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原理题型必练含解析专题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原理题型必练49原理电池原理实验探究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原理题型必练49原理电池原理实验探究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原理电池原理实验探究
一、单选题(共18题)
1.原电池装置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的
A.若X溶液是稀硫酸,Y溶液是氯化钠溶液,a材料为镁,b材料为生铁,M为电压表,N为塑料棒,则无原电池形成
B.若材料a和b都为石墨,通过正确的M、N、X、Y材料或溶质的选择能够形成原电池
C.若材料a和b为活泼性不同的两种,通过正确的M、N、X、Y材料或溶质的选择能够形成原电池
D.若X溶液是稀硫酸,Y是NaOH溶液,a材料为Cu,b材料为A1,M是电流计,N为盐桥,则该原电池的负极为Al
2.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正极上发生的反应为:
B.乙图中锌片变细,铜棒变粗
C.丙图中片上发生还原反应,溶液中的向铜电极移动
D.若乙图与丙图中锌片减轻的质量相等,则两装置中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
3.某兴趣小组同学学习原电池原理后,自制水果电池,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锌片作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B.铜片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u2++2e-=Cu
C.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装置中电子由锌片流出,经导线流过LED灯后流入铜片
4.常温下,将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铝、铜片插入浓HNO3中组成的原电池如图所示,发现电流计指针偏向铝,铝片上有气体生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铝比铜活泼,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测量电流装置
B.铝电极上生成的气体是H2
C.电子从铜电极流出,经导线流入铝电极,经过电解质溶液回到铜电极
D.铜电极的电极反应式:Cu-2e-=Cu2+
5.了解物质的基本性质,预测和解释他们在反应时的变化,是化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在NaOH溶液中,质量相等的Mg球和Al球通过导线连接在等臂杠杆上,装置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与实验事实相匹配的是
A.若杠杆为导体,则Mg球端向下倾斜
B.若杠杆为导体,则Al球发生还原反应
C.若杠杆为绝缘体,则两球一直保持平衡
D.若杠杆为绝缘体,则Al球端向下倾斜
6.如图所示,杠杆AB两端分别挂有体积相同、质量相等的空心铜球和空心铁球,调节杠杆并使其在水中保持平衡,然后小心地向烧杯中央滴入浓CuSO4溶液。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杠杆的偏向判断正确的是(实验过程中,不考虑铁丝反应及两球的浮力变化)
A.杠杆为导体和绝缘体时,均为A端高B端低
B.杠杆为导体和绝缘体时,均为A端低B端高
C.当杠杆为导体时,A端低,B端高;为绝缘体时,A端高,B端低
D.当杠杆为导体时,A端高,B端低;为绝缘体时,A端低,B端高
7.如图是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用化学电源使LED灯发光的装置。下列有关该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铜为负极,其附近的溶液变蓝,溶液中有Cu2+产生
B.如果将稀硫酸换成柠檬汁,LED灯将不会发光
C.如果将锌片换成铁片,电路中的电流方向将发生改变
D.其能量转化的形式主要是化学能→电能→光能
8.如图为铜锌原电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铜片释放的电子经导线流向锌片
B.若盐桥中含 KCl 饱和溶液的琼脂,电池工作时,K+移向 ZnSO4溶液
C.若将盐桥用铜丝替换,电流表的指针不会偏转
D.电池工作时,该装置中 Zn 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9.关于如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从铜电极通过电流计流向锌电极
B.盐桥中的阴离子向硫酸铜溶液中迁移
C.锌电极发生氧化反应;铜电极发生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是
D.取出盐桥后,电流计仍会偏转,铜电极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10.如图所示,杠杆AB两端分别挂有体积相同、质量相等的空心铜球和空心铁球,调节杠杆并使其在水中保持平衡,然后小心地向烧杯中央滴入浓CuSO4溶液,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杠杆的偏向判断正确的是(实验过程中,不考虑铁丝反应及两球的浮力变化)
A.杠杆为导体和绝缘体时,均为A端高B端低
B.杠杆为导体和绝缘体时,均为A端低B端高
C.当杠杆为绝缘体时,A端低,B端高;为导体时,A端高,B端低
D.当杠杆为绝缘体时,A端高,B端低;为导体时,A端低,B端高
11.用下图装置探究原电池中的能量转化。图中注射器用来收集气体并读取气体体积,记录实验据如下表:
①
②
气体体积/mL
溶液温度/℃
气体体积/mL
溶液温度/℃
0
0
22.0
0
22.0
8.5
30
24.8
50
23.8
10.5
50
26.0
-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两个装置中反应均为Zn+H2SO4=ZnSO4+H2↑
