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科学 七上 知识点默写练习题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286047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华师大科学 七上 知识点默写练习题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286047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华师大科学 七上 知识点默写练习题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286047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华师大科学 七上 知识点默写练习题
展开第0章 走近科学
1、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666666,并寻找它们666666的学问。
2、学习科学的方法有6666、6666、66666。其中6666和66666是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
3、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①观察,收集和处理事实依据 ②提出问题 ③作出假设 ④实验,调查,收集证据 ⑤检验假设 ⑥合作交流
4、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66666。长度的国际制单位为666,符号666,常用的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单位之间的换算1km=1000m 1m=10dm=100cm=1000mm 1mm=1000μm 1μm=1000nm
长度测量的步骤:
(1)观察刻度尺:①66666②66666 ③66666 ④66666
(2)选:选择适当66666和最小刻度值的刻度尺。
(3)放:666666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的刻度要6666被测物体。 (4)读:视线应与刻度尺尺面垂直。
(5)记:估读到最小刻度的后一位,测量结果=66666+66666+6666。
※误差:误差是66666与666666之间的差异。误差不可避免,减小误差的方法有:①选择精密的测量工具 ②改进实验方法 ③66666取平均值
※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
(1)积累取平均值法:利用积少成多,测多求少的方法来间接地测量。如:测量一张纸的厚度,一枚邮票的质量,细铁丝的直径等。
(2)滚轮法:测较长曲线的长度时,可以先测出6666666,然后让轮子沿着曲线滚动,最后记下轮子滚动的圈数,则曲线长度=轮的周长×圈数。如:测操场周长,环形跑道周长
(3)化曲为直法:测量一段较短曲线的长度,可用一根没有弹性的棉线一端放在曲线的一端处,逐步沿着曲线放置,让它与曲线完全重合,在棉线上做出终点记号,最后用刻度尺量出两点间的距离,即为6666666。 如:测理硬币的周长、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
(4)组合法:用666和66666测量物体直径。如:硬币的直径,乒乓球直径等。
5、温度表示666666,单位是6666,符号666。测量温度的常用工具温度计,测量体温的温度计为66666,两者的原理都是6666666。
温度计的使用注意事项:
① 使用前,要先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最小刻度
② 测量时,66666充分接触被测液体
③ 待66666后读数,不得拿出读数。④读数不需66666。
※体温计的构造特点:体温计最小刻度为℃,测量范围为6666666
① 6666666的容积比细管容积大得多。
② 玻璃泡与玻璃管之间有一段特别细的66666玻璃管
6、心率:66666666。常用的计时工具为66666,时间的国际制单位为6666,符号666,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年(y),月,天(d),小时(h),分钟(min),毫秒(ms)。
单位换算:1天=666小时 1小时=666分 1分=6666秒 1秒=100毫秒
7、质量:6666666。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与物体的6666、66666、6666和666666无关。质量的国际制单位为666666,符号6666,常用的单位有66(t),克(g),毫克(mg) 单位换算:1t=103kg 1kg=103g 1g=103mg
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666666
托盘天平的使用步骤:
① 66666666 ②6666666。③66666666666666
天平使用注意事项:
①待测物质量不得6666天平的量程。②砝码的拿取与游码移动必须得666666,禁止用手。③放取待测物和砝码时,应6666666。
④不能把潮湿的或有腐蚀性的物体直接放在托盘上,必须装在一定的容器中。
8、能量的存在:①自然界一切活动都需要666666。②周围的一切物质都具有66666666 能量的不同形式:①光能 ②机械能 ③声能 ④电能 ⑤热能 ⑥化学能
动能:66666666666666。 势能:666666666666666。
势能包括666666和66666666,动能和势能统称为66666666。
能量可以促使物体发生666666和666666666,不同形式的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9、信息的传播:
①信息传播主要通过666666、666666、666666和666666等多种形式进行。
②信息传播以6666666、 电视 、666666、 计算机互联网 为工具。
③信息传播以6666666、 广告 、666666为载体。
