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08克和千克-教案01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268910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08克和千克-教案01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268910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08克和千克-教案01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268910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8 克和千克一等奖教案设计
展开第八单元 克和千克
单元 教材 分析 | 本单元是学生初次学习质量单位。它的主要内容有:认识克和千克、解决问题。其中“克和千克的认识”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克与千克是比较抽象的知识,必须依靠学生的体验去感知知识,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教材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实际操作活动进行感知。“解决问题”则注重对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增加学生对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并联系实际,使学生初步体验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 | |
单元 教学 目标 | 一、知识与技能 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 二、过程与方法 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根据具体物体选择恰当的质量单位,培养应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 |
单 元 训 练 重 难 点 | ||
重 点 | 难 点 | |
1.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 2.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 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 | |
单元 课时 安排 | 课时安排:约5课时 1.认识克……………………………1课时 2.认识千克…………………………1课时 3.解决问题…………………………1课时 4.单元测试…………………………2课时 | |
第一课时 | ||||||||
课 题 | 千克、克的认识 | 主备人 |
| |||||
授课班级 | 二年级 | 授课人 |
| 授课时间 |
| |||
教学目标 |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初步形成重量的概念,认识重量单位千克和克,初步建立1千克和1克的重量观念,知道1000克=1千克。 二、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称量物品经常用到的秤称。能正确估计出物品的重量。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 |||||||
教学重点 | 认识1000克=1千克。 | |||||||
教学难点 | 认识1000克=1千克。 | |||||||
教学环节 |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二次备课 | |||||
课前口算 训练 |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乘法和除法的口算题,请你看卡片进行解答。 2.我把做过的乘法题目放在天平的左边,把除法题目放在天平的右边。 3.做完了口算题目你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 4.通过刚才是实验表明,只有天平左右两边放一样重的物体托盘才会保持平衡。 | 1.学生口算。
2.学生自由发言。
|
| |||||
认识重量单位——克 | 1.师:请你用手掂一掂,一包盐和一个硬币,如果放在天平上,天平会往哪边沉? 请你再用手掂一掂,一个硬币和一团棉花,如果放在天平上,天平会往哪边沉? 问:通过掂一掂,你有什么想和大家说的? 盐比硬币重得多,所以同学们很快就知道了,但是硬币和棉花就不那么容易判断了,因为它们之间的差别不是很大,对于很轻的物体,我们就用克来衡量。 板书:克的认识 2.实验:拿出一个5克的砝码放在天平的左边,不断往另一边加2分的硬币直到两端平衡。 问: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3.掂一掂1克有多重。 4.称1克米、2克花生、5克绿豆,说说你是怎么称的。 |
动手实际掂一掂。 |
| |||||
认识重量单位——千克 | 1.师:我们刚才认识了克,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词是用来表示重量的呢? 师:我们经常见到的台称就是以千克为单位的。 师:请你往台秤上放一些有标识重量的零食,称出1千克来,然后统计1千克到底有多少克。 2.随便称1千克物品,然后去参观别的小组。 3.学生根据信封中的内容购物,采取成信购物的方式,并说说自己是怎么购物的。 |
学生汇报,板书:1千克=1000克。 |
| |||||
课堂总结 |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 师生共同小结 |
| |||||
布置作业 | 选用课时作业。 |
|
| |||||
板书设计 |
| |||||||
课后反思 |
| |||||||
第二课时 | ||||||||
课 题 | 认识千克 | 主备人 |
