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高二上学期第四次质量监测生物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高二上学期第四次质量监测生物试题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高二上学期第四次质量监测生物试题时间:75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课题组为了研究赤霉素(GA3)和生长素(IA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切取菟丝子茎顶端相同长度的部分茎芽,分为A、B两组,置于无菌水中分别处理1h和8h,再用含适宜浓度激素的培养基处理7天,测量茎芽长度,结果如图,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GA3和IAA对离体茎芽的生长表现出相互协同的作用B.本实验中用IAA单独处理比用GA3单独处理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弱C.与无菌水处理1h相比,处理8h后茎芽中内源性GA3含量下降相对较少,IAA含量下降相对较多D.GA3单独处理7天后A组茎芽的长度更大,与茎芽中内源性IAA含量较高有关2.将一株正在生长的植物水平放入正在太空中飞行的航天飞机的暗室内,暗室朝向地心的一侧开一个小孔,小孔附近放一光源,如图1所示;图2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茎生长的作用情况;图3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顶芽和根部生长的作用情况。请判断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一段时间后,图1所示植物茎的生长方向是背光生长B.若图1中茎的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m,则其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p的范围是m<p<2mC.图3中①表示的是根部,且①②都能体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D.若把图1装置放回地球,同时去掉光源,植物茎的远地侧的生长素浓度为m,则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r的范围是0<r<m3.取燕麦幼苗的茎段放在适宜浓度的植物生长素水溶液中,在黑暗条件下培养,测得茎段质量和细胞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茎段质量增加主要是由于细胞的吸水量增加B.整个茎段中的核DNA分子数在逐渐增加C.茎段细胞中ATP的含量由于消耗不断减少D.升高生长素溶液浓度能让茎段质量增加更多4.为研究两种植物激素对某禾谷类植物生长的影响,将其幼苗分别置于不同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并测定株高变化,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分组清水0.5 g·L-1生长素0.1 mg·L-1油菜素0.5 g·L-1生长素+0.1 mg·L-1油菜素株高(cm)11.210.911.712.0A.0.5 g·L-1的生长素对该禾谷类植物生长有抑制作用B.0.1 mg·L-1的油菜素对该禾谷类植物生长有促进作用C.清水组的禾谷类植物受自身合成的生长素的调节D.0.1 mg·L-1油菜素可增强生长素对该禾谷类植物生长的抑制作用5.隐花色素(CRY1)是一种能感受光的受体,可介导光信号在植物体内传导来发挥作用。某研究小组将野生型及无法合成CRY1的突变型拟南芥种子,分别放在MS培养基和含有不同浓度脱落酸(ABA)的MS培养基中,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得种子的发芽率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MS培养基中不同的ABA浓度B.该实验需在黑暗条件下进行,从而测得种子的发芽率C.根据实验结果可推测CRY1抑制种子的萌发D.在一定浓度范围内,ABA浓度与发芽率呈负相关6.叶片保卫细胞无大液泡,通过改变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来控制自身的吸水和失水,进而实现气孔的开闭。科研人员对脱落酸(ABA)调节干旱环境下某植物叶片气孔开闭的机制进行研究,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注:气孔阻力是指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通过气孔时的扩散阻力)A.停止浇水两天后叶片细胞渗透压增大可能促进了ABA的合成B.恢复浇水后ABA含量的减少,有利于减少该植物体内水分的散失C.给植株叶片喷施适量ABA,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5的含量将增加D.推测喷施ABA可提高ABA缺失突变型植株的抗旱能力7.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群落的季节性是指群落的类型和物种组成随季节变化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B.沙漠生物都能适应缺水的环境,一般不具有垂直结构C.初生演替趋向形成新群落,次生演替趋向恢复原来的群落D.由冰山岩向森林演替过程中,土壤中有机物越来越少,群落物种丰富度逐渐加大8.