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镇平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镇平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情景默写,名著阅读,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对比阅读,诗歌鉴赏,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的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随声附和(hè) 惩戒(chěng)抽噎(yē)
B.骇人听闻(hài) 怂恿(sǒng) 狭隘(yì)
C.小心翼翼(yì) 匿笑(nì) 嗔怪(chēn)
D.拈轻怕重(zhān) 干涸(hé) 蜷伏(quán)
2.下列各项词语的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 )
A.瘫痪 高洁 鸦雀无声 苦心孤意B.徘徊 澄澈 各得其所 持之一恒
C.踪迹 遗憾 不求甚解 喜出望外D.憔悴 朗润 随声附和 峰围蝶阵
3.下列语句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山林间云雾缭绕,烟波浩瀚。
②到处生长着苔藓,在繁茂的植物中夹杂多种竹类。
③空气潮湿,泉水丰富。
④山坡上覆盖着葱茏茂密的原始森林。
⑤生活在这里的大熊猫,终年就以嫩竹清泉度日,成了“竹林隐士”。
A.④③⑤①②B.①③④②⑤C.④①③②⑤D.②①④③⑤
4.在下面语段中的横线处依次填入一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生命中没有导演,谁都无法为自己的人生进行彩排。但我们可以是编剧,把生活变成我们想要的体裁:那些风花雪月的浪漫可以改编成诗歌,那些柴米油盐的琐碎____________,那些坎坷不平的经历____________。让你的人生时而像水一样流淌,____________,时而像山路一样跌宕起伏,____________。生活是一座杂乱无章的素材库,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编剧。
①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②可以改编成散文 ③悠闲而又充满诗意 ④可以改编成小说
A.④②③①B.②④①③C.②④③①D.②①④③
二、情景默写
5.句子默写
(1)《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_____。
(2)《潼关》:_______________,秋风吹散马蹄声。
(3)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一诗中想象未来某一天与家人团聚情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4)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一诗中,表达自己虽然年老体衰,但报国之心仍不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河南中考)明月千里寄相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明月送去了李白对远方朋友的担忧和牵挂。
三、名著阅读
6.请你把下面幻灯片上问题的答案填写出来。
四、综合性学习
7.综合性学习
现在,“低碳”概念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下面是记者关于“低碳生活”的一则街头采访:市民张先生说“现在我家里的灯泡全是节能灯,包括台灯,过去没有意识到用电和低碳的关系,后来看到每用100度电,需要排放78公斤二氧化碳,觉得有些‘触目惊心’,便在节约用电方面用了心,”市民樊女士说:“现在我也在用行动践行低碳生活。去超市购物,都是自己带购物袋。家里洗菜的水,则用来拖地或者冲马桶。”市民王先生说:“自从知道少坐一次电梯,可以减少2~6公斤二氧化碳排放后,我就尽量爬楼梯了。以前每顿饭都要吃肉,现在知道肉类在屠宰、加工环节浪费了很多资源,增加二氧化碳排放,就尽量少吃肉了。”
(1)请写出你从采访对象的谈话中获得的主要信息。
(2)请举一个具体事例,谈谈你打算如何“低碳生活”。(不得和选文重复)
(3)下面是快板书《低碳生活幸福多》中的一小节,请你模仿画横线的句子创作一句,倡导大家都来过低碳生活。(要求:前后连贯。)
说低碳,讲低碳,大家别嫌我啰嗦。低碳生活是什么,低碳生活好处多。购物多用小布袋,环保意识靠自觉。弃物多用环保袋,小区干净又利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老板,来两个煎饼
①近期,网上疯传着一个让人看了忍不住飙泪的视频。一个女儿一年多没有回家了,这一次,她带着自己的女儿偷偷回家,并没有提前告诉父亲,她要给父亲一个惊喜。她路过父亲的煎饼摊,用普通话说:“老板,来两个煎饼。”父亲以为是来了生意,并没有抬头,从桶里舀出面糊,在煎饼锅上刮开,摊成饼状。就在父亲要在煎饼上加菜的时候,女儿兴许实在忍不住了,笑着说:“爸,你管我要钱吗?”
