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二轮复习专题9突破实验选择题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二轮复习专题9突破实验选择题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备考要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考点一,核心回扣,3常用计量仪器,4其他仪器,3气密性检查装置,沉淀剂,过滤器,瓶塞旋转180°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了解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2.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能识别化学品标志,了解实验室一般 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3.掌握常见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的方法,掌握溶液的配制方法。4.掌握常见离子的检验。
1.仪器的识别(1)用作容器或反应器的仪器
①试管 ②蒸发皿 ③坩埚 ④圆底烧瓶 ⑤平底烧瓶 ⑥烧杯 ⑦蒸馏烧瓶 ⑧锥形瓶 ⑨集气瓶 ⑩广口瓶 ⑪燃烧匙
(2)用于分离、提纯和干燥的仪器
①漏斗 ②分液漏斗 ③球形干燥管
①量筒 ②容量瓶 ③滴定管 ④温度计 ⑤托盘天平
①冷凝管(球形冷凝管或直形冷凝管) ②表面皿 ③滴瓶 ④胶头滴管
2.仪器的简单组装(1)物质分离、提纯装置
思维模型物质分离、提纯是通过恰当的方法将混合物中各组分分开,得到纯净的物质,且要求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具体解题模型如下:
(2)可作为冷凝或冷却的装置
3.物质的分离和提纯(1)物质分离与提纯的常用方法①升华法;②过滤法;③蒸馏法;④萃取分液法;⑤洗气法;⑥燃烧法。(2)物质分离与提纯的常见类型①“固+固”混合物的分离(提纯)
②“固+液”混合物的分离(提纯)
③“液+液”混合物的分离(提纯)
④“气+气”混合物的分离(提纯)
4.熟记必备(1)测定溶液pH的操作将一小块pH试纸放在干燥洁净的表面皿上,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到pH试纸中央,待变色 后再和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对应的pH。(2)沉淀剂是否过量的判断方法①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少量 ,若无沉淀产生,则证明沉淀剂已过量,否则沉淀剂不过量。②静置,取适量上层清液于另一洁净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与沉淀剂作用产生沉淀的试剂,若产生沉淀,证明沉淀剂已过量,否则沉淀剂不过量。
(3)洗涤沉淀操作将蒸馏水沿着玻璃棒注入 中至浸没沉淀,静置,待水 流下,重复2~3次即可。(4)判断沉淀是否洗净的操作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试剂),若没有……现象,证明沉淀已经洗净。(5)容量瓶检漏操作向容量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塞好瓶塞,用食指摁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立过来,观察瓶塞周围有无水漏出。如果不漏水,将瓶正立并将 塞紧,把容量瓶倒立过来,再检查是否漏水。如果仍不漏水,即可使用。
(6)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操作①酸式滴定管:关闭活塞,向滴定管中加入适量水,用滴定管夹将滴定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观察是否漏水,若2分钟内不漏水,将___________ ,重复上述操作。如果仍不漏水,即可使用。②碱式滴定管:向滴定管中加入适量水,用滴定管夹将滴定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观察是否漏水,若2分钟内不漏水,轻轻挤压 ,放出少量液体,再次观察滴定管是否漏水。如果仍不漏水,即可使用。
(7)滴定管赶气泡的操作①酸式滴定管:右手将滴定管倾斜30°左右,左手迅速打开活塞使溶液冲出,从而使溶液充满 。②碱式滴定管:将胶管弯曲使玻璃尖嘴向上倾斜,用两指捏住胶管,轻轻挤压 ,使溶液从尖嘴流出,即可赶出碱式滴定管中的气泡。
②有长颈漏斗的装置(如图):用止水夹关闭烧瓶右侧的导气管,向长颈漏斗中加入适量水,长颈漏斗中会形成一段液柱,停止加水,过一段时间后,若漏斗中的液柱高度 ,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8)装置气密性检查①简易装置:将导气管一端放入水中(液封气体),用手捂热试管,观察现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冷却到室温后,导管口有一段 ,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9)气体验满和检验操作①氧气验满: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说明收集的氧气已满。②可燃性气体(如氢气)的验纯方法:用 收集一小试管的气体,用大拇指堵住管口移近火焰,放开手指,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气体不纯;若听到轻微的“噗”的一声,则说明气体纯净。③二氧化碳验满:将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火焰熄灭,则气体已收集满。
