙壁反射后的反射光线。18.(2018•河南)如图所示,一玻璃三棱镜的横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一束红光平行于BC边从S点射入三棱镜,经AB面折射后,又在BC面发生反射,然后恰好从P点折射后射出。请画出这个传播过程的光路图。19.(2018•黄石)如图所示,水里的光源O发出的一条光线射向水面,在水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光线经过P点,折射光线经过A点,请在答题卡图中先通过虚线作图找出水面处的反射点,再作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20.(2018•淮安)按照题目要求作图:画出图中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21.(2018•威海)空杯底部有一枚硬币A.由于杯壁的遮挡,眼睛在B处看不到硬币,逐渐往杯中加水至如图所示位置时,眼睛在B处恰好能够看到硬币,请画出人眼看到硬币的光路图。(画出1条入射光线及其折射光线即可)22.(2018•成都)如图所示,一束激光从空气中射到半圆形玻璃砖上(O为圆心),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请在图中画出:①反射光线;②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23.(2017•河南)如图所示,S为一路灯,站在对岸的人看到水中的“路灯“。请画出人看到水中“路灯”的光路图,O点表人眼所在位置。24.(2017•遂宁)如图,从A点发出的一束光射向水面,在水面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光线在天花板MN上形成一个光斑B.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射向B点的反射光线和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保留作图痕迹)四.实验探究题(共9小题)25.(2018•镇江)如图1所示,将透明的薄壁(厚度可忽略不计)方形水槽水平放置,固定在水槽底部的激光笔沿图示方向发出一细光束,小彬通过缓慢改变水槽中的水量来探究光的传播现象。(1)图1水槽中未注水时可在侧壁上A处得到一个光点,注入一定量的水后,光点移至B处,这是由于光在水面处发生了光的 现象,此时入射角 角θ(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为使B处的光点移至C处,则应使水槽中的水量 ,若BC间距离为2cm,则水面高度的变化量△h 2cm(选填“>”“=”或“<”);(3)如图2所示,小彬将激光笔移至虚线框内向水槽底部照射,为使光束第一次从水面射出后沿DE方向传播,则激光笔照射的方向应满足的条件是 ,且激光笔照射在水槽底部的位置必须在区 (选填“①”②”或“③”)内。26.(2018•南通)学习小组用图1中甲所示的圆柱形纸质套筒做“探究小孔成像规律”的实验,发现像的大小不同,亮度也不一样。(1)关于像的亮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提出以下猜想:猜想1:与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猜想2:与小孔的形状有关;猜想3:与小孔的大小有关;①类比利用太阳光测凸透镜焦距时,光屏从焦点处远离透镜过程中,光斑越大越暗的现象,可判断猜想1是 的。②验证猜想2时,固定烛焰、纸筒和光屏的位置,更换使用如图1中乙所示的三个小孔进行实验,分别观察比较所成像的亮度。他们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 。③为验证猜想3,固定烛焰、小孔和光屏位置,只改变圆孔直径,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圆孔的直径/mm小于1.01.01.52.02.54.0像的清晰度清晰清晰清晰清晰较模糊模糊像的明亮程度﹣﹣﹣﹣﹣逐渐变亮→实验现象表明:在小孔成像清晰时, 。(2)学习小组对像的清晰度与亮度问题作进一步探究,如图2所示:①在纸筒底部中心开一小孔a,又在a上下等距的位置再开两个小孔b、c,光屏上观察到三个像。在b、c两孔处放置两相同的三棱镜,移动光屏到图丙位置时,光屏上只出现一个清晰的更亮的像。则b、c两小孔处三棱镜放置的方式可能是 。②他们设想在b、c两孔之间再开若干个小孔,并在小孔处放置棱镜,所成的像都与b、c两孔处三棱镜所成的像重合,则光线通过这些棱镜的偏折程度比通过b、c两孔处三棱镜的要 (选填“大”或“小”)③若开一个大孔,并在大孔处放一合适的凸透镜替代上述所有棱镜后,恰能在图丙位置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则此像是的 倒立实像;若只用a孔替代凸透镜,在图丙位置光屏上所成的像与该透镜所成的像相比,像的亮度 ,像的大小 。27.(2017•鞍山)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中:(1)让一细光束沿纸板E射到镜面O点,在纸板E上可看到入射光线AO.若将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在纸板F 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 。(2)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方向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 方向射出,因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3)学习小组还想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A是点燃的蜡烛,B是与A完全相同但未点燃的蜡烛。①此实验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 ;②选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 关系;③小组同学进行了正确的实验操作后,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1234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cm 6.20 8.60 10.35 13.50像到玻璃板的距离/cm 6.20 8.60 10.35 13.50观察表中实验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 。28.(2018•益阳)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可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1)下图是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光路图,但没有标明光的传播方向,图中入射光线应该是 (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观察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现象,可供选择的器材有:光源组:白炽灯、激光笔、蜡烛介质组:玻璃砖、平面镜、盛水的玻璃水槽辅助显示光路的器材:大小合适的光屏、牛奶、烟雾发生器你的做法是: 。29.小明在探究“物距和物高一定时,物体经小孔所成像的高度和像距的关系”时,所用的实验器材有:用发光二极管做成的物体、有小孔的方纸板、用半透明塑料膜做成的屏、直尺。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1)该实验应该在较 (亮/暗)的环境下进行;(2)小明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探究结论是: 。实验次数123456物距u/cm相同物高h1/cm相同像距v/cm4.08.012.016.020.024.0像高h2/cm2.04.16.08.09.912.0(3)另一名同学在做实验时,更换了部分实验器材,其实验装置如图2.外筒(足够长)用不透明的材料制成,左端开有小孔;内筒的筒壁用不透明的材料制成,左端用半透明塑料膜做屏,并可以在外筒中自由地拉出或推入,其他器材不变。和小明使用的装置相比较,请说出该同学装置做实验的好处和不足(各写一条即可)。好处 ;不足 。30.下表是15℃时光和声音在几种介质中运动的速度,如图1是光在几种介质中发生折射时的光路图。介质 声速/m•s﹣1光速/m•s﹣1 密度/kg•m﹣3 空气 340 3×108 1.29 水 1500 2.25×108 1.0×103 人体软组织 1700 0.5×108 1.1×103(1)分析表中数据总结光速和介质关系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光在密度大的介质中传播速度 。