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达标检测-2022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湘教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74739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四章达标检测-2022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湘教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74739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四章达标检测-2022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湘教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74739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四章达标检测-2022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湘教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
展开本章达标检测
(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图1是我国东北地区某河流示意图(局部),图2是该河流甲河段径流构成及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图1
图2
1.河流补给水源按雨水、季节性积雪融水、地下水、湖泊水排序正确的是 ( )
A.①②④③
B.①③④②
C.②①④③
D.①③②④
2.与华北地区相比,东北地区河流航运价值的限制因素是 ( )
A.通航里程短
B.径流变化大
C.泥沙含量大
D.冬季气温低
巴拉圭河是南美洲第五大河流,是巴拉那河的主要支流。其发源于巴西高原,科伦巴以上为中上游。下图示意巴拉那河局部流域。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3.图示沼泽面积季节变化大,是由于 ( )
A.上游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B.中上游受热带草原气候影响
C.中上游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
D.下游河道狭窄,排水不畅
4.图示沼泽的主要成因是 ( )
A.凌汛现象,河水溢出
B.纬度较高,蒸发较弱
C.地势平坦,排水不畅
D.冻土广布,不易渗水
5.与亚松森河段相比,科伦巴河段 ( )
A.流量大
B.含沙量大
C.结冰期长
D.水位季节变化小
下图为某季节大洋局部海域表层海水等温线图(单位:℃)。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6.图中P海域虚线处洋流性质及流向是 ( )
A.暖流 向北流
B.暖流 向南流
C.寒流 向南流
D.寒流 向北流
7.该季节,驱使图示海域洋流运动的主要动力是 ( )
A.东南信风 B.西南季风
C.东北信风 D.东北季风
下图所示岛屿位于加拿大最东部,年降水量1 000~1 500毫米,四季较均匀。该岛主体为海拔300米左右的低高原,岩石裸露,湖泊、沼泽星罗棋布,面积约11万平方千米,人口50多万。该岛附近渔业资源丰富,渔业成为该岛最主要的产业,但渔民传统的捕鱼时间通常在夏半年,冬半年靠领取政府失业救济金生活。下图为该岛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8.该岛渔民冬季休渔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
A.纬度较高,港口封冻
B.靠近南极,冬季多浮冰
C.受极地东风影响,海面风浪大
D.多晴天,昼夜温差大
9.圣劳伦斯湾 ( )
A.水温比同纬度大西洋东部海域高
B.夏季海雾频发导致沉船事故多发
C.湾内表层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D.12月份是一年中浮冰最多的月份
读全球水平衡图,完成下面两题。
10.图中显示的水平衡规律不正确的是 ( )
A.陆地水平衡为正值
B.高纬度海洋水平衡为正值
C.中纬度海洋水平衡值随纬度增高而不断减小
D.低纬度海洋水平衡为负值
11.20°~30°纬度区海洋水平衡带来的影响是 ( )
A.海水温度升高
B.海水温度降低
C.海水盐度升高
D.海水盐度降低
读世界局部海陆分布图,完成下面两题。
