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鲁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二节 土地资源教案
展开【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主要土地类型及其特点;知道我国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
2.了解我国国土资源在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3.正确认识土地资源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土地资源的意义,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教学重点】
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与“十分珍惜每一寸土地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本节的重点。
【教学难点】
土地资源利用中产生的问题及对策是本节的难点。
【教学方法】
直观法、讨论法与谈话法。
【教学工具】
中国地形挂图,投影片“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百分比”图、“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示意图”、“草原自东向西的变化”、“水土流失与小草的哀求”漫画、及“三北防护林的分布”图、三大林区的录像。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提问:我国有哪些主要的自然资源?可更新的自然资源有哪些?我们脚下的土地属于什么资源?它可更新吗?
学生回答问题略。
(一)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
我国的土地总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人均土地面积不到世界人均值的三分之一。
教师讲解:
我们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知道“土地是人类生存的空间和活动的场所”、是“重要的自然资源”。那么我国的土地资源状况又如何?大家打开地图册看中国地形图并对照课本中的图。并提供以下资料:
(1)我国山地占国土总面积的2/3以上,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巴西、澳大利亚等面积大的国家相比,我国山地比重最大。我国耕地只占土地总面积的1/10,比美国、印度都低。森林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4%,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中国土地资源的绝对数量和人均数量。
2.请同学们分成六个大组,给同学们十分钟时间来讨论下列问题,每个小组选三个问题讨论?然后每个小组出一名同学代表全组发言,全班评议。
(1)平原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
(2)高原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
(3)山地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
(4)除了上述三种土地利用类型以外还有哪些土地利用类型?
(5)我国大约有几种土地利用类型?
(6)哪些属于已经人工改造利用的土地?占总土地面积的多少(%)?其中所占比例最少的是哪两种土地利用类型?
(7)哪些属于适宜开垦利用的土地?又占土地总面积的多少(%)?
(8)难于利用的土地主要有哪些?概括一下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
(9)为什么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多种多样?它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3.学生活动略。
4.教师小结:同学们讨论的既热烈又充分,现将同学们的讨论结果小结如下:
(1)由于我国面积辽阔,地形、气候、土壤等条件复杂多样,加上各地农业发展的历史、生产水平、土地利用方式等的差异,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土地类型。大部分土地经过人工改造利用已成为耕地、草地、林地、建筑用地等,适宜开垦利用的土地,但也还有相当一部分土地至今未能利用,仍为戈壁、荒漠、高寒石山。
(2)从同学们的概括来看,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是:土地类型多种多样;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土地资源绝对数量大,人均数量少;从文字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低,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改造后可以利用的土地资源不多,即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3)我国土地资源绝对数量大,人均数量少,对发展农业是一种不利因素,因此我们必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想方设法提高土地利用率;我国山地的比重大,山地一般不利于农耕。利用不当容易引起水土流失,交通运输也比较困难,但林、矿资源丰富;如何合理开发山地,保护耕地,增加林地,是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面临的问题之一;而土地类型多种多样,又为农、林、牧、副、渔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
1.土地类型多样。
2.绝对数量大,人均相对数量少。
3.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低。
4.承转:
我们了解了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知道了我国土地资源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那么我国的耕地、林地和草地又是如何分布的呢?——地区分布不均。
教师引导:
现在请同学们看三大林区录像和下面的五幅图:
我国干湿地区图、中国地形图、草原自东向西的变化示意图、秦岭—淮河以北的旱田、秦岭—淮河以南的水稻田。
思考以下问题:
(1)我国的耕地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上是如何分布的?在地形上又是如何分布的?在作物的品种上南北方有什么区别?
(2)我国的草原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上是如何分布的?在地形上又是如何分布的?草原自东向西是如何变化的?
(3)我国的林地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上是如何分布的?在地形上又是如何分布的?在林地的品种上有什么区别?
