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5章 轴对称与旋转综合与测试学案
展开【学习目标】
1.了解轴对称、平移、旋转,探索它们的基本性质;
2.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经过轴对称、平移、旋转后的图形,能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经过一次或两次轴对称后的图形;
3.利用轴对称、平移、旋转及其组合进行图案设计;认识和欣赏轴对称、平移、旋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4.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会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解决某些实际问题.
【知识网络】
【要点梳理】
要点一、平移变换
1. 平移的概念: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要点诠释:
(1)平移是运动的一种形式,是图形变换的一种,本讲的平移是指平面图形在同一平面内的变换;
(2)图形的平移有两个要素:一是图形平移的方向,二是图形平移的距离,这两个要素是图形平移的依据;
(3)图形的平移是指图形整体的平移,经过平移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相比,只改变了位置,而不改变图形的大小,这个特征是得出图形平移的基本性质的依据.
2.平移的基本性质:由平移的概念知,经过平移,图形上的每一个点都沿同一个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因此平移具有下列性质: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
要点诠释:
(1)要注意正确找出“对应线段,对应角”,从而正确表达基本性质的特征;
(2)“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这个基本性质既可作为平移图形之间的性质,又可作为平移作图的依据.
要点二、旋转变换
1.旋转概念: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O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点O叫做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叫做旋转角.
2.旋转变换的性质
图形通过旋转,图形中每一点都绕着旋转中心沿相同的方向旋转了同样大小的角度,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都是旋转角,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旋转过程中,图形的形状、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
3.旋转作图步骤
①分析题目要求,找出旋转中心,确定旋转角.
②分析所作图形,找出构成图形的关键点.
③沿一定的方向,按一定的角度、旋转各顶点和旋转中心所连线段,从而作出图形中各关键点的对应点.
④ 按原图形连结方式顺次连结各对应点.
4.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
中心对称:
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个点对称或中心对称,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这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关于中心对称的对称点.
中心对称图形:
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中心对称图形.
5.中心对称作图步骤
① 连结决定已知图形的形状、大小的各关键点与对称中心,并且延长至2倍,得到各点的对称点.
② 按原图形的连结方式顺次连结对称点即得所作图形.
要点诠释:
图形变换与图案设计的基本步骤
①确定图案的设计主题及要求;
②分析设计图案所给定的基本图案;
③利用平移、旋转、轴对称对基本图案进行变换,实现由基本图案到各部分图案的有机组合;
④对图案进行修饰,完成图案.
要点三、轴对称变换
1.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也叫做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轴对称图形: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2.轴对称变换的性质
①关于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
②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③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④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3.轴对称作图步骤
①找出已知图形的关键点,过关键点作对称轴的垂线,并延长至2倍,得到各点的对称点.
②按原图形的连结方式顺次连结对称点即得所作图形.
4.平移、轴对称、旋转三种变换的关系:
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的变换后,虽然对应位置改变了,但大小和形状没有改变,即两个图形是全等的.
要点四、图形的全等
1. 全等图形
形状、大小相同的图形放在一起能够完全重合.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图形.
要点诠释:一个图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后,位置变化了,但形状、大小都没有改变,即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两个全等形的周长相等,面积相等.
2. 全等多边形
(1)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多边形叫做全等多边形.相互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相互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相互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2)性质:全等多边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3)判定:边、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多边形全等.
3. 全等三角形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全等三角形.
(1)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分别相等.
要点诠释: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相等,对应边上的中线相等,周长相等,面积相等.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今后研究其它全等图形的重要工具.
(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如果两个全等三角形的边、角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全等三角形全等.
【典型例题】
类型一、平移变换
1. 阅读理解题.
(1)两条直线a,b相交于一点O,如图①,有两对不同的对顶角;
(2)三条直线a,b,c相交于点O,如图②,则把直线平移成如图③所示的图形,可数出6对不同的对顶角;
(3)四条直线a,b,c,d相交于一点O,如图④,用(2)的方法把直线c平移,可数出 对不同的对顶角;
(4)n条直线相交于一点O,用同样的方法把直线平移后,有 对不同的对顶角;
(5)2013条直线相交于一点O,用同样的方法把直线平移后,有 对不同的对顶角.