(选填“快”或“慢”)(2)综合分析表中数据和图1中的光路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光从速度大的介质斜射到速度小的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 法线方向偏折。(选填“靠近”或“远离”)(3)医学中常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超声波从空气中斜射入人体类似光一样发生折射,也遵守速度与偏折规律,如图2所示,超声波进入人体击碎结石时,试画出声波的大致路线图。31.小明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将光从空气分别射入玻璃和水中。其实验过程如下:表格一实验次数1234入射角i0°30°45°60°玻璃中折射角r0°17°24°30°表格二实验次数1234入射角i0°30°45°60°水中折射角r0°22°32°40°实验一:将光从空气射入玻璃中①将半圆形玻璃砖放在标有角度的圆盘上,如图甲所示;②将一束激光从空气射向玻璃砖的圆心O处,激光在O处发生折射。记录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度数;③逐渐增大入射角,重复步骤②;实验所测得的数据如表格一所示。实验二:将光从空气射入水中①将标有角度的圆盘按图乙所示方式放置;②将一束激光从空气射向水面O处,激光在O处发生折射,记录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度数;③逐渐增大入射角,重复步骤②;实验所测得的数据如表格二所示。分析以上数据可得:(1)当光从空气垂直入射到其他透明介质时,传播方向 ;(2)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或水中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 (选填“增大”“不改变”或“减小“);(3)联系生活实际,小明还做了其他相关研究。比如看着不深的池水,不要贸然下水,否则会因为实际水位过深,而发生危险。如图丙就是小明在研究从空气中看水中的池底时所画的图,请你帮他判断入射点应在O点的 (选填“左”或“右”)侧。32.如图甲是学习光的折射的实验情景,图乙是示意图。(1)实验前,点燃固定在盒盖下方的蚊香,盖上盒盖,打开亮度较亮的激光,可清晰观察到沿直线传播的光路,在透明塑料盒的右侧面上可看到一个亮点,之所以能够看清光路是利用了光的 知识;(2)向塑料盒中逐渐加入掺有少量牛奶的水,达到一定高度后会观察到在右侧面原来亮点的上方出现一个亮点,这个亮点是因为光照射到水面时发生了光的 现象形成的,还有一个在原来亮点的下方,这是由于光在 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而产生的;(3)保持入射光不动,继续加水,会看到原来的两个亮点移动的方向是 A.两个亮点都向上 B.两个亮点都向下C.上面的亮点向上,下面的亮点向下 D.上面的亮点向下,下面的亮点向上(4)为了研究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的变化情况,结合图乙说明,应进行的操作是 ,注意观察的现象是 。33.(2018秋•张家港市校级期中)如表格是小明同学在硬纸板上挖孔所做的研究太阳的小孔成像实验记录表:小明和他的同学分析表格中的结果,得出了一些结论,请你帮他们补充完整:小孔的形状□〇△小孔的最大外径/mm151015101510 地面光斑形状小孔距地10cm时□□□〇〇〇△△△小孔距地20cm时〇□□〇〇〇〇△△小孔距地40cm时〇□□〇〇〇〇△△小孔距地80cm时〇〇□〇〇〇〇〇△小孔距地120cm时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小孔距地200cm时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1)由于太阳距我们很远,到达地面的光线几乎平行,所以,当小孔到地面的距离足够小,地面上的光斑与小孔的形状是 (选填“一致”或“不一致”)的;(2)要使太阳通过小孔成像,必须注意小孔的大小和小孔到地面的距离,当小孔到地面的距离一定时,小孔越 (选填“大”或“小”),地面上就越容易得到太阳的像;(3)如下表所示,当小孔的最大外径为5mm,小孔距地80cm时,用一张卡片覆盖在“△”孔上(相当于把孔变小),遮住孔的一部分,让太阳光透过小孔,与不遮住小孔相比,光斑的形状 (选填“变化”或“不变”),亮度 (选填“变亮”、“变暗”或“不变”)。五.解答题(共7小题)34.(2018•德州)如图,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经墙上的平面镜反射后,射入游泳池中。请画出它经平面镜发生反射及进入水中发生折射的光路。35.(2018•遵义)如图所示的是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入射光的光路情况,请在图中画出该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36.阅读《眩光》回答问题。眩 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于英国有重要战略意义的苏伊士运河,面临着德国战机的轰炸破坏。运河建筑庞大,也很繁忙,传统的伪装方法显然很难使运河不被德军发现。于是有人提出了一个很好的建议:“如果你想使某一样东西不被人看见,魔术师可以帮到你”。因此英国人找到一位著名的魔术师 Mr.Maskelyne,魔术师沿着运河设置了许多旋转的探照灯,对在夜里光顾的敌军轰炸机驾驶员产生了大量眩光,令其很难发现运河的确切位置,就这样英国人在二战中成功的保住了苏伊士运河。什么是眩光?1984年北美照明工程学会对眩光的定义为:在视野内由于远大于眼睛可适应的照明而引起的烦恼、不适或丧失视觉的一种不良照明现象。根据眩光产生的后果主要归结为三种类型:不适型眩光、光适应型眩光和丧能型眩光。不适型眩光是指在某些太亮的环境下或空间存在强烈亮度对比的环境中感觉到的不适。例如坐在强太阳光下看书或在一间漆黑的房子里看高亮度的电视。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调整某些环境因素来尽量保持视野中各种光线亮度趋向一致,减少这种眩光对我们的影响。光适应型眩光是指在时间上存在极端亮度对比而引起的看不清物体、视觉下降的一种现象。例如当人从黑暗的电影院或地下遂道走入阳光下双眼会觉得看不清物体,此时强烈的光在人眼的视网膜上形成中央暗点,引起视物不清。丧能型眩光是指由于周边强光源引起人眼视网膜成像对比度下降,从而导致大脑对像的解析困难的一种现象,类似于白天教室阳光太强就看不清电子白板上的影像。(1)关于眩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符合题意的选项多于一个)A.眩光就是太阳光B.眩光是光的折射现象C.眩光不利于人眼健康D.夜晚会车时开启汽车大灯会对对方驾驶员产生眩光,容易造成交通事故(2)眩光分为 三种类型。(3)人在一间漆黑的房子里看高亮度的电视会感到不适,在不改变电视亮度的情况下,请你想一种办法减少人的这种不适。37.小明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意外发现:当光沿某方向从半圆玻璃砖射向空气时,折射光消失而反射光却变得更亮,如图1,老师告诉他这是光的全反射现象。课后,小明查到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的一些数据如下表入射角i 0° 10°20° 30° 40° 41.2° 41.8° 42° 折射角r 0°15.2° 30.9° 48.6° 74.6° 81° 90° /反射能量 5%7% 26% 43% 77% 84% 100% 100% (1)分析以上数据可知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 。(2)光从玻璃斜射向空气时,反射能量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 ,当入射角i≥ °时,反射能量达到100%,就发生了全反射现象;(3)由表格数据可知:图2中图线 (选填“a”或“b”)反映了上述实验中的两角关系。(4)根据光路可逆,当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时,折射角 (选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入射角,因此折射光线不能消失,则 (选填“能”或“不能”)发生全反射现象。38.小明与同学们在树荫下玩耍时发现:地上有许多圆形的和非圆形的光斑。小强认为:小孔成的是太阳的像,应该是圆形的,怎么会出现非圆形的呢?小星猜想;非圆形的光斑可能是由于小孔太大造成的;小明猜想:非圆形的光斑可能是由于小孔离地面太近造成的。为此他们进行了下列实验:①在卡片纸上挖一方形小孔,在地面上放一白纸作为光屏;让太阳光穿过小孔,移动卡片纸,在光屏上形成圆形光斑;测出卡片纸离光屏的距离为s; ②让卡片纸逐渐靠近光屏,发现像由圆形慢慢变成方形;③保持卡片纸离光屏的距离s不变,逐渐增大方形孔,发现像由圆形慢慢变成方形。(1)通过以上探究证实了 (小星/小明/两人)的猜想是正确的。