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学案【新教材】鲁科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二++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266392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2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学案【新教材】鲁科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二++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266392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2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学案【新教材】鲁科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二++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266392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2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精品学案设计
展开【基础】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大多数的化合反应是释放能量的反应 B.大多数的分解反应是吸收能量的反应
C.化学反应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D.吸收能量的反应都需要加热
2.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
A.碳酸钙受热分解 B.乙醇燃烧
C.铝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D.氧化钙溶于水
3.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实验室制H2 B.用Al焊接钢轨
C.Ba(OH)2·8H2O与NH4Cl晶体反应 D.灼热的碳放入CO2中
4.破坏1 ml H2中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为Q1 kJ,破坏1 ml O2中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为Q2 kJ,形成1 ml H2O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 kJ。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Q1+Q2>Q3 B.2Q1+Q2>2Q3 C.Q1+Q2>2Q3 D.2Q1+Q2<2Q3
5.已知断开1 ml H—H键吸收的能量为436 kJ,形成1 ml H—N键放出的能量为391 kJ,根据化学方程式:N2+3H2,反应完1 ml N2放出的能量为92.4 kJ,则断开1 ml 键需吸收的能量是( )
A.431 kJ B.945.6 kJ C.649 kJ D.869 kJ
6.原电池产生电流的本质原因是( )
A.原电池中溶液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 B.有两根导线将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连接
C.电极上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生成物为电子D.电极上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中会有电子的转移
7.下列各组材料中,不能组成原电池的是( )
8.如图是生活中常用的锌锰干电池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电池内部含有电解质 B.锌是负极,石墨棒是正极
C.电池用完后可埋入土壤 D.锌锰干电池是一次性电池
9.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电池,它主要是利用燃料燃烧原理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氢氧燃料电池的基本反应是X极:eq \f(1,2)O2(g)+H2O(l)+2e-===2OH-(aq);Y极:H2(g)+2OH-(aq)-2e-===2H2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是负极 B.Y是正极
C.Y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D.Y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10.对于锌、铜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如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溶液中H+向负极移动 B.电子由Zn经外电路流向Cu
C.Zn电极反应:Zn-2e-===Zn2+ D.Cu是正极
【巩固】
1.石墨和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金刚石。已知12 g石墨完全转化成金刚石时,需要吸收1.9 kJ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墨不如金刚石稳定 B.金刚石不如石墨稳定
C.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物理变化 D.等质量的石墨与金刚石完全燃烧,石墨放出的能量更多
2.反应A+B―→C(放热反应)分两步进行:
①A+B―→X(吸热反应);②X―→C(放热反应)。
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
A B C D
3.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和O生成CO2是吸热反应 B.在该过程中,CO断键形成C和O
C.CO和O形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CO2 D.状态Ⅰ→状态Ⅲ表示CO与O2反应的过程
4.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可观察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M棒变粗,N棒变细,由此判断下表中所列M、N、P物质,其中可以成立的是( )
5.①②③④四种金属片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都可组成原电池。①②相连时,外电路电流从②流向①;①③相连时,③为正极;②④相连时,②上有气泡逸出;③④相连时,③的质量减少。据此判断这四种金属活泼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A.①③②④ B.①③④② C.③④②① D.③①②④
6.如图所示的装置中,M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氢之前的金属,N为石墨棒,下列关于此装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N上有气体放出 B.M为负极,N为正极
C.是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D.导线中有电流通过,电流方向是由M到N
7.请利用反应“Cu+2Ag+===2Ag+Cu2+”设计一个化学电池,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 ,正极材料是 ,电解质溶液是 。
(2)在外电路中,电流方向是从 极到 极。
(3)正极的产物为 ,正极上出现的现象是 ;负极的产物为 ,负极上出现的现象是 。