某种群数量增长的形式呈现“S”型曲线,K值为环境容纳量,如图为该种群的(K值-种群数量)/K值随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设K值为200,K值-种群数量是表示K值减去种群数量)。下列相关分析合理的是( )A.K值是指一定环境条件下所能达到的种群最大值B.(K值-种群数量)/K值越大,影响种群增长的环境阻力越小,种群增长速率越大C.种群的年龄组成在点时是增长型,在点时是衰退型D.K值会随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化9.群落是一定时空条件下不同物种的天然群聚。在不同的群落中,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尽相同。以下关于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湿地生物群落中的生物既有水生生物也有陆生生物B.在华北地区春天开放的花多数是风媒花,不少植物的果实有翅C.热带雨林中的乔木分枝发达,一般叶片较小D.草原上的植物往往根系发达,叶片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10.下列有关种群特征和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组成种群个体的空间分布不属于种群特征 B.当种群数量达到K/2时种群的出生率最大C.样方法可用于估算某些动物的种群密度 D.迁入大量同种个体会使该种群的K值增大11.生态学家P.A.Haefner对褐虾在不同含盐量和不同温度条件下的耐受能力进行研究。所得部分数据绘成如图曲线(曲线旁的百分比为褐虾死亡率)。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与15℃水温比较,5℃水温下褐虾对盐度耐受范围窄B.在25℃水温、30‰盐度时,只有10%的褐虾能够生存C.在20℃水温条件时,30‰左右的盐度最适宜其生存D.由图可见温度和盐度等因子共同影响生物的生命活动12.下列关于种群密度的有关推测,错误的是( )A.田鼠种群密度越大,受食物短缺的影响越大 B.气候因素对种群的作用强度与种群密度有关C.鸟类种群密度较低时,种内互助行为对种群发展有利D.苹果树种植密度不同时.单位面积苹果的产量可能相同13.某长方形的狭长样地中有甲、乙两种植株大小相近的草本植物,发现甲的种群密度显著大于乙,甲分布密集,乙分布比较稀疏,欲调查甲、乙的种群密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调查甲、乙种群密度时应用五点取样法进行取样 B.调查乙种群密度时选取样方的面积应大于甲C.计数时应将样方内和边缘上的植株全部统计在内 D.调查种群密度能反映该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14.河水携带泥沙流入大海时,泥沙会在入海口淤积形成三角洲。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3种植物群落类型:①以芦苇为主的植物群落(生长在淡水环境中),②以赤碱蓬为主的植物群落(生长在海水环境中),③草甸植物群落(生长在陆地环境中)。该三角洲上的植物群落是通过群落演替形成的,演替的顺序是( )A.②①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③①②15.如图表示施用2,4D对某种植物主根长度及侧根数的影响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组、对照组应选用长势相同的植株 B.主根的长度和侧根的数目属于实验的因变量C.将图3中未施用2,4D的植株除去部分芽和幼叶,会导致侧根数量增加D.与施用10-4 mol·L-1的2,4D的植株相比,未施用的植株主根长而侧根数量少16.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内出现个体变异是普遍现象B.退耕还林、退塘还湖、布设人工鱼礁之后都会发生群落的初生演替C.习性相似物种的生活区域重叠得越多,对资源的利用越充分D.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17.在进行酵母菌计数时,某同学先将盖玻片放在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上,然后吸取摇匀的培养液,滴在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下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一个中方格的酵母菌分布情况,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块血细胞计数板中央有一个计数室B.该计数板的一个计数室中有16个中方格C.未对酵母菌染色会导致计数值比实际值偏小D.需要对该酵母菌培养液稀释后再重新计数 18.为研究甲、乙两种藻的竞争关系,在相同条件下对二者进行混合培养和单独培养,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单独培养条件下,甲藻数量约为1.0×106个时种群增长最快B.混合培养时,种间竞争是导致甲藻种群数量在10~12天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C.单独培养时乙藻种群数量呈“S" 型增长 D.混合培养对乙藻的影响较大19.关于“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t0~t1之间,种群数量小于K/2,由于资源和空间相对充裕,种群数量增长较快,增长率不断增加B.t1~t2之间,由于资源和空间有限,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加剧,天敌数量增加,种群增长速率下降C.t2时,种群数量达到K值,此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为0D.