④氨气验满: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集气瓶口,若试纸变蓝,则说明气体已收集满。⑤氯气验满:将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放在集气瓶口,若试纸变蓝,则说明气体已收集满。(10)焰色反应的操作先将铂丝蘸取盐酸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反复几次,直到与酒精灯火焰颜色接近为止。然后用铂丝蘸取少量待测液,放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若呈黄色,则说明溶液中含Na+;若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呈紫色,则说明溶液中含K+。
(11)萃取分液操作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混合液倒入分液漏斗中,盖好玻璃塞,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将分液漏斗倒置,充分振荡、静置、分层,在漏斗下面放一个小烧杯,先打开上口塞子再打开分液漏斗活塞,使下层液体从下口沿烧杯壁流下,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12)浓H2SO4稀释操作将浓H2SO4沿烧杯壁缓缓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13)粗盐的提纯①实验室提纯粗盐的实验操作依次为取样、 、 、 、 、_____。②若过滤时发现滤液中有少量浑浊,从实验操作的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过滤时漏斗中液面高出滤纸边缘、玻璃棒靠在单层滤纸一边弄破滤纸。
(14)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向煮沸的蒸馏水中逐滴滴加 ,当液体变为红褐色时,立即停止加热。(15)从某物质稀溶液中结晶的实验操作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 __ 。②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或带结晶水的: 。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1) ( )(2) ( )(3) ( )
1.判断下列装置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5) ( )
(4) ( )
(6) ( )
(7) ( )
2.完成下列表格。(1)常见混合物的除杂
加热(固体时)或加适量NaOH(液体时)
(2)常见混合气体的除杂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石灰乳
图Ⅳ为冷凝除杂,如除去SO2中的SO3气体,CO2中的H2C2O4气体等。
(一)全国卷角度一 仪器识别与基本操作1.(2018·全国卷Ⅲ,10)下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A.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H2时,加几滴CuSO4溶液以加快反应速率B.用标准HCl溶液滴定NaHCO3溶液来测定其浓度,选择酚酞为指示剂C.用铂丝蘸取某碱金属的盐溶液燃烧,火焰呈黄色,证明其中含有Na+D.常压蒸馏时,加入液体的体积不超过圆底烧瓶容积的三分之二
解析 用标准盐酸滴定NaHCO3溶液,滴定至终点时溶液呈弱酸性,应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B项错误;加几滴CuSO4溶液发生反应:Zn+Cu2+===Zn2++Cu,Zn与置换出来的Cu及稀H2SO4构成Cu—Zn原电池,加快了放出H2的速率,A项正确;黄色是Na+的焰色,C项正确;常压蒸馏时,加入液体的体积既不能太少,也不能超过圆底烧瓶容积的三分之二,D项正确。
2.(2018·全国卷Ⅱ,13)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解析 Fe3+具有氧化性,能被维生素C还原,溶液颜色发生变化,B项正确;NaOH溶于水放热,应冷却后再转移到容量瓶中定容,A项错误;若H2最后通过KMnO4溶液,则H2中会含有水蒸气,C项错误;NaHSO3与双氧水反应,无明显现象,无法判断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D项错误。
3.(2017·全国卷Ⅲ,9)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解析 A项,滴定管最大刻度至尖嘴部分液体不在刻度内,若把30 mL刻度处的液体全部放出,其放出液体体积大于20 mL,错误;B项,碘易溶于酒精,故可用酒精清洗碘升华实验所用的试管,正确;C项,pH试纸测定醋酸钠溶液pH时不能用水润湿,否则醋酸钠溶液被稀释,导致测定结果偏小,错误;D项,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应在烧杯中溶解固体,不能直接把固体放在容量瓶中溶解,错误。
角度二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4.(2020·全国卷Ⅰ,9)下列气体去除杂质的方法中,不能实现目的的是
解析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仅能与H2S反应,而且也能与SO2反应,A项不能实现目的。