(2)小明通过进一步实验发现:当小方孔的边长一定时,若卡片纸到地面的距离大于某一个值 (通常称为临界值) 时,光斑是圆形;而当卡片纸到地面的距离小于临界值时,光斑开始变成方形,且通过实验收集了上表所示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可知:临界值s和小方孔的边长a之间的数量关系为 ,如果小方孔的边长为1.0cm,则卡片纸到地面的距离至少为 cm时才能看到圆形的光斑。小方孔的边长a/cm0.20.40.60.8临界值s/cm83272128(3)如果他们采用“”形状的光源进行实验,则光屏上所出现的像的形状是 39.(2017秋•江阴市校级期中)如图所示,小明制成了一个针孔照相机,其实就是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1)蜡烛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 (填“实像”或“虚像”);其成像的原理是 ;(2)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A.三角形光斑 B.圆形光斑 C.蜡焰的正立像 D.蜡焰的倒立像(3)为了增大蜡焰所成的像,可采取的办法之一是:减小 的距离。(4)将蜡烛在孔前绕顺时针旋转,则在同一侧的人眼看到的塑料薄膜上的像是 (选填“顺”“逆”)时针旋转的;(5)为了探究孔的大小是否影响小孔所成的像,则应选择下列所示 孔然后用卡片覆盖并移动卡片以改变孔的大小进行实验。(6)晴天太阳透过树叶缝隙形成的圆形光斑与上述原理相同,其圆形光斑大小不一的原因是 。40.我们已知光在空气和水分界面发生折射时的规律,光在其他透明介质的分界面发生折射时有什么规律呢?为了研究这个问题,小明做了如下实验:让一激光手电筒射出的光束从水斜射入玻璃,再从玻璃依次斜射入冰、空气中,其光路如图所示。然后老师又告诉他光在一些透明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如下表。物质其中光速/(m•s﹣1)水2.25×108玻璃2.0×108冰2.35×108空气3.0×108酒精2.2×108(1)针对小明提出的问题,仔细观察图甲中的光路,对照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结论: 。(2)根据你得出的结论,请在图乙中画出光由玻璃斜射入酒精时,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3)物理老师在实验室用某种方法在长方形玻璃缸内配制了一些白糖水。两天后,同学们来到实验室上课,一位同学用激光笔从玻璃缸的外侧将光线斜向上射入白糖水,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白糖水中的光路不是直线,而是一条向下弯曲的曲线,如图丙所示。关于对这个现象的解释,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其中能合理解释该现象的猜想是 A.玻璃缸的折射作用B.激光笔发出的光线不绝对平行C.白糖水的密度不是均匀的,越深密度越大D.激光笔发出的各种颜色的光发生了色散。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分析】光的折射:光从一种透明介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光线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折射时形成的像是虚像。【解答】解:看到水中的鱼是由于光线从水中通过空气进入人的眼睛的,因此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并且像为虚像,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折射,是一道考查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好题。2.【分析】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由水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解答】解:根据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入射角为60°,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光的折射规律,明确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解答】解:A、追光灯射出的光柱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故A错误。B、错位的“铅笔”,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B正确;C、汽车反光镜是凸面镜,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C错误;D、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光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此题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体现了生活处处是物理。4.【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解答】解:A、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大气中发生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C、镜中生花是指花在镜子中成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水中捞月是指月在“镜子”中成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此题通过几个词语考查学生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词语反应的物理情境,一定程度上考查了学生的语文知识,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5.【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里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解答】解:A、人们看到的池水深度和它的实际深度并不相同,是因为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而图中表示的是光从空气斜射入水里,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里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而图中是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A错误;BC、池底反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逆着折射光线看上去,看到的是变浅的池底的虚像,即池水的实际深度比看到的池底要深,而图中池底的位置在看到的池底虚像的上方,故B错误,故C正确。D、人们看到的池水深度和它的实际深度并不相同,是因为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而图中表示的是光从空气斜射入水里,故D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是光的折射现象的具体运用,所以夏天当你站在水池边,看着清澈见底、深度不过齐腰的水时,千万不要贸然下去,以免发生危险。这是由于光从水中斜射到空气中时发生折射,使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6.【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解答】解:A、日偏食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照镜子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汽车的观后镜是一个凸面镜,起扩大视野的作用,是光的反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根据光的折射,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者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出现了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的现象,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的应用、光的反射现象的应用以及光的折射现象的应用,都是基础知识。