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区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展开
2021-2022学年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区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1.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种奇观的生态因素是( )
A. 温度 B. 水 C. 光照 D. 土壤
2. 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 )
A. 农民 B. 农作物 C. 耕地 D. 耕牛
3. 在一个池塘中,鲫鱼能吃水草,又能吃螺蛳等小动物,草鱼吃水草,乌鱼会吃鲫鱼、草鱼苗。下面所写的能反应池塘中的食物链的是( )
A. 水草→鲫鱼→乌鱼 B. 水草←草鱼←乌鱼
C. 螺蛳←鲫鱼←乌鱼 D. 螺蛳→鲫鱼→乌鱼
4. 昆虫种类丰富,约占所有动物总数的67%。在30000多种水生昆虫中只有约250-350种昆虫与海洋有关。关于这种现象,目前有多种推测。以下所列几种说法中,不合理的( )
A. 海洋中昆虫天敌很少
B. 海洋中没有昆虫所需的食物
C. 海水的高盐浓度会造成组织细胞失水
D. 低氧导致昆虫不能在海水中存活
5. 某牧场为了预防鸟吃草籽,用网把地罩上,后来发现草的叶子几乎被昆虫吃光,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 植被破坏 B. 食物链破坏 C. 环境污染 D. 昆虫繁殖快
6. 勺嘴鹬被誉为“鸟中大熊猫”,全球只有600多只,因嘴型像一把小勺子,被鸟类爱好者亲切地称为自带“饭勺”的小鸟。下列影响勺嘴鹬生活的因素中,属于生物因素的是( )
A. 适宜的气候 B. 广阔的滩涂 C. 丰富的虾蟹 D. 丰沛的水源
7. 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 一片热带雨林 B. 一群羊 C. 一座城市 D. 一个养鱼池
8. 到了寒冷的冬天,法国梧桐树的叶纷纷落下,而松树依然郁郁葱葱。这表明( )
A. 法国梧桐不适应寒冷的环境 B. 松树不适应寒冷的环境
C. 它们都不适应寒冷的环境 D. 它们都适应寒冷的环境
9. 如图是一台显微镜的4个镜头,若要在视野中看到较多的细胞,应该选用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 )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④
10. 从西瓜的果肉中挑取少量材料制成的片子叫( )
A. 切片 B. 涂片 C. 装片 D. 以上都不对
11. 下列除哪一项外,其余的都属于有机物( )
A. 水 B. 蛋白质 C. 淀粉 D. 脂肪
12. 生物绘图时,对较暗的部分的绘制方法是( )
A. 用直线条涂黑它 B. 点上细点表示
C. 用横线条涂黑它 D. 随意涂黑它
13. 在“观察草履虫实验”中,从培养液的表层吸一滴培养液的原因是( )
A. 表层含氧量高,草履虫比较集中 B. 表层营养丰富
C. 草履虫有趋光性,分布在表层 D. 草履虫身体轻,漂浮在表层
14. 橘子瓣上的丝络是一种组织,但能食用,它是( )
A. 保护组织 B. 输导组织 C. 神经组织 D. 分生组织
15. 组织的形成是( )的结果.
