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人物描写一组 他像一棵挺脱的树(教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274488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3人物描写一组 他像一棵挺脱的树(教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274488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3人物描写一组 他像一棵挺脱的树(教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274488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人教部编版他像一棵挺脱的树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他像一棵挺脱的树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 入 课题, 相关介 绍,初读课 文,感知 形 象, 课堂小 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他像一颗挺脱的树
课 时 目 标
1 . 会认 3 个生字 , 会写 3 个生字 。 ( 重点 )
2. 默读课文 , 感受祥子鲜活的人物形象 。 ( 重点 )
3 . 理解课文内容 , 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外貌 、 心理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 ( 难点)
教具准备 荣德基小学课件资源
教学过程
一、导 入 课题
祥子是 《 骆驼祥子 》 一书中的灵魂人物 , 是个性格鲜明的普通车夫 。 年轻时的他身上具有
劳动人民的许多优良品质 — — 善良纯朴 , 热爱劳动 , 坚韧 。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 《 他像一棵挺脱的树 》 中的 “ 他 ” 就是祥子 。
二、 相关介 绍
1 .作品简介 : 《 骆驼祥子 》 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代表作 , 最初于 1936 年发表在杂志 《 宇宙风 》 上 。 小说描写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老北京的一个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 。 这部小说大量应用北京口语 、 方言 , 还有一些老北京的风土人情的描写 , 是现代白话文小说的经典作品 。
2 . 作者简介 : 老舍 ( 1899 年 2 月 3 日 一 1966 年 8 月 24 日 ) , 原名舒庆春 , 字舍予 。 北京人 ,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 , 杰出的语言大师 , 新中国第一位获得 “ 人民艺术家 ” 称号的作家 。 著有长篇小说 《 猫城记 》 《 牛天赐传 》 《 骆驼祥子 》 等 , 短篇小说 《 赶集 》 等 。 老舍的作品语言通俗简
易 , 朴实无华 , 幽默诙谐 , 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
三、初读课 文
1 .听范读 , 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 , 注意生字的读音 。
2 .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 , 注意读准字音 , 读通句子 , 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
3. 自学课文生字词 , 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 , 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
4 . 检查学习效果 , 相机指导 。
我会认 : 铸成 颤骨 伤疤
我会写 : 剃 腮 疤
理解词语 : 挺脱 身量 格局
5. 学生自读 。
( 1 ) 自读时要细心 , 读不通的地方要多读几遍 , 要求读得准确 、 流利 。
( 2 ) 遇到不理解的生词可以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 实在不理解的画下来留作讨论 。
( 3 ) 不动笔墨不读书 , 将感受深刻的句子或不理解的地方画下来 。
6. 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
7 . 再读课文 , 思考 : 祥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作者是怎样表现人物形象的 。
四、感知 形 象
导语 : 本文选自 《 骆驼祥子 》 , 作者是老舍 。 小说讲述了普通人力车夫祥子的一生 , 展示了一幅具有老北京风情的世态图 。 本文所选片段中的 “ 他 ” 就是指祥子 。 那么 , 祥子具有怎样的特点呢 ?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 , 画出描写祥子外貌的句子 , 仔细体会人物的特点 。
品读 : 他的身量与筋肉都发展到年岁前边去了 … … 傻子似的他自己笑了 。
1 . 同学们先读读这段文字 , 再看课文中的插图 , 看自己能了解到什么 。
2 . 学生交流并发言 , 全班交流 , 教师引导并相机小结 。
