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学案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2022年)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74824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1 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学案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2022年)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74824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1 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学案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2022年)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74824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学案设计
展开2.1 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一、资源安全问题
1.资源安全
(1)含义: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发展所需的自然资源供给能够得到满足的状态或能力。
(2)认定条件:
①资源的供给不低于各种用途所需的最低数量和质量要求,且是稳定、及时和经济的。
②资源的开发和使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供给服务功能。
2.资源安全问题
(1)产生:因资源供给量少于资源需求量而造成的资源短缺超过某个限度,影响生产、经济和社会的正常运行,甚至危及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引发灾难性的后果。
(2)实质:资源供给与需求的失衡。
(3)影响因素:
①资源禀赋:受制于资源的有限性和地域性。
②资源生产与供给能力:受技术、经济和社会等条件制约。
③资源消费需求:与人口增长、消费水平提高等有关。
二、资源安全问题影响国家安全
1.资源安全在国家安全体系中居于基础地位。
(1)资源安全的分类
(2)战略资源
①概念:指事关国计民生、社会发展全局和经济安全的自然资源,这些资源具有稀缺性且无可替代。
②地位:战略资源严重短缺导致的资源安全问题,能够动摇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
2.资源安全问题可通过触发和放大环境、经济、军事甚至政治等领域的国家安全危机,间接影响国家安全。
三、保障资源安全
1.对策:有针对性地采取技术、经济和政策措施,调节资源供给与消费需求之间的平衡。
2.保障资源供给的对策
3.资源消费方面的对策
(1)目标:通过节约和优化资源利用来降低资源需求。
(2)实现基础:高度依赖于技术、管理水平和消费观念的进步。
4.维持资源安全应避免衍生其他安全问题
(1)权衡资源开发利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不能危害自然环境及其可持续供给资源的能力。
(2)权衡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关系,不能危害其他国家或区域的资源安全。
重点一 资源安全问题及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重点探究】
1.资源安全问题的主要表现
分类 | 产生原因 | 主要表现 |
资源禀 赋问题 | 受制于资源的有限性和地域性,表现为因资源供给数量达到极限或不稳定造成的资源绝对短缺 | ①可开采非可再生资源减少乃至枯竭 ②可再生资源的利用超过其最大更新能力 ③资源波动幅度超过安全范围 |
资源生 产与供 给能力 问题 | 资源开发、购买、调配受技术、经济和社会等条件制约,表现为技术不足或经济、社会成本过高 | ①资源开发技术和经济能力不足 ②跨区域资源调配工程的技术风险和区域冲突 ③资源贸易的市场、经济和运输风险 |
资源消 费需求 问题 | 受人类对资源消费的数量和质量需求影响,表现为因资源的需求量超过资源供给能力而造成的资源相对短缺 | ①人口增长造成的短缺 ②消费水平提高造成的短缺 ③消费质量标准提高造成的短缺 |
2.资源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影响表现 | 典例 |
战略资源严重短缺,能够动摇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 | 太平洋岛国瑙鲁曾因向全球出售磷酸盐矿而一度经济繁荣,后随资源枯竭而陷入贫困,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
通过触发和放大环境、经济、军事甚至政治等领域的国家安全危机,间接影响国家安全 | 中东地区的众多国家围绕约旦河水资源的争夺而进行多次区域战争 |
【典例解析】
下图为我国的三个省级行政区土地利用结构图。读图,回答1~2题。
1.甲和土地利用类型Ⅰ、Ⅱ分别为( )
A.新,耕地、牧草地
B.滇,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C.川,交通运输用地、牧草地
D.藏,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2.内蒙古( )
A.水域面积大,水能资源丰富
B.受降水影响,森林覆盖率东部大于西部
C.地势平坦,宜大幅度提高城市建设用地比例
D.其他及未利用地面积比黔少,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答案】1.A 2.B