A. 细胞分裂 B. 细胞生长
C. 细胞分化 D. 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16. 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 )
A.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B. 细胞→组织→系统→植物体
C. 细胞→器官→系统→植物体 D. 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
17. 如图是被子植物的生命历程简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种子的胚是新植物的幼体
B. 叶芽将来发育成植物的枝条
C. 根的生长主要依靠根尖成熟区细胞的生长
D. 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一定的水分和适宜的温度
18. 油菜缺少下列哪种无机盐会只开花而不结果实( )
A. 氮 B. 磷 C. 钾 D. 硼
19. 早餐的油条用到的面粉和大豆油,分别来自( )
A. 小麦的子叶,大豆的子叶 B. 小麦的胚乳,大豆的子叶
C. 小麦的子叶,大豆的胚乳 D. 小麦的胚乳,大豆的胚乳
20. 试剂的选择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中所用试剂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名称
所用试剂
使用目的
A
探究呼吸作用
澄清的石灰水
检验是否产生了二氧化碳
B
观察细胞结构
碘液
用于染色,便于观察
C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酒精
溶解叶绿素
D
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
清水
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
A. A B. B C. C D. D
21. 下列植物中不属于蕨类植物的是( )
A. 贯众 B. 鹿角菜 C. 卷柏 D. 满江红
22. 春季植树时,移栽的树苗常被剪去大量枝叶的原因是( )
A. 减少树苗对氧气的消耗 B. 减少树苗对有机物的消耗
C. 减少树苗蒸腾失水 D. 减少树苗对无机盐的吸收
23. 白薯、白菜堆放久了会发热的原因是( )
A. 光合作用产生了热量 B. 蒸腾作用产生了热量
C. 呼吸作用产生了热量 D. 都有可能
24. 下列现象中,不是主要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是( )
A. 酸雨 B. 竹子开花 C. 温室效应 D. 赤潮
25. 下列所采取的农业生产措施与其依据的生物学原理不一致的是( )
A. 人工辅助授粉——提高植物的结果率
B. 白天为大棚作物补充二氧化碳——增强光合作用
C. 给庄稼施肥——为植物生长提供有机物
D. 把种子播种在湿润土壤中——利于种子萌发
26. 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概念图.
(1)图中A、B的结构名称分别是 ______ 和 ______ .
(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如图营养器官中的 ______ (请填写名称)
(3)菜豆种子萌发时, ______ 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芽,芽进一步发育成 ______ .
(4)菜豆是 ______ 子叶植物,其种子是由其雌蕊子房中的 ______ 发育而来.
27. 如图表示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间的相互关系,据图回答:
(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______部分。
(2)牛与草之间的关系是______。
(3)细菌、真菌能将牛和草的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在生态系统中被称为______。
(4)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
(5)过度放牧会导致草场退化,这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能力是有限的。
28. 如图为某同学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过程中,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几个视野,请据图回答:
(1)要使图像从视野①变为视野②的状态,应将装片向 ______(填写“左上方”或者“右下方”)移动。
(2)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使图像从视野②变为视野③的状态,若此时视野变暗,可以采取的措施是调大光圈或换为 ______(填写“凹面镜”或者“平面镜”)。
(3)要使图像从视野③变为视野④的状态,应用 ______进行调节。
(4)实验中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点,移动玻片,污点随之移动,说明污点在 ______上。
29. 如图甲乙表示动植物细胞,请据图回答:
(1)植物细胞能够保持一定的形态,这主要是靠[1]______的支持作用。
(2)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的基本结构是:[2]______、[4]细胞核和[6]细胞质。
(3)西瓜之所以甘甜可口,主要是因为[5]______内的细胞液中含有较多的糖分。
(4)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3]______和[7]______。
30. 以下是某种植物叶片生理活动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若A表示氧气,C表示二氧化碳,则此过程表示植物正进行 ______作用。
(2)植物通过 ______作用拉动水分在体内的运输,水分是通过叶中的 ______(填“导管”或“筛管”)运送到叶肉细胞,水分会以水蒸气状态通过在叶片表皮上分布的 ______散失到大气中。
(3)绿色植物通过 ______作用,能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对维持生物圈中 ______平衡起了重要作用。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温度。
故选:A。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2.【答案】B
【解析】解: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成部分和生物部分组成;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腐生细菌、真菌。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养活了植物自身,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叫做消费者。细菌和真菌能够把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供植物重新利用,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因此,农田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农作物,农民和更牛属于消费者;耕地属于非生物部分。
故选:B。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而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是中(会)考必考内容。
3.【答案】A
【解析】解:A、该食物链正确表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A正确;
B、箭头反了,食物链的箭头应该指向消费者,B不正确;
C、螺蛳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箭头反了,食物链的箭头应该指向消费者,C不正确。
D、螺蛳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D不正确。
故选:A。
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食物链的概念和组成。
4.【答案】C
【解析】解:昆虫种类丰富,占所有动物总数的。已知的水生昆虫约30000种,其中在海洋生活的昆虫仅为250~300种,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海水的高盐浓度会造成动物的组织细胞失水,因此大多数的昆虫不能生活在海洋中。
故选:C。
生物的适应性是指生物体与环境表现相适合的现象.适应性是通过长期的自然选择,需要很长时间形成的。比如应激性的结果是使生物适应环境,可见它是生物适应性的一种表现形式。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5.【答案】B
【解析】解:在牧草留种区上,昆虫吃草,有的鸟吃草籽,有的鸟吃昆虫,有的鸟既吃草籽又吃昆虫;存在:草→鸟,草→昆虫→食虫鸟的食物链,草地被网子罩起来以后,鸟飞不进去了,吃草的昆虫失去了鸟的控制,就猖獗起来,从而破坏了食物链,所以造成牧草留种区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子吃光.所以某牧场为了预防鸟吃草籽,用网把地罩上,后来发现草的叶子几乎被昆虫吃光,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食物链破坏.