(二)新高考卷5.(2021·广东,12)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或做法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解析 将铜丝插入浓硝酸中开始会产生二氧化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A不符合题意;二氧化氮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存在平衡:2NO2(g) N2O4(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NO2为红棕色气体,将密闭烧瓶中的NO2降温,会使该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气体颜色变浅,因此可达到实验目的,B符合题意;乙醇与水互溶,不能作碘单质的萃取剂,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不符合题意;一般情况下,剩余试剂需放到指定的容器中,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以防污染原试剂,操作错误,D不符合题意。
A.测定醋酸浓度 B.测定中和热 C.稀释浓硫酸 D.萃取分离碘水中的碘
6.(2021·河北,3)下列操作规范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解析 氢氧化钠溶液需装于碱式滴定管中,氢氧化钠溶液与醋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的醋酸钠溶液呈碱性,因此滴定过程中选择酚酞作指示剂,当溶液由无色变为淡红色时,达到滴定终点,故选A;测定中和热实验中温度计用于测定溶液温度,不能与烧杯底部接触,并且大、小烧杯之间用纸条填满,并使大、小烧杯杯口相平,防止热量散失,故不选B;容量瓶为定容仪器,不能用于稀释操作,故不选C;分液过程中长颈漏斗下方放液端的长斜面需紧贴烧杯内壁,防止液体流下时飞溅,故不选D。
7.(2021·湖南,3)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解析 若Fe2+被氧化为Fe3+,Fe3+能与SCN-生成Fe(SCN)3,溶液变成红色,能达到实验目的,故A不符合题意;实验室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加热制氯气,先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混有的氯化氢,再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干燥,能达到实验目的,故B不符合题意;用pH试纸测定NaOH溶液的pH,不能润湿pH试纸,否则会因浓度减小而影响测定结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C符合题意;制取无水酒精时,通常把工业酒精跟新制的生石灰混合,加热蒸馏,能达到实验目的,故D不符合题意。
已知Fe3+在浓盐酸中生成黄色配离子[FeCl4]-,该配离子在乙醚(Et2O,沸点34.6 ℃)中生成缔合物Et2O·H+·[FeCl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萃取振荡时,分液漏斗下口应倾斜向下B.分液时,应先将下层液体由分液漏斗下口放出C.分液后水相为无色,说明已达到分离目的D.蒸馏时选用直形冷凝管
8.(2020·山东,8)实验室分离Fe3+和Al3+的流程如下:
解析 萃取振荡时,分液漏斗下口应倾斜向上,A项错误;分液时先将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B项正确;水相为无色说明黄色配离子基本被萃取出来,C项正确;直形冷凝管有利于液体全部流出,D项正确。
1.(2021·洛阳市高三模拟)下列有关实验说法正确的是A.酒精灯加热烧瓶时不用垫石棉网B.金属钠着火时,可用细沙覆盖灭火C.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乙醇(沸点78.3 ℃)和苯(沸点80.1 ℃)D.用容量瓶配制溶液,若加水超过刻度线,可用滴管吸出多余液体
解析 烧瓶底面积大,为使受热均匀, 酒精灯加热烧瓶时需垫石棉网,A错误;因为二者沸点太接近,故不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乙醇和苯,C错误;用容量瓶配制溶液,若加水超过刻度线,则体积不准确,必须重新配制,不可用滴管吸出多余液体,D错误。
2.(2021·西安市高三一模)下列实验操作或实验仪器的使用正确的是A.分液时,上层液体由分液漏斗下口放出B.用剩的药品能否放回原瓶,应视具体情况而定C.用带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盛装Na2SiO3溶液D.滴定接近终点时,滴定管的尖嘴不能接触锥形瓶内壁
解析 分液时,下层液体由分液漏斗下口放出,上层液体由分液漏斗上口倒出,故A错误;一般情况下,为防止用剩的药品在空气中变质,放回原瓶污染瓶中药品,则不能把药品放回原瓶,而特殊药品如用剩的金属Na等应放回原瓶,故B正确;硅酸钠溶液具有粘结性,会使玻璃塞和试剂瓶粘结在一起打不开,故不能选用带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盛装Na2SiO3溶液,故C错误;滴定接近终点时,滴定管的尖嘴应接触锥形瓶内壁,使标准液与待测液充分反应,减小实验误差,故D错误。
3.(2021·西安市高三模拟)下列图示的实验或操作正确的是
解析 分离甲苯和水,采用蒸馏的方法,但温度计水银球应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A项错误;蒸发浓缩、结晶实验应该在蒸发皿中进行,B项错误;除去CO中的CO2,可采用NaOH溶液洗气的方法,C项正确;萃取振荡时倒转漏斗,漏斗颈斜向上,打开旋塞放气,D项错误。
