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1.3 人口容量 一 学案教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68438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1.3 人口容量 一 学案教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68438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1.3 人口容量 一 学案教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68438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人口容量教案设计
展开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人口容量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我的疑问,思考感悟,问题引领,精讲点拨,活动探究,基础巩固,能力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三节 人口容量
学案设计(一)
学习目标
1.能够正确认识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并能理解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
2.明确人口合理容量的内涵,并能够结合具体区域分析问题。
3.结合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意义,树立良好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我的疑问】
自主预习
一、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1.概念:在保证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 的前提下,区域的资源环境条件所能承载的 数量。
2.影响和制约因素
因素 | 影响 |
自然资 源状况 | ①某区域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是由当地的自然资源“ ”所决定的 ②每个区域的资源量是 的,只能满足一定数量的人口需求 ③通常用某一种或几种资源的 作为估算某个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依据 |
社会经济 和科技发 展水平 | ①提高资源利用的 ,发现新的 ,扩大资源环境承载力 ②科技水平的提高促使 快速发展,促进区域间的 往来 ③通过贸易获取其他地方的 ,以满足不断增加的人口的需要 |
人均消 费水平 |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会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而 |
【思考感悟】
资源多少决定了一个地区的发展吗?
二、人口合理容量
1.概念及意义
(1)概念:人口的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 的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2)意义:
①影响 战略。
②影响人口政策。
③影响区域的 发展。
2.如何看待人口合理容量
①人类社会要持续发展,就应该追求达到“ ”这一长远目标。
②要有人口合理容量的意识,敬畏人口合理容量,就是追求人与 的和谐发展。
3.保持人
口合理
容量的
措施
课堂探究
问题一:影响和制约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
【问题引领】
阅读教材第17页图1.23木桶的“短板效应”及材料,思考:
1.假如各块木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短板效应”揭示了什么道理?
2.以色列气候干旱,年均降水量不足200毫米,水资源极度缺乏,同时土地资源也很紧张,人均1亩地,但是以色列创造了世界上一流的农业,一个农民能养活90个人,它是依靠什么条件来提高本国资源环境承载力的?
3.日本国土面积狭小,矿产资源贫乏,它是依靠什么条件来提高本国资源环境承载力的?
4.我国的“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跨区域的资源调配对调入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有何有利影响?
5.如果要提高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解决自然资源的“短板”问题?
【精讲点拨】
1.影响因素
影响和制约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主要有自然资源状况、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均消费水平等,这些因素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因素 | 相关性 | 影响 |
自然资 源状况 | 正相关 | 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资源越丰富、质量越高,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反之越小 |
社会经济和科 技发展水平 | 正相关 | 社会经济和科技水平越高,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反之越小 |
人均消费水平 | 负相关 | 消费水平越高,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小;反之越大 |
地区的对外 开放程度 | 正相关 | 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越高,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反之越小 |
人口受教 育水平 | 正相关 | 受教育水平越高,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反之越小 |
2.特性——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不确定性,主要是由它的制约因素不确定而引起的。时期不同,制约因素必然会发生变化,从而造成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变化。但在具体时间内,假定制约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保持不变,可以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相对定量的估计,这就是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相对确定性,如下图所示:
【例题】有些学者以每平方千米陆地可承载人数的分析为基础,研究得出:渔猎时期为0.02~0.03人/平方千米,农业时期为40人/平方千米,工业时期为160人/平方千米。据此回答1~2题。
1.该材料反映出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 )
A.自然资源状况
B.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
C.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
D.人均消费水平
2.下列有关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国土面积大小是制约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
B.科技发展水平是制约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
C.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的高低不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D.一定历史阶段,一定范围内,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具有相对确定性
问题二:人口合理容量
【活动探究】讨论我国人口多少才合适
结合教材第19页活动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1.收集有关我国人口政策的宣传图片,了解人口政策的调整状况。
2.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从环境、经济、社会三个方面,谈谈你对我国人口政策的理解。
3.确定我国人口合理容量要考虑哪些因素?
核心素养专练
【基础巩固】
1850年,清朝的人口为4.3亿。当时的学者汪士铎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而今天的中国,不但养活了13亿人,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个时代还提高了许多。据此回答1~2题。
1.以上材料表明,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重要因素是( )
A.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B.人均消费水平
C.科技发展水平 D.蕴藏的资源数量
2.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我国必须进行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其主要意义在于( )
A.限制高消费现象的产生
B.规划农业生产的发展规模
C.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
D.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广州市常住人口为1270.19万人:预计到2020年末常住人口控制在1500万内,这“1500万”是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读广东省部分地区人口分布表和广东省人口年龄结构及变化条形图,回答3~4题。