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白各种光学现象的实质。7.【分析】(1)光斑的形成原因,激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光线要发生偏折;(2)光斑的移动原因,水面上升或下降,入射角不会发生变化折射角也不会发生变化,但折射点要发生移动,折射光线要发生平行移动,所以找到折射点与水面升降的关系的变化规律,即可找到光斑移动与水面升降的变化关系。【解答】解:A、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右平移,光斑右移,故A错误;BC、向水槽内注水,水位升高;光的折射的光路图分别如B、A图所示:比较可知,水位升高,光斑向左移动,故B正确,C错误;D、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入射角增大,折射角变大,光斑右移,故D错误。故选:B。【点评】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由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入射角大小不变时,折射角大小不变。8.【分析】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传播方向将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解答】解:(1)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偏折,是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时,而BD图都是光从空气射向水里,故BD错误;(2)当光从水中射入空气时,在水与空气的交界面上发生折射,进入空气中的折射光线向水面偏折,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而我们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我们看到的筷子位置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从而位置比实际位置偏高,看起来筷子向上弯折,而A图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C正确。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光的折射现象的理解,要知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9.【分析】(1)根据放大镜成像特点分析;(2)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由此分析;(3)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分析;(4)近视眼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由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是由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得到的,故A正确;B、小孔成像是实际光线通过小孔时沿直线传播会聚成的实像,故B正确;C、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应靠近法线,折射角应小于入射角,故C错误;D、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物体“发出”的光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像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导致看不清远处的物体;为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应让光线发散一些,所以近视眼应佩戴凹透镜加以矫正,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光学中放大镜成像光路、小孔成像、光的折射以及近视眼的矫正的光路,综合性强,关键是掌握这此基础知识。10.【分析】(1)光的传播路径我们看不见,可通过一些方法间接看到;(2)用两个相同的蜡烛,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3)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是光的折射现象,注意“斜射入”和“一般”;(4)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随着蜡烛燃烧而变短,根据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传播方向进行判断。【解答】解:A、如果看不见光的传播路径,就无法对光线进行研究,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安装一个硬纸板后,能够间接的在光屏上看到光的传播途径,故A正确;B、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用两支相同的蜡烛,便于比较物和像的大小关系,故B正确;C、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一定会发生改变,但垂直入射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故C错误;D、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随着蜡烛燃烧而变短,根据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传播方向可知,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根据光学规律逐一分析各个光学现象,难度不大。二.填空题(共5小题)11.【分析】光的折射定律是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光从水或者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解答】解:保持眼睛和碗的位置不变,慢慢向空碗里倒水,硬币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人眼逆着折射光线沿直线看去,看到的是变高的硬币的虚像。故答案为:折射;虚像。【点评】本题来源于生活中,考查了对折射现象和折射规律的认识和理解。12.【分析】当光从液体中斜射入空气中时,会因光的折射现象发生偏折,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解答】解:用于搅拌的玻璃棒在溶液中时,由于光的折射现象,从上面看起来溶液中的部分会比实际位置高一些,所以就会看起来向上弯折。故答案为:折射。【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13.【分析】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解答】解:太阳落山时,太阳的实际位置在地平线下面,但太阳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时发生了折射,通过折射我们看见了太阳的虚像(即观察到的落日),此时,太阳的实际位置在图中的乙位置。故答案为:折射; 乙。【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属光学基础题。14.【分析】要解决此题,首先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知道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同时要掌握光的折射的规律,知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它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解答】解:由题意知,入射光线与液面成37°角,则入射角为90°﹣37°=53°;反射角为53°;则折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为:83°﹣37°=46°,折射角为90°﹣46°=44。故答案为:53°;44°【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及其有关的计算。解决此题最关键的是根据题意画出对应的光路图,根据反射定律的内容和已知条件进行计算。15.【分析】从鱼身上反射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鱼的位置偏高,变浅了。