4.(2021·江苏宿迁市高三模拟)以含钴废渣(主要成分CO、C2O3,还含有Al2O3、ZnO等杂质)为原料制备C2O3的一种实验流程如下:
A.用装置甲制备“酸浸”所需的SO2B.用装置乙配制“酸浸”所需的1 ml·L-1H2SO4溶液C.用装置丙过滤“沉钴”所得悬浊液D.用装置丁灼烧CCO3固体制C2O3
下列与流程相关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解析 浓硫酸与铜反应需要加热,甲装置没有加热装置,无法反应制取SO2,故A错误;胶头滴管使用时应悬于容量瓶上方,不能伸入容量瓶内,会污染试剂,故B错误;用装置丙可以过滤“沉钴”所得悬浊液,且装置中操作正确,故C正确;灼烧CCO3固体应用坩埚,不能在烧杯中直接灼烧固体,故D错误。
5.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选用的试剂或分离方法错误的是
解析 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可加蒸馏水溶解固体,再通过蒸发浓缩、降温结晶的方法,获得纯净的KNO3固体,A项正确;HCl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B项正确;加入的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Ca(OH)2,消耗掉部分水,再通过蒸馏获得乙醇,D项正确。
物质的检验、鉴别及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
1.常见阴离子的检验(1)利用酸碱指示剂检验
→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色
(3)利用AgNO3(HNO3酸化)溶液检验
(4)利用某些特征反应检验I-:滴入淀粉溶液和氯水,溶液变蓝色或加入氯水和四氯化碳,四氯化碳层呈紫红色。
2.常见阳离子的检验H+―→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色
Cu2+——产生蓝色沉淀Fe3+——产生红褐色沉淀Fe2+——先产生白色沉淀,然后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 变为红褐色Al3+——产生白色沉淀,继续加入NaOH,溶液,白色沉淀 又会溶解 ——共热生成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K+——火焰呈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Na+——火焰呈黄色
Fe3+ ——加入KSCN溶液呈红色
加入KSCN溶液无现象,滴加新制
Fe2+ ——氯水或双氧水后溶液呈红色;加入K3[Fe(CN)6] 溶液有蓝色沉淀
3.离子检验实验操作的答题模板操作 ⇒ 现象 ⇒ 结论取样,加入…… ⇒ 有……生成 ⇒ ……含有……例如:检验某溶液中含有Fe2+而不含Fe3+的方法是取适量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向溶液中滴加几滴H2O2(或新制氯水),溶液变为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Fe2+而不含Fe3+。
也可能含K+,检验K+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若火焰呈紫色说明含有钾元素,否则不含有
挥发出的乙醇、生成的乙烯及副反应生成的SO2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NH3极易溶于水,在溶液中加入稀NaOH溶液,不加热时NH3不会逸出
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的是具有强氧化性的气体,Y可能是Cl2,也可能是O3、NO2等气体
O3、Cl2等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若溶液Y中含有 ,滴加稀硝酸时能被氧化成 ,加入BaCl2也会有白色沉淀产生;若溶液中含有Ag+,也会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
碳碳双键和醛基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用酸性KMnO4溶液无法证明该有机物中含有碳碳双键
只要是挥发性的浓酸遇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都能产生白烟,浓盐酸、浓硝酸都符合
Fe2+的检验方法正确
H2SO3是中强酸,电离出的H+与溶液中的 能将 氧化成 ,故该白色沉淀是BaSO4
H2SO3是中强酸,而HCl是强酸,不能由中强酸制强酸
在Fe(NO3)2中加入稀硫酸后,Fe2+能被H+、 (两者同时存在相当于HNO3)氧化成Fe3+而干扰实验
角度一 物质的检验1.(2020·天津,6)检验下列物质所选用的试剂正确的是
解析 淀粉遇碘单质才会变蓝,海水中的碘元素主要是以离子的形式存在,无法检验,A错误;SO2气体和CO2气体均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错误;铜离子可以和氨水先形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再与氨水结合生成铜氨络合离子[Cu(NH3)4]2+,可以检验,C正确;氨气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D错误。
角度二 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2.(2021·全国乙卷,8)在实验室采用如图装置制备气体,合理的是
