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人教B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第二章 平面解析几何2.5 椭圆及其方程2.5.1 椭圆的标准方程学案设计
展开椭圆的标准方程
课标解读 | 课标要求 | 素养要求 |
1.了解椭圆的实际背景,感受椭圆在刻画现实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2.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椭圆的过程,掌握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 | 1.数学抽象、逻辑推理——能借助实验引入椭圆的概念并推导出椭圆的方程. ⒉数学运算——能根据具体的题目条件求解椭圆的标准方程并能够应用. |
自主学习·必备知识
见学用75页
教材研习
教材原句
要点一椭圆的定义
如果,,是平面内的两个定点,是一个常数,且,则平面内满足① 的动点的轨迹称为椭圆,其中,两个定点,称为椭圆的焦点,两个焦点之间的距离称为椭圆的② 焦距 .
要点二椭圆的标准方程
1.焦点在轴上的椭圆的标准方程:③ ,其中 .此时椭圆的焦点为, .
2. 焦点在轴上的椭圆的标准方程:④ ,其中 .此时椭圆的焦点为, .
自主思考
1.已知,,平面内到,,两点的距离之和等于8和等于6的点的轨迹是椭圆吗?
答案:提示因为,所以动点的轨迹是线段,不是椭圆;因为,所以动点不存在,因此轨迹不存在.
2.由椭圆的标准方程如何判断椭圆焦点的位置?
答案:提示判断椭圆焦点在哪个坐标轴上就要判断椭圆的标准方程中项、项的分母哪个更大一些,即“谁大在谁上”.
名师点睛
1.对椭圆定义的三点说明
(1)椭圆是在平面内定义的,所以“平面内”这一条件不能忽视.
(2)定义中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和是常数,不能是变量.
(3)常数()必须大于两定点间的距离,否则轨迹不是椭圆,这是判断一曲线是不是椭圆的限制条件.
2.对椭圆标准方程的三点认识
(1)标准方程的几何特征:椭圆的中心在坐标原点,焦点在轴或轴上.
(2)标准方程的代数特征:方程右边为1,左边是关于与或与的平方和,并且分母为不相等的正值.
(3),,三个量的关系:椭圆的标准方程中,表示椭圆上的点到两焦点的距离的和的一半,可借助图形帮助记忆.长为,,(都是正数)的线段恰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是斜边长,所以,,且 .(如图所示)
互动探究·关键能力
见学用76页
探究点一椭圆的定义
精讲精练
例(1)如图所示,是圆内一定点,是圆周上一个动点,的垂直平分线与交于点,则点的轨迹是( )
A.圆B.椭圆
C.线段D.射线
(2)若动点满足,则动点的轨迹是( )
A.线段B.圆
C.椭圆D.直线
答案:(1)(2)
解析:(1)连接(图略),垂直平分,,设圆的半径为,
则,故点的轨迹是以,A为焦点的椭圆,故选B.
(2)动点满足,设,,
可得,,
动点的轨迹为线段.
解题感悟
椭圆的定义具有双向作用,即若(),则动点的轨迹是椭圆;反之,椭圆上任意一点到两焦点的距离之和必为 .
迁移应用
1.点是圆:内一定点,动圆与已知圆内切且过点,判断圆心的轨迹.
答案:方程化成标准形式为,则,半径 .因为动圆与已知圆内切且过点,所以,根据椭圆的定义知,圆心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和为定值8,且,所以圆心的轨迹是以,为焦点的椭圆.
探究点二用待定系数法求椭圆的方程
精讲精练
例(1)已知椭圆的两个焦点坐标分别是(-4,0)(4,0),并且经过点,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2)若椭圆经过(2,0)和(0,1)两点,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答案:(1)椭圆的焦点在轴上,设它的标准方程为 .依题意得解得
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
(2)设椭圆的方程为 .
椭圆过(2,0)和(1,0)两点,
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
解题感悟
求椭圆的标准方程时,要“先定型,再定量”,即要先判断焦点位置,再用待定系数法设出适合题意的椭圆的标准方程,最后由条件确定待定系数即可.