【解答】解:鱼反射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眼睛,而眼睛是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鱼变浅了,即看到的像在鱼实际位置的上面,所以小明看到水中鱼的像是图中的A。故答案为:A。【点评】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玻璃等透明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玻璃等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眼睛是沿直线看物体的。 三.作图题(共9小题)16.【分析】根据入射光线和法线可以确定入射角的大小,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和折射规律可以做出对应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解答】解:图中已画出法线,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据此在法线左侧的空气中画出反射光线;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据此在法线左侧的玻璃中画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作图,在做光路图时,要注意细节:光线要画实线,并且有箭头表示方向;若告诉了入射角,要标明反射角。17.【分析】先过入射点作出法线,根据入射光线、折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确定折射光线的方向。然后根据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画出反射光线。【解答】解:先过入射点作出法线,则入射光线位于法线的左侧,并确定了入射角的大小;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据此在法线右侧的空气中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折射角a。光线在墙壁上发生了反射,先画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的上方画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点评】本题考查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作图,做光路图时,要注意实线和虚线,光线要画箭头等细节,若告诉了入射角的大小,一定要标出反射角的大小。18.【分析】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像点。【解答】解:经S点折射的光线射到BC面上时发生反射,且反射光线恰好过P点,因为反射光线的延长线一定过像点,可以先作S点关于BC的对称点S',即S在BC中的像点,连接S'与P的连线,与BC交于O点,OP即为反射到P的反射光线,连接SO为经AB面的折射光线;过P点作法线,根据光从玻璃进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的空气中作出射出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点评】本题考查了平面镜成像和光的折射的光路作图,明确反射过P的光线反射延长应过S的像点是本题的关键,注意作图要规范。19.【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规律,作出点光源O关于水面的像O′,由于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要过像点,连接像点和P,与水面的交点就是入射点。得出了入射点,可以分别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折射光线。【解答】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的规律,作出点光源O关于水面的对称点,即点光源O在水面的像O′,由于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要过像点O′,连接PO′,与水面的交点就是入射点M。分别连接OM、MP、MA,可得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折射光线。如图所示:【点评】本题考查了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利用好“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要过像点”是关键。20.【分析】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里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解答】解:先过入射点作水面的垂线,即法线,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由此在法线右侧的水中画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点评】此题考查了折射光路的画法,关键是记熟光的折射定律,明确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21.【分析】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折射光线就看到了物体的虚像。【解答】解:逐渐往杯中加水至如图所示位置时,眼睛在B处恰好能够看到硬币,说明此时的折射光线会沿着杯子的上沿进入人的眼睛,从而做出折射光线,根据折射点,做出入射光线,如图:。【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关于光的传播历来就是考试的一个考点,所以该题属于常见题,一定要掌握。22.【分析】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由空气斜射进入玻璃中时,折射光线靠近法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解答】解:图中法线已经画出,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上侧的空气中作出反射光线;当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根据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在法线上侧的玻璃中作出折射光线,如下图所示:【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是中考热点之一,要求学生不仅要会根据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由入射光线画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而且要会根据反射或折射画出入射光线。23.【分析】物像相对平面镜对称,据此画出路灯S在水中的像;反射光线好像从它的虚像上发出的,连接OS′与水面交于一点,即为入射点(反射点),从而画出看到路灯的反射和入射光线。【解答】解:过水面作出路灯S的对称点S′,即路灯S在水中的像,连接OS′与水面相交于C点,即为入射点(反射点),连接SC即为入射光线,则CO为反射光线,路灯S发出的光经水面反射后进入人眼睛O的径迹,即人看到水中“路灯”的光路图。如图所示:【点评】作图时注意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用实线画,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用虚线画,另外光线箭头很容易画错。24.【分析】A为点光源,B为反射光线上的一点,本题的关键是入射点(或反射点)的确定;根据反射光线反向延长通过像点和像点与发光点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反射光线,根据根据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折射光线与入射光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做出折射光线。【解答】解:先通过水面作出发光点A的对称点A′,连接A′B交水平面于点O,AO为入射光线,OB为反射光线,过入射点O作垂直于界面的法线,根据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在水中法线的左侧做出折射光线,如下图所示:【点评】利用对称法做光路图,是利用了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反向延长一定通过发光点的像点的性质。四.实验探究题(共9小题)25.