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小小工程师》知识点整理.doc
展开第一单元小小工程师
第1课了解我们的住房
1.住房的基本结构(多个分类标准)
(1)从功能分类有卧室、客厅、厨房、卫生间、阳台等。
(2)从高度分类有低层、多层、小高层、高层、超高层等。
(3)从楼体结构分类有砖木结构、砖混结构、钢混框架结构、钢结构等。
2.住房都是有一-定结构的, 根据需求不同,结构也会存在差异.
3.住房由供水、排水、供暖、采光、通风、电路、煤气、承重、网络等多个系统组成。
4.住房建造的过程:明确任务-选址→ 设计-建造+验收
5.住房需要经历- -定的建造过程,每- -个过程都非常重要,需协同发挥作用。
第2课认识工程
1.工程的关键是设计,工程是运用科学和技术进行设计、解决实际问题和制造产品的活动。
2.许多发明创造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可以在自然界找到原型。
3.认识港珠澳大桥
(1)港珠澳大桥全长55千米,是集桥、岛、隧为- -体的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
(2)港珠澳大桥面临的限制和挑战以及解决办法
(3)限制条件包括时间、费用、可用材料、环境、抵抗自然界的破坏能力等。
4.梳理工程建设过程的相似步骤。
5.“中国天眼”、高铁、“鸟巢" 体育场、“天宫 ”空间站等宏大的工程都应用了大量的科学技术。
6.工程与技术的关系工程与技术互为支撑、相互促进。技术的进步支持工程的实施,工程的实施也推动着技术不断发展。
第3课建造塔台
1.建造塔台需要考虑的因素
(1)足球教练训练塔台不固定位置,可以随需要变换位置。
(2)塔高、承重、安全是工程项目的核心与重点,美观、成本等属于在重点基础上的综合点。
(3)对一项工程的设计 需要考虑到各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的关联.
2.制订标书
(1)从建塔位置、使用材料、塔的设计、成本预算、人员分工、时间分配等方面,制作标书。
(2)竞标要点是项目成本和项目安全性.
(3)制订标书时,要综合小组内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
3.投标发布会
(1)可以利用文字、绘图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创意与构想。
(2)小组依次进行投标讲解,介绍本组塔台设计的优势。
(3)其他小组进行有理由的质疑与评议。
第4课设计塔台模型
1. 建立模型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工程师常通过建立模型来测试他们的设计.
2.我们建造塔台模型的过程:设计一制作。 测试→评估→改进
3.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三角形框架不变 四边形框架改变
4.设计塔台模型要考虑的因素
(1)增加塔台的稳定性:多用三角形结构,接口处牢固。塔身上小下大、上轻下重,有利于抗风、抗震、增加塔台的稳定性。
(2)防止塔台倾斜:立柱的高度相同,结构对称。
(3)抗风的方法:塔身采用框架结构,减小受到的风力。
(4)抗展的方法
①耐震:加大底部面积或加大底部质量。
②制震:塔台底部加弹管。
③免震:塔台底部痕珠。
(5)控制成本:不能太大、太高,以防材料不够用。
5.工程的关键是设计,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各个因素及之间的关联。
第5课制作塔台模型
1.制作塔台模型的过程
(1)动手制作:①制作塔台模型要与设计方案相-致。②塔台的接口处要固定半固,同时也要考虑节省胶带。
(2)开始搭建底座:①控制好立柱的高度,尽量等高,可防止塔台的倾斜。②使用三角形结构可使塔台稳固。
(3)基本搭建完成:①检查接口处是否牢固,是否有地方需要修补。②为建造的塔台模型起个名称。
2.制作模型时,小组内要分工合作,当小组内成员意见不同时,要通过沟通交流形成集体的观点.
3.在实际制作模型的活动中,如果对塔台模型的设计有了新的想法,要经过小组研过后,先修改图纸再实施制作。要保持设计图纸与建造模型的一致性.
第6课测试塔台模型
1.在一-项工程中,测试是重要环节。测试是衡量设计是否达到规范要求的重要方法。
2.明确测试标准,以塔台模型制作评价表为依据从“设计图及文字说明、塔高、顶端承重、抗风能力、抗震能力、材料成本统计、分工合作、美观”等方面对模型进行评价。
3.展示与测试
(1)通试高度,需要使用直尺等材料。
(2)测试顶端承重,需要使用书本或装满水的矿泉水瓶做重物。
(3)测试抗风能力,需要使用电风扇。
(4)测试抗震能力,需要使用专业仪器进行地震模拟。
(5)完成- -项测试任务需要使用特定的工具。
4.各组梳理塔台模型建造中的问题。
问题梳理记录单
小组: 日期:
(1)塔台模型高度太高,对于抗风有一定影响。
(2)塔台模型承重结构不多,造成承重能力差。
(3)制作还不够精细,角度不正对于抗震有影响。
(4)吸管用量过多导致成本过高,浪费材料。
(5)底部较轻,不利于抗震。
(6)制作过程中测量有误差,成品有倾斜的问题。
第7课评估改进塔台模型
1.工程要反复评估改进,不断完善,才能达成最终的工程要求。
2.评估与改进:小组交流评估+明确问题一改进设计
3.塔台设计方案修改记录单
(1)重新调整斜杆结构,减少多余的吸管与胶带,降低塔台模型的成本,让外形更加美观。
(2)重新调整框架结构,让底部更大更重,使塔台模型在抗风抗震中稳固。
(3)制作过程随时进行准确测量,减小误差。
(4)组员分工协作的同时要加强沟通,保证整体搭建顺利完成。
(5)制作过程中,要合理裁剪吸管,避免浪费。
(6)在连接吸管时,要避免破坏吸管的整体结构,导致承重能力下降。
4.根据塔台设计方案修改记录单,进行改进设计,并画出设计图。
5.将小组建造的塔台模型按照改进后的设计重新加工,使它更符合建造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