地区 | 数量 |
广州 | 1270万 |
深圳 | 1036万 |
东莞 | 822万 |
佛山 | 719万 |
湛江 | 699万 |
广东省部分地区人口分布表
广东省人口年龄结构及变化条形图
3.广州提出的“1500万”被称为“临界点”,“1500万”是指( )
A.环境人口容量 B.人口合理容量
C.环境承载力 D.土地承载力
4.针对广州市人口状况,今后应该( )
A.挖掘资源潜力,积极扩大生产规模
B.鼓励生育,解决老龄化问题
C.建立公平社会秩序,提高生活质量
D.鼓励移民,弥补劳动力不足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容量进行了预测,表中内容为一些学者的预测数据。读表,回答5~6题。
预测2050年人口数量将达到 | 14亿~15亿 |
依农业资源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 | 15亿~16亿 |
依粮食生产能力最多供养的人口数量 | 15.1亿或16.6亿 |
依小康消费水平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量 | 8亿~9亿 |
5.表中反映的我国人口合理容量是( )
A.15亿~16亿 B.15.1亿或16.6亿
C.8亿~9亿 D.14亿~15亿
6.下列不属于影响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是( )
A.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B.地区开放程度
C.科技水平和消费水平
D.国家人口政策
7.读曲线统计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图中所示的人地关系。
(2)预测人口、资源、环境、粮食四者今后一段时间内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3)图中反映的环境质量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4)此统计图对人地关系发展趋势的预测忽略了( )
A.人口增长对环境、资源的影响
B.人口素质对环境、资源的影响
C.资源的有限性
D.环境容量的有限性
【能力提升】
读下图,回答1~3题。
1.在世界各大洲中,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大洲已经出现了众多的环境问题,其中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
A.环境污染 B.水土流失
C.荒漠化 D.土壤盐碱化
2.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最适宜的人口数量,被称为( )
A.资源环境承载力 B.人口容量
C.人口合理容量 D.地球环境容量
3.下列各国中,资源环境承载力最小的国家是( )
A.日本 B.加拿大
C.德国 D.科威特
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读“环境负担”公式和我国人口与耕地变化图,回答4~5题。
“环境负担”公式:EB=P+A-T
P—人口(Population)
A—消费程度(Affluence)
T—创造财富的技术(Technologies)
EB—环境负担(EnvironmentalBurden)
4.上图中最能反映我国近50年来人口与耕地的环境负担在加重的是( )
A.耕地面积在减少 B.总人口数在增加
C.人均耕地在减少 D.耕地环境没有出现负担
5.从“环境负担”公式中可以看出,创造财富技术水平的提高能减轻环境负担。下列措施能因此减轻人口与耕地环境负担的是( )
A.开发湿地、滩涂等易耕土地,扩大耕地面积
B.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C.推广良种,提高亩产
D.提高粮食进口量,缓解我国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人类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人类的发展要受到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合理人口容量的影响。据此回答6~7题。
6.我国北方地区比西北地区承载着更多的人口,这说明北方地区比西北地区( )
A.空间条件优越 B.矿产资源丰富
C.资源利用条件优越 D.草场资源丰富
7.上图中显示能提高青藏地区合理人口容量的有效途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18年9月,浙江省结对帮扶的青海省海西州率先实现整体脱贫。浙江省与海西州扶贫协作是我国东西部互利共赢之举。据此回答8~9题。
8.浙江省与海西州扶贫协作的合理措施有( )
①电商直播,销售海西农产品到浙江 ②生态移民,助力海西农民迁居至浙江 ③区域合作,选派浙江人才支援海西 ④招商引资,搬迁浙江IT企业扎根海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我国西部许多农村贫困地区的环境承载力较低,主要体现在( )
A.人口密度大 B.经济规模小
C.土地生产力低 D.生产技术水平低
10.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新疆各区域环境承载力存在巨大差异,其中准噶尔盆地南部最高,其次为伊犁河谷、塔里木盆地北部、准噶尔盆地北部、塔里木盆地西部、东疆地区,塔里木盆地南部最低。
(1)分析准噶尔盆地南部资源环境承载力最高的原因。
(2)为提高塔里木盆地南部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当地应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3)在新疆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为32人/km2,目前已达13人/km2,有人认为“为促进该区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不宜限制人口”,但对人口环境学颇有研究的赵先生却认为这种看法不妥,试为赵先生的说法提供依据。
参考答案
课堂探究
问题一
1.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取决于数量最少的资源。
2.得益于发达的、以滴灌技术为代表的现代农业科学技术。
3.依靠岛国的位置,众多的良港,进口资源能源,发展科技。
4.能够从一定程度上缓解调入区的资源紧张问题,有利于缓解人口发展对环境的压力,在保证合理利用的前提下,从某种意义上说,提高了资源环境承载力。
5.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贸易渠道获取其他地区的资源、开发新的资源等。
【例题】1.B 2.D
问题二
1.第1阶段:1949~1980年,新中国成立后,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需要大量劳动力,并从维护妇女健康的角度出发,颁布的限制打胎等规定,在理论和实践上执行着一条不成文的激励人口增长的政策。因此,迎来了生育高峰,人口快速增长。
第2阶段:1980~2000年,计划生育政策成为基本国策,其原因是人口的过快增长给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带来了沉重的压力;
第3阶段:2000年至今,计划生育政策再次调整,2013年11月,启动实行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2016年1月1日起实行全面二孩政策。进入21世纪,我国人口总量增长势头明显减弱,劳动适龄人口数量开始减少,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
2.人口政策及其调整,为的是使人口的增长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3.要考虑自然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人均消费水平、经济发达程度等。
核心素养专练
【基础巩固】
1.C 2.C 3.B 4.C 5.C 6.D
7.(1)①随着人口的增长,资源消耗量也同步增加;②随着人口的增长,环境质量不断下降;③在一段时间内,人口和粮食同步增长,而后随着人口增长,粮食产量下降。
(2)今后一段时间内,资源消耗量上升,开始出现短缺,环境质量继续下降,粮食减产,人口增长受到限制,也会逐渐下降。
(3)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4)B
【能力提升】
1.C 2.C 3.D 4.C 5.C 6.C 7.B 8.A 9.C
10.(1)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基础较好;交通便利,对外开放程度高。
(2)防治土地沙漠化;加速节水工程建设,发展节水农业;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实行农牧结合;发展经济。
(3)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决定人口的最大容量,如果人口密度达到最大值,不但会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会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新疆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增长较快,因此应控制人口。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章 人口第三节 人口容量教案设计,共5页。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人口容量表格教案设计,文件包含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13人口容量第一课时教案docx、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13人口容量第二课时教案docx、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13人口容量第三课时教案docx等3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人口容量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程引入,讲授新课,知识拓展1,知识拓展2,知识拓展3,知识拓展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