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欧洲东部与俄罗斯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欧洲东部与俄罗斯第1页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欧洲东部与俄罗斯第2页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欧洲东部与俄罗斯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欧洲东部与俄罗斯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欧洲东部与俄罗斯,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欧洲东部与俄罗斯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乌克兰地处东欧平原南部,下图为乌克兰的植被分布图,其中虚线为自然植被带分界线。完成12题。1. 图中D 植被带为A.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 热带草原带                        D. 温带荒漠带2. 下列有关乌克兰自然带分布特点的成因说法正确的是A. 受纬度影响,自南向北气温升高                   B. 受地势影响,自南向北气温升高C. 受海陆位置影响,自西向东降水减少               D. 受海陆轮廓影响,自西向东降水减少【答案】1. A     2. C【解析】1. 据图可知,D植被主要分布在黑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因此相应的植被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故选A2. 据图植被带分界线的走向可知,自然带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西北-东南方向更替。南部地区纬度低,气温高;降水主要来自大西洋,受海陆位置影响,降水自西向东减少,引起自然带变化。故选C亚速海是世界上最浅的海,海水盐度低,沿岸常年有海流,冬季封冻面积大。刻赤海峡是连接亚速海和黑海的通道,二战时建有铁路大桥,后因自然原因损毁,2018年俄罗斯新建的刻赤海峡公铁两用大桥通车。下图为亚速海及周边区域略图。据此完成35题。3. 下列对亚速海海水盐度低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A. 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               B. 受西风影响,冬季降水多C. 大量淡水河流水的注入                 D. 海域较封闭,海水交换慢4. 图中甲处海流的方向为A. 自南向北            B. 自北向南            C. 自东向西            D. 自西向东5. 二战期间,刻赤海峡大桥自然损坏的原因最可能为A. 地震损毁            B. 火山摧毁            C. 浮冰撞毁             D. 泥沙淤积【答案】3. B     4. B     5. C【解析】3. 本题考查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影响盐度分布的主要因素有:蒸发与降水、结冰与融冰、河水的流入、海水的封闭程度等。A、从图中可看出该地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A正确;B、亚速海区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冬季盛行强大的偏北风而不是西风,故B错; C、从图中可看出当地有大量淡水河流水的注入,稀释了海水的盐度,故C正确;D、从图中该地只有狭窄的水道与外界相连,海域较封闭,由于海水本身盐度较低,海水交换慢,故D正确。本题要求选择说法错误的选项,故选B4. 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沙嘴与海流的关系。沙嘴的走向与海流流向、河流流向基本垂直,沙嘴是河流带来的泥沙和海流带来的泥沙共同顶托堆积形成的。图中河流在图中的东北角,沙嘴向南延伸,海流呈逆时针流动,因此海流向南流,故选B,其余选项可排除。5. 该处位于板块内部,火山地震灾害少,AB错误。冬季大幅封冻,冬季盛行偏北风,大风挟浮冰撞毁桥墩,导致大桥损毁,C正确。泥沙淤积不会导致大桥损毁,D错误。故选C如图所示,乌拉尔山脉绵延于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东欧平原之间。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大部分比东欧平原降水少。乌拉尔山脉两侧自北向南都依次分布着苔原、森林、森林草原和草原等自然带,但在同一自然带内乌拉尔山脉两侧的景观、物种组成等存在差异。据此完成68题。6. 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大部分比东欧平原降水少,是由于其距水汽源地远              受北冰洋沿岸洋流影响小  地势南高北低              水汽受乌拉尔山脉的阻挡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7. 推断乌拉尔山脉东西两侧的景观、物种组成差异最小的自然带是A. 苔原带            B. 森林带             C. 森林草原带              D. 草原带8. 西西伯利亚平原年降水量南北差异较小,但南部较干,主要原因是南部A. 沼泽分布少            B. 太阳辐射强             C. 河流向北流            D. 远离北冰洋【答案】6. D     7. A    8. B【解析】6. 读图可知,该地位于60°N附近,受西风带影响,西风从大西洋吹来,带来一定的水汽,与东欧平原相比,西西伯利亚距水汽源地远,所以降水相对少,正确。