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1) 专题14 考点2 生态保护学案
展开(2020·全国文综Ⅰ)高原鼠兔多穴居于植被低矮的高山草甸地区,因啃食植物曾被看作是引起高山草甸退化的有害动物而被大量灭杀。土壤全氮含量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通常土壤肥力越高,植被生长越好,生态系统抗退化能力越强。下图示意青藏高原某典型区域高原鼠兔有效洞口(有鼠兔活动)密度与土壤全氮含量的关系。
分析高原鼠兔密度对高山草甸退化的影响,并提出防控高原鼠兔的策略。(10分)
[高考考查内容]
[设问分析]
答案 合适的高原鼠兔密度,能够维系土壤肥力,促进高山草甸生长,使之不易退化;密度过大时,大量啃食植被,土壤肥力下降,引起高山草甸退化;密度过小时,高原鼠兔对维持高山草甸的氮循环贡献小,土壤肥力较低,高山草甸易退化。
把高原鼠兔数量(密度)控制在合适范围之内,而不是全面灭杀。
1.生态退化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2.生态修复的措施
3.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和功能
(1)意义: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2)功能
考向1 通过“生态退化”考查“区域认知”
生态功能保护区是指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蓄洪水、防风固沙、维系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的重要生态功能区内,有选择地划定一定面积予以重点保护和限制开发建设的区域。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保护区域重要生态功能对于防止和减轻自然灾害、协调流域及区域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国家和地方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下图为“我国不同类型生态功能保护区空间分布图”。据此完成1~3题。
1.①地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区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拔高,光照条件好
B.湿地面积大,环境差异大
C.河流众多,水源充足
D.太阳辐射强,热量充足
2.②地土壤保护类功能区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荒漠化
C.水污染严重 D.资源枯竭
3.③地沙暴防护的治理措施是( )
A.合理分配河流上下游水资源
B.矿产开采过程中复垦
C.恢复以阔叶林为主的植被
D.控制合理的牲畜规模
答案 1.B 2.A 3.D
解析 第1题,据图可知,①地位于青藏高原,发育有大河源头,多沼泽湿地,由于地势起伏大,自然环境差异大,适宜多种生物生存,故B正确。第2题,据图可知,②地主要位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成为土壤保护区,故A正确。第3题,据图可知,③地是沙暴防护区,由于过度放牧,破坏草场,产生土地荒漠化,故沙暴防护的治理措施是控制合理的牲畜规模,不要过度放牧,故D正确。
考向2 通过“生态修复及建立自然保护区”考查“综合思维”
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6分)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河流密布、湖泊众多,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的湿地。长江、黄河、澜沧江均发源于此,素有“中华水塔”之称。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对中国的生态状况及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下图为青海省略图。
(1)推测目前三江源地区可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6分)
(2)说明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对该地区生态环境的意义。(10分)
答案 (1)草场退化;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冰川退缩;湖泊萎缩;湿地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2)涵养水源、保障水质;防治水土流失;防治草场退化和沙化;保护珍稀野生动植物;调节局部小气候,改善生态环境。
解析 (1)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河流密布、湖泊众多,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的湿地,目前三江源地区可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草场退化;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冰川退缩;湖泊萎缩;湿地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2)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可从保护珍稀物种、保护水源、保持生态平衡、提高经济效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方面来回答。