【思路点拨】
(3)画出图形,根据图形得出即可;
(4)根据以上能得出规律,有n(n-1)对不同的对顶角;
(5)把n=2013代入求出即可.
【答案与解析】
解:(3)
如图有12对不同的对顶角,
故答案为:12.
(4)有n(n-1)对不同的对顶角,
故答案为:n(n-1);
(5)把n=2013代入得:2013×(2013-1)=4050156,
故答案为:4050156.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平移与对顶角的应用,关键是能根据题意得出规律.
2.操作与探究:
对数轴上的点P进行如下操作:先把点P表示的数乘以,再把所得数对应的点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点P的对应点P′.点A,B在数轴上,对线段AB上的每个点进行上述操作后得到线段A′B′,其中点A,B的对应点分别为A′,B′.如图1,若点A表示的数是-3,则点A′表示的数是________;若点B′表示的数是2,则点B表示的数是_____;已知线段AB上的点E经过上述操作后得到的对应点E′与点E重合,则点E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
【思路点拨】(根据题目规定,以及数轴上的数向右平移用加计算即可求出点A′,设点B表示的数为a,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求解即可得到点B表示的数,设点E表示的数为b,根据题意列出方程计算即可得解;
【答案】0;3;.
【解析】
解:点A′:-3×+1=-1+1=0,
设点B表示的数为a,则a+1=2,解得a=3,
设点E表示的数为b,则b+1=b,解得b=;
故答案为:0;3;.
【总结升华】耐心细致的读懂题目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举一反三:
【变式】如图,面积为12cm2的△ABC沿BC方向平移至△DEF的位置,平移距离是边BC长的两倍,则图中四边形ACED的面积为( )
A.24cm2 B.36cm2 C.48cm2 D.无法确定
【答案】B.
四边形ABED是平行四边形且S四边形ABED=S四边形ACFD,而S四边形ACED=S四边形ABED-S△ABC.
类型二、旋转变换
3.正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是AC上一点,F是OB上一点,且OE=OF,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1,可以通过平移、旋转、翻折中的哪一种方法,使△OAF变到△OBE的位置.请说出其变化过程.
(2)指出图(1)中AF和BE之间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3)若点E、F分别运动到OB、OC的延长线上,且OE=OF(如图2),则(2)中的结论仍然成立吗?若成立,请证明你的结论;若不成立,请说明你的理由.
【思路点拨】
(1)根据图形特点即可得到答案;
(2)延长AF交BE于M,根据正方形性质求出AB=BC,∠AOB=∠BOC,证△AOF≌△BOE,推出AF=BE,∠FAO=∠EBO,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证出即可;
(3)延长EB交AF于N,根据正方形性质推出∠ABD=∠ACB=45°,AB=BC,得到∠ABF=∠BCE,同法可证△ABF≌△BCE,推出AF=BE,∠F=∠E,∠FAB=∠EBC,得到∠E+∠FAB+∠BAO=90°即可.
【答案与解析】
解:(1)旋转,以点O为旋转中心,逆时针旋转90度.
(2)图(1)中AF和BE之间的关系:AF=BE;AF⊥BE.
证明:延长AF交BE于M,
∵正方形ABCD,
∴AC⊥BD,OA=OB,
∴∠AOB=∠BOC=90°,
在△AOF和△BOE中
∴△AOF≌△BOE(SAS),
∴AF=BE,∠FAO=∠EBO,
∵∠EBO+∠OEB=90°,
∴∠FAO+∠OEB=90°,
∴∠AME=90°,
∴AF⊥BE,
即AF=BE,AF⊥BE.
(3)成立;
证明:延长EB交AF于N,
∵正方形ABCD,
∴∠ABD=∠ACB=45°,AB=BC,
∵∠ABF+∠ABD=180°,∠BCE+∠ACB=180°,
∴∠ABF=∠BCE,
∵AB=BC,BF=CE,
∴△ABF≌△BCE,
∴AF=BE,∠F=∠E,∠FAB=∠EBC,
∵∠F+∠FAB=∠ABD=45°,
∴∠E+∠FAB=45°,
∴∠E+∠FAB+∠BAO=45°+45°=90°,
∴∠ANE=180°-90°=90°,
∴AF⊥BE,
即AF=BE,AF⊥BE.
【总结升华】本题主要考查对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旋转的性质等知识点的连接和掌握,综合运用这些性质进行推理是解此题的关键.
