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中练习试题(三)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中练习试题(三),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语言表达,课内阅读,课外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面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勋(xūn) 邓稼先(jià) 妇孺皆知(rú)
B.殷红(yān) 开拓(tuò) 鲜为人知(xiǎn)
C.燕然(yān) 萦带(yíng) 鞠躬尽瘁(cuì)
D.彷徨(huáng)罗布泊(bō) 风悲日曛(xūn)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能否顺利开展大课间活动,也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保障条件。
B.记者探访多家药店发现,部分药品价格上调,大多数药品价格保持稳定。
C.敦煌市承办首届丝路文博会的各个展馆都在改善建设及改造的进度。
D.吉利公司推出的首款电动车“知豆DI”初步定价大约在4至6万元左右。
3.下列句子,修辞方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在炮兵连不是一样打敌人吗?
B.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土是可爱的吗?
C.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
D.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1)英烈们用热血为新中国的建立谱写了一首 的壮丽史诗。
(2)林俊德一生献身于国防科技事业,真正做到了 ,死而后已。
(3)鲁迅先生用笔战斗了一生,是中国 的英雄。
(4 )这两篇文章,尽管风格 ,但在表达技巧上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A.悲喜交集 鞠躬尽瘁 问心无愧 截然不同
B.可歌可泣 鞠躬尽瘁 当之无愧 截然不同
C.可歌可泣 呕心沥血 问心无愧 异途同归
D.悲喜交集 呕心沥血 当之无愧 异途同归
5.下列表达方式依次判断全对的一项是( )
(1)邓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识地前进的。没有彷徨,没有矛盾。
(2)闻先生的书桌,凌乱不堪,众物腾怨,闻先生心不在焉,抱歉地道一声:“秩序不在我的范围之内。”
(3)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4)1971年,我第一次访问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见到阔别22年的稼先。
A.记叙 描写 议论 说明B.议论 记叙 抒情 描写
C.议论 描写 抒情 记叙D.抒情 描写 议论 记叙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有阴影,光明才更加耀眼,复杂的全球经济形势让世界更加意识到中国方案的重要。
B.应该关注的是传统文化的形式?还是传统文化的内涵?这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C.读实用书,做更强大的人;读审美书,做更有情趣的人;读哲学书,做深度思考人生价值的人。
D.传统文化自身的价值与魅力,放大了当代传媒的“圈粉”、“造星”功能。
二、语言表达
7.人民网有这样一则标题新闻:
当年红军长征路上“险”如今瑶胞手中致富“源”
——“老山界”成为广西旅游热点
老山界变了!险峻的山峦已修通了公路,当年贫穷的瑶族等少数民族已阔步走上了致富之路,当年人迹罕至的大山深处已成为森林旅游的热点地区。
读了上面的内容,你有何感想?
三、课内阅读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8.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但当涉猎/但微颔之B.大兄何见事之晚/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C.自以为大有所益/以钱覆其口D.但当涉猎/当世无双
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10.“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将句中“睨”换成“看”“望”“观”等词可以吗?为什么?
四、课外阅读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
初,张咏①在成都,闻准②入相,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材,惜学术③不足尔。”及准出陕,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⑤供帐,大为具待。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咏徐曰:“《霍光传》不可不读也。”准莫喻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此张公谓我矣!”
(《宋史·寇准传》)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卿言多务,孰若孤?
(2)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
12.《孙权劝学》选自________,该书是________主持编纂的一部________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13.两篇选文的主旨都是劝人学习,两文中劝说的方式有何不同?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片段,完成下面小题。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表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闻先生的书来,零乱不堪,众物腾怨。闻先生心不在焉,抱歉地道一声:“秩序不在我的范围以内。”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衡。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14.最能概括选文中心意思的一项是( )
A.闻一多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B.闻一多要给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文化药方。
C.几年辛苦,完成《唐诗杂论》一书。
D.闻一多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
15.选文引用了杜甫的事例,对其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说明自古以来,诗人大多不注重仪表的修饰。
B.以杜甫的例子衬托了闻一多先生的刻苦勤奋精神。
C.说明当时社会黑暗,诗人满怀愁绪,无心料理自己的生活。
D.作者特别推崇、欣赏杜甫晚年勤奋学习的精神。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怒从黄河来
蒋建伟
①清瘦、苍凉,即使是一棵,也在努力高举着一团白亮亮的雪花,一路裹挟着黄河的怒气——它们如同燃烧的白火焰,撕咬着,拼生赴死,奔向大海……终于,下起了一场大雪。在寒冷中,它们一棵紧挨一棵,一朵雪花开在另一团雪花里,一种倔强生发出另一种倔强,一群群、一群群在黄河口站着,一言不发地站着,站成了一股股排山倒海的雪浪——看哪,那寒风中呼啦啦怒放的芦花,那大批向东、大雪一样咆哮的芦苇荡!