第1章 地球上的生物
1、栖息地:生物生活和居住的地方,也叫6666。
陆生植物离不开土壤,土壤可以为植物提供666666,66666和666666。
(1)陆生植物的叶:大多呈6666666,能够吸收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常绿阔叶树:如香樟,冬青等
阔叶树
叶 6666666树:如枫树,紫玉兰等
666666树:如松,杉,柏等
(2) 陆生植物的茎:大多属于66666,但也有植物不是直立的茎。
① 666666茎:草莓,西瓜等。②66666:牵牛花等。③6666666茎:葡萄,黄瓜等。
(3)陆生植物的花和果实:利用昆虫进行传粉的,叫做66666,利用风力传播花粉的,叫做6666666,如小麦,水稻,蒲公英等。
2、陆生动物:起源于水生动物,一般具有发达的附肢支撑身体,有能防止水分散失的体表。这些特点都是陆生动物对陆地环境的一种适应。
陆生动物不同体形和体色适应环境方式的比较
适应性特征
作用
实例
6666
颜色与大背景相同
避免被敌害发现
蛙、北极熊、蝗虫
6666
颜色与大背景相同,但具有恶臭、毒牙、毒刺和毒毛等
警告作用
黄鼬、蝮蛇、黄蜂
6666
形状和色彩与背景中的某一生物或非生物相似
伪装自己,避免敌害发现
枯叶蝶、竹节虫
3、水生植物、水生动物:见下一章。
4、生物的基本特征:
①生物都能666666。②生物都有6666和发育的现象。
③生物具有66666。 ④生物具有66666和变异的特征。
第2章 生物的主要类群
1、动物的主要类群
脊椎动物
鱼类:①体表有66和黏液 ②用鳃呼吸,用鳍游泳;6666感知水流,测定方向
③体温6666④卵生(体外受精)
两栖类:①皮肤湿润,裸露 ②幼体666呼吸,成体肺(兼皮肤)呼吸
③体温不恒定 ④卵生(体外受精)。
爬行类:①表皮6666(有角质鳞片或甲) ②肺呼吸 ③体温不恒定 ④卵生(体内受精)。
鸟类: ①体表有羽毛 ②肺呼吸 ③体温恒定 ④666生(体内受精)。
哺乳类:①体表一般有皮毛 ②666呼吸 ③体温恒定 ④胎生、哺乳。
※哺乳类的分类: 食肉类、有蹄类、啮齿类、灵长类、有翼类、鲸类。
两栖类第一次出现了肺的呼吸,鱼类则用腮呼吸
爬行类第一次出现了体内受精,鱼类、两栖类则为体外受精
鸟类第一次出现了体温恒定,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的体温不恒定
哺乳类第一次出现了胎生,鱼类、两栖类和爬行以及鸟类则为卵生
无脊椎动物
666动物:单细胞动物,代表动物:草履虫,变形虫
666动物:身体辐射对称,开始出现组织的分化,代表动物:海蜇、水螅、珊瑚虫
666动物: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逐渐出现了头部,涡虫、血吸虫、绦虫
6666动物:身体细长不分节,摄食和排泄两个开口,代表动物:蛔虫、丝虫、钩虫
6666动物:身体呈圆柱形,有许多体节,高等无脊椎动物的开始,代表动物:蚯蚓、水蛭
666动物:身体柔软,可区分头、足、内脏团三个部分,代表动物:蜗牛、蚌、乌贼
6666动物:身体和附肢分节,体表有外骨骼,种类最多,分布最广,又分为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和昆虫纲,代表动物:蚱蜢、虾、蟹、蜘蛛、蜈蚣等
6666动物:五辐射对称,体表有棘皮,全部生活在海洋中,代表动物:海星、海胆、海百合
2、植物的主要类群
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区分
子叶
根
茎
叶
花
代表植物
单子叶植物
1枚
66根系
不能增粗或增粗不明显
6666叶脉
花的各部分基数是3
水稻、小麦
双子叶植物
2枚
66根系
一般树木的茎能增粗
666叶脉
花的各部分基数是5或4
大豆、向日葵
3、 细菌与真菌
(1)细菌:单细胞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约2000多种,分布极其广泛。根据形状分,可以分为666菌、666菌和6666菌。大部分细菌对人体是有666的。
(2)真菌:有66666的(酵母菌,霉菌),也有多细胞的(蘑菇、银耳),有成行的细胞核,种类比较多,约有十几万种。
食物腐败是由于食物上微生物大量繁殖所致,避免食物变质主要方法有:
保存食物的方法
依据的原理
666法
去掉食物中的水分
冷藏法
低温环境可减缓微生物生长的速度
6666法
抽出包装袋中的空气,使食物与空气隔绝
加热法
食物经加热,然后密封
巴斯德消毒法:对于某些食物,我们可快速将它们加热到一定温度(一般为80摄氏度),持续半小时,然后迅速冷却。这样既能杀死事物食物中的大部分微生物,又能保持原有的味道。
4、生物分类的方法
以生物的66666、66666、66666、66666以及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为依据。
生物种类越来越少,共同特征越来越多
界 66 纲 目 66 属 种
检索表是采用特征对比的方法鉴定植物的工具。
第3章 生物多样性
1、物种:性状相像,可以66666并繁殖666666的同种生物。由于地理上的隔离,使生物在外形、行为等方面发生显着变化,因而成为66666。
2、物种多样性:物种和物种间的差异,包括6666的多样性、66666的多样性、66666的多样性。物种最丰富的自然环境是热带雨林、热带湖泊、珊瑚礁。
3、保护生物多样性:
①6666保护:设立自然保护区 ②66666保护:野生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建立遗传资源种质库
第4章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 细胞:1665年,英国科学家 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木栓切片时,发现了 。细胞直径一般只有几微米到几十微米,用显微镜才能看到,最小的细胞为支原体。根据细胞内有无 ,可以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支原体、蓝藻)。
:支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使植物细胞具有一定的形状)
细胞膜:保护细胞并控制细胞与外界的 。