为有效防治蝗灾,应在t1前及时控制其种群密度20.甲种群与乙种群存在生殖隔离,下图表示甲乙种群个体数量比随时间变化的坐标图。据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甲、乙两种群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其中乙为捕食者B.甲、乙两种群均为“J”型增长,增长不受本身密度制约C.甲、乙两种群为竞争关系,t时刻两种群竞争程度最低D.0~t时间范围内,甲种群的出生率小于乙种群的出生率 二、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选错得0分)21.对下列图中有关的生物学意义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中若在c点处将神经切断,则刺激b点后,a点会兴奋,肌肉会收缩B.乙图为人体体液的四种成分关系,D与A之间才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换,图示为双向箭头C.丙图中,对向光弯曲的植物而言,若B点为茎背光侧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则c点不可能是茎向光侧对应的浓度D.丙图中A、C两点作用相同,若两种浓度混淆无法区分浓度的高低,可以适当加水稀释22.图表示达到稳态的某生态系统中两个种群个体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图中a~1间隔时间相等,一个种群是另一个种群的唯一的食物来源。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①②可能组成一个特有群落B.种群①为捕食者,种群②为被捕食者C.种群②的个体平均体重可能会比种群①小D.种群①和种群②之间存在信息的传递23.调查某种群一段时间内某些特征的变化,得到下图A、B两条曲线,种群增长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新增加的个体数占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计算公式:种群增长率。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若曲线A表示某种群增长率,且X=1,则该种群第二年末的数量是第一年初的2倍B.若曲线B是出生率,曲线A为死亡率,则交点对应的年龄结构类型一定为稳定型C.若曲线B表示的是“S”形曲线的增长率,则X一定大于零D.若曲线B是增长速率,且X=0,则该种群一定未达到K值24.某课题小组利用无菌培养液培养酵母菌,探究不同条件下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实验人员抽取每种条件下的酵母菌培养液各1 mL,分别稀释10倍后,用血球计数板(规格为1 mm×1 mm×0.1 mm,计数室为25×16型)进行计数,测得不同条件下每毫升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实验结果见下图(单位:×107个/mL)。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依据20℃、24h条件下酵母菌种群数量值,可推算中格中酵母菌的数量平均为31个
B. 温度是该实验的自变量,酵母菌菌种、酵母菌数量、培养液成分等为无关变量
C. 种群数量变化出现了“S”型增长,达K值后稳定时间长短与培养液营养物质含量有关
D. 酵母菌在15°C环境中存活的时间最长,25°C是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最适温度25.甲和乙是两个种群的生物,它们侵入某相对稳定且气候没有剧烈变化的一个自然生态系统中下图显示的是它们在增长过程中I、Ⅱ两个时期的自然增长率的值(a>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a的值小于或等于1B.时期I甲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等于乙C.时期Ⅱ甲种群增长的个体数大于乙种群D.种群迁入后先经历时期Ⅱ再经历时期I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5分)26.(10分)进食可刺激胃腺细胞分泌胃液,胃液中含有胃酸及胃蛋白酶,有利于消化。(1)胃酸可以杀灭进入胃内的细菌。这属于机体的__________免疫;该免疫的特点是 。(2)哺乳动物进食时,食物尚未进入胃内就可引起胃液分泌,称为头期胃液分泌。该过程受神经调节和神经—体液调节的共同调控,如图所示,促进胃腺细胞分泌胃液的信号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探究两种调节机制对头期胃液分泌的影响,有人用同一只狗连续进行了以下实验: 步骤实验操作4小时胃液分泌量1假饲+++++++++2切除胃窦,再假饲+3假饲,并注射一定量的胃泌素(控制胃泌素的注射剂量,使胃液分泌量与步骤1相当)+++++++++4只注射与步骤3相同剂量的胃泌素,但不假饲++++(假饲是让狗吃肉,但吞下的肉从食道上的人工瘘口掉出,不进入胃;“+”数量表示胃液分泌量多少)①步骤2中胃液的分泌是________调节的结果。②步骤3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步骤4是为了确定在__________调节作用下的胃液分泌量。