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学年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地位,主要内容,学生情况,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框架,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苏轼成语》教学设计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并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因此,借助苏轼主题积累成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2.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地位】
通过语文园地带领学生有意识的积累成语,了解成语的由来,并在今后的生活中逐步养成积累成语的习惯。
【主要内容】
积累苏轼有代表性的八个成语,了解成语是从古代故事、神话、传说中流传来的。
【学生情况】
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积累,设计了两个前测题:
你了解苏轼吗?
通过前测发现,学生们苏轼有初步的了解,知道他是宋代的文学家、诗人、词人、美食家、画家等。但是对苏轼更丰富的了解没有。
【策略】:带领学生学生查找苏轼的有代表性的典故,选出其中八个,让学生通过这八个成语有对苏轼更丰富的了解。
2.说出一个苏轼成语的典故?
通过前测发现,学生掌握的苏轼成语典故集中在常见的“胸有成竹”等。但是,对苏轼更对的丰富的成语典故了解不多。
【策略】:利用每天课前三分钟演讲的时间让学生介绍更多了解到的苏轼成语典故。
3.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教学目标】
1.通过典故了解更多的苏轼成语,提升学生分析和鉴赏的思维能力。
2.通过《苏轼成语集》积累更多的苏轼成语。养成积累成语的习惯。
3.感受中华传统文化成语的魅力。
【教学重点】
通过《苏轼成语集》积累更多的苏轼成语。养成积累成语的习惯。
【教学难点】
通过典故了解更多的苏轼成语,提升学生分析和鉴赏的思维能力。
【教学框架】
成语猜猜看
典故解成语
运用成语成积累
4.教学过程(文字描述)
师: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这节课不上课,(干嘛?)做游戏,高兴吗?聪明的你,一定能猜到今天的游戏跟什么有关?(成语)
师:那好,第一个游戏我们就从猜成语开始。(猜猜,猜猜猜)
【活动一】成语猜猜看
(一)猜
图
水落石出(PPT)(事情真相大白)
引导看图——(联系生活实际)就像这样,水流下去,石头露出来就叫做—水落石出。齐读成语。
坚忍不拔(PPT)(忍:任性,拔:动摇;意志坚强不动摇)
引导看图——有点难?别急?联系生活实际再想想,松树一般都长在哪?这样一株长在悬崖峭壁上的松树每天都要坚强的忍受风吹雨打不动摇,就叫——坚忍不拔。齐读成语。
雪泥鸿爪(PPT,注音)(往事遗留的痕迹)
引导看图——看来一幅图难不倒大家,那好,四幅图,猜猜,猜猜猜。
——雪泥鸿爪(哺乳类读——ZHUA,鸟类读——ZHAO)真了不起,看图你们讲究顺序。
胸有成竹 (播放视频)(做事之前心中已经有了主意)
四幅图不行,给你一段视频,看看。齐读成语。
诗
百读不厌(诗词中提取信息)(厌:满足)
看来看图难不倒大家,咱们出诗句,你们猜猜。齐读成语。
淡妆浓抹(诗词中提取信息)PPT(淡雅和浓妆都很美)
题跋
师:写在字画等前面的文字叫做题,写在后面的叫做跋,总称题跋。这就苏轼当时为王维的《蓝天烟雨图》写的提拔,你能试着从提拔中
(二)读(拍手读)
师:在猜猜这些成语都和一个人有关?
生:苏轼!
师:你对苏轼有哪些了解呢?
诗人、词人、美食家……(PPT动画闪现)
师:他不仅是诗人、词人、书法家、还是画家、美食家呢!省略号背后还有你不了解的,这节课让我们走近苏轼成语去丰富你对苏轼的了解。
(三)写
板书:苏轼 介绍名字的寓意:苏轼的轼:左边一个车,右边一个人坐在椅子上,挥着马鞭,而轼的意思就是马车前面掌握方向横木,苏轼的父亲希望他从小立志,将来成为有才能的有用之人,所以起名—苏轼)(提前打印一个小篆的“苏轼”)
(四)过渡:刚刚你们猜到的这些成语都和苏轼有着这样的关系呢?背后都藏着怎样的典故呢?接下来,我们就来----典故解成语
【活动二】典故解成语
1.教:雪泥鸿爪
1061年,苏轼独自来到河南,他回忆起了和弟弟在河南相处的美好时光,非常想念他。于是写信对弟弟说:“人活在世上,一定会有快乐的或悲伤的回忆,就像鸿鹄在雪地上落下的脚印一样。”(鸿鹄注音)
哪位同学愿意来读一读?(ppt,出示典故,以及第一步要求)
哪位同学圈出时间、地点、人物。(ppt,出示典故,以及第二步要求)
(2) 哪位同学说说从这个小故事中你读懂了什么?