12.①—④海区中,海—气间的水分交换最微弱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13.在地球上高低纬间的热量输送中,海洋输送热量超过大气输送热量的海区是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下图为世界局部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14.对图中实线所示洋流的主要形成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大洋东部海区海水减少所致
B.东北信风所致
C.大洋东部海区海水增多所致
D.盛行西风所致
15.若某些年份,图示海洋的低纬度海区东部海水持续增温,则下列情况最可能出现的是 ( )
A.图中实线所示洋流势力增强
B.低纬度海区东岸更加干燥
C.美国东南沿海降水减少
D.美国东南沿海水温上升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5分)
16.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3分)
非洲西海岸沿19°S的表层海水温度观测值表
距海岸 距离/km | 0 | 52 | 104 | 208 | 312 | 416 | 520 | 624 | 728 |
水温/℃ | 14.7 | 16.4 | 17.4 | 18.4 | 19.1 | 19.1 | 20.3 | 20.8 | 21.2 |
(1)M海域位于 (气压带)与 (气压带)之间,盛行风向为 。受此风的影响,海水会发生运动,在图甲中画出该海域空气水平运动和海水垂直运动的方向。该洋流的性质为 ,在图乙中画出该洋流的流动方向。(7分)
(2)结合表中数据,描述沿19°S水温的分布规律。(2分)
(3)分析该洋流对沿岸气候及海洋生物资源的分布有何影响。(4分)
17.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伊犁河是亚洲中部的一条国际河流,全长1 236千米,流域面积15.1万平方千米,是巴尔喀什湖的主要补给水源。雅玛渡以上为上游,雅玛渡至哈萨克斯坦的伊犁村(卡普恰盖)为中游,伊犁村至巴尔喀什湖为下游。伊犁村以上河段,河道蜿蜒曲折,穿流在多沼泽与湖泊的宽河谷中。自伊犁村以下,进入卡普恰盖峡谷,水流清澈。伊犁河上游水资源最为丰富,干支流均有汛期,且干流汛期较长,流量相对平稳,历史上未出现过大范围的严重洪涝灾害。下图示意伊犁河流域。
(1)说明伊犁河成为巴尔喀什湖主要补给水源的原因。(6分)
(2)分析伊犁河干流汛期长、流量平稳的原因。(8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火地岛是世界上除南极大陆以外的最南端的陆地,火地岛南部的德雷克海峡以其狂涛巨浪闻名于世,号称“杀人海峡”。
地点 | 水深 (m) | 平均流速 (cm/s) |
① | 13 | 33.20 |
1 913 | 3.37 | |
② | 581 | 12.65 |
2 781 | 4.53 | |
③ | 461 | 9.85 |
2 661 | 4.42 |
(1)解释德雷克海峡狂涛巨浪的成因。(6分)
(2)选择穿越德雷克海峡相对合适的季节,并解释原因。(3分)
(3)总结德雷克海峡海水流速的空间变化规律。(4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
“沃克环流”是指在赤道附近太平洋上空形成的热力环流,图一是在正常年份形成的“沃克环流”示意图。厄尔尼诺现象是指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洋面温度异常升高(如图二所示),使得太平洋赤道附近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失去平衡后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
图一
图二 赤道附近太平洋海水表面温度分布示意图
(1)指出正常年份图示太平洋海区东部与西部表层海水温度的差异,并说明判断理由。(4分)
(2)说出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时,赤道附近靠近太平洋洋面的大气水平运动方向,并分析其形成过程。(5分)
(3)指出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时,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两岸大陆分别应该预防的气象灾害。(2分)
(4)简析厄尔尼诺现象给图一中渔场带来的不利影响。(4分)
答案全解全析
一、选择题