考点练
秦岭冷杉属常绿乔木,是我国特有的二级保护植物。秦岭冷杉树木高大,枝叶粗壮,郁闭度高;主要分布在我国秦岭南坡的沟谷或阴坡,生长土层较厚,耐寒、耐旱性差。调查发现,秦岭冷杉幼树相对较少,成年植株居多,整个种群呈衰退型。下图为“秦岭冷杉幼苗、幼树的大小级结构图”。据此完成1~3题。
1.影响秦岭冷杉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水分 B.光照 C.土壤 D.热量
2.造成秦岭冷杉幼苗很难向幼树转化的原因可能是( )
A.土壤肥力低 B.林内光照条件差
C.海拔高,气温低 D.人类活动影响大
3.针对秦岭冷杉幼苗种群的衰退现象,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强秦岭冷杉的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B.抑制其他物种的生长,提高秦岭冷杉的种间竞争力
C.在林下开辟林窗
D.人工培育秦岭冷杉
答案 1.D 2.B 3.C
解析 第1题,题目中提到“秦岭冷杉属常绿乔木”“主要分布在秦岭南坡”“耐寒、耐旱性差”,秦岭以南为亚热带,适宜生长常绿树种,说明热量是影响秦岭冷杉分布的主导因素,D正确;光照条件、水分、土壤不是影响秦岭冷杉分布的主导因素。第2题,秦岭冷杉植被茂密,郁闭度高,林下光照弱,抑制幼苗向幼树转化,B正确;沟谷中土壤深厚,肥力较高,海拔较低;秦岭冷杉生长区域人口分布较少。第3题,结合上题,面对秦岭冷杉幼苗种群的衰退现象,要提高幼苗的成长率,增加林下光照条件最为可行,开辟林窗可增加林下光照条件,C正确;秦岭冷杉的退化是自然原因,与人类活动关系小,自然保护区无法促使其恢复;秦岭冷杉的成年植株居多,说明不存在种间竞争导致的衰退问题,同时抑制其他物种的生长会减少生物多样性,不利于生态平衡;人工培育将破坏种群的自然属性。
目前,科研人员可基于实地考察,并利用遥感技术全面地进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下图为科研人员在评价我国某山地自然保护区时,所绘制的“1995~2015年该地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图”,并分1995~2007年与2008~2015年两个时段,求取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的均值。据此完成4~5题。
4.分析图示信息可推断,1995~2015年该山地自然保护区( )
A.土壤中含水量增加 B.基岩裸地不断增加
C.森林火险等级增加 D.地表径流逐年增加
5.推测该山地自然保护区可能位于我国( )
A.三江平原 B.塔里木河两岸
C.闽江下游 D.渭河平原
答案 4.A 5.A
解析 第4题,读年平均气温图可知,两个时段气温均值中,2008~2015年比1995~2007年的平均气温降低,反映该山地自然保护区气温在下降,蒸发量减小。读年平均降水量图可知,两个时段降水量均值中,2008~2015年比1995~2007年的平均降水量增多,反映该山地自然保护区降水增加,变得湿润。由此可以得出,土壤中含水量增加,A正确。由于气温降低,降水增加,森林火险等级降低,基岩裸地减少,B、C错误。图中的各年降水量有升有降,地表径流有些年份多,有些年份少,D错误。故选A。第5题,读图可知,该地年均降水量在800 mm左右,年均气温低,应位于我国北方纬度较高的半湿润地区。结合选项,塔里木河流域年均降水量低于200 mm;渭河平原年均降水量低于800 mm;闽江下游地区年平均气温远高于该气温范围,降水量大于800 mm,故B、C、D错;三江平原地区纬度高,年平均气温的波动大,受地形和纬度的影响,降水量较大,故选A。
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受地形、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我国20世纪末以前水土流失十分严重,进入21世纪后水土流失面积开始减少,水土流失恶化的趋势基本得到遏制。图甲为黄土高原生态修复前旧图,图乙为黄土高原生态修复后示意图。从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分析,1982年至2013年,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度指数由0.3上升到0.45。
简述黄土高原生态修复对环境的影响。
答案 保持水土,遏制水土流失;减少河流泥沙含量,减轻河道淤积;改善地方小气候,使气候变得湿润;提高植被覆盖率,增加生物多样性;地表水下渗增多,地下水位抬升;有利于流域内生态环境的改善。
解析 对比两图可以看出,图乙沟壑减少,进入21世纪后水土流失面积开始减少,水土流失恶化的趋势基本得到遏制;水土流失减少,河流泥沙含量减少,河道淤积减轻;生态环境改善,蒸腾作用加强,可以改善地方小气候,使气候变得湿润;植被覆盖度指数由0.3上升到0.45,植被覆盖率提高,生物多样性增加;涵养水源能力提高,地表水下渗增多,地下水位抬升,有利于流域内生态环境的改善。
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 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西部,总面积450万公顷,是我国建成的面积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动物资源最丰富的自然保护区之一,被誉为青藏高原珍稀野生动物基因库。2017年7月7日,我国青海可可西里已获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可可西里这片“净土”将得到更好的保护。
材料二 下图为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位置简图。
(1)请简要说明可可西里原始生态环境保存较好的原因。(4分)
