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末综合测评3 -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1地理
展开章末综合测评(三)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每小题2分,共50分)
下图为我国某地5月5日前后几天的天气变化资料统计图,读图回答1~3题。
1.这次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由( )
A.反气旋造成 B.气旋造成
C.冷锋造成 D.暖锋造成
2.这次降水的形成原因是( )
A.气流下沉造成
B.气流对流上升造成
C.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造成
D.暖气团被迫抬升造成
3.此系统易造成( )
A.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B.东北、华北地区夏季的暴雨天气
C.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
D.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
1.C 2.D 3.B [ 第1题,从图中看,4~6日有降水过程,气温逐渐降低、气压逐渐升高。为冷锋过境。第2题,本次降水过程是冷锋造成的,冷锋使暖气团被迫抬升。第3题,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是江淮准静止锋造成的,A错误; 东北、华北地区夏季的暴雨是冷锋过境造成,B正确;东南沿海的台风发生在夏秋季节,C错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是反气旋造成的,D错误。]
下图为两个不同时刻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图中阴影表示比湿(比湿是指空气中水汽质量与该团空气总质量的比值,用来表示空气中水汽含量的多少)最大的区域。读图,回答4~5题。
4.20日18时至21日18时期间( )
A.长春地区风向由西北转为东北
B.北京经历降温天气,风力增强
C.重庆气压始终高于1 010百帕
D.高压中心的势力均在逐渐减弱
5.与20日18时相比,21日18时( )
A.甲地区空气中水汽含量减少
B.福建省比湿最大区域范围扩大
C.台风带来的降水使所经地区比湿增大
D.南下冷空气使所经地区蒸发减弱,比湿增大
4.B 5.A [第4题,根据等压线判断风向,长春地区风向由东北转为西北,A错误;冷锋经过北京,北京经历降温天气,风力增强,B正确;重庆气压始终低于1 010百帕,C错误;亚洲内部高压中心的势力在增强,D错误。第5题,读图可知,甲地区空气中水汽含量减少,A正确; 福建省比湿最大区域范围减小,B错误;图中显示台风带来的降水使所经地区比湿并没有增大,C错误; 南下冷空气使所经地区比湿没有增大,D错误。]
读某区域锋面系统示意图,完成6~7题。
6.戊地的天气系统是( )
A.南半球冷锋 B.南半球暖锋
C.北半球冷锋 D.北半球暖锋
7.对图中四地天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刮西南风 B.乙地气温较高
C.丙地风速最大 D.丁地气压最低
6.D 7.B [第6题,读图可知,图中等压线反映出天气系统为锋面气旋。由于锋面降水多降在冷气团一侧,而该锋面气旋的雨区位于锋面的北部,因此可以根据雨区的位置及范围可推断为北半球。根据“左冷右暖”的原则,甲、乙之间为冷锋,戊为暖锋。第7题,读图分析可知;甲地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等压线,再向右偏,风向基本偏西风或西北风,不可能为西南风,A错误;乙地由来自低纬的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B正确;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乙地等压线比丙地更密集,风力比丙地更大,C错误;丁地气压大于1 008 hPa,四地中为最大,D错误。]
“回南天”是指初春时节冷空气退却,暖湿气流迅速增强,致使当地气温回升,空气湿度接近饱和,低温物体表面水珠密布的一种天气现象。据此完成8~10题。
8.我国最容易出现“回南天”的区域是( )
A.华北地区 B.江淮地区
C.西北地区 D.华南地区
9.可能加强“回南天”现象的天气系统是( )
A.准静止锋 B.台风
C.冷锋 D.反气旋
10.“回南天”结束后,我国( )
A.长江流域即将进入伏旱
B.华北地区将迎来多风沙天气
C.江淮地区即将迎来梅雨
D.东北地区将进入多雷雨季节
8.D 9.A 10.B [第8题,根据材料,“回南天”是在初春时节冷空气退却,暖湿空气迅速增强的影响下形成的因而结合夏季风开始影响我国的时间等,初春时我国大部分地区仍受冷高压控制,温度较低;此时气温回升,可推断该天气发生在我国纬度较低的华南地区。第9题,由材料可知,暖湿气流迅速增强,致使当地气温回升,冷暖气团势力相当,并在华南地区徘徊形成准静止锋将使得“回南天”现象加强,A正确。第10题,“回南天”结束时应为春季。春季,华北地区多风沙天气。]
