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教材】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同步课堂运用检测+单元练习
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2节 从化石燃料中获取有机化合物精品课后测评
展开
这是一份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2节 从化石燃料中获取有机化合物精品课后测评,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煤的组成,煤的干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煤的组成
煤是由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除了含有碳、氢元素外,还含有少量的氮、硫、氧等元素;混合物里的无机化合物主要含硅、铝、钙、铁等元素.
2.煤的干馏
(1)煤的干馏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其分解的过程.
(2)煤干馏的产物:煤通过干馏后,得到焦炉气、煤焦油、粗氨水、粗苯和焦炭等.这些产品的主要用途如下表所示:
煤的加工方法还有煤的气化和液化.煤的气化就是C+H2Oeq \(――→,\s\up7(高温))CO+H2的过程;煤的液化就是使煤转化为液体燃料(液态碳氢化合物和含氧有机化合物)的过程.二者均发生化学变化.
考点2 苯的分子结构
苯的组成与结构
注意: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单键,也不存在碳碳双键,而是一种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
考点3苯的性质
1.纯净的苯是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有毒.苯是一种重要溶剂,沸点80.5 ℃,易挥发,熔点5.5 ℃,若用冰冷却,可凝结成无色晶体.居室中的苯主要来自于新漆家具和装饰材料.由油漆挥发出来的苯通过皮肤接触或呼吸进入人体后影响人的造血系统,引起白细胞减少.
2.苯不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但能燃烧.苯燃烧时,发出明亮而且带有浓烟的火焰,这是由于苯分子含碳量高,碳燃烧不充分.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6H6+15O2eq \(――→,\s\up7(点燃))12CO2+6H2O.
3.苯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物共热至55~60 ℃(水中进行水浴加热),发生反应,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硝基(—NO2)取代,生成硝基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反应中要用浓硫酸做催化剂和吸水剂,将浓H2SO4沿试管内壁慢慢注入浓硝酸中,并不断振荡.
4.在有催化剂FeBr3存在时,苯与液溴发生反应,苯环上的氢原子被溴原子取代,生成溴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5.苯虽然不具有像烯烃一样典型的碳碳双键,但在特定条件下,仍能发生加成反应,在镍做催化剂的条件下,苯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6.甲苯()在光照下能与卤素单质发生取代反应,取代—CH3上的氢原子;在催化剂FeBr3作用下能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取代的是苯环上的氢原子.
7.甲苯比苯易与HNO3发生取代反应
8.甲苯可以被高锰酸钾氧化
考点4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1.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
相对分子质量很大(10000以上)的有机物叫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简称高分子或聚合物.
2.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通常由简单的结构单元重复连接而成,如CH2—CH2中的结构单元是—CH2—CH2—,n是结构单元重复的次数.由于连接的方式不同,又可分为两种结构——线型(链状)和体型(网状)结构.
(1)线型结构:高分子中的结构单元连接成长链.具有线型结构的高分子,可以带支链,也可以不带支链,如聚乙烯CH2—CH2、聚丙烯等.
(2)体型结构:高分子链上如果有能起反应的原子或原子团,当这些原子或原子团发生反应时,高分子链之间将形成化学键,产生一定的交联形成网状结构,这就是高分子的体型结构,如酚醛树脂(俗称电木)等.
3.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性质
①溶解性:线型高分子化合物可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但溶解速率较慢,最后形成均匀的高分子溶液;体型高分子化合物不溶于任何溶剂,长期浸泡在溶剂中只能发生一定程度的溶胀.
②热塑性和热固性:线型高分子化合物具有热塑性,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可软化、熔化,冷却又可硬化.体型高分子化合物具有热固性,加工成型后受热不能熔化.
③强度: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材料通常都有较大或很大的强度.
④电绝缘性:高分子化合物中的原子是以共价键结合的,一般不导电,是很好的绝缘材料.
考点5 聚合反应
1.加聚反应:由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化合物生成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叫聚合反应.由不饱和的小分子相互加成的聚合反应,叫加成聚合反应,简称加聚反应.例如,乙烯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反应方程式为nCH2===CH2eq \(――→,\s\up7(引发剂))CH2—CH2.
2.聚合反应中的单体、链节和聚合度:
3.(1)氯乙烯的加聚:eq \(――→,\s\up7(引发剂));
(2)丙烯的加聚:
nCH2 ===CHCHeq \(=====,\s\up7(引发剂));
(3)苯乙烯的加聚:
eq \(――→,\s\up7(引发剂));
(4)四氟乙烯的加聚:nCF2===CF2eq \(=====,\s\up7(引发剂)) [ CF2—CF2] n.
考点6 塑料 橡胶 纤维
一、塑料
1.塑料的成分
塑料的主要成分是被称为合成树脂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在塑料的组成中,还有根据需要加入的具有某些特定用途的添加剂,如能提高塑造性能的增塑剂,防止塑料老化的防老剂等.
2.代表物——聚乙烯
(1)聚乙烯是当今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塑料产品.聚乙烯是以石油化工产品——乙烯为原料,在适宜的温度、压强和引发剂存在的条件下发生反应而制得的.其化学方程式是nCH2===CH2eq \(――→,\s\up7(引发剂)) [ CH2—CH2] n .
(2)聚乙烯塑料无臭、无毒;具有优良的耐低温性能;化学稳定性好,能耐大多数酸、碱的侵蚀;常温下不溶于一般溶剂,吸水性小;电绝缘性能优良.
