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一配套测试试卷010(陆地水体)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597070/0-170986479737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一配套测试试卷010(陆地水体)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597070/0-170986479741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一配套测试试卷010(陆地水体)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597070/0-170986479745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一配套测试试卷010(陆地水体)
展开2021-2022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一配套测试试卷010
(陆地水体)
一、单选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甲乙为两条河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图示盛行风向期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阿尔卑斯山积雪下限较低 B.亚洲高压势力强盛
C.南极大陆周边漂动的浮冰多 D.日本东海岸降水量大于西海岸
2.下列关于甲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位季节变化大,流量不稳定 B.流域内降雨量大,河流含沙量不大
C.河流流向特点导致甲河全年会有两次凌汛 D.流经盆地地区,水流平缓,货物运输量大
下图示意北半球一河流的某种补给形式多年平均补给量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表示的补给形式可能是( )
A.雨水补给 B.冰川融水补给
C.地下水补给 D.积雪融水补给
4.推测此地区的气候不可能是( )
A.地中海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5.如果此河流位于中国南方,造成7月份补给特点的原因最可能是受( )
A.准静止锋影响 B.台风影响 C.夏季风影响 D.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下图为海洋与陆地夏季等温线分布理想模式图,甲、乙位于同一纬度.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6.据图可推断出( )
A.甲处位于北半球陆地 B.乙处位于北半球陆地
C.甲处位于南半球海洋 D.乙处位于南半球海洋
7.影响甲地等温线弯曲的因素可能是( )
A.地形 B.暖流 C.寒流 D.太阳辐射
8.在图示季节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北京市昼短夜长 B.恒河下游地区洪水泛滥成灾
C.我国南极中山站有极昼现象 D.新疆的天山出现暴风雪天气
读“我国东部季风区、东北地区、西北内陆地区、南部沿海地区某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9.四幅图中表示南部沿海地区河流流量过程曲线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②③中河流1~2月断流的原因是( )
A.降水少 B.气温低 C.用水量大 D.地下水补给少
下图是从南极上空观察到的地球局部洋流示意图,图中箭头代表洋流流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去南极的考察船,通常都要驶过咆哮的西风带,对航行十分不利。该带的位置在( )
A.①地附近 B.②地附近 C.③地附近 D.④地附近
12.当③所在大洋赤道附近南北两侧大洋环流方向相反时,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
A.我国“雪龙号”启程去南极科考
B.澳大利亚的农民正忙着收割小麦
C.索马里沿海饵料丰富,渔业丰收 D.印度干旱程度达到一年中最严重
历史上,下图左图中的河流多次决堤泛滥,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下左图中的水闸为保护城市居民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恶劣天气出现频率升高。该国气象部门表示,由于海平面的不断上升,该水闸在未来的利用率将越来越高。下图分别为该河流河口区域示意图和图示区域气候资料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左图中的河流( )
①无凌汛现象②流速快③水位季节变化大④全年皆可通航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4.图示河流河口水闸关闭时间最长的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5.河口水闸关闭时,会促使水闸至城市河段( )
A.河流水质变好 B.河流水质变差 C.泥沙沉积量减少 D.河流含沙量增加