故选:B.
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动物是食物链不可缺少的环节,如果任意捕杀它们,食物链就会减少,食物网就不稳定,生态平衡就容易受到破坏.
6.【答案】C
【解析】解:勺嘴鹬嘴型像一把小勺子适于捕食丰富的虾蟹,丰富的虾蟹属于影响勺嘴鹬生活的生物因素。适宜的气候、广阔的滩涂、丰沛的水源,属于影响勺嘴鹬生活的非生物因素。
故选:C。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7.【答案】B
【解析】解:一片热带雨林、一座城市、一个养鱼池,既有生物部分,又有非生物部分,都能构成生态系统。
一群羊,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部分动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故选:B。
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只有生物不叫生态系统,只有环境也不叫生态系统,解答即可。
只要熟练掌握了生态系统的概念,仔细分析选项中的内容是否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即可正确答题。
8.【答案】D
【解析】解: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冬季法国梧桐落叶,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因进行蒸腾作用的热量散失,避免因温度过低而冻伤甚至冻死,因此冬季法国梧桐落叶是植物对冬季寒冷环境的一种适应。松树的叶细如针,叶的气孔较少,而且气孔深陷表皮下,叶的表面还有一层蜡质保护,因此蒸腾作用非常弱,可以减少热量散失,适应冬天寒冷的环境。
故选:D。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解答时可以从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方面来切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不同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同。学生容易错选为A.
9.【答案】D
【解析】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与所观察到的范围之间的关系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观察到的物像体积越大,视野内所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相反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所观察到的物像体积越小,视野内所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所以要使视野内所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该是放大倍数最小的目镜和物镜。所以应该是①和④。
故选:D。
此题是一道实验操作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与所观察到的细胞数目之间的关系。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目镜和物镜的区别方法以及显微镜放大倍数与观察到的细胞数目的关系。
10.【答案】C
【解析】解:从西瓜的果肉中挑取少量材料制成的片子叫装片。
故选:C。
玻片根据保存时间的长短分为永久性的和临时性的;根据取材的不同分为切片、装片和涂片.其中从生物体切取的薄片制成的是切片;从生物体撕取、挑取或刮取的材料制成的是装片;由生物体内的液体物质涂抹而制成的是涂片.
通过比较将切片、装片和涂片,区分清楚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11.【答案】A
【解析】解:无机物有水、无机盐,是小分子的,不要消化,可以被人体直接吸收,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有机物有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大分子的,要经过消化后才能被人体吸收和利用,能为人体提供能量。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A
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有无机物和有机物两大类,据此答题。
关键点: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属于有机物。
12.【答案】B
【解析】解:生物绘图的基本要求:(1)图的大小要适当,一般在稍偏左上方,以便在右侧和下方留出注字和写图名称的地方
(2)一般用3H的削尖的铅笔
(3)图中比较暗的地方用铅笔点细点来表示.不能涂阴影表示暗处
(4)字尽量标注在右侧,用尺引水平的指示线,然后注字.
