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课件 11.1杠杆 课件 17 次下载
-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课件 11.2滑轮 课件 16 次下载
-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课件 11.4功率 课件 13 次下载
-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课件 11.5机械效率 课件 12 次下载
-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课件 12.1动能 势能 机械能 课件 11 次下载
苏科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3 功精品ppt课件
展开力学中的功功的计算斜面
思考:请说出下列词语中“功”的含义: 功劳 立功—— 大功告成 事半功倍——在物理学中,什么是力学中“功”的物理概念呢?
物理学中的“功”吸收了一种“贡献”和“成效”意思在里面。
●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显示出成效,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功用符号W表示。
深度理解:力学中的功不同于日常生活中所提到的“成功”“ 功劳”“ 立功”.“做功”不同于“做工”.“做功”是生产、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物理现象,它有明确的含义,偏重于“ 成效、贡献”;“做工”是指消耗一定的体力和脑力的人类活动.
起重机和直升飞机吊起重物都是做功的实例,你们知道力为什么做功了吗?
谁能归纳出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什么?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2)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这两个因素是严格的,缺一不可
“两个必要因素”的含义是指“缺一不可”
没有做功(劳而无功或垂直无功)
不做功的情况1. 有力,但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为零。2. 有距离,但是和距离同一方向上没有力的作用。3. 有力,也有距离,但是力和距离方向是相互垂直的。
如图所示的四幅图是小新提包回家的情景,小新提包的力不做功的是( )
导引:本题中表述的四种情景,既有力也有距离,但如果力和运动的方向垂直,这种情况下力不做功。
力对物体做功,一要有力,二要有距离,三是距离必须在力的方向上。
1.【中考·北京】水平地面上的购物车在水平推力的作用下,沿推力的方向运动了一段距离,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重力对购物车做了功B.支持力对购物车做了功C.推力对购物车做了功D.没有力对购物车做功
2.如图所示,小白兔正在拔萝卜,但没有拔动,则小白兔对萝卜_______(填“有”或“没有”)做功。
功有大小,那么怎么来计算功呢?
计算: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计算公式:W = Fs功的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J1J = 1 N·m
深度理解:①借助公式可以进一步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若公式中F=0,则W=0,表明没有力做功,称之为“ 不劳无功”;若公式s=0,则W=0,表明力不做功, 称之为“ 劳而无功”.②由公式W=Fs可知,力对物体做功的多少,只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F,以及物体在力F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s有关,与物体的质量m、速度v、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是否受到摩擦力,以及物体的运动路径等因素无关③速度、密度等物理量是利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而功是利用乘积定义法定义的.
用1N的力使物体沿着力的方向移动1m的距离,则该力对物体做了1J的功。
说明:1. 使用W=Fs 时,注意单位的统一。2. 做功的多少只由W=Fs决定,与物体的质量,速 度,运动方向,是否有摩擦无关。
力和物体移动的距离必须对应同一物体。
力和物体移动距离必须对应同段时间。
初中阶段力和物体移动距离在方向上必须一致。
晓红的九年级物理课本掉到地面上了,她要将该课本从地面拿到课桌的桌面上,至少需要做的功为( )A.0.1 J B.2 J C.10 J D.30 J
解析:由功的计算公式W=Fs可知,要求功必须知道作用在物体上的力F和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的距离s。拿起物理课本所用的力至少等于物理课本的重力,估计课本重G=mg=0.3 kg×10 N/kg=3 N;把物理课本从地面拿到桌面上,课本上升的高度约 为s=0.7 m,则W=Fs=Gs=3 N×0.7 m=2.1 J,故应选B。
对于估算类问题,不要盲目看结果,要善于与相接近的问题对比,要重视过程的估算,对于力和距离的估算,可以参考常见物体的一些物理量。如中学生体重约为500 N、身高约为1.6 m、一层楼高约为3 m等。
1.做1 J的功就相当于( )A.把质量是1 kg的物体移动1 m所做的功B.把1 N重的物体水平移动1 m所做的功C.把质量是1 kg的物体匀速举高1 m所做的功D.把1 N重的物体匀速举高1 m所做的功
2.【中考·枣庄】小明将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理课本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0.5 m,所用的水平拉力为1 N,则拉力做功为________J。
1. 组成 如图11-3-4 甲所示,将木板搭在车厢上就构成了一个斜面.
2. 测量提升物体所做的功(1)如图11-3-4 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匀速拉动小车至高度h 处,测量并计算拉力F1 对小车所做的功,将数据填入表格.
(2)沿着竖直方向匀速提升小车,使之上升高度h,测量并计算拉力F2 所做的功,将数据填入表格.
(3)通过比较实验数据,可以发现F1 总是小于F2,s 总是大于h,W1 总是大于或等于(不计摩擦)W2,所以使用斜面可以省力,但不可以省功.
深度理解:结合杠杆一节内容,可以发现:省力的机械必然费距离,费力的机械能够省距离,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不存在的,所以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可能省功,这就是机械功原理.
3. 特点 若不考虑摩擦,则沿斜面向上的推力 F= ,即斜面的长是斜面高的几倍,推力 F 就是物重G 的几分之一.
4. 在生活中的应用 供轮椅通行的斜坡(如图11-3-5 甲右侧)、盘山公路(如图11-3-5 乙).
[中考·泰州] 在图11-3-6 中,s=60 cm,与之对应的h = 30 cm.现用弹簧测力计进行两次操作:(1)沿竖直方向匀速提升小车;(2)沿斜面方向匀速拉动小车,记录数据如下表:
分析数据有如下发现,其中,具有较高水平的发现是( )A. 沿斜面拉动时,拉力比小车的重力小B. 测力计示数与移动距离近似成反比C. 利用斜面可以省力,但不能少做功D. 可以计算力所做的功,且两次做功近似相等
解题秘方:使用机械可以省力、可以省距离、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给人们带来方便,这是人们使用机械的目的,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拓展延伸:使用机械不能省功,为什么还要使用机械呢?这是因为我们使用机械,有的是为了省力(如滑轮组,斜面等);有的是为了省距离(如钓鱼竿、缝纫机踏板等);也有的是给工作带来方便(如定滑轮等).
解析:分析数据有一些发现,其中,具有较高水平的发现是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这个结论叫作机械功原理.C 选项是D 选项基础上的延伸,故C 选项是具有较高水平的发现.
初中物理苏科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3 功评优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3 功评优课课件ppt,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什么是功,机械功概念,功的公式,WF·s,功的单位命名由来,J的功有多大,做功了吗,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生活·物理·社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苏科版3 功教案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物理苏科版3 功教案配套ppt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拉而不动,没有成效,有成效,不做功的3种情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3 功公开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3 功公开课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目标,情景引入,对黑板擦进行受力分析,功的计算公式,WFS,W表示功,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什么是功,功的单位焦耳,日常生活中做功的例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