:凝胶态,许多生命活动在这里进行。
细胞核:含有 , 细胞的遗传和生命活动。
: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液泡:内有 (含水、色素、酸味、甜味等物质)。
※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
※细胞学说: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单位;细胞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
2.细胞 →数目增多;细胞 →体积增大;细胞 →不同种类的细胞
3.显微镜的结构以及各部位作用:
① :稳定镜身 ②镜臂:提握镜身 ③ :放玻片④压片夹:固定玻片 ⑤ :上有光圈、调节通光量
⑥ :采集光线、反射光线 ⑦镜筒:连接目镜和物镜⑧物镜转换器:调换物镜 ⑨ :大幅升降镜筒
⑩细准焦螺旋:小幅精准升降镜筒目镜、物镜:放大物像
(1)物镜与目镜的比较:(2)视野明亮程度的调节:(3)玻片移动方向与物象移动方向:相反
(4)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① (轻拿轻放)② (找到明亮视野)③ (对准通光孔)
④调焦(先调粗准焦螺旋,再调细准焦螺旋,直到出现清晰物象)
⑤观察记录( 观察, 睁开绘图)⑥收镜整理
※低倍镜转高倍镜观察:
①移动装片:将对象移到 ②转动 ,把高倍镜对准 。
③调节光圈或反光镜:增加视野亮度。④调节 直到看到清晰的物像。
4.组织、器官和系统
(1)组织: , 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
单细胞生物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
多细胞生物:细胞→ → →(系统→)生物个体
植物六大组织:
组织:位于表皮,起保护作用
组织:位于叶肉果肉,贮存营养物质
组织:位于导管和筛管,起运输水分和养分的作用
组织: 位于纤维,起支持作用
组织:位于根茎的顶端,起到分裂增生的作用
组织:位于蜜腺,分泌物质
动物四大组织:
组织:细胞排列紧密,分布在体表、内脏表面,具有保护作用和分泌、吸收物质的功能
组织:由血液、软骨、肌腱等间隙较大的细胞构成,具有运输、支持等功能
组织:分心肌、骨骼肌、平滑肌,具有收缩和舒张的作用
组织:主要分布在脑、脊髓和神经中,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和传导兴奋的作用。
(2)器官:由多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根:吸收水分、无机盐
器官 茎: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
: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植物器官
花
生殖器官
种子
※ 植物没有真正的花和果实 孢子植物中的 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植物没有真正的根。
动物体的器官:感觉器官、 消化器官、呼吸器官、循环器官、生殖器官、排泄器官
(3)系统:能够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顺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系统。
人体的八大系统: 系统、 系统、 系统、 系统、 系统、 系统、 系统、 系统
第五章 地球
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 稍扁, 略鼓的球体,它的赤道 约为4万千米。
地球是是个球体的证据:
①远去的帆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 ②站的高看得远 ③ (日食不可以)④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⑤ 环球航海
2、地球仪:由底座、固定架、旋转轴、球面构成。
3、经纬线:
经线
纬线
定义
连接
沿着 方向环绕地球一周
圆弧状况
半圆,两条相对应的经线组成经线圈
圆,每一条纬线自成纬线圈
长度
每条经线长度都
不同纬度的纬线长
指示方向
南北方向
东西方向
4、经度和纬度
0°经线是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也叫 。0°纬线就是 。
经度
纬度
度数的起点线
本初子午线
(0°经线)
赤道
(0°纬线)
度数的划分
向东,向西各分作 °
向南向北各分作 °
代号
东经E,西经W
南纬S,北纬N
半球划分
西经 ,东经 的经线圈把地球分成东西半球
赤道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
低、中、高纬度划分
低纬度
中纬度
高纬度
0°—30°
30°—60°
60°—90°
五带的划分:是否有太阳直射现象,是否有极昼极夜现象
① 带:南北回归线(°)之间
② 带:北回归线(°N)与北极圈(°N)之间
③ 带:南回归线(°S)与南极圈(°S)之间
④ 带:北极圈以北
⑤ 带:南极圈以南
5.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
5、地图和平面图
(1)地图的三要素: 、 、 。
(2)比例尺是表示实际距离在地图上的缩小程度,有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三种形式。
比例尺越大(即分母越小),表示范围越 ,表示内容越详细。
(3)方向:经纬网定向法、指向标定向法、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第六章 变化的地形
1、火山和地震
2、海陆变迁
板快构造学说:
(1)全球由 板块、 板块、 板块、 板块、 板块、 板块六大板块组成,漂浮在软流层上,不断地发生 和 。
(2)板块的碰撞形成了 (海沟、岛屿),板块张裂形成了 和 。
3、 地形和地形图
(1)地形的类型
-地面起伏较小,海拔高度有高有低,相对高度小。