生1:说苏轼和他弟弟感情很深 (从哪看出来的?Ppt想念)
生2:乐观,开导她的弟弟
(PPT) 苏辙写诗:遥想独游佳味少(弟弟的情绪有些低落)
(3)哪位同学能连上连线,并贴在黑板上。(ppt,出示典故,以及第三步要求)
(PPT时间轴)
小结:远在1000多年前苏轼就写下了这样的诗句,之后清代袁枚从中提炼出的成语来比喻人生如飞鸿留下的印记。就这样一步一步,人们不断地在生活中使用,这个词语就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固定用法,所以就叫做成语。
2.放
出示共学单:大家别着急,我们一起来明确一下共学提示的要求。
共学提示
(1)读一读,圈一圈:读成语典故,圈出时间、地点和人物。
(2)想一想,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3)连一连,贴一贴:将成语与对应典故相连,贴在地图上。
小组合作,组内每人一个任务,共同完成要求。
胸有成竹汇报。
其他成语每个小组挑选组长汇报。
【活动三】动手制作苏轼成语集
全班效果检测
眼力大挑战
师:怎么样?这些成语都记住了吗?现在老师来考考你,比比谁的眼力最好。你能迅速从这九个字中提取出一个成语来吗?
PPT出示:水落石出 坚忍不拔 百读不厌
造句大闯关
PPT出示六幅图:小组合作,选择其中的一幅图,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段话。
百读不厌:最近大家在读《没头脑和不高兴》 早上起来晚上睡觉读
师:同学们,这一学期我们研究苏轼文化,同学们在课前三分钟演讲时把自己讲过一些成语故事,你们都还记得吗?(记得)老师来考考大家。
记忆大搜索
老师把每个成语的字拆散,装到了你的锦囊袋中。迅速从这些打散的字中拼出你的成语。准备好了吗?
找到后小组第一读
贴一贴
最后贴在成语墙上
(3)制作苏轼成语集
师:同学们,在这些成语中一定有你最喜欢的和愿意积累的,请你选择其中一个写下来并把你的理解画在卡片上,可以是今天的也可以是以前积累的,完成后请你来贴一贴。
小结:看!我们每一组形成了自己的苏轼成语集,我们会在后面的语文课上通过三分钟演讲的方式,去破解背后的奥秘。
总结: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又积累了这么多关于苏轼的成语,这些成语有的是从诗文中来,有的是从故事中来。其实,不仅仅如此,成语还有从神话传说中来,从古代文献中来,还有民间口头流传下来的,成语是汉语言所独有的一种文学现象,是中华母语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凝结而成的瑰宝。我们今天学的是苏轼成语,积累了苏轼成语级,这仅仅诗歌起点,今后希望同学们还要积累更多主题的成语级集,作为中国人我们有责任传承我们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
5.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1.通过深入探究,你又读了解到苏轼的那些成语。
【设计意图】聚焦苏轼,通过回答了解学生是否真实的学习已经发生。
通过学习,你对苏轼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更多的积累,了解苏轼。进而获得语文素养的提高。
6.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
一、进行口语交际,在对话中学习成语。
1.通过课前三分钟演讲,生生之间讲述和交流成语背后的典故、用法、今意。
2.通过布置苏轼成语墙,将学生个人掌握的苏轼成语进行积累的展示。
二、开展系列主题综合实践活动,在情境中学习成语。
1.班级组织画成语:教师指导学生弄清成语的意思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把成语的内容画下来。
2.年段成语故事汇:学生将自己理解的成语典故或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出来,或以小组的形式演绎出来。
三、组织苏轼成语主题实践活动课,在课堂上学习成语。
1.利用起点:利用学生已有的成语积累,导入活动课。
2.激发趣点:创设情境,学生在游戏中深入理解成语。适当地渗透成语的演变,通过教、扶、放,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3.把握特点:以苏轼人生和成语分类两条主线串起课堂学习内容,把握成语课堂的特点,提高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教案,共6页。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共3页。
这是一份语文二年级上册课文7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理念,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