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6页未读,
继续阅读
初中数学沪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第十三章 相交线 平行线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第十三章 相交线 平行线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在下列各题中,属于尺规作图的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个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第十三章相交线 平行线定向测评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如图,AB∥EF,则∠A,∠C,∠D,∠E满足的数量关系是( )
A.∠A+∠C+∠D+∠E=360° B.∠A+∠D=∠C+∠E
C.∠A﹣∠C+∠D+∠E=180° D.∠E﹣∠C+∠D﹣∠A=90°
2、如图,点A是直线l外一点,过点A作AB⊥l于点B.在直线l上取一点C,连结AC,使AC=AB,点P在线段BC上,连结AP.若AB=3,则线段AP的长不可能是( )
A.3.5 B.4 C.5 D.5.5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
(1)在同一平面内,a、b、c是直线,a∥b,b∥c,则a∥c
(2)在同一平面内,a、b、c是直线,a⊥b,b⊥c,则a⊥c
(3)在同一平面内,a、b、c是直线,a∥b,a⊥c,则b⊥c
(4)在同一平面内,a、b、c是直线,a⊥b,b⊥c,则a∥c.
A.1 B.2 C.3 D.4
4、下列说法:
①和为180°且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是邻补角;
②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③同位角相等;
④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其中正确的有(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5、在下列各题中,属于尺规作图的是( )
A.用直尺画一工件边缘的垂线
B.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平行线
C.利用三角板画的角
D.用圆规在已知直线上截取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6、如图,木工用图中的角尺画平行线的依据是( )
A.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B.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D.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7、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点C在FD的延长线上,AB∥CF,∠F=∠ACB=90°,∠A=60°,则∠DBC的度数为( )
A.45° B.25° C.15° D.20°
8、如图,,能表示点到直线(或线段)的距离的线段有( )
A.五条 B.二条 C.三条 D.四条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个
①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②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段一定平行;
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④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⑤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A.1 B.2 C.3 D.4
10、如图,若要使与平行,则绕点至少旋转的度数是( )
A. B. C. D.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小军在一张纸上画一条直线,再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然后依次画前一条直线的平行线,当他画到第十条直线时,第十条直线与第一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2、将含30°角的三角板如图摆放,ABCD,若=20°,则的度数是______.
3、已知,线段AB垂直于线段CD,垂足为O,OE平分∠AOC,∠BOF=28°,则∠EOF=____°.
4、如图,AO⊥BO,O为垂足,直线CD过点O,且∠BOD=3∠AOC,则∠BOD=________.
5、如图,AC平分∠DAB,∠1=∠2,试说明.
证明:∵AC平分∠DAB(_______),
∴∠1=∠______(________),
又∵∠1=∠2(________),
∴∠2=∠______(________),
∴AB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10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50分)
1、如图,为解决A、B、C、D四个村庄的用水问题.政府准备投资修建一个蓄水池.
(1)若使蓄水池与四个村庄的距离的和最小,请画出蓄水池P的位置;
(2)为把河道l中的水引入蓄水池P中,需要再修建一条引水渠.若使引水渠的长度最小,请画出引水渠PQ的修建线路.
2、已知如图,∠ABC=∠ADC,BF、DE分别是∠ABC、∠ADC的角平分线,∠1=∠2,那么CD与AB平行吗?写出推理过程.
3、阅读下面的推理过程,将空白部分补充完整.
已知:如图,在△ABC中,FGCD,∠1 = ∠3.
求证:∠B + ∠BDE= 180°.
解:因为FGCD(已知),
所以∠1= .
又因为∠1 = ∠3 (已知),
所以∠2 = (等量代换).
所以BC ( ),
所以∠B + ∠BDE = 180°(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①过点Q作QD⊥AB,垂足为点D;
②过点P作PE⊥AB,垂足为点E;
③过点Q作QF⊥AC,垂足为点F;
④连P,Q两点;
⑤P,Q两点间的距离是线段______的长度;
⑥点Q到直线AB的距离是线段______的长度;
⑦点Q到直线AC的距离是线段______的长度;
⑧点P到直线AB的距离是线段______的长度.
5、如图,己知AB∥DC,AC⊥BC,AC平分∠DAB,∠B=50°,求∠D的大小.
阅读下面的解答过程,并填括号里的空白(理由或数学式).
解:∵AB∥DC( ),
∴∠B+∠DCB=180°( ).
∵∠B=( )(已知),
∴∠DCB=180°﹣∠B=180°﹣50°=130°.
∵AC⊥BC(已知),
∴∠ACB=( )(垂直的定义).
∴∠2=( ).
∵AB∥DC(已知),
∴∠1=( )( ).
∵AC平分∠DAB(已知),
∴∠DAB=2∠1=( )(角平分线的定义).
