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机械能(第1课时)(精选练习)-九年级科学上册(浙教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2826287/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2 机械能(第1课时)(精选练习)-九年级科学上册(浙教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2826287/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2 机械能(第1课时)(精选练习)-九年级科学上册(浙教版)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2826287/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2 机械能(第1课时)(精选练习)-九年级科学上册(浙教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282628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2 机械能(第1课时)(精选练习)-九年级科学上册(浙教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282628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2 机械能(第1课时)(精选练习)-九年级科学上册(浙教版)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282628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章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第2节 机械能第1课时一课一练
展开精选练习
一、夯实基础
1.小明用图示装置探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改变小车质量多次进行试验
B.实验中要尽量保持水平面光滑
C.让同一小车从同一高处由静止开始下滑
D.用木块移动的距离来比较小车动能的大小
2.在奥运会上,运动员用带火的弓箭点燃奥运圣火,如图所示,在这个过程中( )
A.搭在张紧了的弓上的箭具有弹性势能
B.弓拉得越弯,人的弹性势能越大
C.弓拉得越弯,弓的弹性势能越大
D.弓拉得越弯,弓上的箭的弹性势能越大
3.如图所示,空中加油机正在给匀速水平飞行的战斗机加油,则战斗机的( )
A.动能不变,势能不变 B.动能不变,势能减小
C.动能减小,势能减小 D.动能增加,势能增大
4.立定跳远时的动作分解如图,在此过程中运动员( )
A.上升时,动能减小,势能减小
B.上升时,动能增大,势能增大
C.下落时,势能增大,动能减小
D.下落时,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5.在水平地面上铺一张纸,将皮球表面涂黑,使其分别从不同高度处由静止自由下落,在纸上留下黑色圆斑甲、乙,如图所示。若要判断哪一个圆斑是皮球从较高处落下形成的,合理的分析思路是( )
①球在和地面接触过程中动能转化成的弹性势能较大;
②球的形变量较大,在地面上形成的圆斑较大;
③球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④球在较高处具有较大的重力势能;
⑤球在接触地面前具有较大的动能。
A.④③⑤②① B.④③⑤①② C.②④⑤③① D.④⑤③①②
6.(2020·富阳模拟)如图两个相同实心小球以同样的速度v分别沿着甲、乙两个光滑的弧槽运动,两弧槽弧形相同,弧长相等。甲图中小球从A点到达B点的过程中,小球的动能________。小球通过甲弧槽的时间________小球通过乙弧槽的时间。(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7.(2019九上·温岭月考)下图是同学们在科学课上利用易拉罐所做的几个实验。请分析回答:
(1)如图甲是一个由易拉罐做的“魔罐”,如图所示橡皮筋穿过罐身,外面连到吸管。旋转吸管,将罐放在桌面上,它就会运动起来。这是因为罐中橡皮筋积蓄的________转化为动能。
(2)如图乙让易拉罐从斜面上不同高度静止滚下,碰到同一木块上。此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动能的大小与________的关系。
8.(2020·北仑模拟)乘车时,很多家长都会采用这样的方式:自己坐在座位上系好安全带,然后让孩子坐在自己的腿上,双手环抱孩子。有关实验研究表明,一辆以50km/h行驶的汽车,如果发生碰撞,一个9kg的儿童模型瞬时会产生2700N的冲力,现实中任何一位家长都无法抱住孩子,孩子会像子弹一样飞出家长的怀抱或者成为家长的安全气囊!
(1)甲、乙两车分别以50km/h和100km/h的速度相向水平行驶,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的速度是________km/h。同一辆小车速度越大,具有的动能越________。
(2)急驶的车相撞时,为什么环抱在系有安全带的家长手中的孩子会飞出?
9.如图所示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该实验装置要探究的是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 的关系(物体A、B质量不变)。
(2)该实验中所探究物体的动能是指物体 (填“A”或“B”)的动能。
(3)该实验物体动能的大小是通过 来反映的。
(4)该实验物体的速度是指物体A从斜面上由静止滚下与物体B即将碰撞时的速度,它是通过 (填“高度”或“质量”)来改变的。
(5)实验表明,同一物体A从斜面高处滚下,高度越大,物体B被撞得越远,可得结论 。
(6)若要研究物体动能与质量的关系,则需不同质量的物体从斜面 高度由静止滚下,并观察记录。
10.同学们所用的笔,有些在靠近笔端的地方装有一个轻质弹簧(如图所示)。
小文和小军各自拿自己装有弹簧的笔玩弹笔游戏。结果发现小军的笔弹得高一些,小文分析:笔弹起的高度与笔内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大小有关,那么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又跟什么因素有关呢?