【分析】(1)根据光的折射现象可知,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其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角随入射角的改变而改变;(2)要使B点的光移到C处,则应使水槽内的水量增加,若BC间距离为2cm,由几何关系可知水面高度的变化量应大于2cm;(3)因为光在水中和空气中发生折射时在空气中的角度较大则为了使光束第一次从水面射出后沿DE方向传播,激光笔应该与DE平行入射到区域2的位置,才能实现。【解答】解:(1)水槽中未加水水时,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激光射到侧壁上的A点,当水槽中加水时,光点下移到B点位置,这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引起的,当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此时入射角小于角θ;(2)要使B处的光点移到C处,则应使水槽中的水量增加;若BC间距离为2cm,根据几何关系可知,水面高度的变化量大于2cm;(3)因为光在水中与空气中发生折射时,在空气中的角度较大,则为了使光束第一次从水面射出后沿DE方向传播,激光笔应该与DE平行入射到区域②的位置,才能实现。故答案为:(1)折射;小于;(2)增加;>;(3)平行于DE;②。【点评】此题考查了光的折射规律,难度不是很大,要认真分析。26.【分析】(1)①根据题中信息分析解答,得出结论;②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解答;③由表格数据分析得出结论;(2)①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②此装置类似凸透镜,过光心时传播方向不变,越靠近光心的光线偏折程度的越小;③像的大小由物距和像距共同决定,物距和像距都不变,像的大小不变,但凸透镜越大,像越亮。【解答】解:(1)①类比利用太阳光测凸透镜焦距时,光屏从焦点处远离透镜过程中,光斑越大越暗的现象,说明像的亮度与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可判断猜想1是正确的。②要探究:像的亮度与小孔的形状的关系,需要控制孔的大小不变,改变形状,而图乙中即改变了孔的形状,又改变了孔的大小,此过程中没有控制小孔的大小相等;③由实验数据分析可得:在小孔成像清晰时,小孔越大,像的明亮程度越亮;(2)①三棱镜具有偏折光的能力,要想使光都会聚在光屏中心的位置,则在bc两处放置的三棱镜的方式可能是凸透镜的形状,即图C的形状;②在b、c两孔之间再开若干个小孔,并在小孔处放置棱镜,此装置类似凸透镜,过光心时传播方向不变,越靠近光心的光线偏折程度的越小,故则光线通过这些棱镜的偏折程度比通过b、c两孔处三棱镜的要小;③根据图知,物距大于像距,可以判断出此时凸透镜成的是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因为凸透镜和小孔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和物距相等,所以像的大小是相等的,因为入射到凸透镜上的光数量较多,经凸透镜折射后,经过的像点的光线多,所以看起来亮一些。故答案为:(1)①正确;②没有控制小孔的大小相等;③小孔越大,亮度越亮;(2)①C;②小;③缩小;更亮;相等。【点评】本题考查了小孔成像的探究和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考查学生根据题中信息分析解答能力,有一定的难度。27.【分析】(1)当纸板EF在同一平面上时,能够在纸板F上观察到反射光线。当纸板EF不在同一平面上时,若不能观察到反射光线,则说明两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上;(2)让光线逆着BO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告诉的信息,可以得到此题的答案;(3)①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要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太清晰,但是在物体一侧能看到物体的像,同时还能看到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②实验时采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一支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并点燃,另一支放在玻璃板的后面,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和玻璃板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可以确定像的位置,同时也可以比较物像大小关系。③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解答】解:(1)把纸板F向前或向后转折,在纸板F上都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当光逆着原来的反射光线入射时,反射光线也逆着原来的入射光线反射出去,即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OA方向射出,这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3)①此实验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巧妙地解决了像的位置不易确定的问题。②选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和玻璃板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③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故答案为:(1)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OA;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3)①确定像的位置;②大小;③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点评】本题考查了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和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了解实验的过程、会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是解答的关键。28.【分析】(1)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而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2)用激光笔发出的激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的上表面,用烟雾发生器在玻璃砖的上表面产生烟雾,观察光的传播现象。【解答】解:(1)根据光的折射定律知:OA和OB在同一种介质中,OC在另一种介质中,故OC一定是折射光线,OA或OB一个是入射光线,一个是反射光线,OA与OB的角平分线是法线;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知OA是入射光线,则OB是反射光线;(2)因为光的传播在空气中不易观察,若在空气中充入烟雾,就容易观察光线了,故当用激光笔发出的激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的上表面时,用烟雾发生器在玻璃砖的上表面产生烟雾,观察光的传播现象。故答案为:(1)OB;(2)用当用激光笔发出的激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的上表面时,用烟雾发生器在玻璃砖的上表面产生烟雾,观察光的传播现象。【点评】知道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关系,会根据光路图识别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29.【分析】(1)探究小孔成像实验时,成像的物体和环境对比度越大,成像物体越亮,像越清晰;(2)算出表格中像的高度和像到小孔的距离的比值,可以看出比值是一个定值,由此得出像的高度和像到小孔的距离成正比;(3)从实验操作和实验测量方面对比两位同学的实验装置即可得出该装置做实验的好处和不足。【解答】解:(1)本实验探究“物距和物高一定时,物体经小孔所成的像的高度和像距的关系”时,发光二极管是成像物体,在明亮的环境中,发光二极管和明亮环境的对比度降低,成像不太清晰,故该实验应该在较暗的环境下效果更好。(2)由表格上的数据可知,像的高度随像到小孔距离的增大而增大,且像的高度与像到小孔距离的比值是一个定值,所以得出的探究结论是:在物距和物高一定时,物体经小孔所成像的高度和像距成正比。