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8 静夜思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8 静夜思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切入举偶,对话平台,识字,熟读,写字,实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静夜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7个字。认识1个偏旁。 2.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3.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和背诵古诗。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一、切入举偶 1.谈话:同学们喜欢背古诗吗?你会背哪首古诗?能背给大家听吗?(指名回答,给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古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提示“思”读平舌音,交待作者。)“静、夜”这两个字你认识吗?你怎样记住这两个字?你能简单地说出这两个字的意思吗? 2.演示:出示课件或挂图,问:图上都画了什么?看到这晴朗美妙的夜空,你想到了什么?(适时引出课题,板书课题)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李白写的,你能把课下收集到的资料向大家展示出来,并介绍一下他吗? 二、对话平台 师范读 ,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边看图边欣赏。 生自读要求1.请打开课文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一读或者背一背吧!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和读背方式。2.仔细观察,诗里面的字你认识了哪几个?是怎么认识的?把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同桌互读古诗,互相评议。 4.指名读文,师生共同评议。 三、识字 1.学习新的偏旁“攵”,出示生字卡片“故”,引导学生观察:“攵”象你认识的哪个字?它和“文”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你怎么记住这个偏旁? 2.拿出自制的生字卡片组内交流识字方法。 3.汇报。谁来当小老师,教大家把字读准确?请小老师说说在认读这些字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4.开火车认读生字。 5.组词,用你喜欢的字说一句话。 6.游戏:找朋友。为生字宝宝找到自己的拼音朋友。 四、熟读 1. 自由练读。(可以大声读,小声读,同桌读,小组读,你读我听,二人齐读……) 2. 指名读文,注意字音读得是否准确。 3.与伙伴开展竞赛读:男女生赛读,小组赛读,自己找伙伴赛读。 五、写字 1. 出示田字格中的字:“目、耳”,小组展开讨论:这两个字怎样写?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每一笔都写在什么位置? 2.汇报。 3.教师范写。提示写这两个字时要注意横与横之间的距离。 4.自由练写。想写几个就写几个,每个字都要让自己满意。 5.哪个字最满意,找出来和同座交流,指出你满意在哪里。 第二课时一、导入 1.游戏:大转盘。(转盘上的指针转到了哪个词上就读哪个词,巩固识字效果。) 2.齐读古诗。 二、评读 1.指名读,大家评。(整体读得怎么样?哪儿读得很好?哪儿读得还不够,应该怎样读?) 2.组内互评。 三、感悟 1.自由读诗,想想你读懂了什么?你有哪些感受? 2.说说你什么时候见过“霜”。用动作表示“低头”、“举头”的意思。 3.你或者你的亲人有过想念亲人的体验吗?具体说说当时的感受。 四、质疑 仔细读一读这首诗,想一想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五、背诵 1.参照插图,边想诗的意境边自由练习,教师随机指导。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可以同座背,组内背,自由找伙伴背。) 3.教师引背、指名背、齐背。 3.表演背:假如你就是李白,请你边做动作边背这首诗。(配乐) 六、写字 1.大屏幕出示“头、米”,引导学生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写这两个字时要注意什么。 2.教师范写。(提示“头”的第五笔是“长点”。)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提醒学生的坐姿与执笔方法。) 4.把自己认为写得最满意的字向学习伙伴和老师展示(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到识字和写字的乐趣。) 七、实践 1.课后练习“我会说”,把你观察到的夜晚的天空说给同学们听。 2.古诗朗诵会。(此项活动可延伸到课外进行,比比谁会背的古诗多,评出“小诗人”。) 3.有余力的学生收集李白的其他古诗并摘记描写思念家乡的诗句。(可以问爸爸妈妈或其他长辈,也可以自己查找。)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一年级下册静夜思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程导入,背景介绍,文本通读,识字,古诗理解,课堂小结,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静夜思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猜谜导入,揭示课题,初读古诗,识记生字,再读古诗,感受韵律,了解大意,深化情感,背诵古诗,深化情感,拓展延伸,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静夜思教案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温故知新,引入课题,识记生字,反复诵读,聚焦关键,读懂古诗,课堂总结,布置任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