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诗歌鉴赏》(含答案)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三(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三(含答案),共8页。
阅读下面宋词,完成问题。
浣溪沙
苏 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上片写“潇潇暮雨”有哪些作用?
(2)下片“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和“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宣宗宫人《题红叶》)都写了流水,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阅读李白的两首送别诗,完成下列各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 eq \\ac(○,1)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 eq \\ac(○,1)[踏歌]唐代广为流行的民间歌舞形式。这种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运用想象遥寄深情,请结合诗句加以说明。
答:
(2)上面两首诗都有对于声音的描写,请你从“子规啼”和“踏歌声”中,分析诗人不同的心情。
答:
(3)古诗词中有许多送别诗,请你再写出两句表达送别之情的诗句。
, 。(写出连续两句)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问题。
送万巨①
卢 纶
把酒留君听琴,难堪岁暮离心。
霜叶无风自落,秋云不雨空阴。
人愁荒村路细,马怯寒溪水深。
望尽青山独立,更知何处相寻?
[注释]①万巨:人名。
(1)首联中“难堪”的意思是 。
(2)送别友人,作者的心情是不平静的。诗歌中 、 的天气状况衬托了这种心情。
(3)诗人的离别之情具体有哪些?
阅读下面宋词,回答问题。
江城子①
[北宋]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②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③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释] ①此为秦观前期的暮春别恨之作。②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③便做:纵使。
(1)下面对这首词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之上片抒发暮春伤别之情,下片抒发愁情别恨。
B.“西城杨柳弄春柔”是纯景物描写,意思是西城杨柳轻轻地逗弄着春天,并无其他深意。
C.“弄春柔”巧妙运用拟人手法,化无情之柳为多情之物。
D.“韶华不为少年留”是因为少年既是风华正茂,又特别善感的缘故。
(2)对这首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柳”“飞絮”既表明秋景逝去,又表达忧愁悲伤心情。
B.“恨悠悠,几时休”两句照应了前文的“泪难收”“水空流”两句。
C.这首词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满腔愁绪比作江水,抒发了愁绪之多,之盛,之绵延。
D.这首词既抒发了暮春伤别之情,也抒发了韶华已逝、漂泊离愁之情。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题目。
送路六侍御入朝
[唐]杜甫
童稚情亲四十年,中间消息两茫然。
更为后会知何地?忽漫相逢是别筵!
不分①桃花红似锦,生憎②柳絮白于棉。
剑南春色还无赖,触忤愁人到酒边。
[注释] ①不分:犹言不满,嫌恶的意思。“分”,一作“忿”。②生憎:犹言偏憎、最憎。
(1)下面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童稚情亲四十年”一句不仅点明分别的时间,更主要的是表明童年时代的友情,会随着四十年漫长岁月的变迁而归于淡忘。
B.“中间消息两茫然”意指在兵戈满地,流离转徙的动乱年代里,朋友间失去联系,想知道他的消息而又无从问讯,故有“茫然”之感。
C.“更为后会知何地”,诗人没有直说后会无期,而是以诘问语发出咏叹,体现出他的向往之切、感慨之深。
D.尾联结句“触忤愁人到酒边”的“酒”,正是“别筵”饯别之酒,“酒边”的“剑南春色”,也就是诗人“别筵”的眼前风光。
(2)下面对诗句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前两联中,突然插入“更为后会知何地”,这样的突接,能掀起波澜,把诗人感伤离乱的情怀,表现得沉郁苍凉,百感交集。
B.本诗通过火红的桃花、洁白的柳絮等意象描绘剑南的无边春色,而颈联中的“不分”和“生憎”,意在反衬出作者送别友人时的无尽哀愁,这是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
C.“忽漫相逢是别筵”,在“相逢”和“别筵”之间着一“是”字,表达了会合时的欢娱之情。笔力千钧,直透纸背。
D.从全诗看,诗的前四句写送别之情,诗的后四句写景。
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诗,完成问题。
咏 柳
曾 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1)本诗抓住了柳枝的什么特点表达诗人的态度的?请简要分析。
(2)本诗与贺知章《咏柳》比较,对“柳”态度有何不同?