(5)在图的下方写上所画图形的名称.据此分析解答此题.
根据生物图的画法和要注意的事项知:图中的阴影部分要点细点来表示.
故选:B.
根据生物图的画法和要注意的事项分析.
要熟记生物图的画法和注意的事项.
13.【答案】A
【解析】解:培养液表层的液体与空气接触,因此在培养液的上层溶解的氧气多,下层溶解的氧气少。草履虫的呼吸需要氧气,故草履虫都集中在培养液的上层。
故选:A。
本题考查观察草履虫的实验。草履虫属于动物界中最原始,最低等的原生动物。它喜欢生活在有机物含量较多的稻田、水沟或水不大流动的池塘中,以细菌和单细胞藻类为食,靠表膜进行呼吸。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表层的水溶解的氧气多。
14.【答案】B
【解析】解:A、植物的保护组织一般由植物根、茎、叶表面的表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不符合题意。
B、植物体内的导管能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运送有机物,属于输导组织。如橘子瓣上的丝络就属于输导组织,符合题意。
C、神经组织是动物的主要组织之一,不是植物的组织,不符合题意。
D、构成分生组织的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形成其它组织。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植物的组织主要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分生组织等,它们各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据此答题。
平时注意充分利用图形或模型来识记植物的主要组织的特点并理解其功能,不要死记硬背。
15.【答案】C
【解析】解: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中除一小部分保持分裂能力,大部分丧失了分裂能力,在生长过程中形态、结构、功能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出现了差异,这就是细胞的分化。经过细胞的分化,可以形成不同的细胞群。而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组成的细胞群叫组织。所以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了组织。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综上所述:A、B、D选项错误,只有C选项正确。
故选:C
本题考查细胞分化形成组织,据此答题。
细胞分化形成组织是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是中考和学业水平考试的重要考点。是基础题。
16.【答案】A
【解析】解: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由细胞再组成组织,构成植物体的主要组织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分生组织。不同的组织再组成器官,植物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由这六大器官直接构成整个绿色开花植物体。可见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故选:A。
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17.【答案】C
【解析】解:A、种子包括种皮和胚,胚是新植物的幼体,是种子的主要部分,A正确。
B、叶芽将来发育成植物的枝条,B正确。
C、根的生长主要是由于分生区的不断分裂和伸长区的不断长长的缘故,C错误。
D、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一定的水分和适宜的温度,D正确.
故选:C。
(1)种子萌发的外界环境条件是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水分。
(2)种子萌发时,胚根发育成根,胚芽最终发育成茎和叶。
(3)根尖的结构从顶端向上,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解答即可。
此题的知识点较多,仔细审题是解题的关键。
18.【答案】D
【解析】解: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无机盐包括含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其中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硼是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硼对受精过程的正常进行有特殊作用,因此,对防治油菜“花而不实”、棉花“蕾而不花”和果树“落蕾、落花、落果”、小麦“不稔”等症均有明显能力。
故选:D。
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无机盐有重要的作用,需要量最大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分析解答。
关键点:硼对受精过程的正常进行有特殊作用。
19.【答案】B
【解析】解:油条是由小麦加工而来。小麦是单子叶植物,其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胚乳和胚三部分,胚乳里贮存着营养物质,因此面粉主要来自小麦的胚乳;大豆属于双子叶植物,其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和胚;胚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子叶肥厚,贮存营养物质。因此,我们豆油的营养物质主要从大豆种子的子叶中获取的,B正确。
故选:B。
小麦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内,大豆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内,据此答题。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小麦和大豆是单子叶植物还是双子叶植物,以及种子的结构和功能。
20.【答案】D
【解析】解:A、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观察种子的呼吸现象用澄清的石灰水验证二氧化碳的产生,所用试剂能达到实验目的。
B、制作细胞临时装片,要用碘液染色,目的是便于观察细胞结构,所用试剂能达到实验目的。
C、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目的是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叶片变成黄白色。便于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颜色反应,所用试剂能达到实验目的。