4.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F是AD的中点,E是BA延长线上一点,且AE=AB.
①你认为可以通过平移、轴对称、旋转中的哪一种方法使△ABF变到△ADE的位置?若是旋转,指出旋转中心和旋转角.
②线段BF和DE之间有何数量关系?并证明.
【思路点拨】
(1)把△ABF以A点为旋转中心,逆时针旋转90°可得到△ADE;
(2)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到AB=AD,∠BAF=∠EAD,又F是AD的中点,AE=AB,则AE=AF,根据旋转的定义得到△ABF以A点为旋转中心,逆时针旋转90°时,AB旋转到AD,AF旋转到AE,于是有BF=DE.
【答案与解析】
解:(1)可以通过旋转使△ABF变到△ADE的位置,即把△ABF以A点为旋转中心,逆时针旋转90°可得到△ADE;
(2)线段BF和DE的数量关系是相等.理由如下:
∵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
∴AB=AD,∠BAF=∠EAD,
∵F是AD的中点,AE=AB,
∴AE=AF,
∴△ABF以A点为旋转中心,逆时针旋转90°时,AB旋转到AD,AF旋转到AE,即F点与E点重合,B点与D点重合,
∴BF与DE为对应线段,
∴BF=DE.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旋转前后两图形全等;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也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
举一反三:
【变式】如下图,等边△ABC经过平移后成为△BDE,则其平移的方向是 ;平移的距离是 ;△ABC经过旋转后成为△BDE,则其旋转中心是 ;旋转角度是 度.
【答案】
解:等边△ABC经过平移后成为△BDE,则其平移的方向是水平向右;平移的距离是AB或BD;
△ABC经过旋转后成为△BDE,则其旋转中心是B;旋转角度是120度.
类型三、轴对称变换
5.现有如图①的瓷砖若干块.
(l)用两块这样的瓷砖拼成一个长方形,使拼成的图案呈轴对称图形,请在图②的两
个长方形中各画出一种拼法(要求两种拼法不同,所画图案中的阴影部分用斜线表示);
(2)用四块如图①的瓷砖拼成一个正方形,使拼成的图案成轴对称图形,请你在图③的三个正方形中各画出一种拼法,要求同(1);
(3)在第(1)题中,请你计算用如图①的瓷砖拼成的所有长方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成功率是多少?
【思路点拨】
(1)根据用两块这样的瓷砖拼成一个长方形,使拼成的图案呈轴对称图形,利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拼凑即可;
(2)利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拼凑即可;
(3)根据所有是轴对称图形的个数,以及拼凑总数即可求出是轴对称图形的成功率.
【答案与解析】
解:(1)如图所示:
(2)如图所示:
(3)∵所有拼凑图形是16种,是轴对称图形的个数是4种,
∴是轴对称图形的成功率为:.
【总结升华】此题考查了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的知识,同时考查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趣味性强,便于操作,是一道好题.
举一反三:
【变式】把图中的某两个白色小方格涂上阴影,使整个图形为轴对称图形.
【答案】
给分标准:把图中的某两个白色小方格涂上阴影后,得到的整个图形为轴对称图形即可(只画出一种情况)
类型四、图形的全等
6. 如图,下面各图都是用全等的等边三角形密铺的一组图形,则在第n个这样的图形中,共有 个等腰梯形.
【思路点拨】
观察图形可知第一个图有1个等腰梯形,第二个有4=22个,第三个图形有9=32个,由此可得第n个图形有n2个等腰梯形,据此可以得到答案.
【答案与解析】
解:第一个图有1个等腰梯形,
第二个有4=22个,
第三个图形有9=32个,
此可得第n个图形有n2个等腰梯形.
故答案为:n2.
【总结升华】
本题考查了规律型:图形的变化,解题的关键是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找到符合条件的等腰梯形,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ADDIN CNKISM.UserStyle《轴对称与旋转》全章复习与巩固--巩固练习(提高)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轴对称与平移、旋转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
2.在旋转过程中,确定一个三角形旋转的位置所需的条件是( ).
①三角形原来的位置;②旋转中心;③三角形的形状;④旋转角.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3.下列图形中,既可以看作是轴对称图形,又可以看作是中心对称图形的为( ).