小文猜想:
①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可能跟它的材料有关;
②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可能跟它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
(1)小文利用两个外形完全相同但材料不同的弹簧A和B、一个小钢球、一个轻木块,在同一水平面上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此实验是为了验证猜想________,实验中弹性势能的大小是通过________来体现的。
(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验证另一个猜想(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分析可能出现的现象并得出结论)。
11.某兴趣小组提出利用“研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与所需器材(斜面、木块、不同质量的小钢球)来探究“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的设想.请你帮助完成如下实验方案:
(1)实验中通过观察________的大小,来判断小球重力势能的大小
(2)本实验中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不能得出结论,原因是________
(3)实验中为了要探究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的关系要选用上述图________,具体的操作方法是让小球从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
(4)要探究重力势能与物体的高度的关系要选用上述图________,具体的操作方法是让小球从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
(5)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二、提升训练
1.如图所示,已知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行的轨道是椭圆形的,有一近地点和一远地点,下面关于卫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时,速度变大
B.当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时,速度变大
C.当卫星在远地点时,动能最大,重力势能最小
D.当卫星在近地点时,动能最小,重力势能最大
2.如图所示,单摆中的小球在ABC间不停地往复运动,如果不考虑阻力的影响,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小球在A,C处的势能最大
B.小球在B处只受重力作用
C.小球由A到B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小球运动到C处时,如果受到的外力全部消失,将保持静止
3.(2020·上城模拟)跳板跳水的第一阶段:运动员发力下压踏板,人随踏板一同向下运动到最低点;第二阶段:踏板反弹将运动员送至空中;第三阶段:运动员在空中做出动作并落入水中若不计空气阻力,有关运动员在各阶段运动过程中叙述正确的是( )
A.第一阶段,始终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B.第二阶段,所受弹力一直增大
C.第三阶段,始终受2个力作用
D.整个跳水过程中,运动状态不断在改变
4.(2020·杭州模拟)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一端系在墙上的O点,自由伸长到B点,今将一小物块m连在弹簧上,并把弹簧压缩到A点,然后释放,小物体能运动到C点,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摩擦力恒定,试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从A到B动能越来越大,从B到C动能越来越小
B.物体从A到B动能先增大后减小,从B到C动能一直减小
C.物体从A到C动能一直在减小
D.物体动能最大的位置在B和C之间
5.(2020九下·宁波月考)如图将一小球置于一弹簧的上方,放手后,小球向下运动,到达A位置小球刚好与弹簧接触,到达B位置小球的速度变为零。则对于此过程的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从A到B位置过程,小球的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
B.从A到B位置过程,小球受到弹力一直变大
C.从A到B位置过程,小球的速度一直在变小,到B位置为零
D.从A到B位置过程,小球开始时受到的弹力小于重力,后来受到的弹力大于重力
6.(2020九上·诸暨期末)如图是小明设计的探究机械能转化的实验装置,将一弹簧下端固定于带槽的斜面底端,弹簧上端处于斜面A点处;将一小球从斜面顶端释放,小球经过斜面A点后压缩弹簧,在斜面C点停止:;然后在弹力的作用下小球再向上运动到斜面的D点,接着再向下运动;如此往复几次后小球在斜面的B点静止,那么小球第一次下降经过斜面动能最大的位置是(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7.(2018九上·杭州期中)图甲是投掷实心球的场景(不计空气阻力).小明分析了实心球自脱手至落地过程的能量转化,画出了其势能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乙。请你在图丙中画出此过程中实心球动能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大致曲线(标出A、B、C三点),并说明画此曲线的理由 ________ 。
8.(2020·台州)图中小朋友在玩滑梯游戏,小朋友坐在滑梯顶端,用手轻推滑梯,沿着滑梯开始下滑,滑动速度越来越大,同时感觉屁股发烫,到达底端时还会滑出一段距离。请说出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
9.(2020·上城模拟)在探究动能影响因素实验时,常用如图实验装置(不计摩擦)。为了使小球到达水平位置时初始速度相同,需控制小球下落高度相同,这是为什么呢?查阅资料得:某处物体的重力势能的大小等于该物体从此处运动至水平位置时重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1)质量为m的小球在A处静止时,所具有的重力势能大小Ep为 ________;
(2)已知,刚进入水平面B点时,小球所具有的动能Ek可以表达为 1/2mv2,v为此时的速度。则Ep________Ek(选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
(3)请推导证明:小球在水平面上运动的初始速度v只与高度h有关。
10.(2020·温州)在做“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关系”的实验时,小明想:小球从相同高度滚下,若小球材质和斜面倾角不同,到达水平位置时的速度会相同吗?
(1)图甲是用挡板控制大小不同的两个小球在斜面上起始位置的两种方案,小明实验时选择A方案而不能选择B方案的原因是________。
(2)小明选择大钢球、小钢球、木球以及可调整倾角的斜面进行实验。分别让球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释放,利用测速仪测出球到达水平位置时的速度如表所示。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要使球到达水平位置时的速度与球是钢质或木质无关,则斜面倾角不可能是 。
A.15° B.25° C.35° D.45°
(3)小明利用图乙装置做“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关系”的实验时,通过观察球撞击相同塑料软片的数目来比较球的动能大小(图中未画出固定塑料软片的装置)。老师指出此装置不适合体积不同的两个球做实验,原因是________。
斜面倾角
速度(米/秒)
球的类别
10°
20°
30°
40°
50°
60°
大钢球
2.67
2.67
2.67
2.75
2.88
2.97
小钢球
2.67
2.67
2.67
2.75
2.88
2.97
木球
2.67
2.67
2.67
2.67
2.74
2.89
初中浙教版第2节 机械能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初中浙教版第2节 机械能课时作业,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位置的高度相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节 机械能练习: 这是一份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节 机械能练习,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表二所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第2节 机械能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第2节 机械能课时训练,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机械能同步练习答案解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