( 1 ) “ 他的身量与筋肉都发展到年岁前边去了 。 二十来岁 , 他已经很大很高 , 虽然肢体还没被年月铸成一定的格局 , 可是已经像个成人了 ----- 个脸上身上都带出天真淘气的样子的大人 。 ” 作者通过对祥子体态 、 身段等的素描 , 准确而真实地表现了祥子身体健壮 ,性格朴实 , 充满生气 。
( 2 ) “ 看着那高等的车夫 , 他计划着怎样杀进他的腰去 , 好更显出他的铁扇面似的胸与直硬的背 。 扭头看看自己的肩 , 多么宽 , 多么威严 ! 杀好了腰 , 再穿上肥腿的白裤 , 裤脚用鸡肠子带儿系住 , 露出那对 ’ 出号 ’ 的大脚 ! 是的 , 他无疑可以成为最出色的车夫 , 傻子似的他自己笑了 。 " 这部分文字通过对祥子的心理 、 神态等的描写 , 表现了祥子的健壮 、 朴实 、 充满生气 , 从中我们也能感受到祥子的自豪和自信。
3 . 指导朗读 , 在朗读中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 。
品读 : 他没有什么模样 , 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 … … 他就很像一棵树 , 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 。
1 . 同学们先读读这段文字 , 再看文中的插图 , 看自己能了解到什么 。
2 . 学生交流并发言 , 全班交流 , 教师引导并相机小结 。
( 1 ) “ 他没有什么模样 , 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 。 头不很大 , 圆眼 , 肉鼻子 , 两条眉很短很粗 , 头上永远剃得发亮 ; 腮上没有多余的肉 , 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 ; 脸上永远红扑扑的 , 特别亮的是颤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 — — 小时候在树下睡觉 , 被驴啃了一口 。“ 这一段人物素描 , 细腻逼真 , 使人物如在读者眼前 。
注意 : 外貌描写包括对人物的身材 、 容貌 、 服饰 、 打扮以及仪态 、 风度等的描写 。 外貌描写能够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 , 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 。 描写时应有一定顺序 。
( 2 ) “ 他不甚注意他的模样 , 他爱自己的脸正如同他爱自己的身体 , 都那么结实硬棒 , 他把脸仿佛算在四肢之内 , 只要硬棒就好 。 ” 这句话通过对祥子的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了祥子的健壮 、 充满生气 , 从 “ 结实硬棒 ” 能看出他对自己的体能充满信心 。
( 3 ) “ 是的 , 到城里以后 , 他还能头朝下 , 倒着立半天 。 这样立着 , 他觉得 , 他就很像一棵树 , 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 。 ” 这两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 将祥子比喻成了一棵树 , 生动形象地把祥子的性格特点及外貌特征展现于我们的眼前 , 表达了作者对祥子的赞美一壮 、 朴实 、 充满生气 。 ( 根市健壮 、 朴实 、 充满生气 )
4 . 指导朗读 , 在朗读中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 , 在朗读中欣赏这个老北京的人力车夫 。
5. 播放有关影视作品的选段 , 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
五 、课 文 主 旨
《 他像一棵挺脱的树 》 细致地描写了祥子的外貌 , 刻画出祥子身体结实 、 硬棒 、 精气神十足的形象 。
六、 课堂小 结
《 骆驼祥子 》 是老舍的长篇小说代表作 , 也是老舍小说创作的巅峰 。 小说以现实主义的笔法与悲天悯人的情怀 , 讲述了老北京人力车夫祥子的辛酸故事 , 表达了作者对黑暗 、 残酷的社会现实的控诉 , 对底层劳动者深切的同情
他像一颗挺脱的树
课 时 目 标
1 . 会认 4 个生字 , 会写 4 个生字 。 ( 重点 )
2 . 默读课文 , 感受严监生鲜活的人物形象 。 ( 重点 )
3 . 理解课文内容 , 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 、 神态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 ( 难点 )
4 . 激发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 ( 难点)
教具准备 荣德基小学课件资源
教学过程
一、课 前 导 入
教师 口述 : 吴敬梓的 《 儒林外史 》 用讽刺的手法 , 描写了当时的读书人对功名的追求 , 以及他们的生活状况 。 严监生就是其中的一个人物 , 他是一个有钱的吝啬鬼 。 《 两茎灯草 》 这个片段描写的是严监生临死前的情形 。
二作 者简 介
吴敬梓 ( 1701 — 1754 ) , 字敬轩 , 清代讽刺小说家 。 他出生于官宦之家 , 不追求功名 , 对人生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 这在当时是很难被社会所容的 。 其代表作 《 儒林外史 》 是一部讽刺小说 , 对当时的读书人和其他各色人等进行了生动的刻画 。 其中对一个有钱人严监生临死前的描写 , 成为 “ 千古绝唱 ” , 被人们津津乐道 。
三、初读课 文
1 . 读课文 , 解决生字词 , 感知课文内容 。
监生 侄子 喉咙 吐痰 揩泪 诸亲六眷
2 . 这篇课文的生字并不多 , 相信同学们经过认真学习一定能够把课文读得正确 、 流利 。
3 . 说一说 : 文章主要写了谁 ?