冷水团是以低温为其主要特征的水体,其实际是冬季时残留在海底洼地中的水团,它在增温季节,相对于变性剧烈的上层水和周围的沿岸水,才显现为冷水;其与周边水域存在温度与密度的差异,它的存在往往导致海水的流动。青岛冷水团存在于青岛东南部外海的深层海域,3月份出现,4月成型,7月份消失。下图示意4月份青岛冷水团在黄海中西部深度25m处的水温(℃)分布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16.青岛冷水团在3月份开始出现的原因是( )
A.副高势力强 B.表层水体升温快 C.夏季风增强 D.海平面蒸发加剧
17.青岛冷水团的影响主要是( )
A.增大海水透明度 B.增加鱼类饵料 C.减缓水体流动 D.减弱热岛效应
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某河流流量补给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关于图中数码表示的河流补给类型的表述,正确的是( )
A.①—冰川融水补给 B.②—湖泊水补给 C.③—雨水补给 D.④—积雪融水补给
19.下列有关该地河、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只参与了陆地内循环 B.冬季时湖泊补给河流 C.夏季时河流补给湖泊 D.夏季水量最大
可鲁克湖和托素湖位于青海省德令哈地区,被称为“情人湖”,它们一大一小,靠一条小小的淡水河紧紧相连。这两个湖泊虽然相距较近,有着相同的生态环境和变迁历史,但湖水性质却迥然不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根据材料推测下列选项说法正确的是( )
A.巴勒更河自东南向西北流 B.巴勒更河主要补给水源是高山冰雪融水
C.可鲁克湖为外流湖 D.托素湖夏季盐度最高
21.有专家认为,随时间推移可鲁克湖很有可能变成咸水湖,原因不可能是( )
A.球变暖背景下,流域内降水减少而蒸发加剧
B.两湖之间的地壳继续抬升,可鲁克湖湖水无法通过河流向外排泄
C.地下多裂隙发育,湖水渗漏严重
D.流域内经济发展,生产生活用水增多,河水汇入减少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下图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 )
A.降水较少 B.气温较高 C.风力较弱 D.光照较强
23.夏季,S市主要受( )
A.季风影响 B.西风带影 C.低压控制 D.高压控制
24.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的主要原因是( )
A.沿岸暖流提供了充足的暖湿空气 B.半岛东侧海湾海水温度较低
C.海陆间气温差异较大 D.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较强
暖池一般指热带西太平洋多年平均水温28℃以上的海区,其水温比同纬度东太平洋海区高3~9℃。暖池的面积变化可影响亚洲、太平洋乃至全球的气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暖池水温比同纬度东太平洋海区高的主导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洋流运动 C.海陆分布 D.海水深度
26.与西太平洋暖池中心位置相近的高值中心是( )
A.降水量 B.海水密度 C.大气压强 D.海洋生物量
27.暖池面积增大的年份( )
A.西太平洋国家旱灾频发 B.东亚冬季风势力减弱
C.秘鲁渔场的渔获量减少 D.登陆我国的台风增多
下图为中亚某区域等高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8.浸水桥是按常年水位设计桥梁标高,洪水时允许水流从桥面浸过的桥梁,图中地区的人们发现河水浸过图中桥梁时间多在每年3~4月。据此推断图中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最可能有( )
①雨水补给②高山冰川融水补给
③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④湖泊水补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9.图中浸水桥的桥梁一般都较低矮,下列原因最不可能的是( )
A.降低桥梁建造成本 B.阻止洪水时人们通行
C.制造人造独特景观 D.便于河流的泄洪需要
巴丹吉林沙漠东南部腹地有70多个湖泊,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高大沙山(相对高度多在200~300米)环抱湖泊的景观,苏木吉林湖就是其中之一。湖区全年降水量为164㎜,全年实际蒸发量1261㎜。下图示意苏木吉林湖区湖泊补给量和排泄量动态变化曲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0.据图文信息判断,苏木吉林湖的主要补给类型及排泄方式是( )
A.大气降水补给径流排泄 B.地下水补给蒸发排泄
C.冰雪融水补给蒸发排泄 D.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
31.苏木吉林湖近些年面积比较稳定,若不考虑下渗因素的影响,推断此湖非降水补给量约为( )
A.1260mm B.1600mm
C.2800mm D.1100mm
32.根据图文信息判断,湖泊面积最大的时段是( )
A.1~2月 B.4~5月 C.7~8月 D.10~11月
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33.关于图中洋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加大沿岸地区湿度 B.使沿岸地区夏季海雾浓重