(2)请简述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众多冰川和湖泊的生态价值。(4分)
答案 (1)可可西里自然环境恶劣,高寒缺氧的条件下,人类无法定居,人类活动对其影响极小,所以原始生态环境保存完好。
(2)调节局地气候;为野生动物提供充足的食物和良好的栖息空间;是水资源的重要储蓄地,为保护区内动植物提供充足的水源。
解析 第(1)题,可可西里原始生态环境保存较好的原因与自然环境恶劣,人类无法定居,人类活动影响极小有关。第(2)题,冰川和湖泊具有调节局地气候,为野生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空间,涵养水源,降解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价值。
必备知识
①生态退化及其影响;②防治生态退化的措施;③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关键能力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通过图文材料,理解鼠兔密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高山草甸的生长。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分析高原鼠兔密度对高山草甸退化的影响,说明鼠兔密度与草甸退化之间的因果关系。
学科素养
综合思维:
属于要素综合类问题,即生物要素对地理环境中土壤要素的影响,土壤要素又反过来影响生物要素即高山草甸的生长。
区域认知:
①区域位置:青藏高原高山草甸地区。
②区域特征:高寒气候,认识高原生态环境的变化。
核心价值
用联系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分析高原鼠兔密度对高山草甸退化的影响”,首先分析高原鼠兔密度对土壤肥力的影响,进而分析土壤肥力对高原草甸的影响。“防控高原鼠兔的策略”,要结合上一小问得出的结论进行分析。
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生态退化的危害是逐步累积的,一旦严重到某种程度,就会动摇国家安全的自然环境基础,演变为威胁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区域乃至国家安全问题
应对措施
工程措施
农业上的工程措施主要有平整土地、修筑梯田、引水灌溉、兴建水利设施(打坝淤地,建水库、电站和水渠等);防洪工程措施主要有建立分洪区、蓄清排浑、加固堤坝
生物措施
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秸秆还田,封山育林、育草,建立自然保护区,人工繁殖珍稀野生动物,移植珍稀野生植物等
技术措施
交通技术措施主要是在汽车上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农业技术措施主要有深耕改土、科学施肥、科学育种、轮作套种、地膜覆盖、温室栽培、喷灌和滴灌等
生活措施
建沼气池、普及省柴灶、使用清洁能源
经济措施
主要是调整产业结构,如开展多种农业经营,发展农产品加工;使工业由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型转变;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政策措施
主要有开发性移民,投入资金、劳动力,合理进行城市规划
环保措施
主要有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和环保产业,控制、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立法监督,加强环境管理、保护,提高环保意识,禁止破坏生态环境
功能
具体表现
调节服务功能
具有维持水循环、净化水质、调节气候、降解污染、蓄洪防旱、防风固沙、固定二氧化碳等重要调节功能,在遏制生态恶化、维持自然环境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供给服务功能
能够有效拯救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典型原生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障国民经济发展的潜在战略资源需求
科学研究功能
为生物、生态、农林等学科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监测和科学研究基地,是生态保护、人工种苗繁育和生态修复技术研发的基地
科普教育功能
培养公众生态文明观、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科普与宣传教育平台
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1) 专题14 考点3 全球气候变化学案: 这是一份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1) 专题14 考点3 全球气候变化学案,共7页。
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1) 专题14 考点1 环境污染学案: 这是一份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1) 专题14 考点1 环境污染学案,共9页。
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1) 专题3 考点2 河流学案: 这是一份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1) 专题3 考点2 河流学案,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