| |||||
授课班级 | 二年级 | 授课人 |
| 授课时间 |
| |||
教学目标 |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重量单位千克和克,深化1千克和1克的重量观念。 二、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称量物品经常用到的秤称。能正确估计出物品的重量。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 |||||||
教学重点 | 认识1000克=1千克。 | |||||||
教学难点 | 认识1000克=1千克。 | |||||||
教学环节 |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二次备课 | |||||
课前准备 | 课前让每位学生去任选两件物品并填好调查表: 调查物品名称净含量(克、千克) 物品的重量 物品的个数 1千克(苹果)( )个。 1千克(盐)( )袋。 | 学生汇报自己是如何进行调查的。 |
| |||||
动手实践 | 1.师的桌面上陈列了一些物品,请每组任选1件猜它的重量,你们认为组内谁猜得最准就在表中填谁猜的重量。用同样的方法猜出1个苹果的重量并填写试验卡 估计1个苹果( )克,实际( )克。 估计1袋盐( )克,实际( )克 2.从学生的数据中整理各种商品的价格表如课本89页第7题。 3.解决问题:问:从以上数据中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你会解答吗 ? |
学先生猜一猜,再称一称。
学生提出问题,并解答。 |
| |||||
巩固练习 | 分析讨论课本第102页第1、2题。 | 。 |
| |||||
课堂总结 |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 师生共同小结 |
| |||||
布置作业 | 选用课时作业。 |
|
| |||||
板书设计 |
| |||||||
课后反思 |
| |||||||
第三课时 | ||||||||
课 题 | 解决问题 | 主备人 |
| |||||
授课班级 | 二年级 | 授课人 |
| 授课时间 |
| |||
教学目标 | 一、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建立单位克和千克的重量概念,熟悉单位克与千克在生活中的运用情况。会用单位克与千克表示物体的重量。 二、过程与方法 进一步建立克和千克的重量观念,熟悉单位克与千克在生活中的运用情况。会用单位克与千克表示物体的重量。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由生活实景的引入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活动、交流、操作来掌握单位克和千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 |||||||
教学重点 | 进一步建立单位“千克”和“克”的重量概念。 | |||||||
教学难点 | 在实际生活情境下,区别“千克”和“克”的重量。 | |||||||
教学环节 |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二次备课 | |||||
课前热身 | 让学生回忆在超市购物的情境。 我们一起回顾了在超市中的购物情境,你们发现超市中藏着的千克、克的知识吗? | 学生汇报自己是如何进行购物的。 |
| |||||
新授知识 | 通过以上的活动,我们复习了单位“克和千克”的重量概念,那你们是否已经可以正确的使用单位来表示物体的重量呢? 1.王奶奶摘了20个苹果,估计一下大约重多少千克? 如果4个苹果重1千克,这些苹果重( )千克? 教师演示用秤检验一下,大家一起看一下过程。活动中注意引导学生说出为什么使用克?为什么使用千克? 2.巩固练习 接下来请你们想一想如果5个苹果重1千克,这些苹果重( )千克? 3.星期天,小丽和妈妈去超市买东西。妈妈买了一大包米10千克, 一个卷心菜600克,2块肥皂250千克,一大包洗衣粉1.2千克。小丽买了最喜欢的瑞士糖果430克,一块巧克力250克,还买了一个她最喜欢的红苹果150克。 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我们怎样正确使用单位“克和千克”表示物体的重量呢? |
学先生估一估,再称一称。
学生讨论交流。 |
| |||||
生活能力拓展 | 你们有没有发现,超市中常会贴出这样的减价海报以吸引顾客,那顾客是否真的得到实惠了呢? 原来一包450克的洗洁精卖4元,现在只要2元,很多人就会去购买,为什么? 小明去超市买薯片,同样是5元,一包是60克,一包是15克,小明买那种核算? 为什么? |
学生讨论得出:同样的钱,重量越重越合算。 |
| |||||
课堂总结 | 我们的课即将结束,今天的课我们一起复习了什么啊? | 师生共同小结 |
| |||||
布置作业 | 选用课时作业。 |
|
| |||||
板书设计 |
| |||||||
课后反思 |
| |||||||
第四课时 | ||||||||
课 题 | 单元测试(1) | 主备人 |
| |||||
授课班级 | 二年级 | 授课人 |
| 授课时间 |
| |||
教学目标 |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重量单位千克和克,深化1千克和1克的重量观念。 二、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称量物品经常用到的秤称。能正确估计出物品的重量。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由生活实景的引入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活动、交流、操作来掌握单位克和千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 |||||||
教学重点 | 进一步建立单位“千克”和“克”的重量概念。 | |||||||
教学难点 | 在实际生活情境下,区别“千克”和“克”的重量。 | |||||||
教学环节 |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二次备课 | |||||
