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部编版四五制)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28.枣核 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版(部编版四五制)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28.枣核  教案第1页
    人教版(部编版四五制)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28.枣核  教案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三年级下册28* 枣核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三年级下册28* 枣核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时安排,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二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其中1个多音字“称chèn”)及新词,认读1个字。
    2.能联系课文, 抓住重点句子体会思想感情。
    3.体会文题的精妙。
    4.了解文内容,感受海外赤子的爱国情。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1.了解文内容,感受海外赤子的爱国情。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2.能联系课文, 抓住重点句子体会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能联系课文,抓住重点句子体会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作者简介
    萧乾,出生在一个汉化了的蒙族贫民家庭,当代著名作家、翻译家、记者。
    学生根据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进行介绍
    2.导语
    今天我们来学习作家萧乾写的《枣核》一文,看看作者怎样用一个老新闻记者的眼光,冷静客观地审视美国的现代社会生活及其心态,以及发展与扭曲相交织所带给我们思考的现实。
    二、检查预习
    1.听写生字、新词。
    殷切 倘若 精致 匀称
    机械 泛舟 睡莲 国籍
    感慨良深 风烛残年
    故弄玄虚 不约而同
    枣核
    学生听写
    2.多音字祖祠
    chèn( )( )


    chēng( )( )
    3.一字多组
    核( )( )( )( )
    殷( )( )( )( )
    玄( )( )( )( )
    倘( )( )( )( )
    莲( )( )( )( )
    泛( )( )( )( )
    学生进行同桌扩词、组词
    4.形近字组词
    倘( ) 核( )
    淌( ) 该( )
    殷( ) 泛( )
    段( ) 眨( )
    5.检查朗读
    三、分段(学生边说边板书)
    第一段(1)写朋友托我为他带几枚生枣核。
    第二段(2-3)写朋友见到枣核如获至宝。
    第三段(4-9)写朋友借枣核倾吐思乡之情。
    第四段(10)揭示文章中心意思,抒发爱国豪情。
    四、分析结构特点
    “枣核”是线索
    有关于“枣核”的句子出现于文章四段的三段中,如果把这四段比做四颗珍珠的话,有关“枣核”的句子像不像把珍珠串起来的一根线?
    学生回答课文中出现“枣核”的句子,归纳成:
    索枣核——见枣核——说枣核
    在写作中,我们把那些将珍珠似的材料贯穿起来的一根线叫做线索。(提醒学生记录)——枣核就是文章的线索。
    五、总结主要内容。
    本文记叙了“我”访美时,探望了一位旧时同窗好友并带去了好友再三托付的枣核。在与他的交往中。“我”感受到同窗好友怀念家乡,眷恋故土的真挚感情。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学生读课文。
    2.回忆: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品读课文
    1.阅读第一段。
    学生品读课文,谈体会
    (1)提问:段中“再三”的意思是什么?有何作用?
    (2)小结:意思是一次又一次。作用是增强文章的悬念感,为下文表现人物的感情
    服务。
    2.阅读2—4段。
    (1)提问:风烛残年是什么意思? 学生体会:风中的蜡烛,比喻人已到了晚年。
    (2)提问:“他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明了什么?
    学生体会:运用了比喻了修辞手法,表明了美籍华人珍惜的态度,得枣核如获至宝的激动心情
    (3)提问:“殷切”是什么意思?表明了什么?
    学生讨论得出意思是深厚而激动,表明了美籍华人急于得到枣核的心情,增强悬念感,为下文表现人物的感情作铺垫。
    (4)提问:美籍华人与分别快半个世纪的朋友见了面,第一句话说的是什么?这一句话表明了什么?
    学生讨论得出第一句话是“带来了吗?”表明了美籍华人急于得到枣核的心情。
    3.学生根据下列问题读5—11段。
    (1)写沿途风光的目的是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1)写沿途风光,目的一是再次造成悬念,二是为下文作暗示。
    (2)“一座两层小楼”,“车库的门就像认识主人似的自动掀启”,孩子们“都成家立业了”,“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以上这些话语表明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讨论得出(2)这些话语表明美籍华人朋友事业家庭都如意,更深沉地体现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3)美籍华人的思乡之情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
    学生体会出美籍华人的思乡之情具体通过栽种杨柳、养睡莲、堆叠北海,追忆当年在北海泛舟的情景,试种家乡的枣树来体现的。
    (4)“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中的“一……就……”有什么表达效果?
    学生体会出“一……就……”这个词语起强调的作用,“一”过圣诞,“就”自然而然想旧历年,把游子之情表达得自然深沉。
    (5)列出文中美籍华人倾诉心里活动和借助谈话写人物行动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在语言方面有何特点?体现了人物什么思想感情?
    学生分析得出美籍华人直接倾诉内心活动的句子有:“家庭和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可是我心上总像缺点什么”,“我现在可充分体会出游子的心境了”,“我想厂甸,想隆福寺,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近来,我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这些句子语言的特点是朴实,“心上总像缺点什么”是对游子心境最朴实的描述,身在异国,心永远系着故乡,“都如意”也无法代替故乡的温暖,无法弥补心上的缺憾,一连串的想,把故乡的形象再现得多么真切!这位美籍华人朋友情不自禁地用京腔京味述说对故乡的思念句句是思乡之苦。
    三、小结: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美籍华人朋友领“我”踏访后花园时的谈话,作者用看似“实录”的笔法记叙了谈话经过,不加修饰,朴朴实实,却把这位海外游子的思乡之情表现得深切感人,读来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板书设计】
    枣核
    索枣核——用途蹊跷
    见枣核——如获至宝
    说枣核——为解乡愁
    议枣核——民族之情

    相关教案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28* 枣核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28* 枣核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图片引入,借助阅读提示,理解学习内容,梳理课文内容,学习复述课文,小结,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三年级下册11 赵州桥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三年级下册11 赵州桥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

    2020-2021学年5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5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