-地面宽大,起伏较小,海拔明显较低,相对高度小(200米以下)
-地面起伏明显,海拔高度较高(500米以上),相对高度较大
-顶面较大,起伏小,海拔较高(500米以上),相对高度较小(和山地的区别)
-周围山脉,中部低陷,海拔高度有高有低,相对高度较小
(2)表示地形起伏的地图
等高线: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每条等高线都有相应的海拔高值。
地形和等高线分布的关系。
地形部位
等高线分布特点
山顶
等高线呈封闭状态,由外向内,海拔增高
鞍部
两条等高线凸出部位相对应
峭壁
等高线重叠处
山脊
等高线向海拔较低处凸出
山谷
等高线向海拔较高处凸出
陡坡
等高线较密处
缓坡
等高线较疏处
山峰(洼地)
等高线呈很小的封闭的曲线时(中间高)或(中间低)
(3)地形的变化
作用:地壳运动、火山、地震
使地表起伏加大,具有阶段性
作用:侵蚀、搬运、堆积
使地表趋于平缓,具有持久性
第七章 地月系
1、地球的自转: 转,从北极上空看为 时针旋转,从南极上空看为 时针旋转。
(1)自转周期24小时,自转中心为地轴,地轴 指向北极星附近。
(2)自转现象: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昼夜 、东方的比西方先看到日出。
(3) 线: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2、地球的公转:自西向东公转,公转轨道面是接近于圆形的椭圆
(1)公转周期是 (闰年的出现) (2)公转现象:四季交替、昼夜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3) 高度:阳光与地面的夹角
3、月球与月相
(1)月球概况:
①月球是地球唯一的 卫星;月球与地球间平均距离为万千米;月球的半径为1738千米;月球的质量很小,约为地球的 ;月球本身不发光
②月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天)相同,因此我们只能看到月球的 。
(2)月相变化规律
上弦月出现在 ,在西边天空,月面西边半个亮;
下弦月出现在 ,在东边天空,月面东边半个亮。
即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
4、 月食和日食
(1) 月食:出现在月 , 在 和 之间,始于月球的东缘结束于月球的西缘。
(2) 日食:出现在月 , 在 和 之间,开始于太阳的西缘,结束于东缘。分 、 和 。
第八章 星空世界
1、星空的变化:
周日式运动:地球 造成星体东升西落
周年式运动:地球 造成星空随季节交替而变化。
2、恒星与行星的区别: 是夜空中肉眼可见的行星
3、星图和星座:
(1) :根据星星在天空的分布和特征绘制的平面图,可用其确定恒星和星座的位置。
①方位:上北下南,左东右西 ②以天赤道为界,分北天星空和南天星空
(2) :为了便于仍是恒星,把星空分成 个区域,即 个星座。
北极星在 座,北斗七星在 座,织女星在 座,牛郎星在 座,天狼星在大犬座
① 北斗七星的斗柄随季节指向不同:东指—春,南指—夏,西指—秋,北指—冬
② 北极星是指北的最好参照物,在中国全年的晴朗夜空都可以观测到。
③ 夜空中有6000多颗比较亮的星星肉眼可见(绝大多数是 星, 星只有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
3、太阳:
(1)太阳概况:
直径140万千米,体积是地球的130万倍,质量是地球的33万倍,日地距离亿千米(一个天文单位)
(2)太阳结构:
※平时看到的太阳是表面的 层, 层和 层因亮度低,日全食期间才能看见。
(3)太阳活动
①光球层温度可达 ℃,局部温度较低( ℃)的区域形成 ,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为 年,黑子数最多的一年成为峰年,最少的一年为谷年。
② :太阳色球层表面喷发出的高温气体形成的拱形结构,高达几十万公里。
③ :色球层表面突然出现的亮斑闪耀,寿命在几分钟到几十分钟。
④太阳风:从 层,向外部空间持续抛射出来的带电粒子流,往往引起 与强烈的极光。
(4)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干扰地球无线电通讯
②干扰地球磁场,使指南针失灵,即“磁暴”现象。
③影响地球上的气候变化。
④影响人体健康。
5、 太阳系
类地行星: 星, 星, 球, 星(质量小,离太阳近,卫星少)
(1)八大行星
类木行星: 星, 星, 星, 星(质量达,离太阳近,卫星少)
离太阳由近及远: 星, 星, 球, 星, 星, 星, 星,海王星
按质量由小到大:水星,火星,金星,地球,天王星,海王星,土星,木星
①水星: 卫星, 大气,与太阳同升同落,又名辰星
② 星:无卫星,最亮的行星,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 ,又名启明星、长庚星、太白星
③木星:质量 最大,有大红斑
④ 星:卫星最多,有美丽的光环
(2)太阳系小天体
带:在火星和木星之间,有自转和公转。
5.银河系和河外星系
(1)银河系:
①由1500-2000亿颗恒星和 和 组成。
②由银盘、银核、银晕构成;侧看像个大透镜,俯看像个大漩涡,从中心向外伸出四条漩臂,分别是人马臂、猎户臂、英仙臂和天鹅臂
③银河系的直径为8万光年,年龄长达100亿年
④人们眼中看到天空中的“银河”是由银河系中心稠密的恒星构成的
(2)河外星系:
银河系以外约有10亿个左右和银河系规模相当的天体系统,统称河外星系。
第0章 走近科学
1、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 自然现象 ,并寻找它们 相应答案 的学问。
2、学习科学的方法有 观察 、 实验 、 思考 。其中观察和实验是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
3、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①观察,收集和处理事实依据 ②提出问题 ③作出假设 ④实验,调查,收集证据 ⑤检验假设 ⑥合作交流