(1)当所求椭圆的焦点位置不能确定时,应按焦点在轴上和焦点在轴上进行分类讨论,但要注意这一条件.
(2)当已知椭圆经过两点,求椭圆的标准方程时,把椭圆的方程设成的形式,有两个优点:①列出的方程组中分母不含字母;②不用讨论焦点所在的坐标轴,从而简化求解过程.
迁移应用
1.已知椭圆的右焦点为,点(0,-3)在椭圆上,则椭圆的方程为( )
A. B.
C. D.
答案:
解析:由题意可得解得故椭圆的方程为 .
2.与椭圆有相同的焦点,且短轴长为2的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
A. B.
C. D.
答案:
解析:化为标准方程为,
可知椭圆的焦点在轴上,焦点坐标为,
故可设所求椭圆的方程为,
又,即,,所以,故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
探究点三椭圆的定义及方程的应用
精讲精练
例(1)(多选)(2021山东聊城高二期中)已知是椭圆上一点,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且,则( )
A.的周长为12
B.
C.点到轴的距离为
D.
(2)已知分别是椭圆的左、右焦点,过的直线与椭圆交于两点,,且,则与的面积之比为( )
A. B.
C. D.
答案:(1) ; ; (2)
解析:(1)由椭圆方程知,,所以,,
所以的周长为,故A选项错误;
在中,由余弦定理可得,
所以,
解得,
故,故B选项正确;
设点到轴的距离为,
则,
所以,故C选项正确;
,故D选项正确.
(2)设,则,
,,
由椭圆的定义可得,,则,
,,
即,解得,
则与的面积之比 .
解题感悟
(1)在椭圆中,当椭圆上的点不是椭圆与焦点所在轴的交点时,这个点与椭圆的两个焦点可以构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就是焦点三角形.这个三角形中一条边长等于焦距,另两条边长之和等于 .
(2)在处理椭圆中的焦点三角形问题时,可结合椭圆的定义及三角形中的有关定理和公式(如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三角形面积公式等)来求解.
迁移应用
1.设为椭圆上的一个点,,为椭圆的焦点,,则的面积为( )
A.3B.3C.2D.33
答案:
解析:因为椭圆的方程为,所以,,,
设,,则,
由余弦定理得
,又,所以,
又,
所以,即,
所以 .
评价检测·素养提升
见学用77页
课堂检测
1.(2020山东潍坊高二月考)若点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和为2,则点的轨迹是( )
A.椭圆B.直线
C.线段D.不存在
答案:
2.已知椭圆的焦距是6,且椭圆上的点到两个焦点的距离之和等于10,则椭圆的标准方程是( )
A. B.
C. D.或
答案:
3.已知椭圆,分别是其左、右焦点,过点作一条斜率不为0的直线交椭圆于两点,则的周长为( )
A.5B.10C.20D.40
答案:
素养演练
逻辑推理——利用椭圆的定义求解最值问题
1.(2020山东临沂高二期中)点在椭圆上,的右焦点为,点在圆上,则的最小值为 .
解析:审:已知椭圆的方程,求椭圆上的动点到圆上的动点与定点距离差的最小值.
联:记椭圆的左焦点为,则,由圆的方程,得到圆的圆心和半径,画出图形,结合图形,得到,即可求出结果.
答案:解:记椭圆的左焦点为,
则①,
所以,
可化为,即圆的圆心为②(-3,4),半径,
作出图形如下:
由圆的性质可得,,
所以(当且仅当③,,,四点共线时,等号成立),所以的最小值为 .
解析:思:求一动点到两点的距离差的最小值时,一般根据动点的轨迹方程,结合定义,将差转化为距离和的问题,结合图形,即可求出结果.
高中第二章 平面解析几何2.5 椭圆及其方程2.5.1 椭圆的标准方程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第二章 平面解析几何2.5 椭圆及其方程2.5.1 椭圆的标准方程导学案,共14页。
人教B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2.5.1 椭圆的标准方程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B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2.5.1 椭圆的标准方程学案设计,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学习小结,达标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B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2.5.1 椭圆的标准方程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B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2.5.1 椭圆的标准方程学案设计,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