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华师大科学七上走进科学质量评估卷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282694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华师大科学七上走进科学质量评估卷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282694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华师大科学七上走进科学质量评估卷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282694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华师大科学七上走进科学质量评估卷
展开走进科学 质量评估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评分
一、单选题
1. ( 2分 ) 有人说:“由于地球自转的原因,在南北半球,马桶下水的旋转方向不同。”小科为验证这个观点是否正确,以下做法属于获取证据的是( )
①相信这种说法 ② 建立新的假设 ③ 查找资料研究
④亲自动手实验 ⑤ 向南半球的朋友求证
A. ①③① B. ①③⑤ C. ②④⑤ D. ③④⑤
2. ( 2分 ) 著名科学家阿基米德从澡盆里水往外溢现象出发,发现了浮力定律。他的发现最初来源于( )
A.调查 B.观察 C.实验 D.阅读
3. ( 2分 ) 地球上各种生物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 )。
A.太阳能
B.煤和石油等燃料的化学能
C.绿色植物的化学能
D.流动的水和风的机械能
4. ( 2分 ) 当室内温度为20℃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图中基本反映了温度计的读数随时间的变化是( )
A. B.
C. D.
5. ( 2分 ) 有两杯水放置了一段时间,但里面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杯在阳光下,一杯在阴凉地方,则( )
A. 在阳光下的水的温度高 B. 在阴凉地方的水的温度高
C. 两杯水温度的高低无法进行比较 D. 两杯水的温度一样高
6. ( 2分 ) 课间,小科发现同桌趴在桌上,满脸通红。小王说他可能发烧了,提出用体温计测量。对于“提出用体温计测量”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个环节( )
A. 提出问题 B. 建立假设 C. 设计方案 D. 收集证据
7. ( 2分 )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科学书的面积约为450平方厘米 B. 某中学生的100米赛跑的成绩是1分钟
C. 两只鸡蛋的质量约为1000克 D. 今天的气温接近30∘C
8. ( 2分 ) 已经是七年级学生的你,对自己的描述,最合理的是( )
A. 身高约160毫米 B. 质量约500克 C. 体温约30℃ D. 平静时每分钟呼吸约15次
9. ( 2分 ) 要测量1元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是( )
A. 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1个硬币的厚度
B. 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0个硬币的厚度,再求平均值
C. 用刻度尺多次测1个硬币的厚度,再求平均值
D. 用刻度尺测出10个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
10. ( 2分 ) 下列各项测量会造成结果偏大的是( )
A. 用力拉伸有一定弹性的皮卷尺测量跳远的距离
B. 用粘有污物的砝码测量七上科学书本的质量
C. 换用量程略大一些的量筒测量某液体的体积
D. 用量筒测液体体积时俯视读数
11. ( 2分 ) 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分别为:2.12cm、2.14cm、2.14cm、2.25cm。则测量结果应取( )
A. 2.16cm B. 2.13cm C. 2.133cm D. 2.1625cm
12. ( 2分 ) 测量球形物体直径时,下列几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3. ( 2分 ) 一支体温计的示数是37.2℃,某粗心护士忘了甩体温计,先后测甲、乙两个人的体温,他们的真实体温分别是36.5℃,38.8℃,经测量温度计的读数为( )
A. 甲的读数是36.5℃,乙的读数是38.8℃
B. 甲的读数是37.2℃,乙的读数是38.8℃
C. 甲的读数是36.5℃,乙的读数是36.6℃
D. 以上读数都不对
14. ( 2分 ) 如图所示为某同学测量一支铅笔长度,最终测得铅笔的长度为( )
A. 6.80cm B. 5.00cm C. 4.80cm D. 4.70cm
15. ( 2分 )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某同学操作如下:量筒放平稳,面对刻度,仰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a毫升。倾倒出一部分液体,又俯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b毫升。这位同学取出液体的体积是( )
A. 等于(a-b)毫升 B. 大于(a-b)毫升 C. 小于(a-b)毫升 D. 无法判断
16. ( 2分 ) 现在通用的鞋的号码数是指人的脚跟到脚指尖的距离的厘米数。一位同学想请人在外地给他买一双合适的球鞋,他利用手头仅有的一把受潮膨胀了的木尺测出自己的脚长是 23 厘米。他应该买下面列出的哪个号的球鞋( )