(3)聚乙烯塑料品种多,应用广泛,可用于制造包装、容器、渔网绳索等多种物质.
3.其他常见塑料
合成树脂种类很多,除聚乙烯外,还有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四氟乙烯等,生成它们的化学方程式为
(1)聚氯乙烯:;
(2)聚苯乙烯:;
(3)聚四氟乙烯:nCF2===CF2eq \(――→,\s\up7(引发剂))CF2CF2.
4.危害及防治
(1)危害:大量塑料垃圾导致白色污染,还会造成其他环境问题.
(2)为保护生存环境,采取的防治措施有①回收旧塑料;②开发可降解塑料.
二、橡胶
1.橡胶的特性
橡胶是具有高弹性的高分子化合物,其分子结构中的高分子链在无外力作用时呈卷曲状,有柔性,受外力时可伸直,取消外力后可恢复原状.橡胶制品硫化(即将橡胶原料与硫黄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程度越高,强度越大,弹性越差
2.橡胶的分类:天然橡胶、合成橡胶
三、纤维
1.纤维的分类
纤维eq \b\lc\{\rc\ (\a\vs4\al\c1(天然纤维\b\lc\{\rc\ (\a\vs4\al\c1(纤维素:棉、麻,蛋白质:丝、毛)),化学纤维\b\lc\{\rc\ (\a\vs4\al\c1(人造纤维:人造棉、人造丝,合成纤维:锦纶、腈纶))))
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的主要差别
(1)人造纤维是用木材草类的纤维经化学加工制成的黏胶纤维或醋酸纤维.
(2)合成纤维是用石油、天然气、煤和农副产品作原料制成单体,再经聚合反应制成的纤维.
2.腈纶:聚丙烯腈纤维的商品名称为腈纶,俗称为人造羊毛.它是用石油裂解气中的丙烯制得丙烯腈再聚合而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例题精析
【例题1】煤
下列关于煤的干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煤加强热而分解的过程叫做煤的干馏
B.煤中含有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化合物
C.煤的干馏是化学变化,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
D.苯、甲苯、二甲苯等可由煤干馏得到,存在于干馏所得的焦炉气中
【答案】C
【例题2】苯的结构
下列物质的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的是( )
A.CH3CH===CH2 B.CH2===CH2 C. D.
【答案】A
【例题3】苯的性质
下列反应中前者属于取代反应,后者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甲烷与氯气混合后光照反应;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
B.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苯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环己烷
C.苯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反应生成油状液体;乙烯与水生成乙醇的反应
D.在苯中滴入溴水,溴水退色;乙烯与溴水反应
【答案】C
【例题4】有机高分子
现在有两种高聚物A和B,A能溶于氯仿等有机溶剂,并能在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熔融成黏稠状的液体,B不溶于任何溶剂,加热不会变软或熔融,则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高聚物A可能具有弹性,而高聚物B一定没有弹性 B.高聚物A一定是线型高分子材料
C.高聚物A一定是体型高分子材料 D.高聚物B一定是体型高分子材料
【答案】C
【例题5】塑料
聚氯乙烯简称PVC,是当今世界上产量最大、应用最广泛的热塑性塑料之一.下列关于聚氯乙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聚氯乙烯是CH2===CHCl发生加成聚合反应得来的 B.聚氯乙烯的性质和氯乙烯的性质相同
C.聚氯乙烯是高分子化合物,属于纯净物 D.聚氯乙烯能够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退色
【答案】A
【例题6】橡胶
下列关于天然橡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天然橡胶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天然橡胶受空气、日光作用,会被还原而老化
C.天然橡胶能溶于汽油、苯等有机溶剂 D.天然橡胶含有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B
【例题7】纤维
某质检员将甲、乙、丙三种衣料做纤维检验,所得结果如下表:
检验甲、乙、丙三种衣料纤维后得出的最佳结论是( )
A.甲为棉,乙为丝,丙为涤纶 B.甲为丝,乙为棉,丙为腈纶
C.甲为腈纶,乙为丝,丙为棉 D.甲为棉,乙为维尼纶,丙为丝
【答案】B
干馏产物
主要成分
主要用途
炉煤气
焦炉气
氢气、甲烷、乙烯、一氧化碳
气体燃料、化工原料
粗氨水
氨气、铵盐
氮肥
粗苯
苯、甲苯、二甲苯
炸药、染料、医药、农药、合成材料
煤焦油
苯、甲苯、二甲苯
酚类、萘
医药、染料、农药、合成材料
焦炭
沥青
电极、筑路材料
碳
冶金、燃料、合成氨
分子模型
分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
C6H6
或
单体
链节
聚合度
定义
能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小分子物质
高分子化合物中的重复结构单元
链节的重复次数
实例(聚乙烯)
CH2===CH2
—CH2—CH2—
n
甲
乙
丙
靠近火焰
稍微卷缩
无变化
尖端熔成小球
燃烧的气味
有特殊气味
无异味
有味
热塑性
无
无
良好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 第二册第2节 从化石燃料中获取有机化合物综合训练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第2节 从化石燃料中获取有机化合物同步训练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同步讲义】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3.2从化石燃料中获取有机化合物(讲),文件包含同步讲义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32从化石燃料中获取有机化合物讲原卷版docx、同步讲义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32从化石燃料中获取有机化合物讲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