【解析】1.内蒙古草地所占比重最大,由此可判断土地利用类型Ⅱ为牧草地;读图可知,甲的其他及未利用地所占比重最大,牧草地比重次之,可判断甲为新疆。
2.内蒙古东西跨度大,东部降水量较大,主要为森林;西部降水量较小,主要为荒漠草原,B对。内蒙古降水较少,水域面积小,水能资源不丰富,A错;内蒙古气候较干旱,以牧草地为主,大幅度提高城市建设用地比例,易造成土地荒漠化,C错;内蒙古与贵州的其他及未利用地面积比重相差不大,但内蒙古面积远大于贵州,故内蒙古其他及未利用地面积比贵州多,D错。
重点二 如何保障资源安全
【重点探究】
1.保障资源安全的主要途径
主要途径 | 具体对策 | 典例 |
增加资源供给和保障能力 | 挖掘资源潜力 | 开发深层地下淡水资源 |
开发替代资源 | 开发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替代常规能源 | |
增加区外资源调配与贸易 | 我国修建中缅油气管道,进口石油、天然气 | |
有效管控战略资源 | 制定相应政策,限制稀土资源出口 | |
节约和优化资源利用 | 提高资源使用效率、降低资源消耗 | 我国目前大力推广循环经济 |
使用效益最大化 | 工业生产中废水治理后循环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 |
有效规避各种风险 | 大力宣传,增强公民的节约意识 | |
规避衍生其他安全问题 | 采取环境友好型的开发利用行为 | 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
和平开发利用 | 我国与相邻国家在有争议地区采用“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策略 |
2.解决资源短缺问题的分析思路
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在地区资源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尤其是资源短缺问题,解决措施需要从“开源”“节流”两方面着手。
所谓“开源”,即增加资源供应来源,可以是同种资源,通过加大勘探开发而增加产量;也可以是其他资源,如煤炭供应紧张,可以增加石油供应,火电供应不足,可以发展风电、核电等。
所谓“节流”,即节约,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节流一方面是从生产中进行,通过提高生产技术,改善生产方式等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损耗;另一方面是从生活中进行,每个人都应行动起来,从身边小事做起,不浪费一滴水,随手关灯等。
【典例解析】
读1978~2004年我国部分省市非能源矿产资源状况与经济发展对比图,完成下题。
1.我国非能源矿产与经济增速不匹配的省份是( )
A.蜀、辽 B.豫、滇
C.陇、黑 D.京、赣
2.闽、粤两省矿产资源不足,但经济增速较快,主要得益于( )
A.市场广阔 B.劳动力资源丰富
C.科技先进 D.地理位置优越
【答案】1.A 2.D
【解析】1.根据1978~2004年我国部分省市非能源矿产资源状况与经济发展对比图可以看出:A项中蜀、辽两省非能源矿产占全国比重较高,但经济增速慢,所以两者不匹配。B项中豫、滇两省,豫匹配不合理,滇匹配合理;C项中陇、黑两省,匹配合理;D项中京、赣两省市,北京匹配不合理。
2.闽、粤两省濒临海洋,地理位置优越,海上交通便利有利于其经济发展,故选D.
【同步习题】
一、单选题
水资源紧缺隶属度D是表示水资源安全度,根据大小划分为非常危险(D≥0.65)、不安全(0.50≤D<0.65)、临界安全(0.35≤D<0.50)及安全(D<0.35)4个级别。隶属度数值越高,说明该地区对水资源安全状况的影响越大。下面是中国水资源紧缺隶属度分级分布(综合指标)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按照水资源紧缺隶属度划分,合肥市水资源为( )
A.非常危险 B.不安全 C.临界安全 D.安全
2.影响图中方框内水资源紧缺隶属度变化最主要因素是( )
A.降水量 B.蒸发量 C.太阳辐射 D.海拔高低
3.降低水资源紧缺隶属度的措施有( )
①跨流域调水 ②修建水库 ③减轻雾霾天气 ④节约用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读“中国与世界十个人口最多国家的资源平均状况对比图”和“世界十个人口最多国家按资源环境安全分类表”,回答下列问题。
按资源环境安全分类 | 国家 | |
高安全度国家 | 美国、a、巴西 | |
安全度国家 | 一般低安全度国家 | 孟加拉国、尼日利亚 |
次低安全度国家 | 印尼、巴基斯坦、印度、中国 | |
完全低安全度国家 | B |
4.图中所列自然资源中,我国有一种资源优于十国均值,其优势在于我国( )
A.林木蓄积量大 B.煤炭储量丰富 C.水能蕴藏量丰富 D.耕地面积大
5.表中a、b两个国家分别是( )
A.澳大利亚、法国 B.朝鲜、德国 C.俄罗斯、日本 D.意大利、伊拉克
6.印度属于“次低安全度国家”的原因是( )
A.水旱灾害频繁 B.矿产资源短缺 C.人口众多 D.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我国是水资源短缺国家,水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虚拟水”是指生产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所消耗的水。虚拟水理念的提出,将水资源与粮食安全联系在一起,成为我国解决水资源危机的重要工具。下图为2005年中国粮食虚拟水资源流动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影响上图粮食虚拟水流动的主要因素是( )
A.耕地资源 B.水资源
C.交通运输 D.政策调配
8.下列有利于维护我国水资源和粮食安全的可行措施是( )
A.保持我国现有虚拟水流动方向
B.扩大粮食进口,减小国内粮食生产规模
C.增加北粮南运,保证南方粮食安全