B.0~8.5min内,生成气体的平均速率①②
D.生成气体体积相同时,对比两装置的溶液温度,说明②中反应的化学能部分转化为电能
12.某同学研究FeSO4溶液和AgNO3溶液的反应,设计如下对比实验。
实验
现象
连通电路后,电流表指针向右偏转,分别取反应前和反应一段时间后甲烧杯中的溶液,滴加KSCN溶液,前者几乎无色,后者显红色
连通电路后,电流表指针向左发生微小的偏转,丙、丁烧杯中均无明显现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仅由Ⅰ中的现象不能推知Ag+的氧化性强于Fe3+
B.Ⅱ中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的原因可能是银发生了电化学腐蚀
C.Ⅱ中若将银电极换成石墨电极,电流表指针可能不再向左偏转
D.对比Ⅰ、Ⅱ可知,Ⅰ中氧化了Fe2+
13.将铁片和锌片放在盛有NaCl溶液(其中滴有酚酞)的表面皿中,组成甲、乙两个装置(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为原电池,负极反应式为Zn-2e-=Zn2+
B.甲为原电池,Fe电极上有气体放出
C.乙为电解池,阴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
D.一段时间后,甲、乙两表面皿中溶液均有红色出现
14.关于如图装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装置将锌置换铜反应中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属于电解池
B.盐桥的存在使内电路离子流动不畅,因此灯泡忽明忽暗
C.相比于单池单液原电池,该装置电流更持续和稳定
D.盐桥中K+向左侧烧杯移动,因为左侧是负极区
15.某化学小组为了探究铝电极在原电池中的作用,进行了下列实验,实验结果记录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编号
电极材料
电解质溶液
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
①
Mg 、 Al
稀盐酸
偏向 Al
②
Al 、Cu
稀盐酸
偏向 Cu
③
Al 、石墨
稀盐酸
偏向
④
Mg 、Al
NaOH 溶液
偏向 Mg
A.实验①和②中,Al 电极的作用相同
B.实验③中,电流表指针偏向 Al
C.实验④中,Mg 为负极 ,电极反应式为:Mg - 2e-= Mg2+
D.综合以上实验,铝在原电池中的作用 ,与另一个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有关
16.如图是铜锌原电池构造示意图,其电池反应式为 Zn(s) + CuSO4(aq) → ZnSO4(aq) + Cu(s),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Zn 为负极 B.盐桥中的阳离子移向B
C.移去盐桥,电流计指针不偏转 D.铜棒质量不变
17.如图所示原电池,盐桥中装有含琼胶的KCl饱和溶液,相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电子沿导线由Cu片流向Ag片
B.盐桥中的K+向Cu(NO3)2溶液
C.正极的电极反应是Ag++e-=Ag
D.Cu片上发生氧化反应,Ag片上发生还原反应
18.如图所示装置中,可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偏转,M棒变粗,N棒变细,由此判断下表中所列M、N、P物质,其中可以成立的是( )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共5题)
19.有甲、乙两位同学均想利用原电池反应检测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两人均用镁片和铝片作电极,但甲同学将电极放入6 mol·L-1的H2SO4溶液中,乙同学将电极放入6 mol·L-1的NaOH溶液中,如图所示。
(1)写出甲中正极的电极反应:_______,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2)乙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3)甲池溶液中阳离子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乙池外电路中电子的流动方向是_______。甲池中产生气泡的电极是_______;乙池外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是_______。
(4)若甲与乙同学均认为“构成原电池的电极材料如果都是金属,则负极材料的金属应比正极材料的金属活泼”,则甲会判断出_______金属活动性更强,而乙会判断出_______金属活动性更强。
(5)由此实验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_______。
A.该实验说明金属活动性顺序已过时,没有实用价值了
B.该实验说明化学研究对象复杂、反应受条件影响较大,因此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利用原电池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介质
D.镁的金属性不一定比铝的金属性强
20.某实验小组自制如图水果电池,探究影响电池效果的因素有哪些,制成记录表格如下:
序号
电极
电极间距()
水果种类
电流表()
①
2.0
西红柿
78.8
②
2.0
西红柿
70.3
③
2.0
西红柿
0
④
2.0
柠檬
45.7
⑤
1.0
柠檬
98.4
(1)水果电池中,水果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实验①②③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对比实验①②③得出结论是___________。
(3)欲得出“水果种类对电池效果有影响”的结论需要对比实验___________。
