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十四章 三角形综合与测试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十四章 三角形综合与测试练习,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定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教版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第十四章三角形定向测评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和,则下列长度的四条线段中能作为第三边的是( )A. B. C. D.2、如图,点D、E分别在∠ABC的边BA、BC上,DE⊥AB,过BA上的点F(位于点D上方)作FG∥BC,若∠AFG=42°,则∠DEB的度数为( )A.42° B.48° C.52° D.58°3、将三根木条钉成一个三角形木架,这个三角形木架具有稳定性.解释这个现象的数学原理是( )A.SSS B.SAS C.ASA D.AAS4、如图,将△OAB绕点O逆时针旋转80°得到△OCD,若∠A的度数为110°,∠D的度数为40°,则∠AOD的度数是( )A.50° B.60° C.40° D.30°5、如图,在中,AD是角平分线,且,若,则的度数是( )A.45° B.50° C.52° D.58°6、如图,在△ABC中,BD平分∠ABC,∠C=2∠CDB,AB=12,CD=3,则△ABC的周长为( )A.21 B.24 C.27 D.307、如图,已知为的外角,,,那么的度数是( )A.30° B.40° C.50° D.60°8、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cm和7cm,则下列长度的线段中能作为第三边的是( )A.3cm B.4cm C.7cm D.10cm9、定理: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已知:如图,∠ACD是△ABC的外角.求证:∠ACD=∠A+∠B.证法1:如图,∵∠A=70°,∠B=63°,且∠ACD=133°(量角器测量所得)又∵133°=70°+63°(计算所得)∴∠ACD=∠A+∠B(等量代换).证法2:如图,∵∠A+∠B+∠ACB=18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又∵∠ACD+∠ACB=180°(平角定义),∴∠ACD+∠ACB=∠A+∠B+∠ACB(等量代换).∴∠ACD=∠A+∠B(等式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证法1用特殊到一般法证明了该定理B.证法1只要测量够100个三角形进行验证,就能证明该定理C.证法2还需证明其他形状的三角形,该定理的证明才完整D.证法2用严谨的推理证明了该定理10、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A.等腰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线互相重合B.一个三角形被截成两个三角形,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90度C.有两个角是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D.在ABC中,,则ABC为直角三角形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如图,在△ABC中,∠ACB=90°,AC=BC,BE⊥CE于点E,AD⊥CE于点D.若AD=3cm,BE=1cm,则DE=_________.2、如图,在中,,点D,E在边BC上,,若,,则CE的长为______.3、如图,一把直尺的一边缘经过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交斜边于点;直尺的另一边缘分别交、于点、,若,,则___________度.4、如图,在△ABC中,∠C=62°,△ABC两个外角的角平分线相交于G,则∠G的度数为_____.5、已知直角三角形△ABC的三条边长分别为3,4,5,在△ABC所在平面内画一条直线,将△ABC分割成两个三角形,使其中的一个是等腰三角形,则这样的直线最多可画___条.三、解答题(10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50分)1、如图,在中,AD平分,于点E.求证:.2、在中,,,点D是直线AC上一动点,连接BD并延长至点E,使.过点E作于点F.(1)如图1,当点D在线段AC上(点D不与点A和点C重合)时,此时DF与DC的数量关系是______.(2)如图2,当点D在线段AC的延长线上时,依题意补全图形,并证明:.(3)当点D在线段CA的延长线上时,直接用等式表示线段AD,AF,EF之间的数量关系是______.3、如图,点B,F,C,E在一条直线上,AB=DE,∠B=∠E,BF=CE.求证:AC=DF.4、如图,已知点E、C在线段BF上,,,.求证:.5、已知:如图,点D为BC的中点,,求证:是等腰三角形.6、如图,在等腰△ABC和等腰△ADE中,AB=AC,AD=AE,∠BAC=∠DAE且C、E、D三点共线,作AM⊥CD于M.若BD=5,DE=4,求CM.7、针对于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这条性质,老师带领同学们做了进一步的猜想和证明,提问:如果一个三角形中,一个角的平分线和它所对的边的中线重合,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已知:在△ABC中,AD 平分∠CAB,交BC 边于点 D,且CD=BD,求证:AB=AC.以下是甲、乙两位同学的作法.甲:根据角平分线和中线的性质分别能得出一组角等和一组边等,再加一组公共边,可证△ACD≌△ABD,所以这个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乙:延长AD到E,使DE=AD,连接BE,可证△ACD≌△EBD,依据已知条件可推出AB=AC,所以这个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1)对于甲、乙两人的作法,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两人都正确 B.甲正确,乙错误 C.甲错误,乙正确(2)选择一种你认为正确的作法,并证明.8、已知:如图,,,求证:9、如图,在△ABC中, AB=AC,AD是△ABC的中线,BE平分∠ABC交AD于点E,连接EC.求证:CE平分∠ACB.10、如图,在△ABC中,AB=AC,CD⊥AB于点D,∠A=50°,求∠BCD的度数.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得,再解不等式可得答案.【详解】解:设三角形的第三边为,由题意可得:,即,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差小于第三边.2、B【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得,再由垂直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详解】解:∵,∴,∵,∴,∴,故选:B.【点睛】题目主要考查平行线及垂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理解题意,熟练运用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关键.3、A【分析】根据三根木条即为三角形的三边长,利用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确定唯一三角形即可得.