附:《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以下对诗的前两句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句中的“离愁”一词直接表现了诗人的心境。
B.第二句中的“吟鞭”指诗人的马鞭。吟,指吟诗。
C.诗人以“浩荡”修饰“离愁”,以“白日斜”烘托“离愁”,以天涯映衬离愁,这种多层次的描写方法和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有异曲同工之妙。
D.诗的前两句叙事抒情,在辞官离京时的无限感慨中表现了哀怨的愁绪。诗人归隐,是为了给年轻的更有才华的人提供更多的升迁机会。
(2)在诗的后两句中,诗人以落红自喻,表明心志。这两句的言外之意是: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下列各题。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这首诗中的“岳”指五岳之首——东岳泰山,请你发挥想象,从划线句中任选两句,描绘出诗中作者所望到的景象。
答:
(2)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很有格调,令人百读不厌,请结合诗作谈谈你在学习这首诗的过程中获得的感悟。
答: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题目。
金城北楼①
[唐]高适
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
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
垂竿已羡磻溪老②,体道③犹思塞上翁。
为问边庭更④何事,至今羌笛怨无穷。
[注释] ①此诗作于作者赴边途中经过金城时。金城,在现今的兰州。②磻(pán)溪老:指姜太公吕尚。③体道:是指体悟道理。④更:经历。
(1)下面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诗人登高望见之景,“满晴空”“胜画”不仅写出了色彩的明丽,也写出了空间的广阔。
B.“声若箭”,以呼啸而过的利箭做比,写出了黄河急流的非凡声势。
C.颈联借姜太公钓鱼和塞翁失马的典故,隐含归隐之意。
D.“怨无穷”传达出戍边战士对久战不息的忧怨之情。
(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独特的边塞诗,前四句写出了边塞风光的苍凉雄壮。
B.首联“北楼西望满晴空”中的“满”字,用词十分巧妙,既写出了开阔壮丽的景象,也是哀景衬乐情手法的生动体现。
C.尾联是诗人对边塞生活高度凝练的概括,见解深刻独到。
D.诗歌前两联以景入诗,融情于景;后两联抒写胸臆,表达情怀。
阅读《鲁山山行》,按要求回答问题。
鲁山山行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1)这首诗描写的是何时的景色?请结合诗句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
(2)这首诗的尾联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
古诗阅读。
梅花绝句
陆 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前一放翁。
请从内容、情感角度,从下面三首诗中选择一首与《梅花绝句》最接近的一首(填写字母),并阐述你选择的理由。
[A] 墨梅
王 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B] 早梅
张 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C] 雪梅
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陇西行
[唐]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1)本诗从题材上属于 ,这一题材的唐代代表诗人还有 。
(2)“貂锦”在句中指战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前两句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风貌?
(3)赏析本诗后两句的妙处。
\s 0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三(含答案)答案解析
、古诗文阅读
【参考答案】
(1)点明时令,渲染氛围,照应前文溪水上涨,为下文抒情做铺垫。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中景物描写的作用。首先要明确景物描写的内容——下雨;暮,傍晚,点明天气时令,突出画面的昏暗氛围特点,为下文做好铺垫。
(2)本词表达了作者旷达乐观(热爱生活,呼唤青春等)之情。而《题红叶》表达了诗人忧愁(无聊)之情。
[解析] 本试题考查对诗歌主题情感的把握能力。首先要明确诗歌语句写作内容,其次结合内容分析情感。“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意思是谁说人老了不能再变少年,门前流水还能向西流哩。不要在老年的时候,感叹时光流逝,而自伤衰老。“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写御沟里的河水急匆匆地向宫外流去,而深居宫内的宫女却是终日消闲,无所事事。首句的“河太急”和次句的“尽日闲”,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一句责问流水太急,一句诉说深宫太闲,从心底里萌发出流年似水、青春虚度、深锁宫闱、闲愁难遣的怅恨来。
答案为:
(1)示例:《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诗人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把“愁心”寄托给了“明月”,让“明月”随风陪伴友人直到夜郎西,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也带到那里,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2)示例:“子规啼”写杜鹃鸟的叫声哀婉凄切,反映了诗人沉重忧伤的心情;
“踏歌声”写用歌声送别,悠扬轻快,反映出诗人轻松的心情。
(3)示例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示例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示例三: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参考答案:
(1)不能忍受(或“难以忍受”,意思对即可)
[解析] “难堪”可解释为:不能忍受;发窘;为难。结合诗歌内容可知此处应解释为“不能忍受”。
(2)无风 不雨(若将“不雨”写成“多云”或“阴天”也可。意思对即可)
[解析] 此题考查了诗歌中借景抒情的手法。送别友人,诗人的内心是伤感、无奈的,而诗人这种心情,借用了第二联中的“无风”“不雨”来表现。