A. 23 号半 B. 23 号 C. 22 号半 D. 22 号
17. ( 2分 ) 某同学将示数为37℃的体温计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测得结果是( )
A. 体温计的示数下降为32℃ B. 温度太低,超出测量范围,体温计损坏
C. 体温计的示数依仍是37℃ D. 体温计的示数降到35℃以下,无法读数
18. ( 2分 ) 一支温度计的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它放在沸水中,示数为95℃,放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5℃,把温度计悬挂在教室的墙上,其示数为32℃,则教室内的实际温度是( )
A. 30℃ B. 32℃ C. 37°C D. 27℃
19. ( 2分 ) 下列单位的换算,正确的是( )
A. 0.556升=0.556×1000毫升=556毫升 B. 1.8米=1.8×1000=1800毫米
C. 0.5厘米=0.5毫升×1000=500毫米 D. 12米=12米×100=1200厘米
20. ( 2分 ) 如图所示为伽利略温度计(烧瓶内有空气,细管中有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若气温下降,气体缩小,液体下降 B. 若气温升高,液体膨胀,液体上升
C. 若气温升高,气体膨胀,液体上升 D. A 和 B 两点的值,B 点的温度值要高点
二、填空题
21. ( 8分 )
(1)如图甲所示,木块的测量值是________cm。
(2)用10mL量筒量取液体如图乙所示,请读出所量液体的体积数为________mL。然后从中倒出一部分液体后,把量筒放平衡,仰视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2.8mL,则从量筒内倒出液体的体积________4mL(填“<”“=”或“>”)。
(3)科学上有些量的大小不容易直接观测,但它变化时可引起其他量的变化,就容易直接观测。用易观测的量显示不易观测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下列测量仪器是利用这种思路制作的是_____
A.量筒 B.刻度尺 C.温度计
22. ( 6分 ) 晓利选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热水温度:
(1)水银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制成的.
(2)当把水银温度计放入热水中,发现温度计的水银液面慢慢升高.此时,温度计内水银的:①体积,②质量,③密度:没有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 (选填序号).
(3)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它测得沸水温度是95∘C;测冰水混合物温度为15∘C,现用它来测某液体温度,读数是29∘C,该液体的真正温度是________∘C
23. ( 6分 ) 用 A、B 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长度,就分度值而言,________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________尺不正确。从用法正确的尺上读出此木块的长度为________cm。
题23图 题24图
24. ( 6分 ) 如图所示是小柯同学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处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
(1)将此装置放在阳光下,温度升高时液柱向________移动。
(2)在标准大气压下,先把瓶放到冰水混合物中,一段时间后液柱稳定在 A,此处标注________℃。再把瓶浸在沸水中,待稳定后,在液柱处作好标记 B。然后把装置放在室内,液柱稳定在C 点,用刻度尺测得 AB 为 25cm,BC 为 18cm, 则此时室温为________℃。
25. ( 6分 ) 神舟系列无人航天飞船陆续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的研究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1)飞船返回舱一般选择在内蒙古中部降落,主要原因是该地____(填字母,下同)。
A.是我国人口最稀少的地区 B.地形平坦
C.沙尘暴还未开始 D.天气干燥温暖
(2)开创太空观测、研究地球和宇宙新时代的探测器是____。
A.航天飞机 B.空间站 C.人造卫星 D.载人飞船
(3)飞船在轨道上正常飞行时处于“失重”状态。在这种环境中,下列实验不能像在地面上一样正常进行的是____。
A.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 B.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C.用平面镜改变光路 D.用放大镜看物体
26. ( 4分 )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传统铁锅再次受到人们的青睐,敲打铁板成锅的过程中,利用了铁易延展这一 ________(选填“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敲打过程中铁的质量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7. ( 8分 ) 如图所示,某同学用量筒、足够多的水,一定重的铁球和细线,测量某一木块的体积,所作的步骤如下:
(1)将步骤B补充完整:
A.往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并记录下水的体积V1:
B.
