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五节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导学案
展开一、概念判断
1.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而不是产生速度的原因。( √ )
2.在选定已知质量的研究对象以后,通过分析其受到的外力,可以求出加速度。( √ )
3.物体在某一个方向上的加速度仅取决于该方向的合外力,与其他方向的力无关。( √ )
4.在进行正交分解时,必须选加速度和与之垂直的方向作为坐标轴的方向。( × )
提示:一般来说,可以任意选取坐标轴的方向,但要注意将包括加速度在内的所有矢量在坐标轴上进行分解。
5.牛顿定律只适用于宏观低速(远小于光速)的物体运动的研究。( √ )
二、选择题
·题组一 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力和运动的关系
1.2020年6月至8月,我国南方某些地区连日暴雨,共有433条河流发生超警戒线的洪水。某次无风的情况下,一雨滴在空中下落过程中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雨滴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可能大于重力加速度
B.雨滴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方向发生了变化
C.当速度等于v0时,雨滴所受空气阻力等于重力
D.随着雨滴速度的增加,空气阻力逐渐减小
【解析】选C。雨滴下落过程中受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阻力作用,雨滴下落过程中受到重力和阻力作用做加速运动,合力向下说明阻力小于重力,所以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不可能大于重力加速度,故A错误;由题图可知,雨滴下落过程中的运动是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但是加速度方向没有发生变化,故B错误;当速度等于v0时,加速度为0,雨滴所受合力为0,空气阻力等于重力,故C正确;由题图可知,雨滴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减小,说明合力逐渐减小,空气阻力逐渐增大,故D错误。
2.如图所示,A、B两物块叠放在一起,在粗糙的水平面上保持相对静止地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B受到的摩擦力( )
A.方向向左,大小不变 B.方向向左,逐渐减小
C.方向向右,大小不变 D.方向向右,逐渐减小
【解析】选A。A、B两物块叠放在一起共同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对A和B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a= eq \f(μ(mA+mB)g,mA+mB) =μg,然后隔离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AB=mBa=μmBg,大小不变;物块B做速度方向向右的匀减速运动,故而加速度方向向左,摩擦力向左,故选A。
3.如图,蜘蛛侠利用蜘蛛丝粘住墙体产生的阻力,来拯救一列质量为1×106 kg以360 km/h的速度飞驰的失去制动性能的列车,使列车在其正前方400 m断轨处刚好停止。若铁轨和空气的阻力为车重的0.25倍,列车的运动可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则蜘蛛丝对列车产生的平均阻力为(g取10 m/s2)( )
A.1×105 N B.1×106 N
C.1×107 N D.1×108 N
【解析】选C。v=360 km/h=100 m/s,设蜘蛛丝对列车产生的平均阻力为f,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0.25mg=ma,由速度-位移的关系式得:v2=2ax,联立解得:f=1×107 N,故A、B、D错误,C正确。
·题组二 两类动力学问题
4. (多选)一质量为m=1 kg的物体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水平运动,1 s末撤去恒力F,其vt图像如图所示,则恒力F和物体所受阻力f的大小是( )
A.F=8 N B.F=9 N
C.f=3 N D.f=2 N
【解析】选B、C。由图线知,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1= eq \f(6,1) m/s2=6 m/s2,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2= eq \f(6,3-1) m/s2=3 m/s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f=ma1,F-f=6 N,f=ma2,f=3 N。解得F=9 N。故选B、C。
5.质量为m=3 kg的木块放在倾角为θ=30°的足够长斜面上,木块可以沿斜面匀速下滑,若用沿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于木块上,使其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加速运动,经过t=2 s时间物体沿斜面上升4 m的距离,则推力F为(g取
10 m/s2)( )
A.42 N B.6 N C.21 N D.36 N
【解析】选D。木块能匀速下滑,则mg sin θμmg cs θ=0,当施加外力后,根据位移—时间公式可知x= eq \f(1,2) at2,解得a= eq \f(2x,t2) = eq \f(2×4,22) m/s2=2 m/s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mg sin θ-μmg cs θ=ma,解得F=36 N,故D正确。
三、非选择题