教师指导学生读图,寻找答案。
5.学生代表发言后,由学生小结:
(1)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地区。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
(2)我国的草地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和半干旱的高原和山地以及青藏高原区。草地的类型与产草量由东向西随着降水量的减少而变化。
(3)林地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南交通不变的深山区和边疆地区以及东南部的山地。从录像中可发现:东北林区具有岭阔谷宽、气候冷湿、松林成海的特点;西南林区高山峡谷、气候多样、树种繁多;东南林区低山丘陵、气候湿热、经济林盛。
指导读图:
a.耕地的分布。
b.草地的分布。
c.林地的分布。
6.转承:
耕地、草地、林地是我们发展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它们都是可以更新的资源,但是利用不当、不注意保护土地资源就不能继续利用。目前我国的土地资源已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如下面资料所说: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农业耕种的国家,水土流失已使一部分地区几乎变成不毛之地了。据估计,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150万平方千米,每年流失土壤约50亿吨。仅黄河水系每年流失土壤就达16亿吨之多。如果将这些流失的泥土堆成高宽各1米的堤坝,就可以绕地球20圈以上。
(2)目前,我国沙漠、戈壁及沙漠化土地面积已达149.6万平方千米,占到我国国土面积的15.5%,也就是说我国的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超过1/7的土地已沙化。另外,尚有15.8万平方千米的土地正在沙化,其中包括393公顷农田和493万公顷草场。据专家估计,目前我国的沙漠正在以每年1560平方千米的速度继续扩大。
(3)我国的草场过度放牧问题十分严重,草场的退化因而也十分严重。据我国北方和青藏高原等10个牧业省区统计,建国后,牧场放养牲畜头数增加了2~3倍,而草场面积却在减少。过度放牧严重,使我国的草场退化问题十分严重。
(4)我国的森林资源日益减少,从1952年至1985年人口由5.7亿增加到了10.59亿,几乎增加了1倍,而同期我国的森林实际消耗量大约为60~80亿立方米,相当于现有森林都已采伐了一遍。例如,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有成熟的原始森林资源约3.1亿立方米,目前已减少了2/3,有些地区已到了无林开采的地步。
7.学生讨论,并由学生来概括:
建设侵占土地资源,日益严重的土壤贫瘠化,不断加重的土壤盐渍化,农药和污水的污染等。
8.讲授:
面对这些问题,国家有以下几种措施:
(1)由国家制定政策法令,如《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森林法》等,要求公民遵守国家的法令,违者要追究责任,受到处罚。
(2)做到土地资源的“开源”与“节流”相结合,开荒与植树造林相结合,控制建筑用地。
(3)加强土地资源的建设与保护,在牧区建设人工草场,在风沙危害的地区建设防护林体系等。
9.启发:
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要有这些措施?这些措施能起到保持土地资源的作用吗?你还有哪些保护土地资源的建议?你能将这些措施的含义概括为一句话吗?请同学们讨论一下,以形成共识。
10.教师小结:
同学们自由发言,畅所欲言,谈得很好。(概括同学们的发言)土地资源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虽然土地资源是可更新资源,但是它又是有限的资源,一旦破坏很难恢复,而且我国又是一个有12亿的人口的国家,要解决这些人口的吃饭问题,必须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
我们的国家是一个法制的国家,以法律为准绳来保护我们的家园是我们共同的心声。
在发展经济建设我们的家园时,一方面应从我国有12亿的人口出发,要做到切实保护耕地,少占耕地,如限制大城市的用地规模,农村建房时应将住宅建在荒坡上,平房应改为楼房以减少占用耕地等。另一方面我们要在风沙危害比较严重的地区建设防护林体系,为保护草场应建立人工草场。我们还应在“土地日”(6月25日)时积极宣传我们的国策“十分珍惜每一寸土地,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分布和土地资源利用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大家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大家回去以后,调查一下我们的社区在土地资源的利用上存在哪些问题?应该怎样解决更好?下一节课我们再讨论。
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土地利用中产生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
1.土地类型多样。
2.绝对数量大,人均相对数量少。
3.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低。
(二)地区分布不均
1.耕地的分布
2.草地的分布
3.林地的分布
鲁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土地资源教案: 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土地资源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土地资源教案: 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土地资源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和难点,课前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二节 土地资源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二节 土地资源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时安排,教学方法,教具准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