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人教版欣赏 阿拉木汗教案及反思
展开这是一份音乐人教版欣赏 阿拉木汗教案及反思,共4页。
课题
阿拉木汗
课时
一课时
教材分析
《阿拉木汗》是第五单元“五十六朵花”中的一节欣赏课。这是一首著名的新疆维吾尔族民歌,旋律欢快、活泼,赞美善良的姑娘阿拉木汗美丽、活泼、热情。“女子十二乐坊”演奏的《阿拉木汗》是由二胡领奏,琵琶、扬琴、古筝、笛子等乐器辅助的一种方式,音乐表现力丰富。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一些民族乐器的音色及演奏姿势有一定的了解。节奏感比一、二年级的时候更强,可以尝试跟着节奏,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进行伴奏。乐器版的《阿拉木汗》表演活泼、大方,音乐既能听又能看,音乐表现力丰富,能够受到学生的喜爱。
教学
目标
能感受《阿拉木汗》欢快、活泼的情绪。
能辨别“女子十二乐坊”演奏中的乐器,并能说出器乐版与歌曲版带来的不同感受。
尝试运用打击乐器根据节奏乐谱为歌曲进行伴奏。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感受《阿拉木汗》这首新疆维吾尔族民歌欢快、活泼的情绪。
难点:用打击乐器根据乐谱为歌曲进行伴奏。
教学方法
歌曲导入法、欣赏法、练习法
课前准备
教师
课件、电钢琴、双响筒、串铃、三角铁
学生
课本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第 1 课时)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 计
意 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歌曲导入
老师领唱《青春舞曲》这首新疆维吾尔族民歌。
师:这首歌是哪个民族的歌曲?
今天咱们再来欣赏一首新疆维吾尔族民歌。
欣赏《阿拉木汗》
1、欣赏歌曲视频《阿拉木汗》
a简单介绍歌曲
b再次播放《阿拉木汗》的音频
欣赏器乐版《阿拉木汗》
a初次聆听,你听到了哪些民族乐器?
b欣赏“女子十二乐坊”演奏的《阿拉木汗》仔细观察,验证一下同学的答案是否正确。
c师总结:这是一首由女子十二乐坊演奏的民乐合奏《阿拉木汗》,演奏乐器分别有二胡、琵琶、古筝、笛子、扬琴。
d再次聆听乐曲片段,听一听各个乐器的演奏顺序,边听边模仿各个乐器的演奏姿势。
运用打击乐器,为《阿拉木汗》伴奏
a请同学们观察乐谱,找一找其中的打击乐器伴奏规律
b老师带着同学分别练习响板、铃鼓、三角铁的节奏。
C将事先准备好的双响筒、串铃、三角铁随机发给学生。
拓展
再欣赏四重唱版的《阿拉木汗》,对比独唱版和乐器版,这三种艺术表现形式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游戏互动
分小组以比赛的形式对播放的音乐进行抢答。有蒙古族歌曲、维吾尔族歌曲、傣族歌曲。
1、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演唱。
生答:新疆维吾尔族
b学生跟着音乐小声哼唱
a笛子、二胡、古筝、三角铁······
d学生跟随音乐片段,按照各个乐器的演奏顺序,分小组模仿其演奏姿势。
a响板在弱拍上演奏,铃鼓在强拍上演奏;第一行和第三行的响板和铃鼓的节拍一样。
C分三组,尝试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学生细聆听,各抒己见。
【以另一首熟悉的维吾尔族民歌导入更能够激起学生学习新歌的兴趣。为新歌的学习奠定良好的气氛。】
【学生通过模仿各个乐器的演奏姿势,可以体验参与音乐当中的快乐。】
【学生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习热情高涨。】
板
书
设
计
阿拉木汗
教
学
反
思
在本节欣赏课中,我设计了许多了学生参与的环节,例如学生跟随音乐,模仿各个演奏乐器的演奏姿势,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但是我觉得学生参与的活动有点少,还应该多安排一些学生参与的环节。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第六单元 五十六朵花欣赏 阿拉木汗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新课教学,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音乐三年级下册欣赏 阿拉木汗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情引趣,新课导入,讲授新课,引出欣赏,拓展,讨论比较独唱,小结下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欣赏 阿拉木汗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情导入,欣赏《阿拉木汗》——民乐合奏,民乐听赏,课堂小结,下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