( 严监生 ) 这个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 ( 吝啬 )
4 . 学生自读 , 思考 : 课文是怎样表现人物特点的 ?
5. 交流读感受
四、 细读课 文
1 . 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 : 想象严监生临死前的样子 。
2 . 仔细观察课文插图 , 小组交流 。
作者对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 、 神态作了细致的描写 , 请同学们先找出有关语句细致地读一读 , 然后根据严监生的动作 、 神态的变化揣摩他临死前的心理活动 , 然后交流 。
3. 学生发言 , 全班交流 , 教师评议 , 相机指导并小结 。
品读 : 自此 , 严监生的病 , 一日重似一日 , 再不回头 … … 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 , 伸着两个指头 。
( 1 ) 这是作者对严监生咽气前的一段描写 。 这段话主要描写了什么 ?
预设: 严监生的病一天比一天重 , 一连三天不能说话 , 但是总不得断气 , 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 , 伸着两个指头 。
( 2 ) 读了这段文字 , 你能想到哪些成语来形容此时的严监生 ?
预设 : 奄奄一息 、 生命垂危 、 危在旦夕 … …
( 3 )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 , 严监生 “ 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 , 伸着两个指头 “ , 联系下文说一说是因为什么 。
预设 : 灯盏里有两茎灯草 , 恐费了油 。
( 4 ) 从这段描写中你体会到什么 ?
预设 : 动作 , 两茎灯草 , 竟然让临死前的严监生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 , 伸出两个指头 ,两茎灯草在他的心中是这么重要 , 可见他是多么吝啬 。
( 5 ) 请同学们反复读这段话 , 思考感悟 , 并了解作者的笔法 。
预设:作者用犀利的笔法刻画了一个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 。
品读 : 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 : “ 二叔 , 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 ? " … … 登时就没了气 。
( 1 ) 学生自由阅读这段描写 , 思考 : 在这段话中作者又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严监生的 ?
( 2 ) 学生交流 , 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 。
① 与大侄子的交流 。
预设 : 两个亲人不曾见面把头摇了两三摇动作
② 与二侄子的交流 。
预设 : 两笔银子不曾吩咐 把两眼 “ 睁的的溜圆 ” , 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 , 越发指得紧了 —— 神态 、 动作
③ 与奶妈的交流 。
预设 : 两位舅爷不在跟前 把眼闭着摇头 , 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 — 神态 、 动作
④ 与赵氏的交流 。
旅袱 : 两茎灯草恐费了油 点一点头 , 把手垂下 , 登时就没了气一^动作
(3 ) 从这些变化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
焦急的加剧与吝啬
4. 自由朗读全文 , 在朗读中抓住对严监生动作和神态的描写体会严监生当时的心理
五 、课 文 主 旨
《 两茎灯草 》 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草 , 伸着两个指头不肯断气 , 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灯草 , 他才咽气的故事 , 刻画了一个吝啬鬼的形象 。
六、 课 堂小 结
《 两茎灯草 》 节选自我国古典讽刺小说 《 儒林外史 》 。 这是一段绝妙的描写 , 虽然区区几
百字 , 但语言精练传神 , 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一个守财奴的形象 。 ( 板书 守财奴)
教学 反 思
成功之处: 本课的重点是体会文中人物形象的特点 , 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提问 、 小组交流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 学习目标基本达成 。
不足之处 : 教学过程中没有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积累字词 , 进行小练笔和仿写 , 将所学的描写人物的方法运用到写作中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他像一棵挺脱的树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时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第五单元13 人物描写一组他像一棵挺脱的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他像一棵挺脱的树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