(3)另一名同学所用的实验装置,左端用半透明塑料膜做屏可以在外筒中自由地拉出或推入,可以很方便的改变像距;外筒(足够长)用不透明的材料制成,不受外界实验环境亮暗的影响,便于观察所成的像;但是由于左端用半透明塑料膜做成的屏在外筒里面,不方便测量像高。故答案为:(1)暗;(2)在物距和物高一定时,物体经小孔所成像的高度和像距成正比;(3)方便改变像距;像高不方便测量。【点评】本题是一道探究题,注意运用控制变量的思路考虑问题,学会从实验表格数据分析并得出结论,同时要了解小孔成像的原理和特点,有一定的难度。30.【分析】(1)从表中数据分析得出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大小情况;(2)由图1看出,光从传播速度大的介质斜射入传播速度小的介质中时,折射角的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由表中数据知道光在水和玻璃中的传播速度,依据(2)中结论得出光从水中斜射入玻璃中,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3)超声波有很强的穿透性,能够传递能量。因为超声波从空气中斜射入人体后也发生类似光一样的折射现象,超声波进入人体后,速度变大,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据此分析。【解答】解:(1)由表中数据得出: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光在密度大的介质中传播速度慢(光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有关)等;(2)综合分析表中数据和图中的光路图得出,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由此可得:光从传播速度大的介质斜射入传播速度小的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即光从密度小的介质传播到密度大的介质中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3)超声波有很强的穿透性,能够传递能量,所以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由题知,超声波在人体内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超声波由空气进入人体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入射点应在O点右侧。如图所示:故答案为:(1)慢;(2)靠近;(3)见上图。【点评】本题考查了超声波有传递信息与能量的特性。同时还考查了光的折射规律的探究,能从表中数据和折射图象得出相关信息是本题的关键。31.【分析】结合表格中的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关系进行总结规律,看入射角增大,折射角如何变化或同样的入射角射入不同介质中的折射情况。【解答】解:(1)由表格一中的第一列可知,当入射角为0°时,折射角也为0°;由此可得,当光从空气垂直入射到其它透明介质时,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2)由表格一、二数据可知可知,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但折射角总小于入射角;(3)当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入射点应在O点的右侧;故答案为:(1)不变;(2)增大;(3)右侧。【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根据表格数据总结光的折射规律,考查了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32.【分析】(1)空气是透明的,不能反射光,没有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不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当空气中有灰尘、小水珠、或其它固体颗粒时,颗粒发生漫反射现象,反射的光线能进入人眼,人能看到光路。(2)当光线射向两种介质的界面上时,会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3)亮点随入射点的移动而改变。(4)在光的折射中,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解答】解:(1)烟是固体颗粒,光遇到空气中小的固体颗粒发生漫反射,反射的光进入人的眼睛,人能看到光的传播路线。(2)向塑料盒中逐渐加入掺有少量牛奶的水,达到一定高度后会观察到在右侧面原来亮点的上方出现一个亮点,这个亮点是因为光照射到水面时发生了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还有一个在原来亮点的下方,这是由于光在水面处发生折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而产生的;(3)保持入射光不动,继续加水,入射点向左移动,会看到上面的亮点向上移动,下面的亮点向下移动。(4)为了研究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的变化情况,应将AO绕O点逆时针旋转,增大入射角,同时注意观察折射角的变化。故答案为:(1)漫反射;(2)反射;水面;(3)C;(4)增大入射角; 折射角的变化。【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光的折射规律,注意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是靠近法线的,折射光线向下偏折。33.【分析】(1)分析表格中数据得出小孔到地面的距离一定时,小孔的形状与小孔到地面距离的关系即可得出答案;(2)根据实验控制的变量分析表中实验数据,然后得出结论。(3)小孔成像现象中像的形状与孔的大小和形状无关,它取决于物体的形状;小孔透过的光线越多,成的像越亮,否则越暗。【解答】解:(1)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当小孔到地面的距离足够小,地面上的光斑与小孔的形状是一致的,这不是太阳的像。(2)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当小孔到地面的距离一定时,小孔越小,地面上就越容易得到太阳的像。(3)小孔所成的像与孔的形状无关,与物体的形状相同,用一张卡片覆盖在△孔上(相当于把孔变小),遮住孔的一部分,让太阳光透过小孔,与不遮住小孔相比,光斑的形状不变,通过的光线变少,亮度变暗。故答案为:(1)一致;(2)小;(3)不变;变暗。【点评】本题考查了小孔成像,能从表格中得出相关的信息和利用好控制变量法是关键。五.解答题(共7小题)34.【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光的折射规律的内容: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且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解答】解:过入射点作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这条入射光线射到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上的反射光线,再根据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作出其折射光线,如下图所示。【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和光的折射规律,首先要熟记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并要注意入射角与反射角的概念。主要应用了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严格按光的反射定律解答此题。35.【分析】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解答】解:如图所示【点评】本题利用了光的折射规律作图。36.【分析】(1)根据题中对三种眩光的解析分析解答;(2)根据眩光产生的后果主要归结为三种类型:不适型眩光、光适应型眩光和丧能型眩光;(3)人在一间漆黑的房子里看高亮度的电视会感到不适,称为不适型眩光;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调整某些环境因素来尽量保持视野中各种光线亮度趋向一致,减少这种眩光对我们的影响。