∵AB∥DC(己知),
∴( )+∠DAB=180°(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D=180°﹣∠DAB= .
6、完成下面的证明:
已知:如图,∠1=30°,∠B=60°,AB⊥AC.求证:AD∥BC.
证明:∵AB⊥AC(已知)
∴∠ =90°( )
∵∠1=30°,∠B=60°(已知)
∴∠1+∠BAC+∠B= ( )
即∠ +∠B=180°
∴AD∥BC( )
7、如图,AE=AF,以AE为直径作⊙O交EF点D,过点D作BC⊥AF,交AE的延长线于点B.
(1)判断直线BC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若AE=5,AC=4,求BE的长.
8、补全下列推理过程:已知:如图,CE平分∠BCD,∠1=∠2=70°,∠3=40°,求证:AB∥CD.
证明:∵CE平分∠BCD(______)
∴∠1=_____(_______)
∵∠1=∠2=70°(已知)
∴∠1=∠2=∠4=70°(________)
∴AD∥BC(________)
∴∠D=180°-_______=180°-∠1-∠4=40°
∵∠3=40°(已知)
∴______=∠3
∴AB∥CD(_______)
9、请把下列证明过程及理由补充完整(填在横线上):
10、如图,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中,点A、B、C、D都在格点上.按要求画图:
(1)如图a,在线段AB上找一点P,使PC+PD最小.
(2)如图b,在线段AB上找一点Q,使CQ⊥AB,画出线段CQ.
(3)如图c,画线段CM∥AB.要求点M在格点上.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C
【分析】
如图,过点C作CG∥AB,过点D作DH∥EF,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ACG,∠EDH=180°﹣∠E,根据AB∥EF可得CG∥DH,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CDH=∠DCG,进而根据角的和差关系即可得答案.
【详解】
如图,过点C作CG∥AB,过点D作DH∥EF,
∴∠A=∠ACG,∠EDH=180°﹣∠E,
∵AB∥EF,
∴CG∥DH,
∴∠CDH=∠DCG,
∴∠ACD=∠ACG+∠CDH=∠A+∠CDE﹣(180°﹣∠E),
∴∠A﹣∠ACD+∠CDE+∠E=180°.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正确作出辅助线是解题关键.
2、D
【分析】
直接利用垂线段最短以及结合已知得出AP的取值范围进而得出答案.
【详解】
∵过点A作AB⊥l于点B,在直线l上取一点C,连接AC,使AC=AB,P在线段BC上连接AP.
∵AB=3,
∴AC=5,
∴3≤AP≤5,
故AP不可能是5.5,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垂线段最短,正确得出AP的取值范围是解题的关键.
3、C
【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分析判断即可;
【详解】
在同一平面内,a、b、c是直线,a∥b,b∥c,则a∥c,故(1)正确;
在同一平面内,a、b、c是直线,a⊥b,b⊥c,则a∥c,故(2)错误;
在同一平面内,a、b、c是直线,a∥b,a⊥c,则b⊥c,故(3)正确;
在同一平面内,a、b、c是直线,a⊥b,b⊥c,则a∥c.故(4)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的是(1)(3)(4);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准确分析判断是解题的关键.
4、B
【分析】
根据举反例可判断①,根据垂线的定义可判断②,根据举反例可判断③,根据平行线的基本事实可判断④.
【详解】
解:①如图∠AOC=∠2=150°,∠BOC=∠1=30°,满足∠1+∠2=180°,射线OC是两角的共用边,但∠1与∠2不是邻补角,故①不正确;
②在同一个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故②不正确;
③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1与∠2是同位角,但∠1>∠2,故③不正确;
④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是基本事实,故④正确;
其中正确的有④一共1个.
故选择B.
【点睛】
本题考查基本概念的理解,掌握基本概念是解题关键.
5、D
【分析】
根据尺规作图的定义: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只使用圆规和直尺来解决平面几何作图,进行逐一判断即可.
【详解】
解:A、用直尺画一工件边缘的垂线,这里没有用到圆规,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平行线,这里没有用到圆规,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利用三角板画45°的角,这里没有用到圆规,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用圆规在已知直线上截取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是尺规作图,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尺规作图的定义,解题的关键在于熟知定义.
6、C
【分析】
由于角尺是一个直角,木工画线实质是在画一系列的直角,且这些直角有一边在同一直线上,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即可作出判断.
【详解】
由于木工画一条线实际上是在画一个直角,且这些直角的一边在同一直线上,且这些直角是同位角相等,因而这些直线平行.
故选:C
【点睛】
本题是平行线判定在实质中的应用,关键能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7、C
【分析】
直接利用三角板的特点,结合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BD=45°,进而得出答案.
