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2届高三地理高考三轮复习模拟试卷(湘教版通用共10套含详解)
2022届高三地理高考三轮复习模拟试卷三答案(湘教版通用)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地理高考三轮复习模拟试卷三答案(湘教版通用),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高三地理高考三轮复习模拟预测试卷三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C 由所学知识可知,纽约位于西五区,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两者相差13小时。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成功发射,美国纽约(西五区)的华人收看飞船发射直播时,当地时间是6月17日9时22分-13=6月16日20时22分,C正确。故选C。2. D 由材料信息可知,神舟十二号于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点火成功发射;神舟十三号于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成功发射。从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到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此段时间,太阳直射点先向北运动,到6月22日后向南运动,所以泸州白昼时间先变长后变短,D正确。ABC错误。故选D。3. A 由材料信息可知,神舟十三号于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成功发射;地中海地区位于北半球,是典型的地中海气候,此时受盛行西风的影响,降水较多,云量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光照条件较差,限制农业发展,A正确。当地地处亚热带地区,热量较充足,水分条件较好,温差较小;都不是制约地中海地区发展种植业的主要因素,BCD错误。故选A。4. A 读图可知,甲处公路穿越山地,隧道比重大,A正确。乙位于山谷附近,丙丁位于河谷,不可能为该隧道所在地。故选A。5. B 发布的时间应选择在地质灾害多发季的前期发布,该区域位于我国藏东南地区,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5月位于春末,夏季风势力逐渐增强,区域降水的可能性增大,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增大,所以其发布的时间可能是5月,而不是已经进入雨季的8月,B正确,C错。1月、10月降水较少,地质灾害相对较少,排除AD。故选B。6. D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墨脱公路连接墨脱县和波密县,主要采用直达的方式建设,线路相对并不弯曲,所以建设时主要考虑缩短线路距离,而不是连接多数村镇,②正确,排除①。该公路主要沿谷地延伸,是为了降低线路坡度,提高行车安全,④正确。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公路近期目标力争全年通车时间达8~9个月,所以也考虑了延长通行时间,③正确。故选D。7. D A是霾的符号,B是风向和风力大小的符号,C是雾的符号,左边表示浓雾,右边表示轻雾,D图左边是阴天、中间是多云、右边是晴天。表示云量的是D图,故选D。 8. B 图示时刻为2时,是夜间状态。甲位于冷锋前暖空气控制,且有雾和阴天,大气保温作用强,因此气温较高,AC错误;乙地是多云状况,云量少,大气逆辐射弱,因此气温较低,B正确。高压控制,气流下沉应是增温,而不是降温。D错误。故选B。9. B 塔里木盆地是大型封闭性山间盆地,地质构造上是周围被许多深大断裂所限制的稳定地块,地下地质条件复杂,加上黄沙漫天,开采难度大,A错,B对;盆地沙漠广布,干燥,难以形成冻土,C错;冬季气候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干燥,且气候对地质探测影响较小,D错。故选B。10. C塔里木盆地油气主要输往我国东部,给东部带来的主要影响是缓解能源短缺问题,并不能完全解决能源短缺,A错;塔里木盆地油气主要输往我国东部能够使西部的天然气资源得到大规模开发,增加西部当地的财政收入,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西部可以从第一产业、发展到第二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这些都是对西部地区的影响,不是对东部地区的影响,所以B、D不符合题意;天然气是清洁能源,对于东部而言可改善能源消费结构,C对。故选C。11. B 焚风是出现在山脉背风坡的一种天气现象,尽管在不同季节石家庄可能会出现不同方向的风,但能出现焚风现象的风一定是西北风或偏西风,而夏季石家庄盛行东南季风,处于山地的迎风地带,故7、8月焚风出现频次最低,B正确;蒙古高压强大,是在冬季,与7、8月焚风出现频次最低无关,A错误;根据焚风的概念,降水的概率大和夏季普遍高温,与焚风形成无关,CD错误,所以选B。12. D 冬季太行山东坡夜间焚风强度明显大于白天,其原因是夜间太行山东坡吹山风,与从西北(或偏西)方向吹来的焚风叠加,风力加强,而白天吹谷风,会减弱焚风,D正确;白天水汽含量高与焚风强弱关系不大,A错误;冬季风夜晚与白天的差异不大,B错误;夜晚地面温度低与焚风的强弱关系不大,C错误。