②芦苇荡的美,不只春夏时节,更在于晚秋的芦花。当所有的寒冷挥师南下,气温一天比一天凉,百花缓慢地谢了,谢到最后,只剩下了这一种花。风起一刹那,全世界仿佛变成了一个雪的天堂,那么美,那么纯,那么亲!
③风,往风的旋涡中心刮,越刮越毒。我们的头发和衣服被刮乱了,我们像一个个棋子似的,在船的甲板上弹跳不止。游船属于中型船,有马达,客舱可乘坐50人,顶上的一棚,为特殊加厚钢板,听说上头是一处小型观景台。我们兴奋着爬上去,看黄河入海。
④滩涂之上,野生的芦苇随处冒出来,每一棵,都高举着雪花一样白的花,不分东西南北地盛开着、怒放着,大风刮过,就像下大雪一样,好家伙,一下子就是15万公顷。尤其,在波涛汹涌的大海边,数不尽的芦花见证了黄河入海时那动人的一瞬:黄河水裹挟着大量黄色的泥沙奔腾向东,迎面冲向一排排隆隆作响的蓝色海浪,蓝色几欲要抱住黄色,黄色不停地向蓝色发泄着怒火,一个劲拼命挣扎,直到渐渐失去了力量……在这个地方,大海把宽容留下,黄河把野性留下。芦花的母性,这个时候也显现了出来:它们,婷而不媚,挺而不屈,寒而不冷。
⑤船颠簸摇晃得厉害,站都站不稳,大风再那么一刮,谁都会担心自己一不小心被风刮跑了。我牢牢抓住白色的铁栏杆,迎着大风呼吸,和旁边的朋友高声说着话,但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些什么,只能借助眼神、手势以及肢体许多的夸张动作,努力想告诉对方什么,想听到对方的一些什么,哪怕是——哪怕一场徒劳。我们此行,是去看黄河入海的壮观景象,感受一下大海的大和黄河的黄,可是,风多么大呀,黑蒙蒙、灰蒙蒙的水色之中,黑色和灰色倒成了主导,哪里有黄?哪里有蓝呢?
⑥不,我分明看到了另一副壮烈的面孔,那是至死都在愤怒中煎熬、不甘、不屈的黄河!连大海都敢冲撞的黄河!那河道,那怒吼,那九曲十八弯,那退潮后的河底的龙脊,是铁了心的牛,是犟了性的驴,使出了浑身上下的劲儿,一股股,一阵阵,一声声,一天天,一年年,后浪追赶着前浪,一股脑儿朝前冲……冲!这充满血性、义气的一个字,是黄河的秉性,中国人的秉性!
⑦船开始“哒哒哒”着调头、回返,想必船老板看这鬼天气也悻悻然,只得无功而返。不过,很多游客却盼望着好天气能突然出现,船老板回心转意。虽一个个满脸的遗憾,却不肯下到船舱里去,想一想世上的事情,哪有那么多的奇迹发生呢?等了半晌,终究没个什么结果,渐渐地,人群开始稀了,不似刚才那般肩擦肩、脸碰脸了,有人开始下去了,接下来是第二三四五个,直到我猛一抬头,发现只剩下我们一行的五个人了。
⑧其中的一个朋友,穿西装、打领带、皮鞋贼亮,他拎了一部专业相机凑过来,也不说话,径自盯着我的脸,5秒钟,想从中寻找出一种遗憾的感觉来,因为他们都来自当地,只我一个外地人,外地人看不到入海的黄河,难道不遗憾得要死?不过很抱歉,他连哪怕一丝也没有找出,后来自己偷偷藏起了尴尬的眼神,仓皇之间丢下我。
⑨其实,他不知道我此行的最大收获——我看到了一条喝醉了酒的黄河、咽下血牙的黄河、发了怒的黄河、冲向大海的黄河!他更不知道,正是因了黄河的这种野性,这种大气磅礴的怒气,繁衍出了一片片野性的芦苇荡,凝结成一个民族的血性……
⑩这一刻,我多想指着黄河口那么多浩瀚的芦花,把它们骨子里的东西一点一点讲给他听。从大河到大海,从一个烈女子般的芦花到一个伟大的民族。这一路上,到处都在飘飞着芦花大雪,为什么芦花会如此不惧生死?为什么野生的力量会如此排山倒海、不可阻挡?答案只有一个:“怒从黄河来!”
(选自2014年4月21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6.通读全文,并联系标题和结尾段,说说作者写了哪两方面的“怒”。
17.阅读第⑤⑥⑧⑨段,简要概括作者此行观景的“遗憾”和“收获”分别是什么。
18.按要求赏析下列句子。
(1)黄河水裹挟着大量黄色的泥沙奔腾向东,迎面冲向一排排隆隆作响的蓝色海浪,蓝色几欲要抱住黄色,黄色不停地向蓝色发泄着怒火,一个劲拼命挣扎,直到渐渐失去了力量……(词语锤炼)
(2)风起一刹那,全世界仿佛变成了一个雪的天堂,那么美,那么纯,那么亲!(修辞手法)
19.第③段画线句用了什么手法描写风?有什么作用?
