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收玉米学案
展开一年数学下册收玉米学案
知识点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竖式计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减,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减。
学习目标
1.初步经历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
2.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感受数的加法计算与生活的联系。探究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一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重点
发展应用意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突破思路
通过合作交流突破重点。
难点
利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掌握列竖式计算解决问题。
突破思路
让学生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计算,体会算法的多样性,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案例
原题
下面的竖式计算正确吗?错误的请订正。
53-2114
解析
不正确。错在不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
点拔
错在不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退位、不进位),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中提供淘气和笑笑收玉米的情境,目的是从中引出“笑笑比淘气少收了多少个玉米?”这一减法数学问题,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背景尝试列式并计算,充分体现出算法多样性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教材在体现算法多样性的思想过程中,将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有效的迁移,引出了用竖式计算的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究减法竖式的计算方法。
归纳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竖式计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减,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减。
答案
【教材第58页“练一练”】
1.12 31 21
2.56-22=34(个)
3.76 31 99 57 (竖式略)
4.4+5357 78+1189 47-2621
60+30=90
提示:用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减),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加(减)。进行整十数的加减法运算时,以十为单位,利用数的组成知识计算。第一棵树上的竖式,相同数位没有对齐,4应该和个位的3对齐,再进行计算;第二棵树上的竖式,个位上的8和1相加得9而不是7,十位上的7和1相加得8而不是6;第三棵树上的竖式,十位上的4和2相减得2而不是6;第四棵树上的6个十加3个十得9个十,即90,而不是63.
5.47-35=12(个)
存在问
题摘要
今天学到了什么?又存在哪些待解决的问题?
(1). ;
(2). ;
(3). 。
针对训练
一、用竖式计算。
89-23= 53-40= 74-7=
二、判断下面竖式是否正确:
66-165 3+1343
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加法竖式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计算经验,所以在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交流各自算法的机会,鼓励和尊重学生的不同理解,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为不同的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提供有效途径。但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认知水平低,在学生提出多种算法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优化算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本着让学生自己经历探究算法的过程理念,尽量给学生创造参与各种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主动探究不同的计算方法,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外资料
“0”的作用
“0”可以表示“没有”。但是除了表示“没有”外,“0”还有其它作用:
1.起“占位”的作用。在记数中,“0”除了表示“没有”外,同时起着占位的作用。如“90”中的“0”,它既表示这个数个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又起了占据“个位”这个数位的作用。若不用“0”占位,让个位空着,九十就会写成“9”,这会给读数、计算带来不便。又如某城市的一辆汽车牌号为“000888”,由此可知该城市的汽车号码是用六个数码编号的,已登记领牌汽车数量最多是六位数,不会超过100万辆。“000888”中的“0”也是起着占位的作用。
2.有时除了表示“没有”,同时还表示“起点”。如我们常用的米尺和三角板上刻度线下的“0”,也表示度量长度的起点。测量长度时,一般是先把尺上的“0”刻度线对准待测量线段的起点。
3.有时也可以表示“有”。如上海某日的最低气温是0℃,显然不能理解为这一天上海“没有”温度。这里,“0"起了“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分界线的作用。“0℃"表示在通常情况下“水结冰”这个确定的温度。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学案设计,共5页。
小学数学五 加与减(二)拔萝卜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五 加与减(二)拔萝卜学案及答案,共5页。
小学北师大版采松果学案: 这是一份小学北师大版采松果学案,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