4、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 刻度尺 。长度的国际制单位为 米 ,符号 m ,常用的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单位之间的换算1km=1000m 1m=10dm=100cm=1000mm 1mm=1000μm 1μm=1000nm
长度测量的步骤:
(1)观察刻度尺:①零刻度线 ②最小刻度值 ③量程 ④单位
(2)选:选择适当量程和最小刻度值的刻度尺。
(3)放: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的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 (4)读:视线应与刻度尺尺面垂直。
(5)记:估读到最小刻度的后一位,测量结果=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误差:误差是 测量值 与 真实值 之间的差异。误差不可避免,减小误差的方法有:①选择精密的测量工具 ②改进实验方法 ③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
(1)积累取平均值法:利用积少成多,测多求少的方法来间接地测量。如:测量一张纸的厚度,一枚邮票的质量,细铁丝的直径等。
(2)滚轮法:测较长曲线的长度时,可以先测出一个轮子的周长,然后让轮子沿着曲线滚动,最后记下轮子滚动的圈数,则曲线长度=轮的周长×圈数。如:测操场周长,环形跑道周长
(3)化曲为直法:测量一段较短曲线的长度,可用一根没有弹性的棉线一端放在曲线的一端处,逐步沿着曲线放置,让它与曲线完全重合,在棉线上做出终点记号,最后用刻度尺量出两点间的距离,即为曲线的长度。 如:测理硬币的周长、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
(4)组合法:用直尺和三角尺测量物体直径。如:硬币的直径,乒乓球直径等。
5、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测量温度的常用工具温度计,测量体温的温度计为体温计,两者的原理都是液体的热胀冷缩。
温度计的使用注意事项:
④ 使用前,要先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最小刻度
⑤ 测量时,玻璃泡充分接触被测液体
⑥ 待温度稳定后读数,不得拿出读数。④读数不需估读。
※体温计的构造特点:体温计最小刻度为℃,测量范围为35℃-42℃
② 下端玻璃泡的容积比细管容积大得多。
② 玻璃泡与玻璃管之间有一段特别细的弯曲玻璃管
6、心率: 心脏或脉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常用的计时工具为 秒表 ,时间的国际制单位为 秒 ,符号 s ,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年(y),月,天(d),小时(h),分钟(min),毫秒(ms)。 单位换算:1天=24小时 1小时=60分 1分=60秒 1秒=100毫秒
7、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和空间位置无关。质量的国际制单位为千克,符号kg,常用的单位有吨(t),克(g),毫克(mg) 单位换算:1t=103kg 1kg=103g 1g=103mg
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托盘天平
托盘天平的使用步骤:
② 调平 ②称量,左物右码。③读数,待测物体的质量=砝码+游码
天平使用注意事项:
①待测物质量不得超过天平的量程。②砝码的拿取与游码移动必须得使用镊子,禁止用手。③放取待测物和砝码时,应轻拿轻放。
④不能把潮湿的或有腐蚀性的物体直接放在托盘上,必须装在一定的容器中。
8、能量的存在:①自然界一切活动都需要能量。②周围的一切物质都具有能量
能量的不同形式:①光能 ②机械能 ③声能 ④电能 ⑤热能 ⑥化学能
动能:物体运动所具有的的能量。 势能:由于物体形变或被举高所具有的能。
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能量可以促使物体发生运动和变化,不同形式的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9、信息的传播:
①信息传播主要通过 文字 、 符号 、 图像 和 声音 等多种形式进行。
②信息传播以 广播 、 电视 、 电话 、 计算机互联网 为工具。
③信息传播以 书籍 、 广告 、 报纸 为载体。
第1章 地球上的生物
1、栖息地:生物生活和居住的地方,也叫生境。
陆生植物离不开土壤,土壤可以为植物提供 养分 , 水分 和 空气 。
(1)陆生植物的叶:大多呈绿色扁平状,能够吸收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常绿阔叶树:如香樟,冬青等
阔叶树
叶 落叶阔叶树:如枫树,紫玉兰等
针叶树:如松,杉,柏等
(2) 陆生植物的茎:大多属于直立茎,但也有植物不是直立的茎。
② 匍匐茎:草莓,西瓜等。②缠绕茎:牵牛花等。③攀援茎:葡萄,黄瓜等。
(3)陆生植物的花和果实:利用昆虫进行传粉的,叫做虫媒花,利用风力传播花粉的,叫做风媒花,如小麦,水稻,蒲公英等。
2、陆生动物:起源于水生动物,一般具有发达的附肢支撑身体,有能防止水分散失的体表。这些特点都是陆生动物对陆地环境的一种适应。
陆生动物不同体形和体色适应环境方式的比较
适应性特征
作用
实例
保护色
颜色与大背景相同
避免被敌害发现
蛙、北极熊、蝗虫
警戒色
颜色与大背景相同,但具有恶臭、毒牙、毒刺和毒毛等
警告作用
黄鼬、蝮蛇、黄蜂
拟态
形状和色彩与背景中的某一生物或非生物相似
伪装自己,避免敌害发现
枯叶蝶、竹节虫
3、水生植物、水生动物:见下一章。
4、生物的基本特征:
①生物都能进行繁殖。②生物都有生长和发育的现象。
③生物具有应激性。 ④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第2章 生物的主要类群
1、动物的主要类群
脊椎动物
鱼类:①体表有鳞片和黏液 ②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侧线感知水流,测定方向
③体温不恒定 ④卵生(体外受精)
两栖类:①皮肤湿润,裸露 ②幼体鳃呼吸,成体肺(兼皮肤)呼吸