6.(由受力分析解决运动问题)公路上行驶的两汽车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当前车突然停止时,后车司机可以采取刹车措施,使汽车在安全距离内停下而不会与前车相碰。通常情况下,人的反应时间和汽车系统的反应时间之和为1 s,当汽车在晴天干燥沥青路面上以108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安全距离为120 m。设雨天时汽车轮胎与沥青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晴天时的 eq \f(2,5) ,若要求安全距离仍为120 m,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求:
(1)晴天时汽车轮胎与沥青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
(2)汽车在雨天安全行驶的最大速度。
【解析】(1)设路面干燥时,汽车轮胎与路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0,刹车时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0,安全距离为s,反应时间为t0,m和v0分别为汽车的质量和刹车前的速度。
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得
μ0mg=ma0
s=v0t0+ eq \f(v eq \\al(\s\up1(2),\s\d1(0)) ,2a0)
联立代入数据解得:μ0=0.5
(2)设在雨天行驶时,汽车轮胎与路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依题意有:μ= eq \f(2,5) μ0=0.2
设在雨天行驶时汽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安全行驶的最大速度为v,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得
μmg=ma
s=vt0+ eq \f(v2,2a)
解得:v=20 m/s=72 km/h
答案:(1)0.5 (2)72 km/h
一、选择题
1.A、B两物体以相同的初速度滑到同一粗糙水平面上,若两物体的质量mA>mB,两物体与粗糙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则两物体能滑行的最大距离xA与xB相比为( )
A.xA=xB B.xA>xB
C.xA<xB D.不能确定
【解析】选A。A、B物体的加速度均为a=μg,又由x= eq \f(v eq \\al(\s\up1(2),\s\d1(0)) ,2a) 知,初速度相同,两物体滑行距离也相同。
2.在静止的小车内用细绳a和b系住一小球。绳a与竖直方向成θ角,拉力为Ta,绳b成水平状态,拉力为Tb。现让小车从静止开始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此时小球在车内的位置仍保持不变(角θ不变)。则两根细绳的拉力变化情况是( )
A.Ta变大,Tb不变 B.Ta不变,Tb变大
C.Ta变大,Tb变大 D.Ta不变,Tb变小
【解析】选B。小车以加速度a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
Tb-Ta sin θ=ma
Ta cs θ-mg=0
解得
Ta= eq \f(mg,cs θ)
Tb=mg tan θ+ma
故当小车由静止开始加速时,加速度由零变为不是零,即变大,故Ta不变,Tb变大。
3.如图所示,小球在水平轻绳和轻弹簧拉力作用下静止,弹簧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设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A点剪断弹簧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g cs θ,方向与竖直方向成θ角斜向右下
B. 从A点剪断弹簧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eq \f(g,cs θ) ,方向与竖直方向成θ角斜向右下
C. 从B点剪断轻绳瞬间,小球加速度大小为g sin θ,方向与水平方向成θ角斜向左下
D.从B点剪断轻绳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g tan θ,方向水平向左
【解析】选D。从A点剪断弹簧瞬间,小球所受的弹簧拉力消失,所受的轻绳拉力突变为零,小球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g,方向竖直向下,故选项A、B错误;剪断弹簧前,设弹簧的拉力为F,轻绳的拉力为FT,由平衡条件可知
F cs θ=mg,F sin θ=FT,解得F= eq \f(mg,cs θ)
FT=mg tan θ,从B点剪断轻绳瞬间,小球所受的轻绳拉力消失,所受弹簧的拉力和重力不变,则小球所受的合力大小为mg tan θ,由mg tan θ=ma可得小球的加速度为a=g tan θ,方向水平向左,故D正确。
4.如图所示,公园里一个小朋友在荡秋千,两根轻质吊线平行,小朋友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为g。小朋友运动到最高点时,每根吊线上张力大小等于小朋友及秋千踏板总重力的 eq \f(2,5) ,此时小朋友的加速度大小为( )
A. eq \f(4,5) g B. eq \f(3,5) g C. eq \f(2,5) g D.0
【解析】选B。以小朋友及秋千踏板整体为研究对象,由于小朋友及秋千踏板运动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整体在沿吊线方向平衡,小朋友及秋千踏板的合力和吊线垂直,如图所示,设小朋友及秋千踏板的总质量为m,已知每根吊线上张力F= eq \f(2,5) mg,由牛顿第二定律 eq \r(\b\lc\(\rc\)(\a\vs4\al\c1(mg))\s\up12(2)-\b\lc\(\rc\)(\a\vs4\al\c1(2F))\s\up12(2)) =ma,求得小朋友及秋千踏板整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 eq \f(3,5) g,此时小朋友的加速度大小为 eq \f(3,5) g,故B正确。