C.取出铁球,用细线把铁球和木块捆在一起浸 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记下此时的总体积V3; (以上细线体积忽略不计)
D.计算出木块的体积:
(2)以上步骤中可以省去不做的是 (用字母符号表示)
(3)若将步骤B与C顺序互换,在测量木块体积时,你认为上述测量值比真实值应________。(选填“偏小”或“偏大”或“相同”)
(4)甲同学提出量筒也可以测量气体的体积(如下图所示),通过读取液体的体积来测量气体体积,如图装置能实现这一目的是________(选填“a”、“b”或“c”)
三、实验探究题
28. ( 6分 ) 小明利用矿泉水瓶等器材制作了“会旋转的瓶子”。将矿泉水瓶去掉顶部,在靠近底部同一高度的侧壁上等距打若干个相同的小孔,小孔中插入吸管,再用细线将其悬挂起来,如图甲所示。
【实验目的】探究矿泉水瓶旋转快慢的影响因素。
【实验过程】往瓶中加水至一定水位,同时拔出吸管口的盖子,水从吸管中喷出,瓶子发生旋转。通过调节注水速度使瓶内水位保持不变。记录矿泉水瓶旋转5周所需时间。
【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编号
水位深度
吸管数量/根
矿泉水瓶旋转5周所时间/秒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1号
15
2
15.1
15.3
16.1
2号
4
7.9
7.3
8.2
3号
6
4.9
4.5
4.7
4号
7.5
2
5.0
5.3
5.5
5号
4
2.4
2.6
3.1
(1)根据图乙中吸管的出水方向,可判断矿泉水瓶沿________时针旋转。(选填“顺”或“逆”)
(2)实验中,1号矿泉水瓶旋转1周所需时间________秒。
(3)根据本实验数据可获得的结论是________。
29. ( 6分 ) 为了探究“小鼠生命活动释放热量快慢的影响因素”,乐乐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取甲图所示的三个相同的装置;
②取大小相近、年龄相同的同种类小鼠2只,按乙图A、B、C设置进行实验;
③将三个装置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每隔1小时观测一次,连续观测5小时。
(1)根据上述实验过程,乐乐要探究的是小鼠生命活动释放热量的快慢与空气中________的关系。
(2)实验通过观察 来比较小鼠生命活动释放热量的快慢。
(3)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改进的方法有: 。(写出一点即可)
30. ( 4分 ) 在生活中,带颜色的饮料泼洒在桌子上干燥后形成的污渍。你是否知道这些污渍颜色最深部位的分布受哪些因素影响呢?
小明同学对此进行了研究,他将硫酸铜溶液的液滴分别滴在甲(木板)和乙(石英玻璃)两种固体表面,并记录了液滴干燥过程的不同阶段(如图),最后他观察到了液滴完全干燥后颜色最深部位的分布情况。
(1)此实验中,小明研究的问题是:
(2)根据实验记录的图像,液滴在木板表面的干燥过程具有怎样的特点: .
最后观察到甲乙两组中污渍颜色最深部位不相同,甲粗位于边缘,乙组不在边缘,重复几次都观察到同样的现象。证明污渍颜色最深部位的分布与固体表面的材料有关。
答案部分
一、单选题
1. D 2. B 3. A 4. C 5. D
6. C 7. A 8. D 9. D 10. D
11. B 12. C 13. B 14. C 15. B
16. A 17. C 18. A 19. A 20. D
二、填空题
21. (1)3.70 (2)6.8;< (3)C
22. (1)热胀冷缩 (2)② (3)17.5
23. A;B;2.23
24. (1)右/B (2)0;28
25. (1)B (2)C (3)A
26. 物理性质;不变
27. (1)用细线拴住铁球,轻轻放入量筒内水中,使之全部浸没,记下铁球和水的总体积 V2
(2)A
(3)偏小
(4)C
三、实验探究题
28. (1)逆
(2)3.1
(3)水位深度相同时,吸管根数越多矿泉水瓶旋转越快;吸管数量相同时,水位深度越小矿泉水瓶旋转越快。
29. (1)氧气含量
(2)红色液柱移动的快慢
(3)增加小鼠数量(或换用更细的导管,合理即可)
30. (1)液体干燥后留下的污渍颜色最深部位的分布是否与固体表面的种类(材质)有关?