下图为某月世界局部地区的气压中心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此季节,图中①处的风向为(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南风
12.此季节,图中②处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
A.亚欧大陆与太平洋之间的气压差异
B.赤道低气压与亚洲低气压之间的气压差异
C.大西洋与亚欧大陆之间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11.D 12.D [第11题,图中亚欧大陆上形成了低气压,说明是北半球的夏季。图中①处为亚欧大陆东部,是东亚的季风气候区。夏季①处的风向为东南风。第12题,此季节,图中②处即南亚地区盛行西南季风,西南季风的成因是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下图是“地球上某风带位置示意图”,据图完成13~14题。
13.图中风带为( )
A.北半球信风带 B.南半球信风带
C.北半球西风带 D.南半球西风带
14.图中30°附近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是( )
A.炎热干燥 B.高温多雨
C.寒冷干燥 D.温和湿润
13.C 14.A [第13题,读图可知,图中盛行风向为西南风,根据纬度,图中风带为北半球中纬度西风带。第14题,根据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可知,图中30°附近气压带是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对气候的影响是,炎热干燥。]
读“中国冬夏季风的进展、进退与副热带高压脊的位移关系图”,据此回答15~17题。
15.6月份对应的曲线相对平直,表明( )
A.雨带停滞
B.冬季风势力强盛
C.受副热带高压脊控制
D.受地形阻挡
16.关于锋面雨带位置与我国区域自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有( )
A.雨带位于①时,华北平原干旱缺水
B.雨带位于②时,黄河流域进入汛期
C.雨带位于③时,渤海沿岸台风活跃
D.雨带位于④时,东南沿海多沙尘天气
17.下图为我国某地一年中的气候资料,据此推测,该年我国东部地区最有可能出现( )
A.南涝北旱 B.北涝南旱
C.南北皆旱 D.南北皆涝
15.A 16.A 17.A [第15题,6月份雨带位于长江流域,形成这里的梅雨季节,雨带停滞不前。第16题,雨带位于①时,我国南部沿海进入雨季,华北平原此时春旱严重;雨带位于②时,长江流域进入汛期;雨带位于③时,正值7、8月份,我国东南沿海台风活跃;雨带位于④时,华北、东北进入雨季,沙尘天气多发生在春季。第17题,图示该地冬季气温在0 ℃以下,年降水量大于400 mm,应该是华北地区,降水应集中在7、8月份,而图中降水量最多月份在11月份,说明夏季风势力弱,北上较晚,在南方停留时间过长,应为南涝北旱。]
下列左图是面包树景观,面包树为了能够顺利度过降雨很少的旱季,在雨季就大量吸收水分,贮藏在肥大的树干里。右图示意某区域Ⅰ~Ⅳ类气候带和Q山分布。读图,完成18~19题。
18.面包树在右图中主要分布在气候带( )
A.Ⅰ B.Ⅱ
C.Ⅲ D.Ⅳ
19.Q山所在地形区气候类型的成因主要是( )
A.纬度 B.大气环流
C.洋流 D.地形
18.C 19.D [第18题,依据材料“面包树为了能够顺利度过降雨很少的旱季,在雨季就大量吸收水分”说明面包树生长在干湿分明的热带草原气候区。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南北纬10°~20°之间。第19题,读图可知,Q山为乞力马扎罗山,所在地形区是东非高原,其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成因是东非高原海拔较高,对流运动不显著,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我看不到春花,看不到秋叶,没有季节之流转。在这里,雨直直地下来,烟缕垂直地升起。”据此完成20~21题。
20.材料中描述的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 )
A.欧洲西部 B.非洲南部
C.中国西北 D.马来群岛
21.“雨直直地下来,烟缕垂直地升起”的原因可能是( )
A.位于赤道无风带 B.雨、烟受重力作用
C.地转偏向力为零 D.受人为因素干扰
20.D 21.A [第20题, “看不到春花,看不到秋叶,没有季节之流转”说明这里没有四季变化,可能为热带或者寒带。“雨直直地下来,烟缕垂直地升起”说明这里降水多,风力小。可知该地为热带雨林气候区,材料中描述的现象最可能出现在马来群岛。第21题,“雨直直地下来,烟缕垂直地升起” 说明这里降水多,且风力小,是因为位于赤道无风带。]
下图是北半球陆地植被类型与纬度、干燥度(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关系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不同的植被类型。据此回答22~23题。
22.影响图中①→⑤→⑨植被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分布 B.热量
C.水分 D.地形