(4)如果将实验装置中的水果换成溶液,电极材料用和,请在框中画出相应的原电池装置图___________,并用“”标注电流的方向。此时,负极上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正极上的现象是___________;原电池总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1.有甲、乙两位同学均想利用原电池反应检测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两人均使用镁片与铝片作电极,但甲同学将电极放入6mol·L-1的H2SO4溶液中,乙同学将电极放入6mol·L-1的NaOH溶液中,如图所示:
(1)写出甲池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负极___;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
(2)写出乙池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负极___;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
(3)如果甲与乙同学均认为“构成原电池的电极材料如果都是金属,则构成负极材料的金属应比构成正极材料的金属活泼”,则甲会判断出___活动性更强,而乙会判断出___活动性更强。(填写元素符号)
(4)由此实验,可得到如下哪些正确结论___。
A.利用原电池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介质
B.镁的金属性不一定比铝的金属性强
C.该实验说明金属活动性顺序已过时,已没有实用价值
D.该实验说明化学研究对象复杂,反应受条件的影响较大,因此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丙同学依据甲、乙同学的思路,设计如下实验:将铝片和铜片用导线相连,一组插入浓硝酸中,一组插入稀NaOH溶液中,分别形成了原电池。
①在这两个原电池中,负极分别为___。
A.铝片、铜片 B.铜片、铝片 C.铝片、铝片 D.铜片、铜片
②写出插入浓硝酸中形成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负极:___,正极:___。
22.某课外小组利用原电池原理驱动某简易小车(用电动机表示)。
(1)初步设计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1所示,CuSO4溶液在图1所示装置中的作用是_______(答两点)。
实验发现:该装置不能驱动小车。
(2)该小组同学提出假设:
可能是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没有完全隔开,降低了能量利用率,为进一步提高能量利用率,该小组同学在原有反应的基础上将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隔开进行,优化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2所示,图2中A溶液和B溶液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盐桥属于_______(填“电子导体”或“离子导体”),盐桥中的Cl-移向_______溶液(填“A”或“B”)。为降低电池自重,该小组用阳离子交换膜代替盐桥,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3所示。
(3)利用改进后的实验装置示意图3,仍不能驱动小车,该小组同学再次提出假设:
可能是电压不够;可能是电流不够;可能是电压和电流都不够;
实验发现:1.5V的干电池能驱动小车,其电流为750μA;
实验装置示意图3的最大电压为1.0V,最大电流为200μA
该小组从电极材料、电极反应、离子导体等角度对装置做进一步优化,请补全优化后的实验装置示意图4,并在图中标明阳离子的流向。_______
23.(1)依据反应:2Ag+(aq)+Cu(s) =Cu2+(aq)+2Ag(s)设计的原电池如下图所示。
①电极X的材料是___________;Y溶液可以是___________;
②银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
③在电池放电过程中,盛有饱和KCl琼脂溶胶的盐桥中,向CuSO4溶液一端扩散的离子是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2)金属腐蚀一般可分为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可以采用电化学手段进行防腐。
①洗过的铁锅,未及时擦干容易生锈。写出铁锅生锈过程的正极反应式___________。
②为了减缓某水库钢闸门被腐蚀的速率,可以采用下图甲所示的方案,其中焊接在铁闸门上的固体材料R可以采用___________(填写字母序号)。
A.铜 B.钠 C.锌 D.石墨
③图乙所示方案也可以减缓钢闸门的腐蚀速率,则钢闸门应连接直流电源的___________极,钢闸门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详解】
A.如果M为电压表,N为塑料棒,则该装置不是闭合回路,所以无原电池形成,A正确;
B.若材料a和b都为石墨, M为电流表,N为盐桥,X、Y分别为KI溶液FeCl;则可以形成燃料电池,B正确;
C.若材料a是铁和b为铜,M是电流计,N是盐桥,X是硫酸亚铁,Y是硫酸铜,就可以形成原电池,C正确;
D.若X溶液是稀硫酸,Y是NaOH溶液,a材料为Cu,b材料为A1,M是电流计,N为盐桥, Al和氢氧化钠反应,无法形成原电池,D错误;
故选D。
2.D
【详解】
A.甲图没有形成完整的回路,不能形成原电池,A项错误;
B.乙图中活泼金属锌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铜为正极,电极反应为:,所以锌片变细,铜棒不变,B项错误;
C.丙图中构成原电池,活泼金属锌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铜为正极,溶液中的向正极移动,C项错误;
D.乙图与丙图中负极反应相同,都为,乙图与丙图中正极上的反应分别为:、,若乙图与丙图锌片减轻的质量相等,即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相等,依据电子守恒计算乙图与丙图中还原产物的质量比2:64=1:32,D项正确;
答案选D。
3.D
【详解】
A.Cu/Zn所组成的原电池中,Zn为负极失去电子被氧化,而不是被还原,故A错;
B.Cu为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由于是水果电池,则电解质为有机酸(),所以其电极反应为:,故B错;