A B C D
4.如图是一个旋转对称图形,要使它旋转后与自身重合,至少应将它绕中心逆时针方向旋转的度数为( ).
A、30° B、60° C、120° D、180°
5.如图,把矩形纸条沿同时折叠,两点恰好落在边的点处,若,,,则矩形的边长为( ).
A.20 B.22 C.24 D.30
第4题 第5题
6.如图,正方形硬纸片ABCD的边长是4,点E、F分别是AB、BC的中点,若沿左图中的虚线剪开,拼
成如下图的一座“小别墅”,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A.2 B.4 C.8 D.10
二、填空题
7. 如图,图B是图A旋转后得到的,旋转中心是 ,旋转了 .
8.在RtABC中,∠A<∠B,CM是斜边AB上的中线,将ACM沿直线CM折叠,点A落在点D处,如果CD恰好与AB垂直,那么∠A等于 度.
第7题 第8题 第10题
9. 26个大写英文字母中,有些字母可以看成轴对称图形,共有 个是轴对称图形.
10. 如图,正方形ABCD经过顺时针旋转后到正方形AEFG的位置,则旋转中心是 ,
旋转角度是 度.
11. 时钟的时针不停地旋转,从上午8:30到上午10:10,时针旋转的旋转角是 .
12. 如图所示,可以看作是一个基本图形经过 次旋转得到的;每次旋转了 度.
三、解答题
13.(1)以AO为对称轴画出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
(2)画出这个轴对称图形绕0点逆时针旋转900,再向下平移3格后的图形.
(3)原图形中A点在第 列第 行,可以表示为 ;旋转再平移后A点在第 列第 行,可以表示为 .
14. 请你利用给出的直角三角形,通过平移、轴对称或旋转等变换,根据下列要求分别设计相应的图形:
(1)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2)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
(3)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15.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F是AD的中点,E是BA延长线上一点,且AE=AB.
①你认为可以通过平移、轴对称、旋转中的哪一种方法使△ABF变到△ADE的位置?若是旋转,指出旋转中心和旋转角.
②线段BF和DE之间有何数量关系?并证明.
16.阅读:我们把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PQR沿着边长为整数的正n(n>3)边形的边按照如图1的方式连续转动,当顶点P回到正n边形的内部时,我们把这种状态称为它的“点回归”;当△PQR回到原来的位置时,我们把这种状态称为它的“三角形回归”.
例如:如图2,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PQR的顶点P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内,顶点Q与点A重合,顶点R与点B重合,△PQR沿着正方形ABCD的边BC、CD、DA、AB…连续转动,当△PQR连续转动3次时,顶点P回到正方形ABCD内部,第一次出现P的“点回归”;当△PQR连续转动4次时△PQR回到原来的位置,出现第一次△PQR的“三角形回归”.
操作:如图3,
如果我们把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PQR沿着边长为1的正五边形ABCDE的边连续转动,则连续转动的次数k= 时,第一次出现P的“点回归”;连续转动的次数k= 时,第一次出现△PQR的“三角形回归”.
猜想:
我们把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PQR沿着边长为1的正n(n>3)边形的边连续转动,
(1)连续转动的次数k= 时,第一次出现P的“点回归”;
(2)连续转动的次数k= 时,第一次出现△PQR的“三角形回归”;
(3)第一次同时出现P的“点回归”与△PQR的“三角形回归”时,写出连续转动的次数k与正多边形的边数n之间的关系.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A、多次平移相当于一次平移,故正确;
B、必须是对称轴有偶数条且平行时,才可以看作是原图形经过一次平移得到的,故错误;
C、一个图形围绕一个定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另一个图形,这种变换称为旋转变换,故正确;
D、对称轴有偶数条且平行时,可以看作是原图形经过一次平移得到的,故正确.
故选B.
2.【答案】A.
3.【答案】B.
4.【答案】B.
【解析】正六边形被平分成六部分,因而每部分被分成的圆心角是60°,因而旋转60度的整数倍,就可以与自身重合.则α最小值为60度.故选B.
5.【答案】C.
【解析】Rt△PHF中,有FH=10,则矩形ABCD的边BC长为PF+FH+HC=8+10+6=24,故选C.
6.【答案】B.
【解析】阴影部分由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和一个直角梯形组成,
由第一个图形可知:阴影部分的两部分可构成正方形的四分之一,
正方形的面积=4×4=16,
∴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16÷4=4.