(2)木板表面的液滴干燥时,体积逐渐减小,液滴的边缘基本固定,液滴的直径基本不变
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D
【解析】 ①相信这种说法,对结论的认可,不是获取证据;故 ① 错误;
②建立新的假设, 不是获取证据,而是建立假设;故 ②错误;
③查找资料研究,属于获取证据的过程;故 ③正确;
④亲自动手实验,属于获取证据的过程;故 ④正确;
⑤向南半球的朋友求证,属于获取证据的过程;故 ⑤正确;
2. B
【解析】阿基米德从澡盆里水往外溢现象出发 ,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实验和计算,发现了浮力定律,他的发现最初来源于观察。
3. A
【解析】地球上各种生物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能。
4. C
【解析】在开始的一段时间内, 酒精蒸发吸收温度计的热量,因此温度计的示数降低;当酒精蒸发完毕后,温度计吸收周围空气的热量,因此它的示数增大。当温度计的示数等于室温时,它的示数保持不变。
5. D
【解析】两杯水和冰块的混合物,虽然它们所处环境的温度不同,但是由于它们都是冰水混合物,因此它们的温度都是0℃,故D正确,而A、B、C错误。
6. C
【解析】提出用体温计测量体温,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设计方案环节;
7. A
【解析】A.科学书大约长30cm,宽15cm,那么它的面积大约:S=ab=30cm×15cm=450cm2 , 故A正确;
B.该同学的速度为:v=st=100m60s≈1.67m/s , 太慢了,故B错误;
C.两只鸡蛋的质量m=Gg=1N10N/kg=0.1kg=100g , 故C错误;
D.今天的气温大约15℃,故D错误。
8. D
【解析】A.七年级学生的身高约160cm,故A错误;
B.质量约50kg,故B错误;
C.体温约37℃,故C错误;
D.平静时每分钟呼吸约15次,故D正确。
9. D
【解析】1元硬币的厚度太小,直接测量无法很大,可以使用“累积法”测量,即:用刻度尺测出10个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故D正确,而A、B、C错误。
10. D
【解析】A.皮卷尺被拉伸后,标准长度变大,根据“测量结果=真实值标准长度”可知,测量结果偏小,故A不合题意;
B.砝码沾有污物,相当于质量标准增大,根据“测量结果=真实质量标准质量”可知,测量结果偏小,故B不合题意;
C.量程大小不会影响测量液体的体积,故C不合题意;
D.根据“俯视大仰视小”的规律可知,俯视读数会偏大,故D符合题意。
11. B
【解析】比较可知,2.2cm明显偏大,为错误数据,将其去掉。
那么测量结果为:2.12cm+2.14cm+2.14cm3≈2.13cm。
12. C
【解析】A.夹住物体的桌面没有对准刻度尺的某个刻度线,故A错误;
B.只用一把刻度尺很难确定直径的位置,故B错误;
C.用两个三角板的直角边夹住物体,它们的另外一条直角边与刻度尺的边线重合,此时三角板的两条直角边之间的距离就是物体的直径,故C正确;
D.只用一把刻度尺很难确定直径的位置,故D错误。
13. B
【解析】甲的体温36.5℃<37.2℃,因此体温计的示数保持不变,还是37.2℃;乙的体温38.8℃>37.2℃,因此体温计的示数会上升,显示为38.8℃,故B正确,而A、C、D错误。
14. C
【解析】根据图片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那么铅笔的长度为:6.80cm-2.00cm=4.80cm,故C正确,而A、B、D错误。
15. B
【解析】量筒放平稳,面对刻度,仰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a毫升,那么读出的示数偏小,而实际体积大于a毫升;倾倒出一部分液体,又俯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b毫升,那么读出的体积偏大,即剩余的液体体积小于b毫升。根据V=V1-V2可知,这位同学取出液体的体积大于(a-b)毫升。