西西伯利亚平原和东欧平原受北冰洋沿岸洋流影响相差不大,错误。地势南高北低不是影响西西伯利亚平原降水少的主要原因,错误。西西伯利亚平原位于乌拉尔山脉的东侧,水汽受乌拉尔山脉的阻挡,所以降水少,正确。故D①④正确,ABC错误。故选D7. 由材料可知,乌拉尔山脉两侧自北向南都依次分布着苔原带、森林带、森林草原带和草原带等自然带,由于苔原带所处的纬度位置最高,热量条件最差,物种数量最少,景观较为单一,且乌拉尔山脉两侧热量条件接近,所以乌拉尔山脉东西两侧的景观、物种组成差异最小的自然带是苔原带,A正确。与苔原带相比,森林带、森林草原带和草原带的水热条件相对较好,物种数量较多,景观较为复杂,由于乌拉尔山脉两侧的水分条件差异较大,所以景观、物种组成差异较大,BCD错误。故选A8. 读图可知,西西伯利亚平原由南到北跨纬度较大,与北部相比,南部所处的纬度位置相对较低,太阳辐射强,蒸发量相对较大,所以,南部较干,B正确。沼泽分布少和河流向北流均不是造成南部较干的主要原因,AC错误。由题干可知,西西伯利亚平原年降水量南北差异并不大,所以,南部较干的原因并不是由于远离北冰洋,D错误。故选B2018513日,罗斯境内发生66441公顷的森林火灾,图中A地附近的针叶林遭到严重破坏。据此完成1011题。9. 对于图中四地的描述,正确的是A. 地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B. 地地热资源丰富C. 国中央大平原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乳畜业 D. 处洋流使得其沿岸针叶林分布纬度偏低10. 此次俄罗斯火灾形成的自然原因可能是A. 气候极端干旱,多大风                   B. 森林防火的设施老化,缺乏控制大火的能力C. 枝叶或密,遇火极易燃烧                 D. 此时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答案】9. B    10. A【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有气候的成因、地壳运动、农业地域类型、洋流、全球气候变暖。小题1定位四地位置是前提,小题2要注意问的是自然原因,影响火灾的三要素有温度、湿度和单位可燃的载量.。高温天气、降水少、相对湿度小、风大、长期干旱等都易发生火灾。9. 本题的考点有气候的成因、地壳运动、农业地域类型和洋流。地处于30°N -40°N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高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故A错误。地为冰岛,地处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地热资源丰富,故B正确。. 国为美国,该国中央大平原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商品谷物农业,故C错误。处洋流为阿拉斯加暖流,对沿岸的气候起增温增湿的作用,所以针叶林的纬度分布比同纬度会更高,故D错误。10. 本题主要考查气候异常的影响。俄罗斯中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降水少,夏季因为日照时间长,太阳高度角较大,气温高,再加上气候异常,出现了极端高温天气,持续的时间长,干热气流与森林枯枝落叶摩擦容易起;大风天气使得森林火灾蔓延,故A正确。森林防火的设施有些是人为生产的,所以B错误。针叶林树叶细长,不密,针叶林如果枯枝落叶积累多是容易发生火灾的,同时针叶林树脂多,也容易发生火灾,故C错误。副高主要在南北回归线到南北纬30度之间,俄罗斯森林在北纬60°N附近,离副高很远,故 D错误。 二、综合题。1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下图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沼泽广布。1)分析图示平原地区沼泽广布的原因。2)大河河口的鱼类资源丰富,但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相对较少。说明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较少的原因。3)试分析图示地区河流航运价值不高的原因。4)俄罗斯亚洲部分南部多山,可是西伯利亚大铁路就沿南部山区修建,这是为什么?【答案】1)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有土层冻结,阻滞水分下渗;凌汛导致河水泛滥;季节性积雪融水。(任答四点)2)鄂毕河河口区纬度高,水温低,鱼类生长慢。结冰期长,鱼类存活率偏低。鄂毕河流经沼泽营养物质被植物吸收,河水中营养物质严重缺乏,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北冰洋营养物质和饵料较为贫乏。(任答三点)3)纬度较高,封冻期长;流域内经济不发达,人口稀少,运输量小,河流流向与本国货运方向不一致。4南部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北部有冻土层、沼泽,建设难度大,安全系数低。人口和城市多分布于南部,运输量大,而北部人烟稀少。南部距离周边邻国较近,更便于发展经济。【解析】(1) 沼泽是许多自然地理条件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形成的。但主要条件是气候、水文、地质地貌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西西伯利亚平原人烟稀少,人类活动对沼泽形成影响小,主要是自然形成的,分析的时候需要从地形地质、气候和水文等方面入手。沼泽成因,需要从水的来源与水的去处方面考虑。水的来源主要包括降水多,或融水多等原因;水的去处,包括下渗、蒸发,排水的河道等方面分析。从材料可看出当地降水并不丰富,但纬度高,蒸发小;春季季节性融水较多,来水较多;当地地处西西伯利亚平原上,地势低平,容易积水,且排水不畅;当地冻土广布,下渗能力弱;当地河流自低纬流向高纬,有凌汛现象,容易导致河水泛滥。