【详解】解:三根木条即为三角形的三边长,即为利用确定三角形,故选:A.【点睛】题目主要考查利用全等三角形判定确定唯一三角形,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是解题关键.4、A【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求解再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解再利用角的和差关系可得答案.【详解】解: 将△OAB绕点O逆时针旋转80°得到△OCD, ∠A的度数为110°,∠D的度数为40°, 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应用,旋转的性质,掌握“旋转前后的对应角相等”是解本题的关键.5、A【分析】根据角平分线性质求出∠DCA,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解∠C和∠B即可.【详解】解:∵AD是角平分线,,∴∠DCA==30°,∵AD=AC,∴∠C=(180°-∠DCA)÷2=75°,∴∠B=180°-∠BAC-∠C=180°-60°-75°=45°,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角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解答的关键.6、C【分析】根据题意在AB上截取BE=BC,由“SAS”可证△CBD≌△EBD,可得∠CDB=∠BDE,∠C=∠DEB,可证∠ADE=∠AED,可得AD=AE,进而即可求解.【详解】解:如图,在AB上截取BE=BC,连接DE,∵BD平分∠ABC,∴∠ABD=∠CBD,在△CBD和△EBD中,,∴△CBD≌△EBD(SAS),∴∠CDB=∠BDE,∠C=∠DEB,∵∠C=2∠CDB,∴∠CDE=∠DEB,∴∠ADE=∠AED,∴AD=AE,∴△ABC的周长=AD+AE+BE+BC+CD=AB+AB+CD=27,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注意掌握添加恰当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7、B【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解答即可.【详解】解:∵∠ACD=60°,∠B=20°,∴∠A=∠ACD−∠B=60°−20°=40°,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关键是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解答.8、C【分析】设三角形第三边的长为x cm,再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求出x的取值范围,找出符合条件的x的值即可.【详解】解:设三角形的第三边是xcm.则7-3<x<7+3.即4<x<10,四个选项中,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应用.此类求三角形第三边的范围的题,实际上就是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列出不等式,然后解不等式即可.9、D【分析】利用测量的方法只能是验证,用定理,定义,性质结合严密的逻辑推理推导新的结论才是证明,再逐一分析各选项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证法一只是利用特殊值验证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证法2才是用严谨的推理证明了该定理,故A不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证法1测量够100个三角形进行验证,也只是验证,不能证明该定理,故B不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的验证与证明,理解验证与证明的含义及证明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10、C【分析】分别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即可判断.【详解】A.等腰三角形中顶角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线互相重合,即三线合一,故此选项错误;B.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故此选项错误;C.有两个角是60°,则第三个角为,所以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故此选项正确;D.设,则,故,解得,所以,,此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定义以及三角形内角和,掌握相关概念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2cm【分析】易证∠CAD=∠BCE,即可证明BEC≌△DAC,可得CD=BE,CE=AD,根据DE=CE-CD,即可解题.【详解】解:∵∠ACB=90°,∴∠BCE+∠DCA=90°.∵AD⊥CE,∴∠DAC+∠DCA=90°.∴∠BCE=∠DAC,在△BEC和△DAC中,∵∠BCE=∠DAC,∠BEC=∠CDA=90°.BC=AC,∴△BEC≌△DAC(AAS),∴CE=AD=3cm,CD=BE=1cm,DE=CE-CD=3-1=2 cm.故答案是:2cm.【点睛】此题是三角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的性质,本题中求证△CDA≌△BEC是解题的关键.2、5【分析】由题意易得,然后可证,则有,进而问题可求解.【详解】解:∵,∴,∵,∴(ASA),∴,∵,,∴,∴;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是解题的关键.3、20【分析】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求出∠1,再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求出∠DCB即可.【详解】解:∵EF∥CD,∴,∵∠1是△DCB的外角,∴∠1-∠B=50°-30°=20º,故答案为:20.【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4、59°【分析】先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CAB+∠CBA=180°-∠C=118°,从而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求出∠DAB+∠EBA=2∠C+∠CAB+∠CBA=242°,再由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由此求解即可.【详解】解:∵∠C=62°,∴∠CAB+∠CBA=180°-∠C=118°,∵∠DAB=∠C+∠CBA,∠EBA=∠C+∠CAB,∴∠DAB+∠EBA=2∠C+∠CAB+∠CBA=242°,∵△ABC两个外角的角平分线相交于G,∴,,∴,∴∠G=180°-∠GAB-∠GBA=59°,故答案为:59°.【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熟知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5、6【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别利用AB,AC为底以及为腰得出符合题意的图形即可.