16. A
【解析】木尺受潮后刻度之间的距离会变大,即标准刻度变大,根据长度的测量结果=真实长度标准刻度可知,测得的结果肯定比实际值偏小。因为测得的脚长是23厘米,那么实际值比23厘米偏大,故A正确,而B、C、D错误。
17. C
【解析】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37℃,那么体温计的水银柱不能下降,仍然显示37℃,故C正确,而A、B、D错误。
18. A
【解析】当温度计的显示温度为32℃时,根据t100℃=t'−5℃95℃−5℃得到:
t100℃=32℃−5℃95℃−5℃;
解得:t=30℃。
19. A
【解析】A.升化毫升,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乘以进率1000,且单位毫升写在进率1000的后面,故A正确;
B.换算过程缺少单位,故B错误;
C.换算过程中的单位应该是毫米,且进率错误,故C错误;
D.换算过程中的单位应该是厘米,且写在进率100的后面,故D错误。
20. D
【解析】如果气温升高,那么瓶内气体体积膨胀,压强p内增大,根据p大气=p内+p水可知,水柱的压强肯定减小,因此水柱的高度减小,即此时液体下降,故A、B、C错误;
B点瓶内气体的体积大于A点,根据“热胀冷缩”的规律可知,B点的温度值比A点要高,故D正确。
二、填空题
21. (1)3.70
(2)6.8;<
(3)C
【解析】(1)根据甲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那么木块A的长度为:7.70cm-4.00cm=3.40cm。
(2)根据乙图可知,量筒的分度值为0.2mL,那么液体的体积为6.8mL。倒出液体后仰视读数,那么读出的示数偏小,而实际剩余的液体体积V2大于2.8mL,根据V=V1-V2可知,量筒内倒出液体的体积<4ml。
(3)量筒和刻度尺都是对物理量进行直接测量,而温度计则是通过测温液体的热胀冷缩来反映温度高低的,故A、B不合题意,而C符合题意。
22. (1)热胀冷缩
(2)②
(3)17.5
【解析】(1)水银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制成的.
(2)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水银的质量不变。液面升高时,水银的体积增大,根据ρ=mV可知,水银的密度减小,故选②。
(3)当显示温度为29℃时,根据95℃−15℃100℃=t'−15℃t得到:
95℃−15℃100℃=29℃−15℃t;
解得:t=17.5℃。
23. A;B;2.23
【解析】(1)刻度尺A上,一个大格表示1cm,中间有10个小格,那么分度值为:1cm÷10=0.1cm;
刻度尺B上,一个大格表示1cm,中间有5个小格,那么分度值为:1cm÷5=0.2cm;
刻度尺A的分度值更小,测量更精密。
(2)在测量物体长度时,刻度尺的刻度要最大限度的接近被测物体,故B的使用不正确。
(3)刻度尺A的分度值为0.1cm,准确值为2.2cm,估读值为0.03cm,那么此木块的长度为:2.20cm+0.03cm=2.23cm。
24. (1)右/B
(2)0;28
【解析】(1)将该装置放在阳光下,烧瓶内空气受热,体积膨胀,液柱向右移动;
(2)在标准大气压下,先把瓶放到冰水混合物中,一段时间后液柱稳定在 A,此处标注0℃。
当BC为18cm时,AC=25cm-18cm=7cm,
根据t100℃=L25cm得到:t100℃=7cm25cm;
解得:t=28℃。
25. (1)B
(2)C
(3)A
【解析】(1)飞船选择在内蒙古中部着陆,是因为这里地形平坦,河湖较少,便于着陆。
(2)开创太空观测、研究地球和宇宙新时代的探测器是人造卫星,C符合题意。
(3)A、用弹簧测力计测物重必须在物体有重力的情况下才能进行,而“失重”时不能测量,A符合题意;
B、用放大镜看物体属于光的折射,而光的传播在太空中也不会受影响,B不符合题意;
C、用平面镜改变光路属于光的反射,在太空中与在地面应该相同,C不符合题意;
