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第一节 硫及其化合物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第一节 硫及其化合物导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的检验,自然界中硫的存在和转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三课时导学案
一、的检验
1.实验探究
2.检验的正确操作方法:
被检液取清液有无白色沉淀产生(判断有无)。先加稀盐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自然界中硫的存在和转化
1.自然界中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
2.硫元素不同化合价之间的相互转化
(1)硫的化合价与性质的关系
(2)设计实验实现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
书写有关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
【重难点突破】
知识点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
【案例示范】
【典例】酸雨被人们称为“天堂的眼泪”或“空中死神”,具有很大破坏力。目前,我国的酸雨主要分布地区是长江以南的四川盆地、贵州、湖南、江西以及沿海的福建、广东等地,占我国国土面积的30%。
现有雨水样品1份,每隔一段时间测定该雨水样品的PH,所得数据如下:
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①雨水样品的PH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科学探究)
②如何用实验验证①中变化原因?(证据推理)
③如果将刚取样的上述雨水和自来水相混合,PH将如何变化?原因是什么?(科学探究)
(2)减少酸雨产生的途径有哪些?(社会责任)
1.已知X为一种常见酸的浓溶液,能使蔗糖粉末变黑。A与X反应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反应条件及部分产物均已略去,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X使蔗糖变黑的现象主要体现了X的强氧化性
B.若A为铁,则足量A与X在室温下即可完全反应
C.若A为碳单质,则将C通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中,一定可以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
D.工业上,B转化为D的反应条件为高温、常压、使用催化剂
2、将硫黄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气体A,把气体A溶于水得溶液B,向B中滴加溴水,溴水褪色而B变为C;在C中加入Na2S产生气体D,若将D通入B溶液,可得沉淀E;A、B、C、D、E中均含有硫元素。在下列各组中按A、B、C、D、E排列的是( )
A.SO2、H2SO4、H2SO3、H2S、S
B.SO2、H2SO3、H2SO4、SO2、SO3
C.SO2、H2SO4、H2SO3、SO2、S
D.SO2、H2SO3、H2SO4、H2S、S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HClO溶液中通入SO2,生成H2SO4,证明H2SO4的酸性比HClO强
B.SO2、H2S为含硫化合物,都可用浓硫酸干燥
C.将SO2通入品红溶液,溶液褪色后加热恢复原色
D.用浓H2SO4在白纸上写字,纸张变黑,说明浓H2SO4具有酸性、氧化性和脱水性
4、物质类别和核心元素的价态是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重要认识视角。如图是某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其中单质b是黄色固体,f、h均为正盐,且焰色都是黄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d能使品红溶液褪色B.a和c反应可以生成b
C.e的浓溶液可用铝槽车运输D.h的水溶液呈碱性
5、下列检验试样中有无SO42−的操作及结论正确的是( )
A.滴加BaCl2有白色沉淀生成,一定有SO42−
B.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一定有SO42−
C.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没有白色沉淀生成,一定没有SO42−
D.先加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一定有SO42−
二,非选择题:
6、人们认识和应用物质常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从物质的类别认识该物质可能会与哪些物质发生反应,二是从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分析该物质是否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下图是硫元素的各个价态与物质类别的对应关系示意图。
(1)写出指定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B_______。
(2)D转化为硫酸是酸雨形成的重要过程之一,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C是铜盐,写出Cu+H2SO4→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7、某同学设计实验证明铜与浓硫酸能发生反应,并检验生成气体的性质,如图所示,在试管里加入2mL浓硫酸,用带导管和一个小孔的胶管塞紧,从孔中插入一根铜丝,加热,把放出的气体依次通入品红溶液和石蕊溶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管a、b分别检验生成气体的性质,写出观察到的现象及其作用。其中试管a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中浸碱棉团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用可抽动的铜丝符合化学实验“绿色化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6、(1)SO3;H2S
(2)2H2SO3+O2=2H2SO4
(3)Cu+2H2SO4(浓)CuSO4+SO2↑+2H2O
7、(1)Cu+2H2SO4(浓)▵CuSO4+2H2O+SO2↑
(2)品红溶液褪色;证明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3)吸收逸出的SO2气体,防止污染空气;(4)通过调节铜丝的长度,可以控制参加反应的铜与浓硫酸的接触面积,从而控制SO2产生的量,减少SO2的污染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先__________,加入盐酸后_________
先___________,加入盐酸后__________
先___________,加入盐酸后__________
实验结论
与反应生成不溶于
盐酸的_________,离子方程
式:___________________
与
反应生成白
色沉淀,
可溶于盐酸
序号
转化目标
转化前的
含硫物质
选择试剂
转化后的
含硫物质
①
________
S
________
②
S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③
________
④
S
________
⑤
________
S
⑥
________
________
⑦
________
测试时间/h
0
1
2
3
4
雨水的pH
4.73
4.63
4.56
4.55
4.55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硫及其化合物第2课时学案,共6页。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第一节 硫及其化合物导学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硫的氢化物,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硫及其化合物学案设计,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硫酸的物理性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