②父亲抬头,先是一愣,瞬间笑了。画面外,已听不到父亲在说些什么,总之很高兴,外孙女喊着“外公”这其乐融融的“看望”,也是突然造访的美好。
③很多情况下,父亲都是不苟言笑的。那种看起来的严肃,实际上只是情绪深海的表面平静,关于你的一点小事都可能让他内心暗潮汹涌。
④我也曾突然造访过自己的家。那一年,我才上大二,家在皖北,学校在合肥,相距甚远,坐绿皮车,一般要五个小时左右,所以,我通常是两个月才回家一次。在学校的日子,我会给家里写信,父亲事先给了我一张银行卡,并定期往里面存钱。父亲写信说,家里庄稼收成不错,多给我存了一些钱,让我买部手机,剩余的钱多买些好吃的,别省着,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⑤那是一个中秋节,我提前一天回了家,并没有事先告诉爸妈。扒开门缝,一院子的玉米正在晒着,我发现爸妈正吃饭,就蹑手蹑脚走进去。我看爸妈每人手里拿着个馒头,正在吃着一小碟子什么,凑近一看,是一小碟酱黄瓜,具体应该说,是一根酱黄瓜,也没有切开,小小的、皱皱的,爸妈就这样,每个人用筷子夹起来咬一小口,放在碗里,换另一个人来吃。碗里,再无别的菜。我没敢喊他们,悄悄地退了出来,在门外,由远及近,故意唱着歌喊了好久才进院子。
⑥母亲开了门,喊着我的乳名,并嘘寒问暖着问,吃了没有,要不要做红烧肉?
⑦那一刻,我愣在那里,眼泪差点冒出来,借故去卫生间擦了擦。再次出来时,父亲不见了,碗里剩着半截酱黄瓜,院子里少了父亲和一袋子玉米,母亲赶紧收起了方才的饭。约莫一个时辰后,父亲回来了,拎着二两五花肉和一小疙瘩酱菜。很显然,那五花肉是为我准备的,酱菜还是他们自己吃。
⑧每个人的父母都有秘密,我们永远不知道我们不在的时候,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子。“老板,来两个煎饼”视频中,那个卖煎饼的父亲的生活状态是相对好一些的,在更多情况下,也许父母的生活状态并不那么“乐观”。
⑨你有多久没有回家了?
8.阅读第②段和第⑦段中的画线句子,同样是“愣”,那位父亲与“我”的心理是否相同?请简要分析。
9.文章第③段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作者想要借此表达什么?请结合文段中的语句分析。
10.请从第⑤段找出一处细节描写,并分析这样描写的作用。
11.如果让你为本文再拟一个题目,你会拟什么?并说明原因。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童年的最后一天
夏日炎炎,黑狗炭头是那样走路的——蹑手蹑脚,舌头伸得好长,好长,几乎要触到路面了,哈。
大太阳让上学的路变得漫长。 炭头一路上“嗬嗬嗬”地努力呼吸,直至走到学校门口,女孩拿手上的野芒草抽一抽它的头说,去吧,放学时再来。炭头才转身往回家的路上“嗬嗬嗬”地走。夏日的阳光让炭头看来比平日黑得更纯粹一些,皮毛发亮,长尾巴竖起来摇啊摇的,像在赶苍蝇,也像妈妈坐在病榻上摇蒲扇的动作和节拍。
炭头是在妈妈犯病后才来的。 女孩那时误以为是只小猫,把它捡回来。爸爸不喜欢炭头,他说狗毛会让妈妈的病加重。女孩听话把小狗丢弃,可它自己循路回来,女孩就再也舍不得了。不依不依不依!她一脸倔强,把小狗紧紧揣在怀中,爸没辙。邻居说自来狗是好兆头,而小狗还真适时地在家里发现了借宿的毒蛇,汪汪汪,算是救了大家的命。妈先心软了,爸也就无话。从此家里多了条狗,黑不溜秋的,叫炭头吧。
炭头真黑,浑身不夹半丝杂毛。只有眼珠略带棕褐,像两枚琥珀色纽扣钉在一团黑绒上。这双眼睛就那样看着女孩一年一年长大,也陪女孩一起凝视妈妈染在墙上的身影,以及爸爸愈来愈精瘦黝黑的背脊。
妈妈到医院去的次数日愈频繁,留诊的时间愈来愈长。上门来讨债的人似乎多了些,勤了些。也有热心的邻里打听了各种偏方,或送来一些奇怪的野味与草药。爸爸傍着炉灶静静地熬药和抽烟。隔壁家的大娘经常过来,还在说着一大堆偏方的名目,不时瞟一眼炭头,还差一味黑狗血啊。
女孩听得毛骨悚然。她回过身来狠狠地瞪着那大娘。爸爸却沉静地看着自己吐出来的烟雾。夏日,只有知了在外头穷嚷嚷,像无休止的抱怨。
知了的喧闹,在课堂里也听得到。女孩有点烦。好不容易等到放学的钟声响起,她收拾书包走到门口,那里人很多,人声比知了的叫声鼎沸。她没听到炭头的吠声,没像往常一样,有一只黑狗摇着尾巴向她奔来。女孩只看见爸爸站在前面的树阴下,难得地,没有抽烟。
那一天,爸爸陪她走回家的路。 女孩什么也没问,沉默地让爸爸牵着她的手。只有在半路时她忽然想起炭头伸长舌头蹑手蹑脚走路的样子,才忍不住把手抽回,咬着唇狠狠地擦眼泪。
12.阅读全文,概括本文叙述的主要内容。
13.读文中写女孩两次“狠狠地”的句子,从词语的运用方面做简要分析。
14.文中三次出现了知了的叫声,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15.文中女孩的童年尚未结束,为什么文章题目时“童年的最后一天"?