5.如图所示为两个等高的光滑斜面AB、AC,将一可视为质点的滑块由静止在A点释放。沿AB斜面运动,运动到B点时所用时间为tB;沿AC斜面运动,运动到C点所用时间为tC,则( )
A.tB=tC B.tB>tC
C.tB
6.在倾角为θ的光滑固定斜面上有两个用轻弹簧连接的物块A和B,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和2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C为一固定挡板,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沿斜面方向的恒力F拉物块A使之沿斜面向上运动,当B刚离开C时,A的速度为v,加速度为a,且方向沿斜面向上。设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当B刚离开C时,A发生的位移大小为 eq \f(9mg sin θ,k)
B.恒力F的大小为F=3mg sin θ
C.当A的速度达到最大时,B的加速度大小为 eq \f(a,2)
D.从开始运动到B刚离开C时,所用的时间为 eq \f(v,a)
【解析】选C。开始A处于静止状态,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根据平衡条件有:mg sin θ=kx1,解得弹簧的压缩量x1= eq \f(mg sin θ,k) ,当B刚离开C时,B对挡板的弹力为零,有:kx2=2mg sin θ,解得弹簧的伸长量x2= eq \f(2mg sin θ,k) ,可知从静止到B刚离开C的过程中,A发生的位移x=x1+x2= eq \f(3mg sin θ,k) ,故A错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mg sin θ-kx2=ma,解得:F=3mg sin θ+ma,故B错误;当A的加速度为零时,A的速度最大,设此时弹簧的拉力为FT,则:F-FT-mg sin θ=0,所以FT=F-mg sin θ=3mg sin θ+ma-mg sin θ=2mg sin θ+ma。以B为研究对象,则:2ma′=FT-2mg sin θ=ma,所以:a′= eq \f(1,2) a,故C正确。若A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从开始运动到B离开C的时间:t= eq \f(Δv,a) = eq \f(v,a) 。而实际的情况是开始时A受到的向上的弹簧的弹力比较大,随A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弹簧对A的弹力减小,所以A向上运动的加速度减小,可知在B离开C前A的加速度一直大于a,所以从开始运动到B刚离开C时,所用的时间一定小于 eq \f(v,a) ,故D错误。
7.图甲中的塔吊是现代工地必不可少的建筑设备,图乙为150 kg的建筑材料被塔吊竖直向上提升过程的简化运动图像,g取10 m/s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前10 s钢索的拉力恒为1 500 N
B.46 s末材料离地面的距离为22 m
C.10~30 s钢索上的拉力最小
D.在30~36 s钢索最容易发生断裂
【解析】选B。由图可知前10 s内材料的加速度a=0.1 m/s2,由F-mg=ma可解得钢索的拉力为1 515 N,选项A错误;由图像面积可得整个过程材料上升的高度是28 m,下降的高度为6 m,46 s末材料离地面的距离为22 m,选项B正确;因30~36 s材料加速度向下,材料处于失重状态,F
A.达到最大速率前,所有雨滴均做匀加速运动
B.所有雨滴的最大速率均相等
C.较大的雨滴最大速率也较大
D.较小的雨滴在空中运动的时间较长
【解析】选C、D。设雨滴下落时受到的阻力为f=kv,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g-kv=ma,则雨滴下落时,随着速率的增加,加速度逐渐减小,则达到最大速率前,所有雨滴均做加速度减小的变加速运动,选项A错误;当a=0时速率最大,则vm= eq \f(mg,k) ,质量越大,则最大速率越大,选项B错误,C正确;较小的雨滴在空中运动的最大速率较小,整个过程的平均速率较小,则在空中运动的时间较长,选项D正确。
9.如图所示,倾角为θ=30°的光滑斜面上,质量分别为2m、m的a、b两物块,用一轻弹簧相连,将a用细线连接在木板上,调整细线使之与斜面平行且使系统静止时,物块b恰与斜面底端的挡板无弹力,此时弹簧的形变量为x。重力加速度为g,若突然剪断细线,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则( )
A.剪断细线瞬间,挡板对物块b弹力为0.5mg
B.剪断细线瞬间,物块b的加速度为0.5g
C.剪断细线瞬间,物块a的加速度为g
D.剪断细线后,物块a沿斜面向下运动3x时速度最大
【解析】选D。突然剪断细线前,对b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可得F弹=mg sin θ,剪断细线瞬间,弹簧的弹力不能突变,b的受力状态不变,合力仍为零,则物块b的加速度为零,挡板对物块b的弹力也为零,A、B错误;突然剪断细线前,对a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可得FT=2mg sin θ+F弹
可得FT=3mg sin θ,剪断细线瞬间,弹簧的弹力不能突变,细线拉力消失,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2mg sin θ+F弹=2ma,解得a的加速度为
a= eq \f(3,2) g sin θ,C错误;剪断细线前,弹簧的形变量为x,可得mg sin θ=F弹=kx
剪断细线后,物块a沿斜面向下运动,向下运动x时,弹簧恢复原长,再向下运动x′,当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此时满足2mg sin θ=kx′
联立上式可得x′=2x,所以物块a沿斜面向下运动3x时速度最大,D正确。
二、非选择题