20.联系课文《黄河颂》,谈谈芦花骨子里蕴含着我们民族怎样的伟大精神。
附录: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六、作文
21.有这样一则报道,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与一位香港著名歌星同机抵达某市,前来欢迎的“发烧友”中竟有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杨振宁是唱什么歌的?”此语一出,众皆哗然。作为新世纪的一代,我们应该崇拜怎么什么样的人?
请以“我心中的偶像”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七、填空题
22.填空。
(1)《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运用____________的表达方式,记述了闻一多作为___________方面和作为__________方面的_________事迹,表现了闻一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尚人格。
(2)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他是闻一多的学生,被誉为“_____________”,代表作有诗集《________》等。
(3)闻一多,本名________,他是我国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表作有诗集《________》《_________》等。
23.《骆驼祥子》是①____(作家)的作品,作为语言大师的他创造性地运用②____(地名)市民的口语,讲述了人力车夫祥子的辛酸故事,祥子买车的梦想经历了③____后彻底破灭,变成了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作品无情地批判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参考答案:
1.D
2.B
3.C
4.B
5.C
6.C
7.例:昨日之“险”,今日为“源”,革命路已成致富路,令人振奋鼓舞!(符合题意即可)
8.A
9.(1)卖油的老头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支,只是微微点点头。
(2)陈康肃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的射技(或射箭的本领)!”
10.不行。“睨”表示斜着眼睛看,形容不在意的样子,表现出卖油翁对陈尧咨的射艺并不在意。其它词,表达不出这种含义。
11.(1)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处理的事务多)呢?
(2)张咏将要离开,寇准送他到郊外,问道:“您有什么要教导我的呢?
12.《资治通鉴》 司马光 编年体
13.[甲]文中的劝学方式是直截了当的,[乙]文中的劝学方式是委婉的。
14.D
15.B
16.(1)芦花之怒;(2)黄河之怒。
17.“遗憾”是没能看到黄河入海的壮观景象;“收获”是看到芦花怒放、黄河怒吼的壮烈场面。
18.(1)示例:通过“裹挟”“奔腾”“冲向”“发泄”“挣扎”等动词,生动具体地展现了黄河水的野性力量,抒发了作者对黄河水的赞美之情。(2)示例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芦花怒放之美,抒发了作者对芦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示例2: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语势,突出强调了芦花怒放之美,抒发了作者对芦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9.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相结合;突出风之大,为下文写没能看到黄河入海的壮观景象作铺垫。
20.围绕“不惧生死、不屈不挠、顽强抗争、团结奋进”等关键词作答即可。
21.【例文】
我心中的偶像
天马行空的想象,幽默风趣的文笔,他把一个又一个的孩子领进了他创造的童话城堡里,进入城堡的每一个孩子,都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不经意间,真善美的种子也悄悄撒在了他们心中,直到有一天长成参天大树……
他,郑渊洁,一个离我生活很远很远的人,几年前,不经意间从书店买下了他的一本书,便让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尽管我现在是个初中生了,可我还是习惯像小时候一样,高兴的时候,翻一翻郑渊洁的书,将我装不下的喜悦藏在书里,不高兴的时候,找皮皮鲁解解闷,当我合上书的时候,笑容一定会重新回来找我,就是这些书带我游览魔方大厦,让我在想象的空中自由飞翔;它带我去破译四百一十九宗罪,让我在刺激与惊险中懂得更多法律,带我去寻找梦中人,打开人性本善的一面……
而这一切的美好都是书的作者郑渊洁带给我的,他在孩子们心中就像魔法师一样,只要挥一挥魔法棒,就会让每一个看他书的孩子无限开心,比起表面光鲜亮丽的明星,他才是我的偶像。
有一天无意间上网看见关于郑渊洁小时候的事,似乎是说他小时候数学常常不及格,每次没考好就跑回去看童话书,他发现这些童话书能给他带来很多的快乐。于是他发誓他要写童话,他要给更好的孩子带去快乐,于是他忘记了自己的短处,向写作文方面发展,最后他成功了,他实现了他最初的梦想,为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孩子带去了快乐。
这就是郑渊洁,没有优美的歌喉,帅气的长相。他不是英雄,从某个角度看他只不过是普通人,可是他用手中的笔,把每个孩子的童年描绘的丰富多彩,他是我的偶像,也是所有孩子的偶像……
22.(1)夹叙夹议 学者 革命家 说 做 言行一致 表里如一 (2)臧克家 农民诗人 烙印(答其他诗集也可) (3)闻家骅 诗人 学者 民主战土 红烛 死水
23.老舍(舒庆春) 北京(旧北京 ,北平) 三起三落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中练习试题(三)(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课内阅读,填空题,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中练习试题(四) (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性学习,语言表达,填空题,课内阅读,课外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中练习试题(二) (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性学习,语言表达,填空题,课内阅读,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