2)分析河流入海口处鱼类资源情况,需要营养物质和水温两个方面考虑。材料中可以提取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出鄂毕河流经沼泽营养物质被植物吸收到达入海口处的营养物质较少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文字材料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结合图示,鄂毕河河口纬度较高,水温较低,鱼类生长很慢。图示:鄂毕河河口纬度位置:70°N ,纬度高,河流结冰期长,不利于鱼类生长。北冰洋气候寒冷,洋面大部分常年冰冻。北冰洋营养物质和饵料较为贫乏。3)河流的航运价值高低从自然原因和社会经济原因进行分析。1、看河流径流量是否较大。一般来说,降水量大的区域,河流径流量就大。2、看地形起伏是否较小,河流的落差小,航运价值更高。3、看河流的冰期的长短。一般来说,纬度较高的河流的结冰期较长,河流的航运价值低。 4、看流域内经济是否发达。如果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的话,则对航运的需求量就大,河流的航运价值就比较高。反之,航运价值就较低。从图中可看出当地纬度较高,封冻期长,且越向北封冻期越长;西伯利亚地区人口稀少,经济相对落后,运量少。由于俄罗斯的经济重心主要在欧洲部分,本国的货运方向主要是东西向,而河流流向与本国货运方向不一致,故河流的航运价值低。4)俄罗斯地处中、高纬度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严寒而漫长,夏季凉爽而短促。俄罗斯自然资源丰富,种类繁多,蕴藏量大,自给程度高.西伯利亚大铁路就沿南部山区修建的原因.从自然原因和社会经济原因进行分析。南部矿产资源丰富、人口、城市多,与邻国距离近;南部纬度低,气温高,适合修建铁路.北部纬度高,有冻土层,不易修建铁路,且北部地区地广人稀,修建铁路经济价值低,不便于人们出行。 1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保加利亚属溫带大陆性气候,东部受黑海(black sea,因冬 天多风浪,保语意为不 好客的海)的影响,南部受地中海的影响有地中海式气候分布。材料二:保加利亚的玫瑰谷是欧洲十大旅游景点之一,北边是高大的巴尔干山脉,西南边山地有很多缺口,谷底阶地略向东南倾斜,排水条件好,出产了世界最好的玫瑰。每年6月份的第一个周末,世界各地游客云聚于此,参加当地拥有百年历史的盛大节日——玫瑰节。在我国也有众多玫瑰谷,三亚的亚龙湾、北京的大沟村、成都的花园镇等……材料三:玫瑰喜冷怕热、爱阳又忌阳、开花期忌阳、喜水足肥丰、灌溉方便、排水性能较好的土壌。玫瑰谷独有的地形地势,为优质玫塊的生长创造了绝佳的条件。1)分析黑海保加利亚沿岸冬季多风浪的原因。2)从地形地势角度分析,保加利亚玫瑰谷盛产优质玫瑰的有利条件。3)说出花农举办玫瑰节对当地的贡献。【答案】1)冬季,黑海西北部的欧洲大陆,温度低,形成高气压,而黑海及南部温度较高,形成低气压,在黑海西北部形成强烈的偏北风。黑海西北侧山脉之间发育有几条大河,河谷地形的狭管效应加剧了偏北风的风势,故造成黑海西北部波涛汹涌。2北边巴尔干山脉,阻挡了冬季南下的寒风,山谷地形气候温和;南部峡谷有利于地中海暖湿气流进入,多阴雨天气;河谷地形,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养分积累;河谷地带地势想东南倾斜,有利于排水;河谷地带地形起伏和缓,土壤层深厚肥沃。3提升城市知名度;增加当地经济收入;促进旅游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促进民族文化传播。【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形对风浪的影响及区域农业区位因素及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意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总体难度不大。1)黑海保加利亚沿岸冬季多风浪的原因主要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及地形角度分析。从气压差异看,黑海西北部是辽阔的欧洲大陆,在冬季形成高气压,而黑海又是一个辽阔幽深的内陆海,东南部又是干旱炎热的阿拉伯沙漠地区,在冬季会形成低气压,河谷地形的狭管效应(北边是高大的巴尔干山脉,西南边山地有很多缺口)加剧了偏北风的风势2)有利条件主要从玫瑰生长习性入手,由保加利亚纬度位置可知,该地气候温和,由地形条件,山脉阻挡冬季温暖,阳坡光照的分析,地势条件分析。土壤,排水条件好,开花时多雨、雾阴天 ,忌光分析。3)说出花农举办玫瑰节对当地的贡献。从对当地经济、促进其他产业及救援和文化传播方面分析。玫瑰节期间有世界各地游客云集,使得各地文化在此交融,提升了该地城市知名度,促进文化交流与当地文化的传播。同时,大量游客云集,促进了旅游业发展,增加了就业,同时经济收入增加。  

    相关试卷

    专题21 欧洲东部和北亚-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之考前押大题(浙江专用)(解析版):

    这是一份专题21 欧洲东部和北亚-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之考前押大题(浙江专用)(解析版),共21页。

    新高考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79欧洲东部北亚与俄罗斯:

    这是一份新高考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79欧洲东部北亚与俄罗斯,共3页。

    统考版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微专题小练习专练58欧洲东部北亚与俄罗斯:

    这是一份统考版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微专题小练习专练58欧洲东部北亚与俄罗斯,共3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