(3)诗人与友人依依不舍、难舍难分(或“对友人的留恋”)之情;诗人与友人即将分别时的愁苦之情;诗人对友人此去路途艰险的担忧之情;诗人期待与友人再次相聚之情(或“不知何时何地能再次相聚的怅惘之情”)。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人情感的具体把握,完成时,根据分值,从诗歌中的“留君”“愁”进行思考。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西城杨柳弄春柔”貌似纯写景,实则有深意,通常能使人联想到青春易逝,又使人感春伤别。
(2)A [解析] “杨柳”“飞絮”既表明春景逝去,又表达了漂泊无依、充满离愁别绪之情。
参考答案:
(1)答案为:A;解析:A项中“童稚情亲四十年”一句不仅点明分别的时间,更主要的是表明童年时代的友情,并不随着四十年漫长岁月的变迁而归于淡忘。
(2)答案为:C;解析:C项中“忽漫相逢是别筵”,在“相逢”和“别筵”之间着一“是”字,使会合的欢娱,立即转化为别离的愁思。
【参考答案】
(1)本诗抓住柳枝的随风飘摇、披拂不定的特点,联想到没有节操、反复无常的小人。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诗歌的情感态度。这首诗不是纯粹地吟咏大自然中的柳树。 咏柳而讽世,针对的是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 将状物与哲理交融,含义深长,令人深思。
(2)贺知章:喜悦、赞赏;曾巩:贬斥、嘲讽。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比较阅读。古典诗词中,借用柳这种形象美来形容、比拟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身,也是读者所经常看到的。贺知章的《咏柳》中“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杨柳就化身为美人而出现;“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诗中没有“杨柳”和“腰肢”字样,然而将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给写活了。
曾巩的《咏柳》诗第一、二句写凌乱柳枝凭借东风狂飘乱舞,第四句以“不知”一词,对柳树的愚蛮可笑加以嘲讽。 诗中把柳树人格化的写法,以及诗人对柳树的明显的贬抑与嘲讽,使这首诗不是纯粹地吟咏大自然中的柳树。
答案为:
(1)D;
(2)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意思对即可)
答案为:
(1)B;
(2)参考示例:
(1)大自然似乎对泰山情有独钟,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巍峨的泰山矗立在齐鲁大地,好像要把天空割开,山南、山北的景色截然不同,山南一面阳光普照,明亮如晨晓;而山北一面不见天日,阴翳如黄昏。
(2)末句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读这首诗我感悟到:只有努力达到人生每阶段的高点,才能真正体验成功的快乐,才能拥有非凡的心胸与气魄,而且,只要胸怀大志,勇于攀登,就一定能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理想。
参考答案:
(1)答案为:D;解析:“怨无穷”写诗人对边关形势的担忧,体现了诗人关心国家安危的深沉情感。
(2)答案为:B;解析:以乐景衬哀情,前面写的是开阔壮丽之景,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忧闷和为国家命运的担忧。
答案为:
(1)描绘了一幅斑斓多姿的深秋山景图:深秋时节,霜降临空,诗人在鲁山中旅行。山路上没有其他行人,诗人兴致勃勃,一边赶路一边欣赏着千姿百态的山峰和山间的种种景象。
(2)尾联巧妙的运用了设问手法,写出了“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语境,移步换景,一幅原生态的画面映入眼帘,表达出诗人超脱,淡泊的闲适恬静心态。
【参考答案】
A 理由:陆诗写以梅花自比,梅花傲风雪,诗人愿化作一树梅花,表现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和自己孤高的情怀。而《墨梅》不仅写出了梅花浓艳,而且写出了梅花的高洁“清气”,表达了诗人愿像梅一样要留清气在人间,不与世俗合污的孤高情怀。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比较阅读。解答该题要分析题干中所给的诗,《梅花绝句》诗人以梅花形容自己,自问何时才可化身千亿,立于每一株梅树前,仔细地欣赏着梅花的容颜呢?全诗仅在三、四两句中,用“身千亿”和“一放翁”既表现了对梅花的依恋、爱护,又流露出自己孤高的性格情操。然后分析其他三首:《墨梅》着重写梅花的艳丽和“只留清气满乾坤”的高洁,与《梅花绝句》最接近;而《早梅》着重写梅花迎春开花之早;《雪梅》着重突出梅花与雪的比较,表现各有优点。
参考答案:
(1)边塞诗 岑参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题材分类。古代诗歌按题材内容的不同,一般分为“咏史(怀古)”“送别”“思乡(怀人)”“咏物”“边塞”“山水(田园)”等类别。边塞诗多抒写边关将士的骁勇善战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由前两句大意:唐军誓死杀敌,结果五千将士丧身“胡尘”,判定本诗是一首边塞诗。我们学过的此类唐诗的代表诗人有岑参等。
(2)借代。 英勇无畏,视死如归。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诗句。前二句以精练概括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慷慨悲壮的激战场面。唐军誓死杀敌,奋不顾身,但结果五千将士全部丧身“胡尘”。汉代羽林军穿锦衣貂裘,这里借指精锐部队,这是借代的修辞手法。部队如此精良,战死者达五千之众,足见战斗之激烈和伤亡之惨重。“誓扫”“不顾”,表现了唐军将士忠勇善战的气概和献身精神。
(3)“河边骨”是实写,“梦里人”是虚写,强烈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同情,对和平的渴望。借助想象,扩大意境,深化主题。
[解析] 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前两句直接叙述激战场面,后两句并没有直接写战争的悲惨,也没有渲染家人的悲伤情绪,而是匠心独运,把“河边骨”和“春闺梦”联系起来。“无定河边骨”和“春闺梦里人”,一边是现实,一边是梦境;一边是悲哀凄凉的枯骨,一边是年轻英俊的战士,虚实相对,荣枯迥异,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一个“可怜”,一个“犹是”,包含着多么深沉的感慨,凝聚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家人的无限同情。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诗歌鉴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五(含答案),共8页。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诗歌鉴赏》十一(含答案),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