③体温不恒定 ④卵生(体外受精)。
爬行类:①表皮干燥(有角质鳞片或甲) ②肺呼吸 ③体温不恒定 ④卵生(体内受精)。
鸟类: ①体表有羽毛 ②肺呼吸 ③体温恒定 ④卵生(体内受精)。
哺乳类:①体表一般有皮毛 ②肺呼吸 ③体温恒定 ④胎生、哺乳。
※哺乳类的分类: 食肉类、有蹄类、啮齿类、灵长类、有翼类、鲸类。
两栖类第一次出现了肺的呼吸,鱼类则用腮呼吸
爬行类第一次出现了体内受精,鱼类、两栖类则为体外受精
鸟类第一次出现了体温恒定,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的体温不恒定
哺乳类第一次出现了胎生,鱼类、两栖类和爬行以及鸟类则为卵生
无脊椎动物
原生动物:单细胞动物,代表动物:草履虫,变形虫
腔肠动物:身体辐射对称,开始出现组织的分化,代表动物:海蜇、水螅、珊瑚虫
扁形动物: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逐渐出现了头部,涡虫、血吸虫、绦虫
线形动物:身体细长不分节,摄食和排泄两个开口,代表动物:蛔虫、丝虫、钩虫
环节动物:身体呈圆柱形,有许多体节,高等无脊椎动物的开始,代表动物:蚯蚓、水蛭
软体动物:身体柔软,可区分头、足、内脏团三个部分,代表动物:蜗牛、蚌、乌贼
节肢动物:身体和附肢分节,体表有外骨骼,种类最多,分布最广,又分为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和昆虫纲,代表动物:蚱蜢、虾、蟹、蜘蛛、蜈蚣等
棘皮动物:五辐射对称,体表有棘皮,全部生活在海洋中,代表动物:海星、海胆、海百合
2、植物的主要类群
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区分
子叶
根
茎
叶
花
代表植物
单子叶植物
1枚
须根系
不能增粗或增粗不明显
平行叶脉
花的各部分基数是3
水稻、小麦
双子叶植物
2枚
直根系
一般树木的茎能增粗
网状叶脉
花的各部分基数是5或4
大豆、向日葵
3、细菌与真菌
(1)细菌:单细胞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约2000多种,分布极其广泛。根据形状分,可以分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大部分细菌对人体是有益的。
(2)真菌:有单细胞的(酵母菌,霉菌),也有多细胞的(蘑菇、银耳),有成行的细胞核,种类比较多,约有十几万种。
食物腐败是由于食物上微生物大量繁殖所致,避免食物变质主要方法有:
保存食物的方法
依据的原理
干藏法
去掉食物中的水分
冷藏法
低温环境可减缓微生物生长的速度
真空保存法
抽出包装袋中的空气,使食物与空气隔绝
加热法
食物经加热,然后密封
巴斯德消毒法:对于某些食物,我们可快速将它们加热到一定温度(一般为80摄氏度),持续半小时,然后迅速冷却。这样既能杀死事物食物中的大部分微生物,又能保持原有的味道。
4、生物分类的方法
以生物的形态、结构、功能、生活习性以及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为依据。
生物种类越来越少,共同特征越来越多
界 门 纲 目 科 属 种
检索表是采用特征对比的方法鉴定植物的工具。
第3章 生物多样性
1、物种:性状相像,可以相互交配并繁殖可育后代的同种生物。由于地理上的隔离,使生物在外形、行为等方面发生显着变化,因而成为新的物种。
2、物种多样性:物种和物种间的差异,包括基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物种最丰富的自然环境是热带雨林、热带湖泊、珊瑚礁。
3、保护生物多样性:
①就地保护:设立自然保护区 ②迁地保护:野生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建立遗传资源种质库
第4章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 细胞: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木栓切片时,发现了细胞。细胞直径一般只有几微米到几十微米,用显微镜才能看到,最小的细胞为支原体。根据细胞内有无细胞核,可以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细菌、支原体、蓝藻)。
细胞壁:支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使植物细胞具有一定的形状)
细胞膜:保护细胞并控制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
细胞质:凝胶态,许多生命活动在这里进行。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控制细胞的遗传和生命活动。
叶绿体: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液泡:内有细胞液(含水、色素、酸味、甜味等物质)。
※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
※细胞学说: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单位;细胞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
2.细胞分裂→数目增多;细胞生长→体积增大;细胞分化→不同种类的细胞
3.显微镜的结构以及各部位作用:
①镜座:稳定镜身 ②镜臂:提握镜身 ③载物台:放玻片④压片夹:固定玻片 ⑤遮光器:上有光圈、调节通光量
⑥反光镜:采集光线、反射光线 ⑦镜筒:连接目镜和物镜⑧物镜转换器:调换物镜 ⑨粗准焦螺旋:大幅升降镜筒
⑩细准焦螺旋:小幅精准升降镜筒目镜、物镜:放大物像
(1)物镜与目镜的比较:(2)视野明亮程度的调节:(3)玻片移动方向与物象移动方向:相反
(4)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①安放(轻拿轻放)②对光(找到明亮视野)③放片(对准通光孔)
④调焦(先调粗准焦螺旋,再调细准焦螺旋,直到出现清晰物象)
⑤观察记录(左眼观察,右眼睁开绘图)⑥收镜整理
※低倍镜转高倍镜观察:
①移动装片:将对象移到视野中央 ②转动物镜转换器,把高倍镜对准通光孔。
③调节光圈或反光镜:增加视野亮度。④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看到清晰的物像。
4.组织、器官和系统
(1)组织: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
单细胞生物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
多细胞生物: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个体植物六大组织:
保护组织:位于表皮,起保护作用
营养组织:位于叶肉果肉,贮存营养物质
输导组织:位于导管和筛管,起运输水分和养分的作用
机械组织: 位于纤维,起支持作用
分生组织:位于根茎的顶端,起到分裂增生的作用
分泌组织:位于蜜腺,分泌物质
动物四大组织:
上皮组织:细胞排列紧密,分布在体表、内脏表面,具有保护作用和分泌、吸收物质的功能
结缔组织:由血液、软骨、肌腱等间隙较大的细胞构成,具有运输、支持等功能
肌肉组织:分心肌、骨骼肌、平滑肌,具有收缩和舒张的作用
神经组织:主要分布在脑、脊髓和神经中,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和传导兴奋的作用。
(2)器官:由多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根:吸收水分、无机盐
营养器官 茎: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
叶: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植物器官
花
生殖器官 果实
种子
※裸子植物没有真正的花和果实 孢子植物中的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没有真正的根。
动物体的器官:感觉器官、 消化器官、呼吸器官、循环器官、生殖器官、排泄器官
(3)系统:能够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顺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系统。
人体的八大系统: 运动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第五章 地球
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它的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地球是是个球体的证据:
①远去的帆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 ②站的高看得远 ③月食(日食不可以)④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⑤麦哲伦环球航海
2、地球仪:由底座、固定架、旋转轴、球面构成。
3、经纬线:
经线
纬线
定义
连接南北两极
沿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一周
圆弧状况
半圆,两条相对应的经线组成经线圈
圆,每一条纬线自成纬线圈
长度
每条经线长度都相等
不同纬度的纬线长不相等
指示方向
南北方向
东西方向
4、经度和纬度
0°经线是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0°纬线就是赤道。
经度
纬度
度数的起点线
本初子午线
(0°经线)
赤道
(0°纬线)
度数的划分
向东,向西各分作180°
向南向北各分作90°
代号
东经E,西经W
南纬S,北纬N
半球划分
西经20°,东经160°的经线圈把地球分成东西半球
赤道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
低、中、高纬度划分
低纬度
中纬度
高纬度
0°—30°
30°—60°
60°—90°
五带的划分:是否有太阳直射现象,是否有极昼极夜现象
①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
②北温带:北回归线(°N)与北极圈(°N)之间
③南温带:南回归线(°S)与南极圈(°S)之间
④北寒带:北极圈以北
⑤南寒带:南极圈以南
5.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
5、地图和平面图
(1)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2)比例尺是表示实际距离在地图上的缩小程度,有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三种形式。
比例尺越大(即分母越小),表示范围越小,表示内容越详细。
(3)方向:经纬网定向法、指向标定向法、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第六章 变化的地形
1、火山和地震
2、海陆变迁
板快构造学说:
(1)全球由亚欧板块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组成,漂浮在软流层上,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
(2)板块的碰撞形成了山脉(海沟、岛屿),板块张裂形成了裂谷和海洋。
6、 地形和地形图
(1)地形的类型
丘陵-地面起伏较小,海拔高度有高有低,相对高度小。
平原-地面宽大,起伏较小,海拔明显较低,相对高度小(200米以下)
山地-地面起伏明显,海拔高度较高(500米以上),相对高度较大
高原-顶面较大,起伏小,海拔较高(500米以上),相对高度较小(和山地的区别)
盆地-周围山脉,中部低陷,海拔高度有高有低,相对高度较小
(2)表示地形起伏的地图
等高线: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每条等高线都有相应的海拔高值。
地形和等高线分布的关系。
地形部位
等高线分布特点
山顶
等高线呈封闭状态,由外向内,海拔增高
