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4课 中国画-建筑画法 ▏人美版(北京)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1008/1281522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4课 中国画-建筑画法 ▏人美版(北京)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1008/1281522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美版(北京)六年级上册14. 中国画——建筑画法教案
展开这是一份人美版(北京)六年级上册14. 中国画——建筑画法教案,共4页。
| 第14课 中国画——建筑画法 | ||
指导思想 |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教师讲授山水建筑外形的笔法。教师鼓励学生积极体验,尝试表现山水中建筑的基本造型。学生探究国画材料、笔墨、线条、颜色等表现方法。 | ||
学情分析 | 学生有前面学习水墨造型方法的基础,基本掌握了墨色的变化,以及中锋、侧锋等基本笔法。有学习水仙、梅花造型的体验。 | ||
|
| ||
教学目标 | 1、初步了解中国画表现建筑的技法,感受山水画中的建筑造型以及与其他景物的关系。 2、尝试运用中国勾线、着色等表现建筑的方法,完成简单的小品画。 3、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体验探究,了解建筑造型的特点及笔法、墨色的变化,在欣赏感受、对比分析的过程中领会山水画的空间效果和意境,初步体会山水画画面的内涵。 4、通过学习中国画建筑的画法,感受山水画的意境美,体会山水画的文化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国画的理解和学习兴趣。 | ||
教学重点 | 初步了解中国画表现建筑的技法,尝试运用中国画勾线、着色等方法完成简单的小品画。 | ||
教学难点 | 画面构图,适当安排建筑的位置以及与其他景物的关系。 | ||
环境设计 | 毛笔、墨汁、中国画颜料、生宣纸、调色盘等。 | ||
教学过程 | |||
教学程序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教学意图 |
提问导入
互助探究
| 激趣入境,温故知新: 看书阅读:说一说你知道到中国建筑的哪些知识? 引出课题:中国画——建筑画法。 看书欣赏范画,找一找有什么建筑?在画面的作用及感受? 1. 春泉小隐图 2. 虎丘前山图 3. 夏山滴翠图 教师小结: 画龙点睛、烘托氛围。
讲授新课: 看课件:出示古建筑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建筑物结构特点及组成。了解不同的建筑风格。 尝试练习:5分钟
学生尝试建筑画法,教师巡视。 教师小结学生出现的问题:
|
学生读课文。 回答:亭台、楼阁、寺塔、房舍、桥梁等。 画龙点睛、烘托氛围。 学生回答: 于静物更和谐,起到画龙点睛。 更有生活情趣。
学生尝试练习:
学生练习。感受中国画建筑的画法。
学生讨论出现的问题 1 中锋用笔。 2 造型简洁,平行、对称。 3侧锋皴擦出明暗。 |
了解建筑的分类。
感受建筑在作品中的作用。
学生知道,自己的问题,为突破难点铺垫。 |
教师 示范 | 3、教师出示不同范画。 1、 教师演示: 2、勾勒添色的方法画建筑和树的步骤。 | 学生观看。
学生感受不同建筑的画法。
| 锻炼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进一步感受国画线的丰富及魅力。 |
| 互助创作,实践求新: 作业要求:用勾勒添色的方法,画简单的古建筑,并配上合适的景物。 辅导要点:勾线的力度;水分的把握;色彩的变化;鼓励学生大胆创作。 |
学生边看边领会构图和用笔墨的要领。 |
学习绘画技法,为创作做铺垫; |
艺术实践 | 评价展示,课后延伸: 布置国画古建筑的展览。 组织学生评价作品。 教师总结评价情况。 | 学生实践练习。(1)中锋行笔;(2)线条丰富、流畅、、有力度;(3)构图饱满;(4)添色时要色彩富于变化。 | 明确要求,提高绘画技能,感受传统绘画的魅力。 |
评价总结 | 评价展示,课后延伸: 布置国画古建筑的展览。 组织学生评价作品。 教师总结评价情况。 | 学生观摩作品,先自评后互评。 | 提高赏析和评价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
板书设计
|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人美版(北京)六年级上册14. 中国画——建筑画法教学设计,共7页。
这是一份人美版(北京)六年级上册15. 中国画——山水画法教学设计,共6页。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人美版(北京)五年级下册14. 中国画——树的画法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艺术实践,展示与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