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1) 专题14 考点1 环境污染学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1) 专题14 考点1 环境污染学案第1页
    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1) 专题14 考点1 环境污染学案第2页
    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1) 专题14 考点1 环境污染学案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1) 专题14 考点1 环境污染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1) 专题14 考点1 环境污染学案,共9页。

    高考解密
    考点1 环境污染
    (2019·江苏地理)下图为“华东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城市大气PM2.5和SO2多年平均浓度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1~2题。
    1.两地区的城市大气PM2.5浓度一般在10时以后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
    A.户外活动减少,利于污染物沉降
    B.降水频率增加,有利于空气净化
    C.热岛效应增强,利于污染物扩散
    D.汽车流量减少,尾气排放量减少
    2.华东地区大部分时段大气SO2浓度低于东北地区,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能源结构 B.人口密度
    C.资源条件 D.出行方式
    [高考考查内容]
    [设问分析]
    答案 1.C 2.A
    解析 第1题,夜间城市人口大多进入睡眠状态,户外活动减少,但PM2.5浓度仍然较高,说明户外活动减少对污染物沉降没有明显影响,A错误;城市降水日变化不明显,10时以后降水情况不确定,B错误;10时以后由于城市受太阳辐射影响增大,加上人为原因排热增加,气温上升迅速,热岛效应增强,空气对流旺盛,有利于污染物扩散,C正确;白天城市车流量远大于夜间,但夜间PM2.5浓度并不比白天低,说明PM2.5浓度与车流量无直接关系,D错误。第2题,东北地区重工业比重大,加上冬季取暖,燃烧消耗的煤炭资源量大,SO2排放量大;华东地区轻工业占比高,燃烧消耗的煤炭资源量较东北地区少,SO2排放量较小,A正确;东北地区人口密度比华东地区低,但SO2浓度高,B错误;华东地区资源贫乏,所需要的能源、原料多从外地调入,但大气SO2浓度相对较高,故大气SO2浓度与当地的资源条件无关,C错误;两区域人们的出行方式无明显差别,D错误。
    1.突发环境事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2.污染物跨国转移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污染物跨国转移能够将环境污染的影响从一个国家扩散到其他国家。污染物跨国转移有以下几种方式:
    3.跨国污染问题的应对措施
    考向1 通过“突发环境事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考查“综合思维”
    下图为“墨西哥湾泄漏原油漂浮海面扩散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导致浮油层向附近海岸扩散的原因可能是( )
    A.北大西洋暖流 B.南赤道暖流
    C.厄尔尼诺 D.偏南风
    2.石油污染对墨西哥湾沿岸产生的影响有( )
    A.引发赤潮 B.软件业遭受打击
    C.降水增多 D.破坏海洋生态系统
    3.该海域所在地区最容易发生,并且加大油污治理难度的气象灾害是( )
    A.寒潮 B.伏旱 C.季风 D.飓风
    答案 1.D 2.D 3.D
    解析 第1题,据图可知,该处浮油层向偏北方向的海岸扩散,而该处的洋流为顺时针方向运动的墨西哥湾暖流,说明只有可能受偏南风的影响。第2题,石油污染会破坏海洋生态系统,与另外三项关系不大。第3题,墨西哥湾飓风多发,会加大石油污染范围。
    考向2 通过“污染物跨国转移及应对措施”考查“人地协调观”
    2000年1月30日,罗马尼亚边境城镇奥拉迪亚(下图)一座金矿发生氰化物废水泄漏,废水流入河流,并扩散到下游的匈牙利、塞尔维亚境内,导致河中近80%的鱼类死亡。据此完成4~5题。
    4.奥拉迪亚金矿氰化物废水泄漏流入河流带来的影响有( )
    ①河流上游鱼类死亡 ②沿岸自来水厂关闭 ③莱茵河水受到污染 ④引发国家间外交争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应对国际河流污染的有效措施有( )
    ①流域内国家加强合作 ②全面限制鱼类产品流通
    ③发起媒体舆论批评 ④控制影响范围,强化污染治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4.C 5.B
