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冀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十章 函数综合与测试教案及反思
展开全章热门考点整合应用
名师点金:
本章内容是函数知识的基础,函数的几种表示方法,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从函数图像中获取信息等都是中考经常考查的知识点,题型多以选择题或填空题为主.其主要考点可概括为:两个概念,三个表示法,两个方法,一种应用,一种思想.
两个概念
变量与常量
1.(1)设圆柱的底面半径R不变,圆柱的体积V与圆柱的高h的表达式是V=πR2h,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常量和变量分别是什么?
(2)设圆柱的高h不变,在圆柱的体积V与圆柱的底面半径R的表达式V=πR2h中,常量和变量分别是什么?
函数
2.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的表达式是y2=x+1(其中x是非负整数),y是不是x的函数?如果变为用含y的代数式表示x的形式,x是不是y的函数?请说明原因.
3.求下列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1)y=-x2-x+6;
(2)y=-;
(3)y=.
三个表示法
表格法
4.某下岗职工购进一批苹果,到集贸市场零售,已知卖出的苹果质量x(kg)与收入y(元)的关系如下表:
质量x/kg | 1 | 2 | 3 | 4 | 5 | … |
收入y/元 | 2+0.1 | 4+0.2 | 6+0.3 | 8+0.4 | 10+0.5 | … |
则收入y(元)与卖出的苹果质量x(kg)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为( )
A.y=2x+0.1 B.y=2x
C.y=2x+0.5 D.y=2.1x
图像法
5.八(1)班同学在探究弹簧长度与砝码质量的关系时,实验得到的相应数据如下表所示:
砝码质量 x/克 | 0 | 50 | 100 | 150 | 200 | 250 | 300 | 400 | 500 |
弹簧长度 y/厘米 | 2 | 3 | 4 | 5 | 6 | 7 | 7.5 | 7.5 | 7.5 |
则y关于x的函数图像是( )
表达式法
6.高速列车由北京南站驶往相距120千米的天津,如果它的平均速度是300千米/时,则列车距天津的路程s(千米)与行驶时间t(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及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是( )
A.s=120-300t(t≥0)
B.s=300t(0≤t≤0.4)
C.s=120-300t(0≤t≤0.4)
D.s=300t(t≥0)
两个方法
从图像中获取信息法
7.甲、乙两同学从A地出发,骑自行车在同一条路上行驶到距离A地18 km的B地,他们离出发地的距离s(km)和行驶时间t(h)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在行驶的过程中休息了一会儿
B.乙在行驶的过程中没有追上甲
C.乙比甲先到达B地
D.甲的行驶速度比乙的行驶速度大
(第7题)
(第8题)
用图像表示试验意义法
8.一天,小亮看到家中的塑料桶中有一个竖直放置的玻璃杯,桶和玻璃杯的形状都是圆柱形,桶口的半径是杯口半径的2倍,如图所示.小亮决定做个试验:把塑料桶和玻璃杯看作一个容器,对准杯口匀速注水,在注水的过程中杯子始终竖直放置,则下列能反映容器内最高水位h与注水时间t之间关系的大致图像是( )【导学号:54274010】
一种应用
9.已知A,B两地相距120千米,甲骑自行车以20千米/时的速度由起点A前往终点B,乙骑摩托车以40千米/时的速度由起点B前往终点A.两人同时出发,各自到达终点后停止.设两人之间的距离为s(千米),甲行驶的时间为t(小时),则能正确反映s与t之间函数关系的是( )
一种思想——数形结合思想
10.某天早晨,王老师从家出发,骑摩托车前往学校,途中在路旁一家饭店吃早餐,如图是王老师从家到学校这一过程中行驶路程s(千米)与时间t(分)之间关系的图像.
(1)学校离王老师家多远?从出发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
(2)王老师吃早餐用了多长时间?
(3)王老师吃早餐以前的速度快还是吃完早餐以后的速度快?最快速度达到多少?
(第10题)
答案
1.解:(1)常量是π和R,变量是V和h.
(2)常量是π和h,变量是V和R.
2.解:在y2=x+1中,当x的值是0时,y的值为±1,此时y的值有两个,并不是唯一确定的,因此y不是x的函数.
x是y的函数.理由:y2=x+1变形为x=y2-1后,对于y的每一个值,另一个变量x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因此x是y的函数.
3.解:(1)一切实数.
(2)因为12x-3≠0,所以x≠.
(3)因为16x-9≥0且3x-2≠0,
所以x≥且x≠.
4.D 5.D 6.C 7.C 8.C 9.B
10.解:(1)学校离王老师家有10千米,从出发到学校,用了25分.
(2)王老师吃早餐用了10分.
(3)吃早餐以前的速度为5÷10=0.5(千米/分),吃完早餐以后的速度为(10-5)÷(25-20)=1(千米/分).
∴王老师吃完早餐以后的速度快,最快速度达到1千米/分.
冀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八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冀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八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共8页。
初中数学冀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九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冀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九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及反思,共8页。
2021学年第十八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综合与测试教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十八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综合与测试教案,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