1.D 该河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河流的最主要补给水源为雨水,结合图示可知①为雨水;东北地区河流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春汛主要补给类型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多出现在3、4月,即③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该河流源头为湖泊,湖泊水补给比较稳定,即④为湖泊;由地下水和河流的互补关系可以得出,②为地下水,故选D。
2.D 与华北地区相比,东北地区纬度高,冬季寒冷漫长,河流的结冰期长,影响河流的航运价值,故选D。
3.B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巴拉圭河发源于巴西高原,科伦巴以上为中上游。图中沼泽地位于科伦巴以上河段,所在地区气候类型应为热带草原气候(巴西高原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分为明显的干湿两季,干季沼泽面积较小,湿季沼泽面积较大,所以沼泽面积季节变化大,B正确;巴西高原海拔较低,巴拉圭河中上游并没有冰川融水补给,也没有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布,A、C错误;中上游沼泽面积季节变化与下游河道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B。
4.C 图示沼泽所在地位于巴西高原,高原面上地势较平坦,排水不畅,易积水形成沼泽,C正确;图中河流并无结冰期,所以无凌汛现象,A错误;图中沼泽所在区域位于热带,纬度较低,也无冻土的分布,B、D错。故选C。
5.D 亚松森河段位于科伦巴河段下游,随着支流汇水以及大气降水汇入,流量较大,A错误;科伦巴以上河段分布有大面积沼泽,沼泽有利于泥沙的沉积,所以科伦巴河段含沙量较小,B错误;科伦巴河段地处热带,河流并无结冰期,C错误;图中沼泽对河流具有调蓄作用,所以科伦巴河段水位的季节变化较小,D正确。故选D。
6.A 洋流的流向与等温线弯曲方向一致,由此可判定图中P海域虚线处洋流自南向北流;结合图中等温线数值可知该洋流为暖流。A正确。
7.D 依据图中信息可判定,图示海域位于北印度洋海区。由上题可知,图中P海域虚线处洋流自南向北流,可进一步推知北印度海区季风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此时北半球为冬季,驱使北印度洋季风洋流运动的主要动力是东北季风。D正确。
8.A 该岛为纽芬兰岛,纬度较高,冬季水温低,港口封冻,不适宜捕鱼,A正确;该岛靠近北极,B错误;该地位于中纬度,不受极地东风影响,C错误;由材料可知,该地四季降水较均匀,冬季晴天并未明显增多,D错误。故选A。
9.B 圣劳伦斯湾受寒流影响,而同纬度大西洋东部海域受暖流影响,故该处水温比同纬度大西洋东部海域低,A错误;圣劳伦斯湾夏季气温高,海水蒸发旺盛,空气中水汽多,受寒流影响,容易形成海雾,沉船事故较多,B正确;湾内表层洋流受地转偏向力和海陆轮廓影响,呈逆时针方向流动,C错误;湾内12月份水温低,海面封冻,浮冰少,D错误。故选B。
10.C 读图可知,中纬度海洋水平衡值随纬度的增高总体是增大的,故C项描述不正确,符合题意;陆地水平衡值和海洋的高纬度水平衡值大于零,低纬度海洋水平衡值小于零,A、B、D三项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11.C 读图可知20°~30°纬度区的海洋水平衡值为负值,说明该区域的降水量较少,蒸发量较多,可以导致海水盐度升高,C正确、D错误;海水温度主要受太阳辐射的影响,A、B错误。故选C。
12.C 海—气间水分交换的活跃度与其温度呈正相关;③海区有寒流经过且纬度偏高,水温低于另外三个海区,海—气间的水分交换最微弱。故选C。
13.A 在南北纬0°~30°的海区中,盛行由副热带吹向赤道地区的信风,大气难以向高纬输送热量,主要以海洋输送热量为主。①②位于热带海区,海洋输送热量超过大气输送热量。故选A。
14.D 图中实线所示洋流为北大西洋暖流,主要是盛行西风所致,D正确、B错误。北大西洋暖流为风海流,不是补偿流,A、C错误。故选D。
15.C 若某些年份,图示海洋的低纬度海区东部海水持续增温,北赤道暖流势力减弱,那么墨西哥湾暖流与北大西洋暖流的势力都会减弱,故A错误;受低纬度海区东部海水持续增温的影响,空气受热上升,低纬度海区东岸会更加湿润,故B错误;墨西哥湾暖流势力减弱,输送到美国东南部的热量减少,美国东南部沿海的水温会较常年偏低,气流下沉,降水减少,故C正确、D错误。故选C。
二、非选择题
16.答案 (1)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东南风 绘图略(空气水平运动向左,海水垂直运动向上) 寒流 绘图略(洋流自南向北流动)
(2)距海岸距离越远,海水表面的温度越高。
(3)寒流降温减湿,使热带沙漠气候向低纬延伸;上升流使鱼类饵料丰富,吸引鱼类聚集,形成大渔场。