④重复上述实验均得到相同结果,表明在头期胃液分泌的两种调节机制中,______________的作用效应更大;二者共同作用效应________(大于/小于/等于)各自单独作用效应之和。 27. (10分)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属于一种带有包囊膜的病毒,其遗传物质为单链RNA。有研究表明,2019nCoV可通过其包膜表面上的刺突蛋白(S蛋白)与宿主细胞表面特异性病毒受体—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分子结合。随后病毒衣壳与遗传物质进入宿主细胞内,完成感染过程。目前已成功研制出新冠疫苗。请回答下列问题:(1)抗原是指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质,如新冠病毒(2019-nCoV)表面的S蛋白。S蛋白与宿主细胞表面的ACE2分子结合从而感染宿主细胞,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的功能。(2)制备该疫苗时,应将纯化的该病毒在特定的__________________中培养、增殖。收获病毒后用灭活剂杀死,但要确保灭活病毒的_________________不被破坏且能被免疫细胞识别。 (3) 新冠病毒(2019-nCoV)进入人体后,人体往往是先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免疫破坏感染病毒的细胞,再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免疫来彻底清除病毒。(4)新冠病毒(2019-nCoV)是正股RNA病毒,即它的单链RNA可直接起mRNA作用,翻译早期蛋白质,包括RNA多聚酶和抑制宿主细胞合成代谢的调控蛋白等。请以中心法则形式写出新冠病毒(2019-nCoV)遗传信息流动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研制新冠病毒疫苗比研制一般的双链DNA病毒疫苗难度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研究表明,对新冠肺炎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使其保持心情愉悦,可提高机体内T细胞活性,有助于患者病情好转。从免疫的角度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 (11分)独脚金内酯是一类新发现的植物激素,在根部合成,向上运输,影响侧枝生长。为进一步研究独脚金内酯的作用机理,科研人员用人工合成的独脚金内酯类似物(GR24)和生长素类调节剂(NAA)处理拟南芥植株,进行图1所示实验,结果如图2。 (1)研究人员利用图1装置,分别做了四组实验,结果如图2。综合图2的结果,推测GR24影响侧枝生长的作用机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科研人员提出了一个假设:生长素沿主茎运输时,独脚金内酯会抑制侧芽的生长素向主茎运输。为了验证该假设,科研人员采用图1装置设计了如下实验:①实验组:用NAA处理主茎,在侧枝处施加一定量具有放射性的_______(填“NAA”或“GR24”),在固体培养基_______(填“A”或“B”)中施加适量的_______,一段时间后,检测主茎下端放射性强度。②对照组:用NAA处理主茎,在侧枝处施加与实验组等量的相同物质,一段时间后,检测主茎下端放射性强度。若该假设正确,则预期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2)研究还发现光是一种信号,影响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光敏色素是一类红光/远红光受体,在自然光照条件下,植物体内同时存在非活化、活化的光敏色素(分别简写为 Pr、Pfr)。光敏色素蛋白一旦被红光激活,暴露出核定位信号, 即可参与基因表达的调控。科研人员提取了红光处理前、后的野生型及光敏色素突变体植株的 RNA,通过比对发现,光敏色素调控表达的基因种类发生了改变,并且部分 mRNA 发生了选择性剪接。科研人员还发现,光敏色素还诱导了部分基因启动子的选择性使用,即转录起点发生了变化,产 生的 mRNA 比正常情况下多了一段 5’端序列。对部分不同长度的 mRNA 翻译产物定位研究表明,较短肽链折叠的蛋白质大多定位于细胞质基质,而更长肽链折叠形成的蛋白质在胞内的定位主要在叶绿体,也有部分蛋白质定位在细胞核、细胞膜等结构以适应环境变化带来的 “震荡”。研究光敏色素作用机理,有利于理解光信号对植物体生命活动的精密而有序的调节过程,从而进一步理解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过程。在细菌基因组内也存在类似光敏色素的感光蛋白,可以帮助细菌产生趋光性以获得能量, 还参与昼夜节律、生物膜形成、致病性等生理过程。对各类生物的“光敏色素”的研究,从进化角度认识生物对于光的感知,利于人类深入理解生物体适应环境的精妙之处。①根据以上资料,由于远红光诱导光敏色素发生逆转变化,使其转化为________(Pr 或 Pfr)形式,因此最后一次照射远红光的拟南芥种子,绝大部分都不能发芽。②根据资料所示,以下说法或推测正确的是_____(选填下列字母)。a.光敏色素能同时接收红光和远红光的信号诱导,说明该受体不具有特异性b.Pr 暴露核定位信号,可以被相应分子转运并且通过核孔的选择作用进入细胞核,发挥作用c.光敏色素介导的基因转录过程中启动子的选择性使用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③对光敏色素的相关研究可以应用于_____(选填下列字母)。a.用于培育富含花青素的蔬菜品种,促进新物种的产生b.通过不同波长的光的组合,促进药材中特定有效成分的生成和积累 c.细菌的致病性机理以及相关药物的研发d.