    解析 第4题,污染物质会随水流向下游运动,会造成下游河水污染,导致鱼类死亡,①错误;水污染后会导致沿岸城市自来水厂关闭,②正确;结合图示可知该地区的国际性河流是多瑙河,河水会受到污染,③错误;可能引发跨境环境污染物输出国与输入国之间的矛盾或外交争端,甚至演变为政治、经济和军事冲突,对双方的国家安全均造成影响,④正确。故选C。第5题,面对国际河流污染,流域内国家应加强合作,共同制定治理河流的长期计划,①正确;限制污染河段鱼类产品流通,避免造成食物中毒,而不是全面限制鱼类产品流通,②错误;媒体应客观报道、协商谈判、合作应对,③错误;对已经产生的跨国污染,应及时采取应急措施,控制污染范围,并强化污染治理,做好生态恢复、损失赔偿等善后处理工作,④正确。故选B。
    考点练
    读图,回答1~3题。
    1.由图可知,2000年后该省工业废弃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的是( )
    A.工业废水
    B.工业废气
    C.工业固体废弃物
    D.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
    2.该省工业废气排放量在2000年后迅速上升的原因不可能是( )
    A.城市发展使绿地减少
    B.东部地区产业升级,把部分有大气污染的产业迁往该省
    C.机动车增多
    D.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3.该省在1990~2001年间,工业废水的排放量大幅度降低,可能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
    A.该省大规模削减工业生产规模
    B.该省加大了工业废水的处理力度
    C.该省大量修建了水库等水利设施
    D.该省大量地利用废水进行农业灌溉
    答案 1.C 2.D 3.B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2000年后该省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大幅度减少且趋于平稳,说明其排放得到了有效控制。第2题,工业废气大多来自能源的消耗,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可以减少废气的排放,不会使废气的排放量迅速上升。第3题,加大废水的处理力度,可以减少工业废水的排放量。大规模削减工业生产规模,会影响经济发展;利用废水进行农业灌溉会影响农产品质量;修建水库与废水排放量减少无关。
    2011年3月11日,日本近海发生9.0级强烈地震,引发近10米的大海啸,导致日本东北部的福岛核电站发生爆炸而产生核泄漏。结合所学知识,完成4~5题。
    4.在最初的几天内,核电站爆炸产生的放射性粉尘对我国及东亚其他地区几乎没有影响,其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此时东亚地区盛行下沉气流
    B.此时东亚地区盛行西北风
    C.日本地形多山地且呈东北—西南走向
    D.此时东亚地区盛行东南风
    5.如果核泄漏产生的放射性“脏水”流入海洋,下列海域受其影响最大的是( )
    A.日本海海域
    B.台湾岛东部沿海海域
    C.北太平洋赤道附近海域
    D.美国西部沿海海域
    答案 4.D 5.D
    解析 第4题,3月份东亚受亚洲高压影响,盛行下沉气流,A对;此时为冬半年,东亚盛行西北风,B对;东北—西南走向的山地利于阻挡粉尘的扩散,C对;东亚夏季盛行东南风,D错。第5题,洋流能够加快污染物的净化速度,但会扩大污染物的污染范围。核泄漏物质随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向东扩散,影响美国西部沿海海域,D正确。日本海海域、台湾岛东部沿海海域、北太平洋赤道附近海域位于其南部,影响相对较小,故A、B、C项错误。
    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10分)
    当前,公众难以觉察的臭氧污染正呈加剧趋势,并日益影响人们的生活。作为光化学烟雾主要组成部分,近地面臭氧(O3)主要是大气中机动车及其他各类污染源排放的氮氧化合物(NOx)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在紫外线照射作用下,经一系列光化学反应生成的二次污染物。下图为长三角某市2017~2020年4月~10月气温、太阳辐射及O3浓度平均日变化示意图。
    推测臭氧污染易发的气象条件,并为降低臭氧污染危害提出合理措施。
    答案 气象条件:日照强,气温高;风速小,湿度小,降水少。
    措施:完善臭氧监测及预警体系;控制机动车数量,提高其排放标准;注重臭氧污染危害的宣传,调动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
    解析 据图示信息可知,臭氧浓度与气温、太阳辐射呈正相关,可推测其形成的气象条件:日照强,气温高,风速小,湿度小,降水少。防治措施可从加强监测预报、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等角度分析。