D.利用跨流域调水工程,缓解北方缺水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提升耕地质量,突出粮食优势产区,持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是保障粮食供给的基础原则。2019年,华中农业大学研究人员完成对湖北省所有县区土地利用状况的综合调查,对粮食安全保障功能进行了等级划分(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湖北省粮食安全保障功能等级划分的首要依据是( )
A.气候资源 B.耕地条件
C.灌溉水源 D.人口密度
10.鄂东地区农业生产条件优越,但粮食保障功能较二十年前大幅降低,主要原因是( )
A.长江黄金水道地位下降 B.农业受灾面积增多
C.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提高 D.农业科技水平落后
2017年5月19日,我国在南海北部进行的可燃冰(天然气的水合物)试开采获得成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按自然资源的属性划分,可燃冰属于( )
A.水资源 B.气候资源 C.矿产资源 D.土地资源
12.下列关于我国可燃冰试采成功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缓解能源的紧张状况 B.保障能源的供应安全
C.优化能源的消费结构 D.解决能源的污染问题
二、综合题
13.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世界人口大国(人口过亿)资源环境要素表征指标的结构对比(占世界总量比重%)
| 可耕地面积 | 水资源总量 | 矿产资源 | 能源矿产 | 森林面积 | CO2排放 |
中国 | 15.3 | 11.6 | 17.0 | 13.9 | 4.9 | 25.0 |
十国均值 | 16.8 | 21.4 | 17.5 | 7.3 | 10.1 | 17.0 |
世界人口大国资源环境安全系数分类
分类及安全系数指标 | 国家(安全系数值) | |
高安全度国家(>5) | 俄罗斯(3.98)、美国(13.97)、巴西(11.38) | |
低安全度国家(<5) | 一般低安全度国家(5—3) | 孟加拉(3.87)、尼日利亚(3.19) |
次低安全度国家(3—1) | 印尼(2.17)、巴基斯坦(1.78)、印度(1.74)、中国(1.73) | |
完全低安全度国家(<1) | 日本(0.9) |
(1)印度与中国同属于次低安全度国家,两国的资源环境有何相同之处?
(2)日本属完全低安全度国家,主要原因是什么?
(3)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资源环境的现实基础明显脆弱。为确保未来国家资源环境安全的稳定性,请提出相关建议。
14.读“我国某年成品油产量和市场缺口预测资料及我国油气资源供应体系的三个战略安全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资料分析,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主要特点。
(2)第Ⅲ安全区中,资源前景最好的地区和制度风险最大的地区分别是什么地区。
(3)除拓宽国际能源渠道外,我国为解决能源问题,还可采取哪些措施?
参考答案
1.C
2.A
3.C
【解析】
1.材料信息表明,水资源紧缺隶属度D是表示水资源安全度,根据大小划分为非常危险(D≥0.65)、不安全(0.50≤D<0.65)、临界安全(0.35≤D<0.50)及安全(D<0.35)4个级别。从图中可知,合肥市水资源紧缺隶属度为0.35~0.5,按其大小划分为临界安全,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2.读图可知,图中方框内水资源紧缺隶属度由南向北增加。图中方框内所示地区属季风气候,由南向北,受夏季风影响时间变短,雨季变短,降水量由南向北减少,从而导致当地水资源由南向北减少,使得图中方框内水资源紧缺隶属度由南向北增加,因此影响图中方框内水资源紧缺隶属度变化最主要因素是降水量,A符合题意。图中方框内水资源紧缺隶属度变化与蒸发量也有关,但南部的平均气温高于北部,蒸发量南部更大,因此蒸发量不是影响图中方框内水资源紧缺隶属度变化最主要因素,排除B.图中方框内水资源紧缺隶属度变化与太阳辐射、海拔高低关系不大,排除C、D.故选A.
3.根据题意可知,水资源紧缺隶数值越高,水资源安全性越差,水资源供应越紧张。降低水资源紧缺隶属度的措施只有从开源和节源两个方面,跨流域调水和修建水库是开源,节约用水是节流,因此①、②、④符合题意;减轻雾霾天气对缓解水资源紧张状况、降低水资源紧缺隶属度没有多大关系,③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4.B
5.C
6.C
【解析】
4.根据图例,图中所列自然资源中,我国有一种资源优于十国均值,是能源矿产,其优势在于我国煤炭储量丰富,B对。林木蓄积量、耕地面积低于十国均值,A、D错。水能蕴藏量丰富不属于矿产资源,C错。
5.表中a国资源环境安全度高,对应俄罗斯。b是资源环境完全低安全度国家,对应日本。C对,A、B、D错。
6.印度属于“次低安全度国家”的原因是人口众多,虽然总量丰富,但人均少,C对。水旱灾害频繁不是主要原因,A错。印度矿产资源总量丰富,B错。地形以高原、平原、山地为主,D错。
7.A
8.D
【解析】
7.材料信息表明,“虚拟水”是指生产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所消耗的水,因此粮食虚拟水是指粮食生产过程消耗的水资源,如果某区域输出粮食,即粮食虚拟水流出,如果输入粮食,即粮食虚拟水流入。图中显示,我国东北地区和黄淮海地区粮食虚拟水净流出为正值,这是因为我国东北地区和黄淮海地区耕地面积大,粮食产量高,有大量商品粮输出,因此影响上图粮食虚拟水流动的主要因素是耕地资源,A符合题意;与我国南方地区相比,我国东北地区和黄淮海地区的水资源并不占优势,甚至是劣势,因此水资源不是导致我国东北地区和黄淮海地区虚拟水净流出的原因,排除B;交通运输和政策调配不是粮食输出和输入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也不是影响上图粮食虚拟水流动的主要因素,排除C、D.故选A.