C.该海区可能形成较大渔场 D.洋流强弱与东南信风有关
34.P地区的地壳演化过程是( )
A.沉积—褶皱—岩浆侵入—断层 B.断层—褶皱—岩浆侵入—沉积
C.断层—岩浆侵入—沉积—褶皱 D.沉积—断层—岩浆侵入—沉积
青藏高原甲地某年7月30日发生了一次大型泥石流(如图1),甲地附近海拔低于其2000米处有一气象站,该气象站记录了该年7月天气状况(如图2)。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5.从大气环流看,补给青藏高原不同方位冰川的水汽是( )
A.西南部主要源于西南季风带来的印度洋水汽 B.西南部主要来自于海陆风带来的印度洋水汽
C.西北部主要源于盛行西风带来的北冰洋水汽 D.西北部主要来自于山谷风带来的地表水水汽
36.甲地此次泥石流形成的气候原因( )
A.人类活动破坏植被 B.山高谷深落差巨大 C.气温高冰川融水多 D.持续暴雨冲刷山坡
37.防御泥石流对山区公路危害的主要工程措施有( )
①构筑护坡工程 ②设立监测站 ③建设排导设施 ④修筑拦水坝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塞内加尔的雷特巴湖盐度高,很多时候,其湖水和一般的湖水颜色差不多,但在某时期,来自撒哈拉地区的干热风将沙漠中的矿物质带到湖里,与湖中微生物相互作用,湖水随即变成玫瑰色。佛得角海域渔业资源丰富,当地人曾以出海捕鱼为生。20世纪70年代,雷特巴湖采盐业兴起,湖区常看到身上涂满油脂的采盐人。读雷特巴湖位置示意图(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8.推测雷特巴湖湖水变成玫瑰色的时期是( )
A.4月~5月 B.7月~8月 C.9月~10月; D.12月~次年1月
39.佛得角海域渔业资源丰富,主要因为该海域( )
A.暖流流经,鱼类生长快 B.上升流显著,饵料丰富
C.海域广阔,生存空间大 D.河流入海多,养分充足
40.采盐人身上涂满油脂,主要是为了( )
A.防湖水腐蚀 B.防蚊虫叮咬 C.防烈日暴晒 D.防风沙侵袭
二、综合题(共40分)
4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共11分)
红军长征经过的草地,位于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面积约15200平方公里,海拔在3500米以上,夏季积水严重,属于高原沼泽地。这里6~9月空气湿度大,几乎每天都有狂风暴雨。1935年8月下自,红军开始过草地,克服了多雨、积水、低温,以及缺衣少食等重重困难,胜利北上会师。
(1)指出6~9月草地空气水汽的主要来源。(2分)
(2)草地积水主要源于河流泛滥,说明8月份草地河流泛滥严重的原因。(4分)
(3)分析红军长征经过草地时遭受低温的原因。(3分)
(4)推测草地的暴雨天气对红军带来的威胁。(2分)
4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共9分)
拉克伊斯沙漠位于巴西东北部沿海(位置见图a),沙漠中散布着众多盐度较高的季节性湖泊,被称为“千湖沙漠”。拉克伊斯沙漠目前面积约1500平方公里,受向岸风影响,沙漠从海岸向内陆延伸最远达26公里,且仍以年均20厘米的速度向内陆推进。图b示意拉克伊斯沙漠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的年内变化。
(1)拉克伊斯沙漠中的湖泊一般在6-7月数量最多、面积最大,请说明原因。(4分)
(2)该区域年降水量较大但形成沙漠,从沙源和外力作用角度推测拉克伊斯沙漠的形成过程。(3分)
(3)有人认为,拉克伊斯沙漠不可能向内陆地区无限推进,请为此观点提供论据。(2分)
43.读世界局部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共8分)
材料一:好望角位于非洲西南端,因多暴风雨,海浪汹涌,故又称为“风暴角”。好望角及其邻近海域一直是印度洋与大西洋互通的航道要冲。好望角海域几乎终年大风大浪,冬季常有“杀人浪”出现,这种浪波弱则5—6m高,强则高达15m以上,浪头犹如悬崖峭壁,浪背如缓缓的山坡,受其侵袭而蒙难的船只不计其数,该海域是世界最危险的航海区域之一。
材料二:海雾由海面低层大气中水汽凝结所致,通常呈乳白色,产生时常使海面能见度降到1千米以下甚至更低,给海上交通和作业带来很大的麻烦,因此有人将其称为“无声杀手”。
材料三:索马里海流是印度洋西北部沿非洲索马里半岛东岸附近流动的表层流。该海流位于北半球,并随季节的不同而改变流向。该海流夏季流速大于冬季。
(1)试分析好望角海域“杀人浪”的形成。(3分)
(2)好望角航线上的G海域是世界海雾的多发区之一,分析该海区多雾的原因及对海洋航运产生的影响。(3分)
(3)根据材料三回答,7月索马里洋流附近海域的鱼群相对较多,分析鱼群相对集中的原因。(2分)
4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共12分)
材料一西非作为世界上渔业资源丰富的渔场之一,吸引了包括400艘中国远洋渔船在内的世界各国的远洋捕捞船队在此作业。
材料二毛里塔尼亚位于非洲西北部,经济落后,产业结构单一,渔业是其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2016年,中国X企业关停本土工厂,到毛里塔尼亚的努瓦迪布投资建设新的鱼粉加工厂,并组建配套的捕捞船队。鱼粉是以鱼类为原料,经过去油、脱水、粉碎加工后的高蛋白饲料。该企业所产鱼粉多数销往中国。图为毛里塔尼亚示意图。
(1)推测目前西非渔业资源仍然相对丰富的原因。(5分)
(2)分析图示西部海域渔业捕捞的不利自然条件。(4分)
(3)分析X企业为鱼粉加工厂组建配套捕捞船队的原因。(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