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备课ppt课件
展开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比较。
e7d195523061f1c0d318120d6aeaf1b6ccceb6ba3da59c0775C5DE19DDDEBC09ED96DBD9900D9848D623ECAD1D4904B78047D0015C22C8BE97228BE8B5BFF08FE7A3AE04126DA07312A96C0F69F9BAB7BD80C4565564AEEC2C5C533DD9183AF9FD21A43FE32BD2EB8FA8A1BD73C843DBB217D569C6F92523D450AB0C0BFF8B5D83D20CE605574F48
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相互关系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是 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
我国古都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北京的繁盛,皆与水运有关。
西方的重要城市,如巴黎、伦敦、维也纳、布达佩斯等的兴起,也与河流有着密切关联。
古代水运地位突出,较大的城市多沿河流发展。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与交通运输有着密切联系。
伦敦,是英国首都,世界金融中心,也是一座全球领先的世界级城市。它位于英格兰东南部,跨泰晤士河下游两岸,距河口88千米。
巴黎,是法国首都和最大城市,也是世界五个国际大都市之一。巴黎位于法国北部巴黎盆地的中央,横跨塞纳河两岸,距河口375千米。
从西安往西,沿古丝绸之路可达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城市。
在西方,罗马帝国修建了四通八达的道路系统,对欧洲城市的兴起发挥了重要作用。
由于政治、经济和军事的需要,古代十分重视道路的建设,许多城市依托陆路交通发展起来。
铁路的修建,能够带动沿线城市迅速崛起。
我国一些新兴的交通枢纽城市,就是依托铁路发展起来的,比如石家庄、株洲和怀化。
由于京杭运河的开凿,我国南方与北方的经贸联系得以加强,扬州、济宁、聊城等城市凭借运河得到充分发展。
当运河严重淤塞后,这些城市的发展明显受阻。但随着京沪铁路的建成通车,铁路运输逐步取代水运,铁路沿线的城市便迅速发展壮大。
一个地区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会给这个地区的城市格局带来很大影响。
阅读教材P87“活动”材料,以扬州的兴衰为例,分析交通运输的变化对城镇发展的影响。
京杭大运河的开凿,使扬州成为我国古代水陆交通枢纽和盐运中心、南北漕运咽喉,交通的繁荣使扬州成为当时世界大城市之一。
①清代中叶以后,京杭大运河淤塞,城市发展缓慢甚至停滞;②京沪铁路的修建、沿海航运的发展,使扬州加速衰落。
①扬州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古城,又是闻名的旅游城市,在全国拥有很高的知名度;②京杭大运河大规模疏浚,加强了扬州与运河沿线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带动扬州经济的发展;③随着连淮扬镇高铁的修建,扬州进入全国高速铁路网,交通地位得以提升,有利于城市的发展。
提高了可达性更强化了区位优势促进各种生产力要素的流动和集聚形成经济带
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
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以港口城市为核心,以沿海航线和交通干线为发展轴。
由河流干流及支流、城市、工业区等构成的经济带,以河流为发展轴,以主要城市和交通枢纽为增长极。
以铁路、干线公路为发展轴,以大中城市和交通枢纽为增长极。
依托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交通运输方式,逐步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阅读 陇海—兰新经济带 陇海一兰新经济带贯穿我国东、中、西部10个省区,共与10多条南北向铁路交会,另有310国道与陇海铁路并行,312国道与兰新铁路并行。陇海一兰新线将东陇海经济带与中部的中原城市群、西部的关中城市群,以及兰新经济带连接起来,形成一条以铁路干线为纽带的发展轴。
发展轴内煤炭、水力、有色金属、农业资源丰富,能源、电力、有色冶金、轻纺、石化、装备制造、电子、航空航天等工业较为发达,已形成郑州、西安、兰州、乌鲁木齐等若干重要的区域性经济中枢,以及.徐州、开封、宝鸡、天水等一批工业和旅游城市。陇海一兰新沿线虽然开发历史悠久,但沿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沿线中心城市辐射能力有限,城市间横向联系和分工协作还不够密切,整体发展程度不及沿海发展轴和长江经济带。
查阅相关资料,完成下表内容。
(1)指出不同交通方式(高速公路、新干线、航空)随距离增加所占份额的变化。(2)从高速公路的长度、密度、连通性等方面比较1975年、1985年、2014年日本高速公路布局的变化。(3) 日本提出在东京、大阪、名古屋、札幌、福冈等主要区域城市之间实现3小时交通圈,分析新干线在沿线区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4)举例说明交通运输和日本太平洋沿岸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
1、阅读课本89页《日本东海道经济带》,指出不同交通方式(高速公路、新干线、航空)随距离增加所占份额的变化。
随距离增加所占份额高速公路减少;新干线先增加后减少;航空增加。
2.从高速公路的长度、密度、连通性等方面比较 1975 年、1985 年、2014 年日本高速公路布局的变化。
长度增加,密度增大,岛屿的南北、东西几乎全部贯,通连通性增强。
3.日本提出在东京、大阪、名古屋、札幌、福冈等主要区域城市之间实现 3小时交通圈,分析新干线在沿线区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缩短运行时间,增加通过能力降低运输成本,减少运输污染,促进区域间生产与文化交流和联系,促进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日本资源能源短缺、国内市场狭小,交通运输发展能加强日本对外联系,缓解资源和市场问题;日本经济对交通依赖度高,沿海地区交通发达,对外联系便捷,促使产业向太平洋沿岸布局,形成太平洋沿岸经济带;太平洋沿岸经济带的发展,促进沿岸经济发展,提升运输能力,促进沿线交通运输的发展。
4、举例说明交通运输和日本太平洋沿岸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
①日本资源能源短缺、国内市场狭小,交通运输发展能加强日本对外联系,缓解资源和市场问题;②日本经济对交通依赖度高,沿海地区交通发达,对外联系便捷,促使产业向太平洋沿岸布局,形成太平洋沿岸经济带;③太平洋沿岸经济带的发展,促进沿岸经济发展,提升运输能力,促进沿线交通运输的发展。
近年来,北京市大力发展地铁交通。在新建地铁沿线住宅区、大型商场不断涌现。据此完成1~3题。1.在新建地铁沿线住宅区、大型商场不断涌现,体现出( ) A.交通是影响特大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 B.交通是影响住宅区选址的首要因素 C.交通运输方式变化直接影响城市的兴衰 D.交通通达性的变化影响城市土地利用方式2.与乘坐公交车相比,选择地铁出行更( ) A.廉价 B.安全 C.快捷 D.灵活3.北京市大力发展地铁交通的主要目的是( ) A.扶持国有大中型企业 B.控制出租车的发展 C.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D.提高地铁公司效益“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这是古人对扬州的赞誉与向往。扬州位于京杭大运河沿岸,历史上曾经是全球十大繁华都市之一,地位堪比今天的纽约、巴黎。下图为京杭运河古今通航图。据此完成4~5题。4.古代京杭运河沿线城市众多的原因是( ) A.水源丰富 B.水运便利 C.景色优美 D.便于军事防卫5.今日扬州经济地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京杭运河沿线环境污染严重 B.洪水等自然灾害频发 C.扬州能源资源的枯竭 D.区域交通运输方式发展变化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四章 区域发展战略第一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教案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四章 区域发展战略第一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教案配套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高速化,大型化,多样化,专业化,立体化,新特点,探究2,探究3,探究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背景图课件ppt: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背景图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高速化,大型化,多样化,专业化,立体化,新特点,探究2,探究3,案例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课文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课文内容ppt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自主预习,自我检测,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