C.该装置是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C错;
D.电子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即电子由锌片流出,经导线流过LED灯后流入铜片,故D正确;
答案选D。
4.D
【详解】
A.Al在浓HNO3中钝化,做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故A错误;
B.铜做负极,失电子,浓硝酸得电子,正极上产生NO2气体,故B错误;
C.电子不能经过电解质溶液,故C错误;
D.铜做负极失电子,电极反应为:Cu-2e-=Cu2+,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5.A
【分析】
镁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
【详解】
A.若杠杆为导体,则该装置形成原电池,球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质量减小,则Mg球端向下倾斜,A正确;
B.球作正极,球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B错误﹔
C.若杠杆为绝缘体,则该装置不能形成原电池,球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氢气,质量变轻,球不与反应,则Mg球端向下倾斜,C错误;
D.由选项C可知,Mg球端向下倾斜,D错误;
故选:A。
6.C
【详解】
A.当杠杆为导体时,铁球作负极,放电使其质量减轻,铜球作正极,溶液中的在铜球上放电析出,使其质量增加,则A端低,B端高,A错误;
B.当杠杆为导体时,铁球作负极,放电使其质量减轻,铜球作正极,溶液中的在铜球上放电析出,使其质量增加,则A端低,B端高,B错误;
C.当杠杆为绝缘体时,不能形成原电池,铁球与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在铁球表面析出铜,使其质量增加,则A端高,B端低,C正确;
D.当杠杆为绝缘体时,不能形成原电池,铁球与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在铁球表面析出铜,使其质量增加,则A端高,B端低,D错误;
故选C。
7.D
【分析】
锌比铜活泼,稀硫酸作电解质溶液时,Cu-Zn形成原电池:锌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铜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外电路中电流方向为Cu→LED灯→Zn,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
A.Cu-Zn稀硫酸原电池中,Zn为负极,Cu片为正极,铜片上2H++2e-=H2↑,故A错误;
B.柠檬汁呈弱酸性,如果将稀硫酸换成柠檬汁,则与Cu-Zn仍然形成原电池,LED灯将微弱发光,故B错误;
C.Cu-Zn稀硫酸原电池中,电流方向由Cu片流向Zn片,如果将锌片换成铁片,则Fe作负极,Cu仍为正极,电流方向由Cu片流向Fe片,即电流方向不变,,故C错误;
D.原电池的能量变化为化学能→电能,LED灯工作时能量变化为电能→光能,所以电路中能量转化的形式主要是“化学能→电能→光能”,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8.D
【分析】
因为Zn的金属活动性大于Cu,所以Zn电极为负极,Cu电极为正极。
【详解】
A.铜片为正极,在此装置中不能释放电子,A不正确;
B.电池工作时,Zn电极失电子生成Zn2+进入ZnSO4 溶液中,盐桥中的Cl-应移向此电极,B不正确;
C.若将盐桥用铜丝替换,则左侧烧杯内构成原电池,右侧烧杯内构成电解池,电流表的指针仍会发生偏转,C不正确;
D.由分析可知,电池工作时,该装置中 Zn 为负极,失电子生成Zn2+,发生氧化反应,D正确;
故选D。
9.C
【详解】
A.该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锌作负极,较不活泼的金属铜作正极,电流从铜电极通过电流表流向锌电极,故A错误;
B.原电池放电时,盐桥中的阴离子向硫酸锌溶液中迁移,阳离子向硫酸铜溶液中迁移,故B错误;
C.原电池放电时,铜作正极,铜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在铜极上析出,电极反应式为,故C正确;
D.取出盐桥则不能构成原电池无法产生电流,故D错误。
故选C。
10.D
【详解】
A.杠杆为导体时,构成原电池,右边Fe溶解,质量减轻,左边Cu2+得电子生成Cu附着在Cu表面,质量增加,所以A端低,B端高,A不正确;
B.杠杆为绝缘体时,Cu与电解质不反应,质量不变,Fe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Cu附着在Fe表面,质量增加,所以A端高B端低,B不正确;
C.当杠杆为绝缘体时,A端高,B端低;为导体时,A端低,B端高,C不正确;
D.当杠杆为绝缘体时,左端质量不变右端质量增加,所以A端高,B端低;为导体时,左端生成Cu右端溶解,所以A端低,B端高,D正确;
故选D。
11.C
【分析】
由图可知,装置①中活泼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反应时,锌片溶解,表面上有气泡逸出,不活泼金属铜与稀硫酸不反应;装置②中锌、铜在稀硫酸溶液中构成原电池,活泼金属锌做负极,不活泼金属铜做正极,电池工作时,锌片溶解,铜片表面有气泡逸出,原电池反应使反应速率加快。
【详解】
A.装置①和②发生反应的实质都是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故A正确;
B.由表格数据可知,相同时间内,装置②中生成的氢气的体积比装置①中大,生成气体的平均速率①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原理题型必练68新型电池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原理题型必练60电解原理的实验探究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原理题型必练58新型电池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