基本练习 | 1.填空。 (1) 5000克=()千克 6千克=( )克 200克+800克=( )克=( )千克 (2)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个苹果约重100( ) 一个鸡蛋约重55( ) 一个铅球重4( ) 一只母鸡重4000( ) 一本数学书重300( ) 一袋大米50( ) (3)一袋盐重500克,两袋这样的盐重( )克,也就是( )千克。 (4)在○里填上>、<或=。 8000克○9千克 4千克○4000克 3千克○2990克 1千克○1010克 (5)5只面包共重300克,一只面包重( )克。 (6)按从重到轻排列。 600克 1千克 20千克 3000克 ( )>( )>( )>( ) (7)把不对的单位圈出来,在不对的单位下改正。 小明体重30克,他一顿饭能吃50千克的包子。 2.判断题。 (1)1千克的铁比1千克的棉花重。…( ) (2)小胖今年2岁,体重2000克。……( ) (3)5个40克是200克。……………( ) (4)1只乒乓球约重3千克。……………( ) | 指名学生口答,其他学生订正。
判断对错并说明错在什么地方。 |
| |||||
解决实际问题 | 1.小冬用20元钱买8千克西瓜,找回4元,每千克西瓜多少元? 2.爸爸买回3000克豆油,吃掉1000克后,又买回2000克菜油,还有油多少千克? 3.食堂原有大米1300千克,吃掉300千克,还剩多少千克?后来又买来1000千克,现在食堂有大米多少千克? 4.有两杯水,第一杯水重240克,第二杯水比它重200克,第二杯水重多少克?两杯水共有多少克? |
先独立完成,再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
| |||||
课堂总结 |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 师生共同小结 |
| |||||
布置作业 | 选用课时作业。 |
|
| |||||
板书设计 |
| |||||||
课后反思 |
| |||||||
第五课时 | ||||||||
课 题 | 单元测试(2) | 主备人 |
| |||||
授课班级 | 二年级 | 授课人 |
| 授课时间 |
| |||
教学目标 | 一、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建立单位克和千克的重量概念,熟悉单位克与千克在生活中的运用情况。会用单位克与千克表示物体的重量。 二、过程与方法 进一步建立克和千克的重量观念,熟悉单位克与千克在生活中的运用情况。会用单位克与千克表示物体的重量。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 |||||||
教学重点 | 进一步建立单位“千克”和“克”的重量概念。 | |||||||
教学难点 | 在实际生活情境下,区别“千克”和“克”的重量。 | |||||||
教学环节 |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二次备课 | |||||
基本练习 | 1.填空。 (1)称较轻的物品时,重量单位用( ),称较重的物品时,重量单位用( )。1个2分硬币重1( )。 (2)1千克=( )克,又叫( )。 (3)2000克=( )千克 6千克=( )克 (4)牛的体重是450( )。文具盒重45( )。 (5)两包盐重1( ) (6)1只母鸡重3( ) (7)一个铅球重4( ) (8)4个苹果重1( ) (9)1根香蕉重250( ) (10)小毛体重是24( ) 2.在○里填上“>、<或=”。 3千克○3001克 5900克○6千克 1000克○1千克 1千克○ 999克 7000克○70千克 5000克○5千克 3.选择合适的单位名称填在横线上。 一袋面粉重25_______ 一个鸭蛋约60_______ 一辆卡车可以装货4000__ 一个冬瓜约重10_______ 一块水果糖约重3___ 一个皮球约重50___ 爸爸的体重约70___ 四个苹果约重500___ |
指名学生口答,其他学生订正。
学生填单位,并说说自己是如何想的。 |
| |||||
深化练习 | 计算。 43千克+52千克= 70千克-18千克= 52克=48克= 39克+41克= 28千克÷4= 8千克×5= 300克+1600克= 2000克+6500克-2千克= 4000克+1070克= 5040克+3100克= 72克÷8= 5千克+700克= 51克÷7= 7千克×9= 1千克+64千克÷8= 63千克÷7= |
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
| |||||
课堂总结 |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 师生共同小结 |
| |||||
布置作业 | 选用课时作业。 |
|
| |||||
板书设计 |
| |||||||
课后反思 |
| |||||||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8 克和千克公开课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二年级下册8 克和千克公开课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授新,玩游戏巩固新知,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8 克和千克获奖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二年级下册8 克和千克获奖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尝试练习,个人小结,当堂检测,自我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8 克和千克优质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8 克和千克优质教学设计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自主学习,巩固练习,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