10.在宇航训练程序中,一位80 kg的宇航员被绑在一个质量为220 kg的火箭运载器内,这个运载器被安全放在一条无摩擦的长轨道上,开动火箭发动机使之很快地加速运载器,然后马达制动运载器,vt图像如图所示。设喷射燃料的质量和运载器的质量相比可以忽略。
(1)计算向前的推力多大;
(2)计算施加在运载器上的制动力;
(3)计算沿轨道运行的路程。
【解析】(1)由vt图像知,a= eq \f(Δv,Δt) =50 m/s2,由F=(M+m)a,得F=1.5×104 N
(2)由vt图像知,9~13 s马达制动减速,加速度大小
a′= eq \f(Δv′,Δt′) =25 m/s2
则制动力大小F′=(M+m)a′=7.5×103 N
(3)路程x等于vt图像与t轴所围面积大小:x=1 000 m
答案:(1)1.5×104 N (2)7.5×103 N (3)1 000 m
11.如图甲所示,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固定在地面上,物块在沿斜面方向的推力F的作用下向上运动。已知推力F在开始一段时间内大小为8.5 N。后来突然减为8 N,整个过程中物块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求:
(1)物块的质量m;
(2)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解析】(1)当F=8.5 N时物块做匀加速运动
由vt图像得a= eq \f(Δv,Δt) =0.5 m/s2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Ff-mg sin α=ma
当F′=8 N时,物块做匀速运动
F′-Ff-mg sin α=0
由以上各式解得m=1 kg
(2)由第(1)问可得
Ff=F′-mg sin α=3 N,
又Ff=μmgcs30°
得μ= eq \f(Ff,mg cs 30°) = eq \f(\r(3),5)
答案:(1)1 kg (2) eq \f(\r(3),5)
某工厂用倾角为37°的传送带把货物由低处运送到高处,已知传送带总长为L=50 m,正常运转的速度为v=4 m/s。一次工人刚把M=10 kg的货物放到传送带上的A处时停电了,为了不影响工作的进度,工人拿来一块m=5 kg带有挂钩的木板,把货物放到木板上,通过定滑轮用绳子把木板拉上去。货物与木板及木板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8。(货物与木板均可看作质点,g取10 m/s2,sin37°=0.6,cs37°=0.8)
(1)为了把货物拉上去又不使货物相对木板滑动,求工人所用拉力的最大值;
(2)若工人用F=189 N的恒定拉力把货物拉到 eq \f(L,5) 处时来电了,工人随即撤去拉力,求此时货物与木板的速度大小;
(3)来电后,还需要多长时间货物能到达B处?(不计传送带的加速时间)
【解析】(1)设最大拉力为Fm,货物与木板之间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设此时的加速度为a1,对货物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μMg cs θ-Mg sin θ=Ma1
代入数据得:a1=0.4 m/s2
对货物与木板整体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m-μ(m+M)g cs θ-(m+M)g sin θ=(m+M)a1
代入数据得:Fm=192 N
(2)设工人拉木板的加速度为a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μ(m+M)g cs θ-(m+M)g sin θ=(m+M)a3
代入数据得:a3=0.4 m/s2
设经过t1木板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同,
v=v1+a3t1得:
F-μ(m+M)g cs θ-(m+M)g sin θ=(m+M)a2
代入数据解得:a2=0.2 m/s2
设来电时木板的速度为v1,根据运动学公式得:v eq \\al(\s\up1(2),\s\d1(1)) =2a2· eq \f(L,5)
代入数据得:v1=2 m/s
(3)由于v1<4 m/s,所以来电后木板继续加速,加速度为a3
得:t1=5 s
设t1内木板加速的位移为x1,
v2-v eq \\al(\s\up1(2),\s\d1(1)) =2a3x1
得:x1=15 m
共速后,木板与传送带相对静止一起匀速运动,设匀速运动的时间为t2,匀速运动的位移为x2,
x2=L- eq \f(L,5) -x1
得:x2=25 m
又:t2= eq \f(x2,v)
得:t2=6.25 s
所以来电后木板再需要运动的时间为:t1+t2=11.25 s。
答案:(1)192 N (2)2 m/s (3)11.25 s
高中物理粤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七节 力学单位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粤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七节 力学单位学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概念判断,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必修 第一册第六节 失重和超重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必修 第一册第六节 失重和超重学案设计,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概念判断,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5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5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学案,共1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