23.⑤代表的植被类型以硬叶林为主,下列有关硬叶林植被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叶片通常与太阳光线成锐角,以躲避阳光的直射
B.叶片不大或变成尖刺状,以减少水分蒸发
C.丛林的结构非常简单,除乔木外,还有不少低矮的灌木丛
D.主要分布在30°~40°大陆的东岸地区
22.B 23.D [第22题,读图可知,①→⑤→⑨植被的变化,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所以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热量。第23题,硬叶林植被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气候区,即主要分布在30°~40°大陆的西岸地区。]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东亚季风系统中东南季风的末端,高大沙山和众多湖泊构成了罕见的沙水相伴的独特地貌景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9年将巴丹吉林沙漠评选为全球第一个“沙漠世界地质公园”。下图为巴丹吉林沙漠区域及景观图。读图,完成24~25题。
24.沙漠南部地区沙山呈东北-西南走向,且脊线两侧坡度差异不大,形成此现象的原因是( )
A.盛行西风单一作用
B.西南季风与东北季风交替作用
C.西北季风单一作用
D.西北季风与东南季风交替作用
25.根据该沙漠分布态势分析,制约沙漠向周边地区扩张的首要因素是( )
A.季风风向的季节变化
B.植被覆盖率与疏密程度
C.地形起伏与河湖分布
D.受人类活动干扰的程度
24.D 25.C [第24题,根据材料判断,该地位于北半球,若此地盛行西风,风向为西南风,受盛行西风单一作用,沙山应呈东南—西北走向, A错误;材料提到“巴丹吉林沙漠位于东亚季风系统中东南季风的末端”,结合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判断,该沙漠未受东北季风影响, B错误;若受西北季风单一作用,根据风力堆积的原理判断,东南坡的坡度要比西北坡的坡度大,C错误;材料提到“巴丹吉林沙漠位于东亚季风系统中东南季风的末端” ,说明该地受西北季风和东南季风的交替控制,根据风力堆积的原理推测,脊线两侧山坡的坡度可能差异不大,D正确。第25题,根据材料分析,该地受西北季风和东南季风交替控制,会影响沙漠扩张方向,但不是制约沙漠扩张的首要因素,A错误;植被覆盖率与稀疏程度会影响沙漠的扩张速度,但也不是制约沙漠扩张的首要因素, B错误;读图,图中的山脉和湖泊的分布制约了该地沙漠扩张的范围,是制约该地沙漠扩展的首要因素,C正确;该地人烟稀少,人类活动少, D错误。]
二、综合题(共50分)
26.(13分)下图为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地的气压范围。
(2)判断B地所处的天气系统名称并说明理由;分析若该天气系统势力加强,可能引发哪种气象灾害及目前应采取的主要预防措施。
(3)比较D地与C地的风力大小,并简述判断理由。
(4)判断图中E代表的锋面类型;描述当锋面E移到甲地时,甲地的天气现象。
[解析] 第(1)题,A地所处天气系统中有锋面,为低压中心。第(2)题,B地的气流吹向中心,为气旋;其强烈发展会形成台风,带来狂风、暴雨、风暴潮等灾害,目前还无法避免其发生,但可以加强监测、预报,从而减小损失。第(3)题,风力的大小可以根据等压线的疏密进行判断。第(4)题,E锋面会随气旋作逆时针方向转动,为冷锋,它会带来阴雨、大风、降温天气。
[答案] (1)1 010~1 015百帕。
(2)气旋(低压);从图中可以看出,风从四周吹向中心(气流向中心辐合)。台风;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
(3)D地的风力大于C地。D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风力较大。
(4)冷锋。阴雨、大风、降温。
27.(12分)下面两图中,图Ⅰ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图Ⅱ为世界局部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Ⅱ
(1)图Ⅰ中A季节为北半球________季,B季节为北半球________季。A、B两季节气压带和风带位置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年受甲气压带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其气候类型分布对应图Ⅱ①②③④四地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
(3)图Ⅱ中①地区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其气候是常年受图Ⅰ中________(甲、乙、丙、丁)影响形成的。
(4)图Ⅰ中B季节时,图Ⅱ中②地受________(甲、乙、丙、丁)控制,此季节②地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此季节40°N的亚欧大陆东岸盛行________风,气候特征为________。