通过研究光敏色素在不同物种的异同,为进化提供依据 (3)综上,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共同完成的。29. (14分)我们生活的地球有着各种各样的生物群落,请回答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问题:(1)不同群落的划分依据往往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而后者往往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2)森林生物群落丰富度高,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有机整体。不同种生物之间可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有利于不同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___________的结果。若森林发生火灾,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到火灾之前的状况,这属于次生演替,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草原生物群落主要是在中纬度地带的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形成,它具有调节气候变化、维持大气组成、推动物质循环等功能。草原生物群落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各种_________的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4)调查草原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时,不适合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理由是土壤小动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常用_________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按照预先设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目的多少,这属于___________法。(5)下图是研究某海洋生物群落过程中构建的捕食者——猎物模型,若猎物为某种鱼的种群,捕捞到图中___________种群数量时有利于持续获得较大的鱼产量。 沈阳市第120中学2021-2022学年度高二年级上学期第四次质量监测 生物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5CCADD 6-10BCDCC 11-15BBBAC 16-20ADBAC 二、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21CD 23ABD 22CD 24CD 25D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5分)26. (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0分)(1) 非特异性 人人生来就有,针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2分)(2) 胃泌素和神经递质(2分)(3) ①神经 ②确定在假饲条件下胃泌素的分泌量 ③神经—体液 ④神经—体液调节 大于27. (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0分) (1)引发免疫反应 信息交流(细胞识别) (2)活细胞 抗原 (3) 细胞 体液(4) (5) 新冠病毒是单链RNA病毒,单链RNA稳定性差,容易产生变异(6)T细胞活性提高,分泌的细胞因子增多,使B淋巴细胞分裂和分化的能力增强,同时增强细胞毒性T细胞的功能,提高机体免疫能力(T细胞活性提高,分泌的细胞因子增多,促进B淋巴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分化)(2分)28 (每空各1分,共11分)(1)通过促进NAA的作用进而抑制侧枝生长 NAA B GR24(独脚金内酯类似物) 实验组主茎下端放射性强度小于对照组 (2)Pr bc bcd (3)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环境因素调节 29. (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4分)(1)群落外貌 物种组成(2)复杂的种间关系 生态位的不同 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协同进化 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 (3)动植物种类较少,群落结构相对简单(2分) 耐寒 (4)活动能力强,身体微小 取样器取样 目测估计(5)N2/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质量监测 生物,共11页。
这是一份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质量监测 生物答案,共25页。
这是一份2024届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质量监测生物含解析,文件包含生物答案docx、生物答案pdf、生物试题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