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2届新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课时作业
2022届新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课时作业: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新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课时作业: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新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课时作业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一、选择题1、2019年是门捷列夫提出元素周期表150周年。根据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A.第35号元素的单质在常温常压下是液体B.位于第四周期第ⅤA族的元素为非金属元素C.第84号元素的最高化合价是+7D.第七周期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8解析:A.35号元素是溴元素,单质Br2在常温常压下是红棕色的液体,A项正确;B.位于第四周期第ⅤA族的元素是砷元素(As),为非金属元素,B项正确;C.第84号元素位于第六周期ⅥA族,为钋元素(Po),由于最高正价等于主族序数,所以该元素最高化合价是+6,C项不正确;D.第七周期0族元素是第七周期最后一个元素,原子序数为118,D项正确。故选C。答案:C2、X和Y是短周期元素,二者能形成化合物X2Y3,若Y的原子序数为n,则X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 )A.n-8 B.n-3C.n-1 D.n+5解析:由化学式X2Y3可知,X为+3价,Y为-2价,即X可能为第ⅢA族或第ⅤA族元素,Y是第ⅥA族元素,可组成Al2O3、Al2S3、B2O3、N2O3等物质。答案:A3、下列说法能够说明氮的非金属性比磷强的是( )A.HNO3比H3PO4更稳定B.HNO3的氧化性比H3PO4强C.HNO3的酸性比H3PO4强D.HNO3比H3PO4容易挥发解析:A.应为氢化物的稳定性,故A错误;B.比较非金属的强弱,可根据单质的氧化性或阴离子的还原性强弱,不能根据最高价含氧酸的氧化性比较,故B错误;C.HNO3的酸性比H3PO4强,且二者都是最高价含氧酸,可说明氮的非金属性比磷强,故C正确;D.挥发性属于物理性质,不能用于比较非金属性,故D错误。答案:C4、科学家预测原子序数为114的元素,具有相当稳定性的同位素,称为类铅。关于它的性质,预测错误的是( )A.它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B.它的金属性比铅强C.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D.它的位置在第七周期ⅣA族解析:A.第7周期ⅣA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4,故A正确;B.同主族元素的原子,从上到下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114号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元素Pb的下方,故它的失电子能力比铅强,故B正确;C.该元素为金属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不可能是强酸,故C错误;D.114号是第七周期ⅣA族的元素,故D正确。答案:C5、下列事实不能作为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判断依据的是( )A.钠和镁分别与冷水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B.铁投入CuSO4溶液中,能置换出铜,钠投入CuSO4溶液中不能置换出铜,判断钠与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C.酸性H2CO3<H2SO4,判断硫与碳的非金属活动性强弱D.Br2与I2分别与足量的H2反应,判断溴与碘的非金属活动性强弱解析:A.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与水或酸反应越剧烈,钠和镁分别与冷水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钠反应比镁剧烈,所以可以据此判断金属性强弱,故A正确;B.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先钠和水反应生成NaOH,NaOH再和硫酸铜发生复分解反应,铁能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这两个实验都说明Cu的活泼性最弱,不能说明Fe、Na的活泼性强弱,故B错误;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酸性H2CO3<H2SO4,这两种酸都是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所以能判断非金属性强弱,故C正确;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与氢气化合越容易,Br2与I2分别与足量的H2反应,根据其反应剧烈程度判断非金属性强弱,故D正确。答案:B6、下列各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的数字为原子序数,其中M为37的是( )解析:本题常由于对于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掌握不好造成错误。根据元素周期表中每周期所含有的元素的种类数分别为2,8,8,18,18,32,由此分析比较得出C项符合题意。答案:C7、已知短周期元素的四种离子A2+、B+、C3-、D-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D>C>B>AB.原子半径:B>A>C>DC.离子半径:C3->D->A2+>B+D.氧化性:A2+>B+,还原性:C3-<D-解析:由于四种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离子所对应的元素应位于相邻两个周期,根据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得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原子序数大小应为A>B>D>C,A项错误;根据原子半径的递变规律,可以判断B项正确;离子半径应为C3->D->B+>A2+,C项错误;还原性为C3->D-,D项错误。答案:B8、2019年是元素周期表发表150周年,期间科学家为完善周期表做出了不懈努力。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曾主持测定了铟(49In)等9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被采用为国际新标准。铟与铷(37Rb)同周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In是第五周期第ⅢA族元素B.In的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差值为17 C.