六、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论语》四则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乙)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低回①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馀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②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注释:①低回:徘徊,流连。②六艺: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1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学而不思则罔
(2)思而不学则殆
(3)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
(4)可谓至圣矣
17.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择其善者而/从之B.孔子布衣/传十馀世/学者宗之
1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9.从甲文和乙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几千年来人们对孔子敬仰的原因,请你简要概括。
七、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完成下面小题。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20.诗中的“落花时节”有什么特殊含义?
21.这首诗后两句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八、作文
22.梦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梦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梦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只要有梦想,就会有努力的方向,就会有前行的力量,就会有奋斗的勇气。只要有梦想,就会有美丽中国,幸福生活,美好人生,生命奇迹……
请以“只要有梦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参考答案:
1.C
2.C
3.C
4.C
5. 铁马冰河入梦来 终古高云簇此城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6.(1)猪八戒(悟能)
(2)(示例1)悟空被误解多吃了一个人参果,不能忍受道童的斥骂,一怒之下,推倒了人参果树。可以看出孙悟空受不得委屈,性情急躁、冲动冒失的性格特点。
(示例2)镇元大仙回到五庄观,知道了悟空窃果毁树之事,便将逃走的师徒四人捉回观中,要加以惩戒,悟空主动替师父受罚。可以看出孙悟空重情重义、忠心耿耿,勇于担当的性格特点。
(示例3)悟空为了救活人参果树,寻遍三岛十洲求救树良方未果,最后向观音菩萨求助。可以看出孙悟空敢于承担责任,不畏困难、不轻易放弃的性格特点。(能按要求简述情节,写出性格特点,意对即可)
7.(1)低碳生活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2)少用纸巾、塑料袋、一次性纸杯,重拾手帕等。
(3) 照明采用节能灯, 利国利民利生活。(扣住“倡导大家都来过低碳生活”即可)
8.不同。 那位父亲是因为女儿突然出现,感到意外;“我”是因为母亲问要不要做红烧肉给“我”吃而内心特别感动。
9.运用了议论方式。文中首先肯定父亲常常是“不苟言笑”的,强调“平静”只是表面的,只要关乎孩子的事情就“内心暗潮汹涌”,表达了父爱总是深沉的观点。
10.示例一:文中用“蹑手蹑脚”“凑近”等词语描写了我偷看父母吃饭的细节,发现了父母饭菜的节俭,内心深受触动,所以“悄悄退出”为下文做铺垫。
示例二:文中描写了父母吃酱黄瓜的细节,“每个人用筷子夹起来咬一小口,放在碗里,换另一个人来吃。”写出了父母生活的节俭,与下文父亲为“我”买回五花肉形成对比,突出浓浓的父爱、母爱。
11.满足,感受到了父母对自己的浓浓爱意。(要言之有理)
12.文章叙述了女孩收养黑狗炭头并朝夕相处,最后黑狗被当作药引子给母亲治病的故事。