鞍部
两条等高线凸出部位相对应
峭壁
等高线重叠处
山脊
等高线向海拔较低处凸出
山谷
等高线向海拔较高处凸出
陡坡
等高线较密处
缓坡
等高线较疏处
山峰(洼地)
等高线呈很小的封闭的曲线时(中间高)或(中间低)
(3)地形的变化
内力作用:地壳运动、火山、地震
使地表起伏加大,具有阶段性
外力作用:侵蚀、搬运、堆积
使地表趋于平缓,具有持久性
第七章 地月系
1、地球的自转:自西向东转,从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旋转,从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旋转。
(1)自转周期24小时,自转中心为地轴,地轴北方指向北极星附近。
(2)自转现象: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昼夜交替、东方的比西方先看到日出。
(3)晨昏线: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2、地球的公转:自西向东公转,公转轨道面是接近于圆形的椭圆
(1)公转周期是天(闰年的出现) (2)公转现象:四季交替、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3)太阳高度:阳光与地面的夹角
3、月球与月相
(1)月球概况:
①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与地球间平均距离为万千米;月球的半径为1738千米;月球的质量很小,约为地球的1/6;月球本身不发光
②月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天)相同,因此我们只能看到月球的正面。
(2)月相变化规律
上弦月出现在上半个月的上半夜,在西边天空,月面西边半个亮;
下弦月出现在下半个月的下半夜,在东边天空,月面东边半个亮。
即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
7、 月食和日食
(3) 月食:出现在月中,地球在太阳和月亮之间,始于月球的东缘结束于月球的西缘。
(4) 日食:出现在月初,月亮在地球和太阳之间,开始于太阳的西缘,结束于东缘。分日全食 、日偏食和日环食。
第八章 星空世界
1、星空的变化:
周日式运动:地球自转造成星体东升西落
周年式运动:地球公转造成星空随季节交替而变化。
2、恒星与行星的区别: 金木水火土是夜空中肉眼可见的行星
3、星图和星座:
(1)星图:根据星星在天空的分布和特征绘制的平面图,可用其确定恒星和星座的位置。
①方位:上北下南,左东右西 ②以天赤道为界,分北天星空和南天星空
(2)星座:为了便于仍是恒星,把星空分成88个区域,即88个星座。
北极星在小熊座,北斗七星在大熊座,织女星在天琴座,牛郎星在天鹰座,天狼星在大犬座
④ 北斗七星的斗柄随季节指向不同:东指—春,南指—夏,西指—秋,北指—冬
⑤ 北极星是指北的最好参照物,在中国全年的晴朗夜空都可以观测到。
⑥ 夜空中有6000多颗比较亮的星星肉眼可见(绝大多数是恒星,行星只有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
3、太阳:
(1)太阳概况:
直径140万千米,体积是地球的130万倍,质量是地球的33万倍,日地距离亿千米(一个天文单位)
(2)太阳结构:
※平时看到的太阳是表面的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因亮度低,日全食期间才能看见。
(3)太阳活动
①光球层温度可达6000℃,局部温度较低(4000℃)的区域形成太阳黑子,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为11年,黑子数最多的一年成为峰年,最少的一年为谷年。
②日珥:太阳色球层表面喷发出的高温气体形成的拱形结构,高达几十万公里。
③耀斑:色球层表面突然出现的亮斑闪耀,寿命在几分钟到几十分钟。
④太阳风:从日冕层,向外部空间持续抛射出来的带电粒子流,往往引起磁暴与强烈的极光。
(4)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干扰地球无线电通讯
②干扰地球磁场,使指南针失灵,即“磁暴”现象。
③影响地球上的气候变化。
④影响人体健康。
8、 太阳系
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质量小,离太阳近,卫星少)
(1)八大行星
类木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质量达,离太阳近,卫星少)
离太阳由近及远: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按质量由小到大:水星,火星,金星,地球,天王星,海王星,土星,木星
①水星:无卫星,无大气,与太阳同升同落,又名辰星
②金星:无卫星,最亮的行星,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反,又名启明星、长庚星、太白星
③木星:质量体积最大,有大红斑
④土星:卫星最多,有美丽的光环
(2)太阳系小天体
小行星带:在火星和木星之间,有自转和公转。
5.银河系和河外星系
(1)银河系:
①由1500-2000亿颗恒星和大量气体和尘埃物质组成。
②由银盘、银核、银晕构成;侧看像个大透镜,俯看像个大漩涡,从中心向外伸出四条漩臂,分别是人马臂、猎户臂、英仙臂和天鹅臂
③银河系的直径为8万光年,年龄长达100亿年
④人们眼中看到天空中的“银河”是由银河系中心稠密的恒星构成的
(2)河外星系:
银河系以外约有10亿个左右和银河系规模相当的天体系统,统称河外星系。
华师大科学九上酸与碱同步练习: 这是一份华师大科学九上酸与碱同步练习,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华师大科学九上内能同步练习: 这是一份华师大科学九上内能同步练习,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华师大科学九上电能同步练习: 这是一份华师大科学九上电能同步练习,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