原子半径:In>AlD.碱性:In(OH)3>RbOH解析:A.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则,In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第ⅢA族,故A不符合题意;B.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元素符号的左上角为质量数、左下角为质子数,因此该原子的质子数=电子数=49,中子数为115-49=66,所以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为66-49=17,故B不符合题意;C.Al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第ⅢA族,In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第ⅢA族,同主族元素的原子,从上到下,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半径逐渐增大,因此原子半径In>Al,故C不符合题意;D.In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铷(Rb)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第IA族,同周期元素,核电荷数越大,金属性越越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弱,因此碱性:In(OH)3<RbOH,故D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故选D。答案:D9、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前四周期,两两相邻的5种元素如图所示,若Y元素的核电荷数为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Q的原子序数之差可能为2B.W、Y的原子序数之差可能是8、18或32C.5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之和为5a+10D.X、W的原子序数之差可能是7解析:由题意可知5种元素在前四周期,所以Q、Y、W分别为第二、三、四周期的元素,由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可知5种元素一定在过渡元素右边,所以Q、W的原子序数分别为a-8、a+18,X、Z的原子序数分别为a-1、a+1,即只有C选项正确。答案:C10、根据下表(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元素代号ABCDE原子半径/nm0.1860.1430.0890.1040.074主要化合价+1+3+2+6、-2-2A.E2-与B3+的核外电子数不可能相等B.离子半径大小A+<D2-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A<CD.氢化物的稳定性D>E解析:根据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和原子半径的大小关系,可以判断A、B、C、D、E分别为Na、Al、Be、S、O。A项,O2-和Al3+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错误;B项,Na+的原子核外有两层电子,S2-的原子核外有三层电子,故离子半径S2->Na+,正确;C项,根据同周期和同主族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可知金属性Na>Mg>Be,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NaOH>Be(OH)2,错误;D项,根据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可知非金属性O>S,则氧化物的稳定性H2O>H2S,错误。答案:B11、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Z位于元素周期表ⅢA族,W与X属于同一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r(W)>r(Z)>r(Y)B.由X、Y组成的化合物中均不含共价键C.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比Z的弱D.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解析:X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则X为O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Z位于元素周期表ⅢA族,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则Z为Al元素,Y为Na元素,W与X属于同一主族,则W为S元素。Na、Al、S在同一周期,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变小,所以r(Y)>r(Z)>r(W),A项错误;X、Y组成的Na2O2中含有共价键,B项错误;Y、Z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别为NaOH、Al(OH)3,NaOH的碱性强于Al(OH)3,C项错误。答案:D12、请运用元素周期表的有关理论分析判断,下面几种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推断中正确的是( )A.铊(Tl)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B.砹(At)为无色固体,HAt不稳定,AgAt具有感光性,且不溶于水C.硫酸锶(SrSO4)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D.H2Se 是无色、有毒、比H2S稳定的气体解析: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Tl的金属性大于Al的金属性,则铊(Tl)的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碱,故A错误;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且化合物性质相似,则砹(At)为有色固体,HAt不稳定,AgAt具有感光性,且不溶于水,故B错误;硫酸钡、硫酸钙均不溶于水,则硫酸锶(SrSO4)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故C正确;非金属性:S>Se,可知H2Se 是无色、有毒、不如H2S稳定的气体,故D错误。答案:C13、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实验目的ACl2、Br2分别与H2反应比较氯、溴的非金属性强弱B向MgCl2、AlCl3溶液中分别通入氨比较镁、铝的金属性强弱C测定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Na2SO4溶液的pH比较碳、硫的非金属性强弱DFe、Cu分别与稀盐酸反应比较铁、铜的金属性强弱解析:A项,Cl2、Br2分别与H2反应,根据反应条件的难易和反应剧烈程度可判断出氯、溴的非金属性强弱;B项,向MgCl2、AlCl3溶液中分别通入氨,MgCl2与AlCl3均生成相应的沉淀,不能比较二者的金属性强弱;C项,测定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Na2SO4溶液的pH,根据pH可判断出Na2CO3与Na2SO4水解程度的大小,即判断出酸性:H2CO3<H2SO4,从而判断出碳、硫的非金属性强弱;D项,利用Fe、Cu与稀盐酸能否反应可判断出Fe、Cu的金属性强弱。