8.我国东北地区和黄淮海地区水资源紧张,但目前粮食虚拟水呈净流出状态,如果保持我国现有虚拟水流动方向,则会加剧这些地区的水资源紧张状况,不利于维护我国水资源和粮食安全,A不符合题意;扩大粮食进口,减小国内粮食生产规模,可能有利于维护我国水资源安全,但不利于维护我国粮食安全,B不符合题意;增加北粮南运,可以保证南方粮食安全,但不利于维护北方地区水资源安全,C不符合题意;利用跨流域调水工程,缓解北方缺水,补充北方地区因粮食虚拟水净流出的损失,有利于维护我国水资源和粮食安全,D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
虚拟水战略则从系统的角度出发,运用系统思考的方法寻找与问题相关的影响因素,从问题发生的范围之外寻找解决区域内部问题的应对策略,提倡出口高效益低耗水产品、进口本地没有足够水资源生产的粮食产品,通过贸易的形式最终解决水资源短缺和粮食安全问题。虚拟水贸易对于那些水资源紧缺地区来说,提供了水资源的一种替代供应途径,并且不会产生恶劣的环境后果,能较好地减轻局部水资源紧缺的压力。
9.B
10.C
【解析】
9.读图可知,图中平原地区耕地面积大,粮食安全保障功能高,山区耕地面积小,粮食安全保障功能低,所以,湖北省粮食安全保障功能等级划分的首要依据是耕地条件,B正确。气候、水源、人口密度均不是粮食安全保障功能等级划分的首要依据,ACD错误。故选B.
10.鄂东地区农业生产条件优越,但粮食保障功能较二十年前大幅降低,主要原因是鄂东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占用耕地,导致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C正确。与长江黄金水道地位下降关系不大,A错误。没有农业受灾面积增多的相关信息,B错误。鄂东地区经济相对发达,农业科技水平并不落后,D错误。故选C.
11.C
12.D
【解析】
11.天然气水合物(,简称Gas Hydrate)是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因其外观像冰一样而且遇火即可燃烧,所以又被称作”可燃冰”或者”固体瓦斯”和”气冰”。按自然资源的属性划分,可燃冰属于矿产资源。
12.可燃冰是一种能源,能够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保障能源的供应安全,优化能源的消费结构, ABC对;数量有限还不能 解决能源的污染问题,D错;选择D.
13.(1)森林覆盖面积过低,水资源总量少,环境恶化,人口增长过快(4分)
(2)国内资源贫乏,严重依赖于国际资源环境市场(2分)
(3)控制人口增长;加大科技投入;改善生态环境(3分)
【详解】
(1)从“世界人口大国资源环境要素表征指标的结构对比”表,可看出,两国森林覆盖率都比较低,水资源总量比较少,都面临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和人口压力。
(2)日本是一个自然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同时资源消耗量非常大,许多资源严重依赖进口,成为世界资源进口量最多的国家。
(3)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们面临沉重的人口压力,因此要严格控制人口的增长。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但是我们存在严重的资源浪费,所以要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资源的使用率。同时由于我国的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已经严重威胁我国的很多资源,所以还要改善好生态环境。
14.(1)生产和消费地区分布不均;大多呈现消费量大于生产量,能源供应紧张
(2)中东 非洲(4分)
(3)①加强资源勘探,提高后备储量和产量;②积极开发新能源,促进能源消费结构多元化;③进行技术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④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能耗产业;⑤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基地
【解析】
(1)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地区分布不均,大多呈现消费量大于生产量,能源供应紧张。
(2)我国油气资源供应体系的三个战略安全区,资源前景最好的地区是中东,制度风险最大的地区是非洲。
(3)我国为解决能源问题,可以从加强资源勘探、提高后备储量和产量、积极开发新能源、促进能源消费结构多元化等方面采取措施。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导学案及答案,共1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程引入,讲授新课,课堂小结,板书设计,随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学案设计,共1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资源安全问题,资源安全问题影响国家安全,保障资源安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章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章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学案,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