13.第一次用“狠狠”修饰动词“瞪”,表现对大娘想把炭头当药引这一想法的惊恐和无声的抗议;第二次用“狠狠”修饰动词“擦”,则表现女孩对炭头往日身影重现的想念,却又硬生生地拒绝回忆的情态,恰能表现内心的无助和不舍。
14.三处对知了叫声的环境描写既烘托出人物驱不走的郁闷、无休止的烦躁心情,也暗示了黑狗的悲惨结局。
15.“童年的最后一天"突出黑狗与女孩水别的那一天的特定时间,指黑狗和女孩相依相伴快乐的童年的最后一天,指黑狗的逝去让女孩告别童年的幼稚、快乐,开始懂得理解、坚强,变得成熟、长大的一天。
16.(1)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2)疑惑(3)到达(4)极
17.B
18.(1)应当选择他们好的地方学习,对他们不好的地方(自己也有这方面的问题)就应该注意改正。
(2)尽管我不能回到孔子的时代,然而内心非常向往。
19.(1)学习方法(2)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3)虚心向别人学习(4)要有端正的态度(5)为人处世
20.①点明故人重逢的时令是暮春;②暗寓诗人衰病漂泊、人生落魄之悲;③隐喻国运衰微、盛时不再、社会动荡、民生调敝的现实。
21.这两句用江南美景反衬离乱世事和自己的沉沦身世,表达了诗人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和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
22.参考例文
只要有梦想
在报上看到一则新闻,心头顿时充满温馨。
一位日本老妪,在99岁生日的时候,出版了她的处女诗集。在诗歌衰落的日本引起了极大轰动,销量突破了23万册。在日本国内,这是个奇迹。因为即便专业诗人,经过出版商包装策划出版的诗集大多也只能卖出几千册。而这位近百岁高龄的老太太的诗集,连续加印了8次仍供不应求。
她从92岁那年才开始写诗,原因很简单,是儿子怕她感到孤独,希望她写点文字聊以慰藉寂寞。而她恰好喜欢诗歌,于是就拿起了笔。诗写的多了,就向报社投稿,她的诗并不华美,近于白话,简短易读,都在14行以内,只是充满了彩色的梦想,字里行间有一种难以言传的朝气流动其中。编辑们深深被这位特殊的作者感动,《产经新闻》特意为她开辟了专栏。她的读者从14岁到100岁都有,出版社收到了近千封读者来信,很多读者读了她的诗后有种想流泪的感觉。
她在一首诗中写道:就算就是九十岁/也要恋爱呀/看似像在做梦/我的心已经飞上云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妪写的诗之所以会有那么多的人喜欢,或许是因为那颗写诗的心永远保持着不褪色的纯真和浪漫。这是命运赐予追梦人的最崇高的现实享受。而这样的心境,或许有的人一辈子都感觉不到。
人生被一连串的梦想支配着,梦想成全了人生。因为一个人有梦想,生命就有了交代,活着才觉得有意义。
人生是对岁月的回眸,梦想是与岁月的较量,只要有梦想,就征服了岁月。正如历尽沧桑的百岁老妪,仍能写出青春少女情怀的诗歌。她虽不能拒绝岁月的流逝和命运的沧桑,但却拥有了超越岁月的青春。
施经军语:有一种情怀叫梦想,有一种幸福叫超越。
范例二:只要有梦想
我从小喜欢画画,可上了小学之后,妈妈以时间紧,任务重为由让我放弃了画画.看到别人的画,我就会很羡慕,我想,我要是能坚持学下去的话,一定会比别人更强.
去年暑假一个偶然的机会,妈妈又让我学画画了.前提是不耽误学习和弹琴.来之不易的机会我一定会把握住的.老师认为我画得不错,就让我从素描开始.先画石膏几何体,一开始非常简单,正方体,长方体等,由于我画的速度比较快,马上画到了穿插体,这可把我难住了,画了两堂课都没过课.老师说我遇到了瓶颈,希望我能克服.如果我能马上渡过这次难关,就会进入另一层次---静物的学习.
我多么希望进入静物的学习呀!为了这个目标,我每天在家一有时间就照着书仔细临摹.恰巧,在这个时候我们语文课学了,看到徐悲鸿为了让外国人重新认识一下中国人,每天刻苦学画,最后赢得外国人对中国人的尊重.我就想,我学画的目的没达到徐悲鸿的高度,但是我也应该努力学画.
经过两周的练习,我过课了,进入了静物的练习.我真高兴呀!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以飞的速度学完了几何体.老师说,几何体是基本,就好像是我们学字的笔画一样,一定要牢牢掌握,为将来画头像打下良好的基础.我记住了老师的话,每天利用几分钟的时间练习一下几何体和打直线.
希望画头像的那一天能马上到来.我相信,只要有梦想,就一定会实现.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语文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7页。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