解析 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A错误;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共热制备氯气为固液加热反应,需要选用固液加热装置,故B错误;
二氧化锰和氯酸钾共热制备氧气为固固加热的反应,能选用图中的加热装置,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可选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C正确;氯化钠与浓硫酸共热制备氯化氢气体为固液加热反应,需要选用固液加热装置,故D错误。
3.(2020·全国卷Ⅲ,10)喷泉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应用下列各组气体—溶液,能出现喷泉现象的是
解析 H2S与稀盐酸、NO与稀H2SO4、CO2与饱和NaHCO3溶液均不反应,不能形成喷泉,A、C、D错误。
4.(2019·全国卷Ⅱ,10)下列实验现象与实验操作不相匹配的是
解析 酸性KMnO4溶液能将乙烯氧化成CO2,故可以看到溶液的紫色逐渐褪去,但静置后液体不会分层,A项符合题意;点燃的镁条能在CO2中燃烧,集气瓶中产生浓烟(MgO颗粒)和黑色颗粒(单质碳),B项不符合题意;
向FeCl3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发生反应2Fe3++Fe===3Fe2+,可以看到溶液中黄色逐渐消失,加入KSCN后,溶液颜色不发生变化,D项不符合题意。
5.(2019·全国卷Ⅲ,12)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解析 Cl2与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且该反应为可逆反应,Na2CO3水解使溶液呈碱性,水解产生的OH-能同时消耗HCl和HClO,无法制取较高浓度的次氯酸溶液,A符合题意;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能加快H2O2的分解,从而加快氧气的生成速率,B不符合题意;饱和碳酸钠溶液可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而且能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液,C不符合题意;向饱和亚硫酸钠溶液中滴加浓硫酸,符合用强酸制备弱酸的原理,可制备少量二氧化硫气体,D不符合题意。
1.(2021·河南高三一模)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且操作正确的是
解析 滴加氯化钠溶液后,硝酸银溶液过量,再滴加碘化钾溶液,也会出现黄色沉淀,不能证明氯化银转化为碘化银,因此不能证明氯化银的溶解度大于碘化银,故A错误;容量瓶不能用来溶解固体或者稀释浓溶液,故B错误;淀粉水解时,稀硫酸是催化剂,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之前,要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使水解后的溶液显碱性,故C错误;苯和溴苯都不溶于水,且苯的密度比水小,溴苯的密度比水大,故加水后,苯在上层,溴苯在下层,可以鉴别,故D正确。
2.(2021·甘肃高三一模)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溶液变澄清是因为生成了银氨络离子,Ag+和NH3·H2O并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
Na粒投入MgCl2溶液,由于Na的还原性极强,Na先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NaOH与MgCl2反应生成Mg(OH)2白色沉淀,现象、结论均错误,D不符合题意。
3.(2021·广东省肇庆市高三检测)下列实验的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解析 铁和硝酸反应开始生成Fe3+,过量的铁会把Fe3+还原为Fe2+,故A错误;向KI溶液中滴入少量新制氯水和四氯化碳,振荡、静置,下层溶液呈紫红色,证明I-的还原性强于Cl-,故B正确;SO2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褪色,故C错误;H2O2溶液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KMnO4具有强氧化性,H2O2具有还原性,故D错误。
4.(2021·辽宁省百师联盟高三下学期一轮复习联考)实验室快速制取气体时,经常用这种“固+液”反应的简易装置制备。已知a为液体药品、b为固体药品,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3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二轮复习专题突破:陌生方程式的书写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Fe2+,作还原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六实验原理与方法选择题突破十化学实验基础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实验基本操作及其评价,常用仪器及组合装置,基本实验操作,药品的取用,试纸的使用,3尾气的处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非选择题突破题型(二) 化学综合实验题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