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第五节 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图文课件ppt
展开说出下列的气候图所表示的气候类型的名称并与其相应的自然景观的图片连线。
干旱的百年享受不到滴雨之恩
热的可以在石头上烙大饼
湿润的几乎天天都下雨。
讨论并猜测:影响气候的自然因素有哪些?
第5课 影响气候的因素
1.联系五带划分,举例说明纬度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2.读图说出沿海与内陆气温和降水的差异与距离海洋远近有关,说明其影响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 3.运用图说出山地迎风坡和背风坡降水量的差异,山上与山下气温的差异,说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纬度因素 海陆因素 地形因素
海南三亚 哈尔滨冰雕
哈尔滨和海南这两个地区的冬季气温差别很大,是什么因素的影响呢?
直射:照射面积小 →光束集中 →太阳辐射强
斜射:照射面积大 →光束分散 →太阳辐射弱
气温:冬季,纬度高,气温低;纬度低,气温高。
降水: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海洋和陆地的热力性质不同,吸热和散热的情况也不相同。陆地升温快,降温也快;海洋升温慢,降温也慢。
做阳光照射下的水与沙子的温度变化实验,看一看,哪个升温快、降温快,哪个升温慢、降温慢。陆地:受热快、放热快 升温快、降温快 夏天——气温偏高、冬季——气温偏低海洋:受热慢、放热慢 升温慢、降温慢 夏天——气温偏低、冬季——气温偏高
海洋和陆地的性质不同,吸热和散热的情况不同。 升温快,降温也快; 升温慢,降温也慢。因此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 海洋,冬季陆地气温 海洋。
气温:(1)同纬度地带气温比较: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2)气温年较差与日较差方面:受暖湿气流影响,沿海温差小,内陆温差大。
陆地上的水汽主要来自海洋,因此,离海洋较近且能受到海洋湿润气流影响的地区,一般降水多;远离海洋的内陆,一般降水少。
降水:陆地上的水汽主要来自海洋,因此,离海洋较近且能受到海洋湿润气流影响的地区,一般降水多;远离海洋的内陆,一般降水少。
注意: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地西岸除外。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海陆位置
致使这些地方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为什么我国吐鲁番盆地会出现“早穿皮袄午穿纱,夜抱火炉吃西瓜”的现象?
答:因为吐鲁番盆地多砂石、泥土,少水份。这些物质的比热容较小,太阳一晒,它们的温度很快升高;太阳一落山,温度很快降低,所以早晚温差较大。
据有关专家预测,我国目前最大的水电站三峡水电站完全建成后,三峡库区的气温会受到一定影响:夏天比原来下降2℃左右,而冬天比原来升高2℃左右,为什么?
答:这是因为库区里的水的比热大,夏天升温慢,冬天降温也慢,温度变化小。
降水: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地形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这样的现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一般情况下,在对流层海拔每增加1000米,气温降低6°C
江西庐山是我国著名的避暑胜地,而它所在江西九江市却是我国夏季的高温中心之一,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泰山和济南1、4、7、10月气温比较(˚C)
为什么泰山年平均气温比济南低?
气温:山顶低、山脚高 阴坡低、阳坡高
降水:迎风坡多雨、背 风坡少雨
① 你爬高山时发现其阴坡和阳坡的植被有何 不同?为什么?
② 读图分析:安第斯山东西两侧的景观有何 差异?为什么?
A地地处安第斯山脉的迎风坡,而B地地处安第斯山脉的背风坡。
扩展知识:一些降水特别丰富的地方,往往是较多的地形雨,如:(1)我国台湾山脉的北、东、南都处在迎风坡,降水 都比较多,年降雨量2000毫米以上;台北火烧寮 达8408毫米,成为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方。而西侧 地区处在背风坡,年降水量只有1000毫米左右;(2)夏威夷群岛的考爱岛的迎风坡年降水量12040毫米, 成为世界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3)印度的乞拉朋齐年降水量11418毫米, 也是因为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迎风坡的缘故。
(1)青藏高原纬度低,但是气候寒冷。
(2)海南岛终年如夏,降水较多; 黑龙江北部冬季漫长,多冰雪。
(3)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同纬度的北京气候比较湿润。
纬度高,气温低 纬度低,气温高
赤道地区降水多 两极地区降水少
冬季陆低海高 夏季陆高海低
近海迎风处降水多 近海无风处降水少 内陆地区降水少
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
迎风坡多雨 背风坡少雨
总结: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2. 排放二氧化碳和氯氟化合物;
3. 造成城市的“热岛效应”。
全球变暖导致非洲最高山峰冰雪融化
气 候 变 暖 人们常说,气候好像越来越暖了,冬天不像以前那么冷。气象观测表明,全球气候确实有变暖的趋势,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4〜0.8 ℃。气温上升,会使极地区的冰雪融化,引起全球海平面上升。如果海平面不断上升,沿海低地地区可能被淹没。 气候为什么会变暖?科学家认为,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二氧化碳对大气有保温作用。人类一方面燃烧煤、石油等,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另一方面,砍伐森林减少了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结果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气温也就随着升高了。
人类的活动影响气候(讨论时间)
3.世界的人口和城市,多数分布在温带的沿海地区。阅读下面的材 料,讨论面对全球变暖的趋势,人们应该怎样应对。
酸雨对人类及自然生态的影响
酸雨因pH小于5.0以下,造成土壤、岩石中的有毒金属元素溶解,流入河川或湖泊,严重时使得鱼类大量死亡。 水生植物和以河川酸化水质灌溉的农作物,因累积有毒金属,将经由食物链进入人体,影响人类的健康。 酸雨会影响农林作物的叶子,同时土壤中的金属元素因被酸雨溶解,造成矿物质大量流失,植物无法获得充足的养分,将枯萎、死亡。 湖泊酸化后,可能使生态系改变,甚至湖中生物死亡,生态系活动因而无法进行,最后变成死湖。 腐蚀建筑物、公共设施、古迹和金属物质,造成人类经济、财物及文化遗产的损失。 刺激人类眼睛和皮肤,对人体造成伤害。
1、有益的局部改善气候:人工绿化、兴修水利、建设生态防护林
2、可能使当地气候恶化:滥垦滥伐、过度放牧
3、可能使全球气候恶化: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
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第五节 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获奖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第五节 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获奖ppt课件,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①纬度因素,②海陆因素,③地形因素,④人类活动与气候,纬度因素,太阳光,吐鲁番,秦皇岛,海陆因素,小孩图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天气和气候第五节 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天气和气候第五节 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图文ppt课件,共33页。
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第五节 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背景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第五节 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背景图ppt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自主学习一,合作探究一,纬度因素,海陆分布与气候,合作探究,自主学习二,合作探究二,地形因素,坡向与气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