【解答】解:(1)根据题中信息知:眩光是在视野内由于远大于眼睛可适应的照明而引起的烦恼、不适或丧失视觉的一种不良照明现象,不利于人眼健康,夜晚会车时开启汽车大灯会对对方驾驶员产生眩光,容易造成交通事故,故CD正确;(2)根据眩光产生的后果主要归结为三种类型:不适型眩光、光适应型眩光和丧能型眩光;(3)根据题意知:人在一间漆黑的房子里看高亮度的电视会感到不适,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调整某些环境因素来尽量保持视野中各种光线亮度趋向一致,减少这种眩光对我们的影响,故在不改变电视亮度的情况下,在房间里点一盏灯,尽量保持视野中各种光线亮度趋向一致,减少这种眩光对我们的影响。故答案为:(1)CD;(2)不适型眩光、光适型眩光、丧能型眩光;(3)在房间里点一盏灯。【点评】此题是考查眩光的危害和应用,我们要学会用我们学过的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物理现象。37.【分析】(1)(2)由表中数据可知:当入射角增大时,反射能量和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入射角为41.8°时,折射光线消失了,反射能量达到100%。(3)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但折射角总大于入射角。(4)光从空气射向玻璃,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假设发生全反射,折射角等于90°,那入射角必大于90°,不符合实际。【解答】解:(1)(2)光从玻璃斜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反射能量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当入射角达到41.8°时,反射能量达到100%,就发生了全反射现象;(3)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但折射角总大于入射角,而图b中,当入射角等于45°时,反射角也等于45°,a图象中的折射角始终大于入射角,因此图a反映了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4)根据光路可逆,当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因此折射光线不能消失,则不能发生全反射现象。故答案为:(1)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2)增大;41.8;(3)a;(4)小于;不能。【点评】此题通过实验效果图一步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得出全反射的条件及结论,是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的一道好题。38.【分析】(1)根据实验控制的变量分析实验步骤,然后得出结论。(2)分析表中实验数据,找出s与a的关系,然后分析答题。(3)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物体上部的光线通过小孔后,射到了光屏的下部;物体下部的光线通过小孔后,射到了光屏的上部,因此通过小孔后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像。【解答】解:(1)由实验步骤可知,该实验应用了控制变量法,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实验也应用了控制变量法。②保持孔的大小与形状不变,让卡片纸逐渐靠近光屏,发现像由圆形慢慢变成方形,说明光斑的形状与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说明小明的猜想是正确的;③保持卡片纸离光屏的距离s不变,逐渐增大方形孔,发现像由圆形慢慢变成方形,说明光斑的形状与孔的大小有关,证明小星的猜想是正确的;由以上分析可知,小明与小星两人的猜想都是正确的;(2)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a变为原来的2、3、4倍时,s变为原来的:4、9、16倍,说明s与a的平方成正比,设s=ka2,将a=0.2cm、s=8cm代入解得:k=200/cm,则临界值s和小方孔的边长a之间的数量关系为s=200a2;如果小方孔的边长为1.0cm,s的临界值:s=200a2=200/cm×(1.0cm)2=200cm,则卡片纸到地面的距离至少为200cm时才能看到圆形的光斑;(3)由小孔成像的特点可知日偏食经小孔成的像的缺口正好在日偏食缺口的对称,所以选项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1)两人;(2)200a2;200;(3)C。【点评】本题考查了实验数据、实验现象分析,实验应用了控制变量法,应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实验步骤与实验数据即可正确解题。39.【分析】(1)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通过小孔后,在小孔后面的光屏上形成倒立的实像,这就是小孔成像;(2)在小孔成像现象中,物体经小孔成的像的形状由物体决定,像的形状与物体的形状相同,与孔的形状无关;(3)小孔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物到小孔的距离、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4)光线沿直线传播,当蜡烛沿顺时针旋转时,蜡烛上各点发出的光线也沿顺时针旋转,所成的像也沿顺时针旋转;(5)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探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必须控制孔的形状不变,只改变孔的大小。(6)小孔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物到小孔的距离、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据此解答。【解答】解:(1)蜡烛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其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2)蜡烛经小孔成倒立的实像,像的形状与蜡烛形状相同,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即蜡烛在半透明纸上成的像是蜡烛的倒立像,故选D;(3)为了增大烛焰所成的像,可采取的办法是:蜡烛离小孔近一些或将塑料薄膜远离小孔;(4)将蜡烛在孔前绕顺时针旋转,因为光线沿直线传播,则它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顺时针旋转的,所以在同一侧的人眼看到的塑料薄膜上的像是顺时针旋转的;(5)B图中随着卡片乙向上移动时,孔的形状始终是三角形,并且逐渐变小,故B符合要求;ACD三图中随着卡片乙向上移动,孔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不符合要求。(6)晴天太阳透过树叶缝隙形成的圆形光斑与上述原理相同,其圆形光斑大小不一的原因是树叶缝隙离地面的距离不同。故答案为:(1)实像;光的直线传播;(2)D;(3)蜡烛与小孔;(4)顺;(5)B;(6)树叶间的缝隙到地面的距离不同。【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小孔成像现象,考查了成像原理、性质和像的变化规律,考查角度全面、新颖,是一道好题。40.【分析】本题是对光的折射规律的研究和探讨,以及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均匀介质。【解答】解:(1)仔细观察图中的光路,对照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光斜射时,光速越小的折射角越小;(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光在酒精中的速度大于光在玻璃中的速度,所以折射角大。如图:(3)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现在激光发生了偏折,一定是糖水的密度不均匀。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的探究,以及从实验数据中得出结论的能力。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4.2 透镜综合训练题,共3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正确的是,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科版4.1 光的折射课堂检测,共3页。
这是一份2021学年4.2 透镜习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所示,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