答案:B二、非选择题14、现有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A分别与B、C、D结合生成甲、乙、丙三种化合物,且甲、乙、丙三分子中含相同数目的质子数,C、D结合生成化合物丁。有关元素的单质和甲、乙、丙、丁四种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B+乙―→甲+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2)根据以上条件可以确定A、B、C、D四种元素中的三种,不能被确定的第四种元素是____________。(填写序号)①A ②B ③C ④D(3)依据下列条件可以进一步确定上述第四种元素:①甲与丙以及乙与丙均能够发生反应,②甲、丙都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据此,请回答下列问题:写出上述第四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写出C+丙―→乙+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解析:甲、乙、丙三分子中的质子数相同,通常以10e-、18e-微粒入手,分析知A为H、B为F、C为O、D为N或C,其中甲为HF、乙为H2O、丙为NH3或CH4、丁为NO或CO2。利用CH4不与H2O、HF反应且不为刺激性气味气体可完成回答。答案:(1)2F2+2H2O===4HF+O2(2)④(3)第二周期第ⅤA族4NH3+5O24NO+6H2O15.X、Y、Z、W、R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核外各层电子数之比为1∶2,Y原子和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为20,W和R是同周期相邻元素,Y的氧化物和R的氧化物均能形成酸雨。请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元素Z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单质铜和元素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稀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元素W位于周期表的第________族,其非金属性比R弱,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R的一种氧化物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工业上用Y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作该氧化物的吸收剂,写出吸收剂与足量该氧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Y和Z组成的化合物ZY,被大量用于制造电子元件。工业上用Z的氧化物、X单质和Y单质在高温下制备ZY,其中Z的氧化物和X单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3,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由X原子核外各层电子数之比为1∶2推出X为C;由Y的氧化物和R的氧化物均能形成酸雨且R的原子序数大于Y,推出Y和R分别为N和S;由W和R是同周期相邻元素且R的原子序数大于W,推出W为P;由Y原子和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为20,推出Z为Al。答案:(1) (2)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3)ⅤA P原子和S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P原子半径较大,得电子能力较弱(4)SO2+NH3·H2O===HSO+NH(5)Al2O3+3C+N22AlN+3CO16.某同学为了验证碳和硅两种元素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实验操作步骤:Ⅰ.打开弹簧夹1,关闭弹簧夹2,并打开活塞a,滴加盐酸。Ⅱ.A中看到白色沉淀时…,关闭活塞a。请回答:(1)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通过步骤 Ⅰ、 Ⅱ 得知盐酸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填字母)。A.挥发性 B.还原性C.氧化性 D.酸性(3)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X是_______。(4)为了验证碳的非金属性强于硅,步骤Ⅱ中未写的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5)碳、硅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从原子结构角度加以解释)。解析:B中CaCO3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CO2↑+H2O,此反应表明盐酸具有酸性,A中看到的白色沉淀是AgCl沉淀,此现象表明盐酸具有挥发性。C装置是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以保证与Na2Si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胶状沉淀的是CO2,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Na2SiO3+H2O===H2SiO3↓+Na2CO3,从而说明碳酸的酸性强于硅酸,进而证明碳的非金属性强于硅。答案:(1)CaCO3+2H+===Ca2++CO2↑+H2O (2)AD(3)除HCl气体 饱和的NaHCO3溶液(4)关闭弹簧夹1,打开弹簧夹2,当D中出现白色胶状沉淀 Na2SiO3+CO2+H2O===H2SiO3↓+Na2CO3(5)碳和硅位于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的能力减弱,非金属性减弱。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练习第5章第2讲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含解析),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新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课时作业:化学键(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全国通用版2022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5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2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课时作业含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