D、如果将取下的口腔上皮细胞放在载玻片的清水中,口腔上皮细胞的浓度大于清水的浓度,因此会吸水膨胀甚至涨破影响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浓度是0.9%,故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所用生理盐水,目的是保持细胞形状,所用试剂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D。
(1)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常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1)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是:擦→滴→撕→展→盖→染→吸。
(3)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目的是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3)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使用生理盐水的目的是保持细胞形状,解答即可。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养成熟练科学的实验操作习惯以及明确操作的目的。
21.【答案】B
【解析】解: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并且体内开始有了输导组织,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植株生长利用,因此一般比较高大。常见的蕨类植物有桫椤、满江红、卷柏、贯众等。鹿角菜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属于藻类植物。
故选:B。
蕨类植物主要特征:①具有真正的根、茎、叶,具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植株比较高大;②叶背面有许多孢子囊,孢子囊中有大量的孢子;③受精过程离不开水。
了解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掌握常见的蕨类植物的例子,即可解答本题。
22.【答案】C
【解析】解:植物在移栽过程中总会损伤一些幼根和根毛,导致吸水能力下降。因此为了减少叶片大量蒸腾掉水分,要剪去一部分枝叶,从而保证水分吸收和消耗间的平衡,防止植物萎焉。提高了植物的成活率。这也是人们常常在阴雨天或傍晚移栽植物,以及对移栽的植物进行遮光的原因。
故选:C。
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解答即可。
关键点: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减少叶片能降低蒸腾作用。
23.【答案】C
【解析】解:A、光合作用能合成有机物释放出氧气,但不会产生热量。故不合题意。
B、蒸腾作用是散失水分,不会产生热量。故不合题意。
C、呼吸作用释放出的能量,有一些以热的形式散失出来。故符合题意。
D、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都不会产生热量。故不合题意。
故选:C。
呼吸作用的概念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才能量的过程.呼吸作用释放出的能量,用于各项生命活动,还有一些以热的形式散失出来.所以白薯、白菜堆放久了会发热的原因是呼吸作用产生了热量.
呼吸作用概念经常以应用于实际生产、生活的形式进行考查.
24.【答案】B
【解析】解:A、酸雨是指雨水被大气中存在的酸性气体污染、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酸雨主要是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
B、竹子开花,属于生物生长繁殖现象,与人类的活动无关。
C、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大量排放尾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
D、海水中某些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可形成赤潮,危害渔业。
故选:B。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其中的负面影响必须引起人们高度的重视,酸雨、温室效应和沙尘暴等。
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其中人为因素是造成生态平衡失调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必须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
25.【答案】C
【解析】解:A、绿色开花植物要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两个生理过程。人工辅助授粉可以提高植物的结果率,采取的农业生产措施与其依据的生物学原理一致。
B、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分和二氧化碳,白天为大棚作物补充二氧化碳能增强光合作用,采取的农业生产措施与其依据的生物学原理一致。
C、适时给农作物施化肥是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充足的无机盐,而不是有机物,采取的农业生产措施与其依据的生物学原理不一致。
D、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把农作物种子播种在湿润的土壤中,利于种子萌发,采取的农业生产措施与其依据的生物学原理一致。
故选:C。
(1)人工辅助授粉可以弥补自然状态下传粉不足,提高产量。
(2)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3)给农作物施化肥是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充足的无机盐。
(4)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以及种子不在休眠期。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生物学知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26.【答案】胚;生殖器官;叶;胚根;茎和叶;双;胚珠
【解析】解:(1)菜豆种子的结构包括胚和种皮,胚有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植物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花、果实和种子属于生殖器官.因此图中A的结构名称是胚,B的结构名称是生殖器官.