故选B.
二.填空题
7.【答案】X;180°.
【解析】观察图形中Z点对应点的位置是图A绕旋转中心X按逆时针旋转180°得到的.
故答案为:X;180°.
8.【答案】30°.
【解析】解:法一、在Rt△ABC中,∠A<∠B
∵CM是斜边AB上的中线,
∴CM=AM,
∴∠A=∠ACM,
将△ACM沿直线CM折叠,点A落在点D处
设∠A=∠ACM=x度,
∴∠A+∠ACM=∠CMB,
∴∠CMB=2x,
如果CD恰好与AB垂直
在Rt△CMG中,
∠MCG+∠CMB=90°
即3x=90°
x=30°
则得到∠MCD=∠BCD=∠ACM=30°
根据CM=MD,
得到∠D=∠MCD=30°=∠A
∠A等于30°.
法二、∵CM平分∠ACD,
∴∠ACM=∠MCD
∵∠A+∠B=∠B+∠BCD=90°
∴∠A=∠BCD
∴∠BCD=∠DCM=∠MCA=30°
∴∠A=30°
9.【答案】16.
【解析】解:26个大写英文字母中,A、B、C、D、E、H、I、K、M、O、T、U、V、W、X、Y可以看成轴对称图形.故共有16个是轴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16.
10.【答案】A,45.
【解析】∵正方形ABCD经过顺时针旋转后得到正方形AEFG,
∴旋转中心为点A,旋转角为∠CAD,
∵AC是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
∴∠CAD=45°,
∴旋转角为45°.
故答案为:A,45.
11.【答案】50°.
【解析】从上午8:30到上午10:10,共1个小时40分钟;时针旋转了圆周,故旋转角的度数是50度.故答案为:50°.
12.【答案】3;90.
【解析】如图所示的图形可以看作按照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3次,且每次旋转了90°而成的.故答案是:3;90.
三.综合题
13.【解析】
解:(1)以AO为对称轴画出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如下:
(2)画出这个轴对称图形绕0点逆时针旋转900,再向下平移3格后的图形如下:
(3)原图形中A点在第6列第10行,可以表示为(6,10);旋转再平移后A点在第3列第4行,
可以表示为(3,4).
故答案为:6,10,(6,10),3,4,(3,4).
14.【解析】
解:答案不唯一,
(1)
;
(2)
(3)
15.【解析】
解:(1)可以通过旋转使△ABF变到△ADE的位置,即把△ABF以A点为旋转中心,逆时针旋转90°可得到△ADE;
(2)线段BF和DE的数量关系是相等.理由如下:
∵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
∴AB=AD,∠BAF=∠EAD,
∵F是AD的中点,AE=AB,
∴AE=AF,
∴△ABF以A点为旋转中心,逆时针旋转90°时,AB旋转到AD,AF旋转到AE,即F点与E点重合,B点与D点重合,
∴BF与DE为对应线段,
∴BF=DE.
16.【解析】
解:操作:3,5.
猜想:(1)第一次点回归,连续转动的次数都是3次,故填3;
(2)第一次出现△PQR的“三角形回归”,连续转动的次数就是多边形的边数,故填n;
(3)当n不是3的倍数时,k=3n,当n是3的倍数时,k=n.
A.经过两次翻折(对称轴平行)后的图形可以看作是原图形经过一次平移得到的
B.经过两次翻折(对称轴不平行)后的图形可以看作是原图形经过一次平移得到的
C.经过两次翻折(对称轴不平行)后的图形可以看作是原图形经过旋转得到的
D.经过几次翻折(对称轴有偶数条且平行)后的图形可以看作是经过一次平移得到的
初中数学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5章 轴对称与旋转综合与测试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5章 轴对称与旋转综合与测试学案设计,共1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知识网络,要点梳理,典型例题,思路点拨,答案与解析,总结升华,巩固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综合与测试导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综合与测试导学案,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知识网络,要点梳理,典型例题,总结升华,思路点拨,答案与解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第十三章 轴对称13.1 轴对称13.1.1 轴对称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第十三章 轴对称13.1 轴对称13.1.1 轴对称学案设计,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知识网络,要点梳理,典型例题,思路点拨,总结升华,答案与解析,特殊情况,探索结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