所以选D13. C 根据材料可知,图中等高距为30米,且乙地为该区域最高点。结合图示等高线分布信息可推测,图示区域最低海拔出现在图示的东北侧和北侧,与乙地之间间隔5条等高线,因此图示区域的相对高度为(5-1)×30<H<(5+1)×30,即120-180米之间。结合选项可知,图示区域的相对高度最大可能是150米,故选C。 14. A 该地位于台湾岛东北部,气候湿热,降水丰富,房屋正脊沿等高线平行排列,且呈现东南-西北走向,与盛行风走向一致,有利于通风散热。同时,房屋正脊与等高线有一定角度,有利于排水,A正确。正屋正脊沿等高线平行,呈现东南-西北走向,不如南北朝向的房屋采光好,所以不是为了便于采光,B错误。该区域降水丰富,房屋应考虑排水而不是拦截水源,C错误。该地纬度低,热量丰富,如此排列并不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太阳能,D错误。故选A。15. D “小街区、密路网”中十字路口更多,故A错;路网更密且更窄,这种布局不适合机动车的快速行驶,故B错;密路网”并非是满足机动车停车,主要是更方便社区巴士、非机动车、行人通行,故C错、D对。本题选D。16. C 图中住宅区面积,“小街区、密路网”与“宽马路、大路网”相比,同等面积下,“小街区、密路网”道路更多,因而住宅区的比重相对下降,A项错误;CBD等级提升涉及城市经济总量、辐射范围人口数量等因素;职住出行距离是住宅区与工作区的距离,材料中主要表现住宅区的改造,没有涉及职住距离变化,因此B、D项错误。小街区、密路网可以增加底层临街商铺的数量,同时利于社区巴士、非机动车、行人通行,因此促进了街巷商业活动,故C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52分。第17-19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0、21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42分。17(14分)(1)磷矿资源丰富(1分);水电充足(1分);水源丰富(1分);河运便利(1分。(1点1分,共4分)(2):可以加强生产协作(1分);共用基础设施(1分);集中治理污染(1分);防范和少安全事故的发生(1分)。(1点1分,共4分)(3):不在宜昌中心城区(位于宜昌郊县)(2分);位于宜昌中心城区的下游(2分);与长江岸线有一定距离(2分);各自距离所在县级市城区较远(2分);可利用土地面积广(2分)。(1点2分,任答3点,共6分)18.(14分)(1)特征:整体上随海拔上升水稻增加面积占比减少,主要向低海拔区域集中。主要影响因素:地形;水源。(6分)(2)和江苏省相比,黑龙江省气温较低,育苗费用较高;灌溉费用、机械使用(租赁)费用等生产成本较高,一年一熟,产量较低;黑龙江省土地肥沃、污染少;稻米生长期长,品质优良,品牌效应好。(4分)(3)减少地下水超采区、低质低效区的水稻种植面积;加强水利建设,培育耐旱品种;加强中低产田改造,水土保持、合理施肥,实行适度轮作休耕。(4分) 19.(14分) (1)大风天数多,风沙活动频繁;蒸发旺盛,水分条件差;大砂山上无河流湖泊,地表水缺乏;沙土保水性差,地下水埋藏深;以沙质土为主,土壤贫瘠。(5分) (2)村庄位于沙丘的西北侧和东南侧,且与沙丘之间有两条河流隔开;由于地形阻挡,村庄受东南季风影响弱;该地盛行风向为东北风,风沙活动受南部君山的阻挡,沙丘难以扩散;冲积层的沙土和碎石颗粒较大,不易起沙;丰水期河水对扩散至河谷的沙土搬运侵蚀作用强。 (5分) (3)形成的先后顺序是:冲积层、海蚀崖、风砂层。形成过程:流水从君山山坡上携带的沙石在山麓堆积,形成冲积层;海平面上升,靠近海岸的冲积层被海浪侵蚀,形成海蚀崖;海平面下降,东北风携带海滩和下游河滩泥沙遇海蚀崖阻挡堆积,形成风砂层。(4分) (二)选考题:共10分。请考生从2道題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20. (10分)[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虚拟旅游可减少景区的游客数量,减少对文物及环境的破坏,缓解了石窟旅游开放与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有利于充分挖掘石窟旅游项目,增强游客对石文化的深入了解游客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了解石文化,利于石窟文化的传播,扩大云冈石的影响力虚拟旅游将云冈石数字化,便于永久保存。(任答对三点) 21. (10分)[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结论:开封市城区的噪声污染影响较大;(2分)论证:昼间部分区域的区域为重度污染;(2分);夜间较昼间好;(2分)混合区和工业区及交通干线两侧昼间超标;(2分)夜间混合区、工业区、昼间交通干线两侧区域的最小值达标。(2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地理高考三轮复习模拟试卷一答案(湘教版通用),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地理高考三轮复习模拟试卷五答案(湘教版通用),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地理高考三轮复习模拟试卷十答案(湘教版通用),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