【详解】解:如图所示:当BC2=CC2,AC1=AC,BC=BC3,BC=CC4,BC=CC5,C6A=C6B都能得到符合题意的等腰三角形.故答案为:6.【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以及应用设计与作图等知识,正确利用图形分类讨论得出是解题关键.三、解答题1、证明见解析.【分析】延长CE交AB于F,求出∠AEC=∠AEF,∠FAE=∠CAE,根据ASA证△FAE≌△CAE,推出∠ACE=∠AFC,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得出∠AFC=∠B+∠ECD,代入即可.【详解】证明:延长CE交AB于F,∵CE⊥AD,∴∠AEC=∠AEF,∵AD平分∠BAC,∴∠FAE=∠CAE,在△FAE和△CAE中,∵ ,∴△FAE≌△CAE(ASA),∴∠ACE=∠AFC,∵∠AFC=∠B+∠ECD,∴∠ACE=∠B+∠ECD.【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等知识点,关键是作辅助线后求出∠AFC=∠ACE.2、(1)(2)见解析(3)【分析】(1)利用边相等和角相等,直接证明,即可得到结论.(2)利用边相等和角相等,直接证明,得到和,最后通过边与边之间的关系,即可证明结论成立.(3)要证明,先利用边相等和角相等,直接证明,得到和,最后通过边与边之间的关系,即可证明结论成立.【详解】(1)解:,,,在和中, ,.(2)解:当点D在线段AC的延长线上时,如下图所示:,,,在和中, ,,,.(3)解:,如下图所示:,,,在和中, ,,,.【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熟练利用条件证明三角形全等,然后利用边相等以及边与边之间关系,即可证明结论成立,这是解决该题的关键.3、见解析【分析】先由BF=CE说明BC= EF.然后运用SAS证明△ABC≌△DEF,最后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证明.【详解】证明:∵BF= CE, ∴BC= EF. 在△ABC和△DEF中,∴△ABC≌△DEF(SAS). ∴AC=DF.【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确证明△ABC≌△DEF是解答本题的关键.4、见解析【分析】由平行线的性质可证明.再由,可推出.最后即可利用“ASA”直接证明.【详解】证明:,即.∴在和中,.【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平行线的性质,线段的和与差.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条件是解答本题的关键.5、证明见解析【分析】过点D作,交AB于点M,过点D做,交AC于点N,根据角平分线性质,得;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通过证明,通过证明,得,结合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完成证明.【详解】如下图,过点D作,交AB于点M,过点D做,交AC于点N∵∴ 直角和直角中 ∴ ∴∵点D为BC的中点,∴ 直角和直角中 ∴∴ ∵, ∴,即是等腰三角形.【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三角形中线、全等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角平分线、三角形中线,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从而完成求解.6、CM=7.【分析】根据题意由“SAS”可证△AEC≌△ADB,可得BD=CE,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DM=ME=2进行分析计算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BAC=∠DAE,∴∠BAC﹣∠BAE=∠DAE﹣∠BAE,∴∠BAD=∠CAE,在△AEC和△ADB中,,∴△AEC≌△ADB(SAS),又∵BD=5,∴CE=BD=5,∵AD=AE,AM⊥CD,DE=4,∴,∴CM=CE+EM=5+2=7.【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7、(1)C ;(2)见解析【分析】(1)甲同学证明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没有边边角的判定,故错误,而乙的证明则正确,因此可作出判断;(2)按照乙的分析方法进行即可.【详解】(1)甲同学证明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边边角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故错误,而乙的证明则正确,故选C;(2)依据题意,延长AD至E,使DE=AD,连接BE,如图. ∵D为BC中点.∴. 在△CAD和△BED中∴△CAD≌△BED(SAS).∴,∵AD平分∠BAC,∴∴∴ ∴AB=AC∴△ABC为等腰三角形【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关键是构造辅助线得到全等三角形.8、证明见解析【分析】由,,结合公共边 从而可得结论.【详解】证明:在与中,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掌握“利用边边边公理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本题的关键.9、见解析【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DB=∠ADC=90°,∠ABC=∠ACB,BD=CD,从而得到△BDE≌△CDE,进而得到∠DCE=∠DBE,再由BE平分∠ABC,可得 ,进而得到,即可求证.【详解】解:∵AB=AC,AD是△ABC的中线,∴∠ADB=∠ADC=90°,∠ABC=∠ACB,BD=CD,∵DE=DE,∴△BDE≌△CDE,∴∠DCE=∠DBE,∵BE平分∠ABC,∴ ,∴,∴,∴CE平分∠AC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是解题的关键.10、25°【分析】直接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BC=∠ACB=65°,进而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答案.【详解】∵AB=AC,∠A=50°,∴∠ABC=∠ACB=65°,∵CD⊥BC于点D,∴∠BCD的度数为:180°−90°−65°=25°.【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正确得出∠B的度数是解题关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十四章 三角形综合与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在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第十四章 三角形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共3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第十四章 三角形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共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