D、位置的改变不会影响长度的测量,D不符合题意;
26. 物理性质;不变
【解析】(1)金属易延展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
(2)在敲打的过程中,形状发生变化,铁的密度和体积不变,质量不变。
27. (1)用细线拴住铁球,轻轻放入量筒内水中,使之全部浸没,记下铁球和水的总体积 V2
(2)A(3)偏小(4)C
【解析】(1)将步骤B补充完整:
A.往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并记录下水的体积V1:
B.用细线拴住铁球,轻轻放入量筒内水中,使之全部浸没,记下铁球和水的总体积 V2;
C.取出铁球,用细线把铁球和木块捆在一起浸 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记下此时的总体积V3;
D.计算出木块的体积。
(2)根据图片可知,木块的体积V=V3-V2 , 而测量量筒中水的体积V1是多余的,故选A;
(3)将步骤C和B互换,那么将木块从水中取出时肯定会带出部分水,那么测出的体积就是木块和水的体积之和,因此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
(4)让气体通入集气瓶,对瓶内的液体施加压强,液体沿着导管流入量筒内。集气瓶内进入多少体积的气体,就会有多少体积的液体流入量筒,即量筒内液体的体积就是气体的体积,那么气体应该从短导管进入,液体从长导管流出,故选C。
三、实验探究题
28. (1)逆
(2)3.1
(3)水位深度相同时,吸管根数越多矿泉水瓶旋转越快;吸管数量相同时,水位深度越小矿泉水瓶旋转越快。
【解析】(1)根据图乙可知,吸管沿顺时针方向喷水,即对水施加沿顺时针方向的力,同时水对吸管施加沿逆时针方向的力,因此矿泉水瓶沿逆时针方向旋转。
(2)1号矿泉水瓶旋转5圈的时间:15.1s+15.3s+16.1s3=15.5s;
矿泉水瓶旋转1周的时间:15.5s5=3.1s。
(3)根据本实验数据可获得的结论是:水位深度相同时,吸管根数越多矿泉水瓶旋转越快;吸管数量相同时,水位深度越小矿泉水瓶旋转越快。
29. (1)氧气含量
(2)红色液柱移动的快慢
(3)增加小鼠数量(或换用更细的导管,合理即可)
【解析】(1)比较实验B和C可知,B中只有空气,而C中为空气和氧气的混合,因此二者氧气的含量不同,则乐乐要探究的是小鼠生命活动释放热量的快慢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关系。
(2)实验通过观察红色液柱移动的快慢来比较小鼠生命活动释放热量的快慢。
(3)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改进的方法有:
①增加小鼠数量,从而增加氧气的消耗量;
②换用更细的导管,即减小导管的横截面积。
30. (1)液体干燥后留下的污渍颜色最深部位的分布是否与固体表面的种类(材质)有关?
(2)木板表面的液滴干燥时,体积逐渐减小,液滴的边缘基本固定,液滴的直径基本不变
【解析】(1)小明将硫酸铜溶液分别滴在木板和石英玻璃的表面进行观察,那么它要探究的问题是:
液体干燥后留下的污渍颜色最深部位的分布是否与固体表面的种类(材质)有关?
(2)根据甲图可知,液滴在木板表面的干燥过程的特点:木板表面的液滴干燥时,体积逐渐减小,液滴的边缘基本固定,液滴的直径基本不变。
2022年华师大 科学 九上 第二单元 质量评估卷: 这是一份2022年华师大 科学 九上 第二单元 质量评估卷,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华师大 科学 九上 第一单元 质量评估卷: 这是一份2022年华师大 科学 九上 第一单元 质量评估卷,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华师大 科学 九上 第六单元 质量评估卷: 这是一份2022年华师大 科学 九上 第六单元 质量评估卷,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