解析 (1)根据纬度可知,M海域位于南半球赤道低气压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地处东南信风带,盛行风向为东南风,对当地而言为离岸风,故空气水平运动方向为向左。受此风的影响,该海域海水水平运动方向是自东向西,远离海岸方向,底层海水上涌补充,故海水垂直运动的方向是自下向上。该洋流的性质为寒流。在图乙中,该洋流的水平流动方向是自南向北。(2)表中温度是非洲西海岸沿19°S的表层海水温度,沿19°S水温的分布规律是距海岸距离越远,海水表面的温度越高。(3)该洋流是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使热带沙漠气候向低纬延伸;上升流使鱼类饵料丰富,吸引鱼类聚集,形成大渔场。
17.答案 (1)伊犁河上游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大气降水较多;夏季天山冰川融水量大,河流上游来水量大;流域面积广,支流众多,汇水量大。
(2)春季气温升高,积雪融化,形成春汛;夏季,上游地区冰雪融水加上山地降水,形成夏汛;常年受大西洋(西风带)水汽影响,降水均匀;中、上游河段多沼泽、湖泊,对河水的调蓄作用显著。
解析 (1)伊犁河上游位于西风带,是盛行西风的迎风坡,受高大山地的强烈抬升,多地形雨,降水较多;夏季天山冰川融水量大,河流上游来水量大;伊犁河流域面积15.1万平方千米,支流众多,汇水量大。而巴尔喀什湖位于内陆地区,大气降水少,支流少,故伊犁河能成为其主要补给水源。
(2)读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季随着气温回升,积雪融化,形成春汛,且持续的时间较长;夏季,上游地区冰雪融化,加上山地降水较多,形成夏汛;常年受大西洋(西风带)水汽影响,降水均匀;伊犁村以上河段是中上游,河道蜿蜒曲折,穿流在多沼泽与湖泊的宽河谷中,说明沼泽、湖泊对河水的调蓄作用显著。所以伊犁河干流汛期长、流量平稳。
18.答案 (1)德雷克海峡常年盛行西风,且基本由海面构成,海面平坦,对西风和西风漂流的阻挡作用较小;受北部南美大陆和南部南极半岛的阻挡作用,海峡狭管效应明显,进一步加大了风浪。
(2)夏季。原因:夏季南北温度普遍较高,水平气压梯度力小,西风强度较小,海上风浪较小。
(3)表层海水流速快,深层海水流速慢;北部表层海水流速快,南部表层海水流速慢。
解析 (1)德雷克海峡狂涛巨浪源于当地的风力强劲。该海峡常年盛行西风,西风势力一直很强。同时,从图中可知,该海峡海域辽阔,对西风和西风漂流的阻挡作用较小,导致风浪大。海峡的南北两侧分别为南极半岛、南美大陆,受二者的阻挡作用,海峡狭管效应明显,进一步加大了风浪。
(2)结合上题可知,德雷克海峡风浪巨大,因此穿越德雷克海峡相对合适的季节应为风力较小的季节。夏季,该海峡南北普遍温度较高,水平气压梯度力小,西风强度较小,海上风浪较小,穿越最为合适。
(3)德雷克海峡海水流速的空间变化规律可根据表格数据并结合图直接得出。
19.答案 (1)东侧低西侧高;东侧受寒流的影响,西侧受暖流的影响。
(2)方向:自西向东。形成过程:西侧海水温度低,气流下沉,洋面形成高压;东侧海水温度高,气流上升,洋面形成低压,水平大气由西侧高压流向东侧低压。
(3)东岸洪涝,西岸干旱。
(4)海水水温异常升高,改变了鱼类生活环境;海面自西向东的气流减弱了秘鲁寒流,鱼类饵料减少。
解析 (1)在太平洋赤道以南的海区,洋流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太平洋的东侧受秘鲁寒流的影响,水温低;太平洋的西侧受东澳大利亚暖流的影响,水温高。
(2)由材料可知,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洋面温度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低气压;而同纬度的太平洋西侧温度低,气流下沉,形成高气压,洋面附近的气流由西侧的高压区流向东侧的低压区;高空气流由太平洋东侧上空流向西侧上空。
(3)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时,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洋面温度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低气压,降水增多,东岸国家易形成洪灾;而同纬度的太平洋西侧温度低,气流下沉,形成高气压,使得西岸国家易发生旱灾。
(4)厄尔尼诺现象使得赤道东太平洋地区的冷海水上涌减少或停止,海水温度升高,造成大范围的海水温度异常升高。而突然增强的这股暖流沿着厄瓜多尔海岸南侵,使海水温度剧升,冷水性鱼群因而大量死亡。此外,秘鲁寒流减弱使得营养盐类上泛减少,浮游生物减少,鱼类的饵料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