【详解】
解:由题意可得:∠EDF=45°,∠ABC=30°,
∵AB∥CF,
∴∠ABD=∠EDF=45°,
∴∠DBC=45°-30°=15°.
故选:C.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根据题意得出∠ABD的度数是解题关键.
8、A
【分析】
直接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分析得出答案.
【详解】
解:线段的长是点到的距离,
线段的长是点到的距离,
线段的长是点到的距离,
线段的长是点到的距离,
线段的长是点到的距离,
故图中能表示点到直线距离的线段共有五条.
故选:A.
【点睛】
此题考查了点到直线的距离.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点到直线的距离是一个长度,而不是一个图形,也就是垂线段的长度,而不是垂线段.
9、A
【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垂线的性质,平行公理,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逐项分析判断即可.
【详解】
①互相平行的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故①不正确;
②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一定平行,故②不正确;
③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故③不正确;
④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故④正确
⑤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故⑤不正确.
故正确的有④,共1个,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平行公理,垂线的性质,点到直线的距离,掌握相关定理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0、A
【分析】
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进行计算.
【详解】
解:如图,
∵l1∥l2,
∴∠AOB=∠OBC=42°,
∴80°-42°=38°,
即l1绕点O至少旋转38度才能与l2平行.
故选:A.
【点睛】
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AOB=∠OBC=42°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二、填空题
1、平行
【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推论: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
解:小军在一张纸上画一条直线,再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
然后依次画前一条直线的平行线,当他画到第十条直线时,
第十条直线与第一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平行,
故答案为:平行.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推论,熟知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是解本题的关键.
2、50°
【分析】
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同位角相等可得出,从而得到的值.
【详解】
解:如图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察了三角形的外角,平行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在于角度之间的转化和等量关系.
3、107
【分析】
分两种情况:①射线OF在∠BOC内部;②射线OF在∠BOD内部.
【详解】
解:∵AB⊥CD,垂足为O,
∴∠AOC=∠COB=90°,
∵OE平分∠AOC,
∴∠AOE=∠COE=∠AOC=45°.
分两种情况:
①如图1,射线OF在∠BOC内部时,
∵∠AOE=45°,∠BOF=28°,
∴∠EOF=180°-∠AOE-∠BOF=107°;
②如图2,射线OF在∠BOD内部时,
∵∠COE=45°,∠COB=90°,∠BOF=28°,
∴∠EOF=∠COE+∠COB+∠BOF=163°.
故答案为107或163.
【点睛】
本题考查了垂直的定义,角平分线定义以及角的计算,进行分类讨论是解题的关键.
4、67.5°
【分析】
根据垂直的定义得到∠AOB=90°,可利用互余得∠AOC+∠BOD=90°,把∠AOC=∠BOD代入可计算出∠BOD.
【详解】
解:∵AO⊥BO,
∴∠AOB=90°,
∵∠COD=180°,
∴∠AOC+∠BOD=90°,
∵∠BOD=3∠AOC,
∴∠BOD+∠BOD=90°,
∴∠BOD=67.5°.
故答案为67.5°.
【点睛】
本题考查了垂线: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垂线的性质: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5、已知 3 角平分线的定义 已知 3 等量代换 CD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分析】
根据平行线证明对书写过程的要求和格式填写即可.
【详解】
证明:∵AC平分∠DAB(已知),
∴∠1=∠ 3 (角平分线的定义),
又∵∠1=∠2(已知),
∴∠2=∠ 3 (等量代换),
∴AB∥CD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故答案为:已知;3;角平分线的定义;已知;3;等量代换;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证明的书写,正确的逻辑推理和书写格式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
1、(1)见解析;(2)见解析.
【分析】
(1)利用两点之间距离线段最短,进而得出答案;
(2)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段最短,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答:解:(1)如图所示: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连接AC、BD交点即为P点,
(2)如图所示:由垂线段最短,过P作PQ⊥河道l,垂足即为Q点.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应用设计与作图,正确掌握点与点以及点到直线的距离定义是解题关键.
2、平行,见解析
【分析】
先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3=∠ADC,∠2=∠ABC,再由∠ABC=∠ADC,得到∠3=∠2,即可推出∠3=∠1,再由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证明.
【详解】
解:CD∥AB.理由如下:
∵BF、DE分别是∠ABC、∠ADC的角平分线,
∴∠3=∠ADC,∠2=∠ABC.
∵∠ABC=∠ADC,
∴∠3=∠2.
又∵∠1=∠2,
∴∠3=∠1.
∴CD∥A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判定,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角平分线的定义与平行线的判定条件.
3、∠2;∠3;DE;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分析】
首先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得到,然后根据角度之间的等量代换可得到,然后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到,最后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可得到∠B + ∠BDE = 180°.