(2)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因此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只在含有叶绿体的部位进行,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幼嫩茎的绿色部位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
(3)在菜豆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胚根生长最快,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茎和根的部分.
(4)菜豆是双子叶植物,受精完成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图:
从图中可知,受精后,在果实形成过程中,胚珠将会发育成种子.子房将会发育成果实.
故答案为:(1)胚;生殖器官;
(2)叶;
(3)胚根;茎和叶
(4)双;胚珠
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由细胞再组成组织,构成植物体的主要组织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分生组织.不同的组织再组成器官,植物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由这六大器官直接构成整个植物体.
利用绘制成概念图,梳理知识,能全面、系统、直观地理清概念间的联系,也有利于掌握和运用知识,值得借鉴.
27.【答案】非生物 捕食 分解者 太阳能 自动调节
【解析】解:(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2)牛以草为食,所以牛与草之间的关系是捕食关系。
(3)细菌、真菌能将牛和草的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进入生态循环,在生态系统中被称为分解者。
(4)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般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所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
(5)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外界的干扰超过了调节能力,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过度放牧会导致草场退化,这说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故答案为:(1)非生物
(2)捕食
(3)分解者
(4)太阳能
(5)自动调节
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
2、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它自身结构特点,但生态系统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所以,其自动调节能力也是有限的。
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28.【答案】右下方 凹面镜 细准焦螺旋 玻片
【解析】解:(1)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图①中的物像偏右下方,向右下方移动玻片,物像会向左上方移动到视野的中央变成为视野②的状态。
(2)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遮光器的小光圈、反光镜的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遮光器的大光圈、反光镜的凹面镜调节。如果光线较暗时,应转动遮光器,调至大光圈,同时配合使用反光镜的凹面镜。
(3)细准焦螺旋可以小幅度的升降镜筒,可以精细调焦,能够使物像变得更加清晰。视野③模糊,要变为视野④清晰的状态,可调节显微镜的细准焦螺旋。
(4)显微镜视野中污点存在的位置只能是目镜、物镜和玻片上。实验中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点,移动玻片,污点随之移动,说明污点就在玻片上。
故答案为:(1)右下方。
(2)凹面镜。
(3)细准焦螺旋。
(4)玻片。
显微镜操作中,低倍镜换高倍镜的一般步骤:①移动装片,在低倍镜下使需要放大的部分移动到视野中央;②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物镜,换上高倍物镜;③调节光圈、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④缓缓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能够正确熟练地使用显微镜。
29.【答案】细胞壁 细胞膜 液泡 叶绿体 线粒体
【解析】解:(1)1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2)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的基本结构是2细胞膜、4细胞核和6细胞质。植物细胞内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内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
(3)液泡内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西瓜之所以甘甜可口,主要是因为5液泡内的细胞液中含有较多的糖分。
(4)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3叶绿体和7线粒体,其中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能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线粒体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是呼吸作用的场所,能将化学能转化为多种形式的能量。
故答案为:
(1)细胞壁。
(2)细胞膜。
(3)液泡。
(4)叶绿体;线粒体。
观图可知:1细胞壁、2细胞膜、3叶绿体、4细胞核、5液泡、6细胞质、7线粒体,解答即可。
掌握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30.【答案】呼吸 蒸腾 导管 气孔 光合 碳-氧
【解析】解:(1)呼吸作用则吸收空气中的氧将体内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使释放出能量。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若此图A表示氧气,C表示二氧化碳,所以此图为呼吸作用示意图。
(2)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的形式散失到空气中的过程叫蒸腾作用。水分是通过叶中的导管运送到叶肉细胞,水分会以水蒸气状态通过在叶片表皮上分布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
(3)光合作用反应式为: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由图可知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这对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起重要作用。
故答案为:
(1)呼吸
(2)蒸腾;导管;气孔
(3)光合;碳-氧
(1)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存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叫光合作用。
(2)活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作呼吸作用。(3)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主要是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据此解答。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植物的三大生理作用的概念、反应式及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这是一份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这是一份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8,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这是一份28,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