[解析] 第(1)题,由北半球夏季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北、冬季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南即可得出答案。第(2)题,从甲气压带位于赤道附近,确定甲气压带是赤道低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地区具有高温多雨的气候特征,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的地区位于赤道附近。第(3)题,①地区位于亚欧大陆40°N~60°N的大陆西岸地区,终年受温和湿润的西风影响。第(4)题,冬季地中海沿岸地区受西风带控制,冬季亚欧大陆东岸地区盛行西北风。
[答案] (1)夏 冬 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2)全年高温多雨 ④
(3)全年温和湿润 丁
(4)丁 温和湿润 西北 寒冷干燥
28.(13分)读南美洲部分区域气候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A________,B________。
(2)图中受单一气压带控制而形成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填字母);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而形成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 (填字母)。
(3)简述C、D两地气候的特征。
(4)简述E地气候类型的成因。
[解析] 第(1)题,A地区处在23°26′S~30°S~30°S之间的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全年高温少雨,是热带沙漠气候。B地区为南美安第斯山脉,属于高原山地气候。第(2)题,结合基础知识回答。第(3)题, C处是热带雨林气候,它的特点是终年高温多雨。D是热带草原气候,它的特点是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季和湿季。第(4)题,E地气候也是热带雨林气候,在E沿岸受到巴西暖流的影响,暖流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再加上E地处在东南信风的迎风坡,海洋上带来大量的水汽,形成降水,虽然纬度相对高,但是也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
[答案] (1)热带沙漠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2)A C D
(3)C地终年高温多雨;D地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4)处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地带;沿岸有巴西暖流经过。
29.(12分)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秦岭南北两重天。
材料二 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
从全球来看,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部分地区是干旱的沙漠或干旱草原,如西亚和北非地区;但我国的南方地区虽然也位于这一纬度带,却摆脱了成为沙漠的厄运,而成为降水丰沛的“鱼米之乡”,成为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
材料三 55°N~70°N之间的大西洋东岸最冷月平均气温比西岸高16 ℃~20 ℃,自然景观截然不同,东岸呈现森林景观,西岸呈现苔原景观。
材料四 坡向、海拔对气候的影响。
坡向对气候的影响 海拔对气候的影响
(1)材料一中,秦岭南北两重天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南、北回归线附近的沙漠是怎样形成的?我国南方为什么会成为“绿洲”?
(3)材料三中,同纬度的大西洋两岸的气候和自然景观为什么不同?
(4)根据材料四,分析回答,天山北坡降水多于南坡的原因是什么?地处赤道附近的乞力马扎罗山顶部出现冰雪带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1)山地对寒冷冬季风的阻挡。
(2)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部分地区由于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形成沙漠;而我国南方受夏季风和台风影响,降水丰沛,成为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
(3)东岸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西岸受拉布拉多寒流影响。
(4)天山北坡处于迎风坡,南坡处于背风坡。 乞力马扎罗山海拔高(接近6 0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