(1)Cu 石墨(或Ag) AgNO3溶液 (2)正 负 (3)Ag 电极变粗 Cu2+ 电极溶解
8.由A、B、C、D四种金属按表中装置进行实验。
根据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Ⅰ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
(2)装置Ⅱ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
(3)装置Ⅲ中溶液的pH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四种金属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9.反应Fe+H2SO4===FeSO4+H2↑的能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1)该反应为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2)若要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加快,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填字母)。
a.改铁片为铁粉 b.改稀硫酸为98%的浓硫酸 c.升高温度
(3)若将上述反应设计成原电池,铜为原电池某一极材料,则铜为 极(填“正”或“负”)。铜片上发生的现象为 ,该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外电路中电子由 极(填“正”或“负”,下同)向 极移动。
【拔高】
1.化学反应可视为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化学键的键能是两个原子间形成1 ml化学键时释放的能量或断开1 ml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现提供以下化学键的键能(kJ·ml-1)P—P:198 P—O:360 O===O:498 P===O:585。则P4(白磷)+5O2eq \(=====,\s\up14(点燃))P4O10是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能量变化为 kJ。(提示:白磷是正四面体形的分子,如图所示,当与氧形成P4O10时,每两个磷原子之间插入一个氧原子,此外,每个磷原子又以双键结合一个氧原子)
2.如图所示,a、b电极为碳棒或铁片,若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且a极上有大量气泡生成,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a为负极,是铁片,水槽中的溶液为稀硫酸B.b为负极,是铁片,水槽中的溶液为硫酸铜溶液
C.a为正极,是碳棒,水槽中的溶液为稀硫酸D.b为正极,是碳棒,水槽中的溶液为硫酸铜溶液
3.如图所示,杠杆AB两端分别挂有体积相同、质量相同的空心铜球和空心铁球,调节杠杆使其在水中保持平衡,然后小心地向烧杯中央滴入浓CuSO4溶液,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杠杆的偏向判断正确的是(实验过程中不考虑铁丝反应及两边浮力的变化)( )
A.杠杆为导体和绝缘体时,均为A端高B端低
B.杠杆为导体和绝缘体时,均为A端低B端高
C.当杠杆为绝缘体时,A端低B端高;为导体时,A端高B端低
D.当杠杆为绝缘体时,A端高B端低;为导体时,A端低B端高
4.对于锌铜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当电路中有1 ml电子通过时,理论上两极的变化是( )
①锌片减轻32.5 g ②锌片增重32.5 g ③铜片上产生 1 g H2 ④铜片上产生 1 ml H2
A.①和③ B.①和④ C.②和③ D.②和④
5.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铝电极在原电池中的作用,设计并进行了以下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试根据上表中的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2中Al所作的电极(正极或负极)是否相同(填“是”或“否”)? 。
(2)对实验3完成下列填空:
①铝为 极,电极反应式: 。
②石墨为 极,电极反应式: 。
③电池总反应式: 。
(3)实验4中铝作负极还是正极 ,理由是 。
写出铝电极的电极反应式: 。
(4)解释实验5中电流表指针偏向铝的原因: 。
(5)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出影响铝在原电池中作正极或负极的因素: 。
答案:
【基础】
1.【答案】D 2.【答案】A 3.【答案】D 4.【答案】D 5.【答案】B
6.【答案】D 7.【答案】C 8.【答案】C 9.【答案】D 10.【答案】A
【巩固】
1.【答案】B 2.【答案】D 3.【答案】C 4.【答案】C 5.【答案】B
6.【答案】D
7.【答案】(1)Cu 石墨(或Ag) AgNO3溶液 (2)正 负 (3)Ag 电极变粗 Cu2+ 电极溶解
8.【答案】(1)A-2e-===A2+ (2)Cu2++2e-===Cu (3)变大 (4)D>A>B>C
9.【答案】(1)放热 (2)ac (3)正 有大量气泡产生 2H++2e-===H2↑ 负 正
【拔高】
1.【答案】放热 2 982 2.【答案】C 3.【答案】D 4.【答案】A
5.【答案】(1)否 (2)①负 2Al-6e-===2Al3+
②正 6H++6e-===3H2↑ ③2Al+6HCl===2AlCl3+3H2↑
(3)负极 在NaOH溶液中,活动性Al>Mg Al-3e-+4OH-===[Al(OH)4]-
(4)Al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Zn在浓硝酸中发生反应,被氧化,即在浓硝酸中活动性Zn>Al,Al是原电池的正极
(5)①另一个电极材料的活动性;②电解质溶液
选项
A
B
C
D
两极材料
Zn片、石墨
Cu片、Ag片
Zn片、
Cu片
Fe片、Cu片
插入溶液
H2SO4
溶液
AgNO3溶液
蔗糖溶液
稀盐酸
M
N
P
A
锌
铜
稀硫酸
B
铜
铁
稀盐酸
C
银
锌
AgNO3溶液
D
锌
铁
Fe(NO3)3溶液
装置
现象
二价金属A不断溶解
C的质量增加
A上有气体产生
编号
电极
材料
电解质
溶液
电流表指针
偏转方向
1
Al、Mg
稀盐酸
偏向Al
2
Al、Cu
稀盐酸
偏向Cu
3
Al、C(石墨)
稀盐酸
偏向石墨
4
Al、Mg
氢氧化钠溶液
偏向Mg
5
Al、Zn
浓硝酸
偏向Al
高中鲁科版 (2019)第1章 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律微项目 海带提碘与海水提溴——体验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的实际应用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鲁科版 (2019)第1章 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律微项目 海带提碘与海水提溴——体验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的实际应用学案,共1页。
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二册微项目 自制米酒——领略我国传统酿造工艺的魅力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二册微项目 自制米酒——领略我国传统酿造工艺的魅力学案设计,共3页。
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3节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精品学案: 这是一份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3节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精品学案,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