【详解】
解:因为FGCD(已知),
所以∠1=∠2.
又因为∠1 = ∠3 (已知),
所以∠2 =∠3(等量代换).
所以(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所以∠B + ∠BDE = 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故答案为:∠2;∠3;DE;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准确区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并能熟练运用.
4、①②③④作图见解析;⑤PQ;⑥QD;⑦QF;⑧PE
【分析】
由题意①②③④根据题目要求即可作出图示,⑤⑥⑦⑧根据两点之间距离及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①②③④作图如图所示;
⑤根据两点之间距离即可得出P,Q两点间的距离是线段PQ的长度;
⑥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可得出点Q到直线AB的距离是线段QD的长度;
⑦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可得出点Q到直线AC的距离是线段QF的长度;
⑧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可得出点P到直线AB的距离是线段PE的长度.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基本作图和两点之间距离及点到直线的距离,熟练掌握相关概念与作图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5、见解析.
【分析】
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从而可得,再根据垂直的定义可得,从而可得,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最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
【详解】
解:∵(已知),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已知),
∴.
∵(已知),
∴(垂直的定义).
∴.
∵(已知),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平分(已知),
∴(角平分线的定义).
∵(己知),
∴(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垂直的定义、角平分线的定义等知识点,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6、见解析
【分析】
先根据垂直的定义可得,再根据角的和差可得,从而可得,然后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即可得证.
【详解】
证明:∵(已知),
∴(垂直的定义),
∵,(已知),
∴(等量关系),
即,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点睛】
本题考查了垂直、平行线的判定等知识点,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是解题关键.
7、(1)BC与⊙O相切,见解析;(2).
【分析】
(1)连接OD,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OED=∠ODE,∠OED=∠F,求得∠ODE=∠F,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到OD∥AC,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ODB=∠ACB,推出OD⊥BC,根据切线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到结论;
(2)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得到,于是得到结论.
【详解】
解:(1)BC与⊙O相切,
理由:连接OD,
∵OE=OD,
∴∠OED=∠ODE,
∵AE=AF,
∴∠OED=∠F,
∴∠ODE=∠F,
∴OD∥AC,
∴∠ODB=∠ACB,
∵DC⊥AF,
∴∠ACB=90°,
∴∠ODB=90°,
∴OD⊥BC,
∵OD是⊙O的半径,
∴BC与⊙O相切;
(2)∵OD∥AC,
∴,
∵AE=5,AC=4,
即,
∴BE=.
【点睛】
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切线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是重要考点,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
8、见解析
【分析】
由已知CE平分∠BCD可得∠1= ∠4,利用等式的性质得出∠1=∠2=∠4=70°,根据直线判定定理得出AD∥BC,利用平角定义求出∠D=180°-∠BCD即可.
【详解】
证明:∵CE平分∠BCD( 已知 ),
∴∠1= ∠4 ( 角平分线定义 ),
∵∠1=∠2=70°已知,
∴∠1=∠2=∠4=70°(等量代换),
∴AD∥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D=180°-∠BCD=180°-∠1-∠4=40°,
∵∠3=40°已知,
∴ ∠D =∠3,
∴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故答案为:已知;∠4 ,角平分线定义 ;等量代换;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CD;∠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点睛】
本题考查平行线判定,角平分线定义,平角,掌握平行线判定方法,角平分线定义,平角是解题关键.
9、∠CA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CAD;等量代换;等式的性质;∠CAD;等量代换;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分析】
根据AD∥BC,可得∠3=∠CAD,从而得到∠4=∠CAD,再由∠1=∠2,可得∠BAF=∠CAD.从而得到∠4=∠BAF.即可求证.
【详解】
证明:∵AD∥BC(已知),
∴∠3=∠CA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4(已知),
∴∠4=∠CAD(等量代换).
∵∠1=∠2(已知),
∴∠1+∠CAF=∠2+∠CAF(等式的性质).
即∠BAF=∠CAD.
∴∠4=∠BAF.(等量代换).
∴AB∥C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10、(1)见解析;(2)见解析;(3)见解析
【分析】
(1)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即连接CD,则CD与线段AB交于点P,此时PC+PD最小;
(2)根据图b可知∠B=45°,然后可在线段AB上找一点Q,使∠QCB=45°,则有CQ⊥AB,画出线段CQ;
(3)根据网格图c可知∠A=45°,然后再格点中找到∠MCA=45°,则有∠A=∠MCA=45°,进而可知CM∥AB.
【详解】
解:(1)如图a,点P即为所求;
(2)如图b,点Q和线段CQ即为所求;
(3)如图c,线段CM即为所求.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格点作图及结合了垂直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等知识点,熟练掌握格点作图是解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