    7.阅读材料,完成下题。(10分)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开始从境外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洋垃圾”。依据《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办法》规定,我国目前进口较多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废塑料、废纸、废钢铁、废五金、冶炼渣、废纺织原料、废船舶等。以2015年为例,通过进口固体废物,我国可获得再生纸约2 335万吨,再生塑料约749万吨,钢铁约482万吨,再生铝约166万吨,再生铜约167万吨。折算下来,在源头上可以节约原木2 102万吨,石油1 498万吨至2 247万吨,铁矿石820万吨,铝土矿789万吨,铜精矿833万吨。如今,进口固体废物已成为历史。2021年1月1日起,我国禁止以任何方式进口固体废物。
    分别说明改革开放初期进口“洋垃圾”以及如今禁止进口的原因。
    答案 进口原因:固体废物(洋垃圾)利用成本低,获利高;可获得大量再生资源;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工商业发展快,原材料供应不足。
    禁止原因:固体废物是环境污染源,产生直接污染;固体废物以水、大气和土壤为媒介污染环境,也给生态环境带来压力;运输、拆解过程中,不便管理,安全隐患大;再生产品质量难以达标,危害国民健康。
    高考考查内容
    考点
    读真题设问知高考考向
    核心价值:
    通过我国应对环境污染、生态退化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和措施,增进考生对国家环境安全战略和总体安全观的理解,并培养考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学科素养:
    1.人地协调观:通过考查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培养考生的人地协调观。
    2.区域认知:针对环境污染、生态退化、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的国家战略,理解不同地区应因地施策,形成环境安全的区域认知。
    关键能力:
    结合图文材料,培养考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并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必备知识:
    1.环境污染问题的产生及防治措施。
    2.生态退化的危害及生态修复与建立自然保护区。
    3.全球气候变化及应对措施。
    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
    (2020·全国文综Ⅱ,44)简述采用“适度集中、就地处理、就地回用”模式治理那考河污染的意义。
    (2020·7月浙江选考,26)(2)与安阳相比,简述南阳此次污染天气的特点,并分析其自然成因。
    (3)从能源利用角度,说出河南省防治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
    (2019·全国文综Ⅰ,44)简述该工程对当时环境的影响。
    (2019·江苏地理)13.两地区的城市大气PM2.5浓度一般在10时以后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14.华东地区大部分时段大气SO2浓度低于东北地区,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
    (2020·全国文综Ⅰ,44)分析高原鼠兔密度对高山草甸退化的影响,并提出防控高原鼠兔的策略。
    (2019·全国文综Ⅱ,44)说明“清溪川复原工程”对改善当地环境的作用。
    全球气候变化
    (2020·7月浙江选考)10.氧化亚氮具有增温效应,主要是因为
    11.农田排放的氧化亚氮,主要来源于
    (2019·全国文综Ⅲ)6.导致西伯利亚地区土地覆被变化的首要原因是
    7.湿地面积增加主要是因为当地
    8.西伯利亚地区平地上减少的耕地主要转化为
    (2019·海南地理,21)(1)说明造成此次湖泊贯通的自然条件。
    (2)指出卓乃湖湖水外泄对下游河湖的影响。
    (3)如果未来气候持续暖湿化,导致盐湖与清水河贯通,推测该地区水系及水环境的变化。
    必备知识
    ①环境污染的影响因素;②不同地区能源结构。
    关键能力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图像信息:华东城市和东北城市PM2.5、SO2浓度在一天内不同时段的高低以及变化。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分析影响PM2.5浓度和SO2浓度高低的因素。
    学科素养
    综合思维:
    结合图中信息,综合分析华东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城市大气PM2.5和SO2多年平均浓度日变化情况以及原因。
    区域认知:
    ①区域位置:东北地区和华东地区。
    ②区域特征:东北地区重工业比重大,冬季燃煤取暖量大;华东地区轻工业占比高。
    核心价值
    用联系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1题
    该问题的关键词是“10时以后”。
    第2题
    该问题的关键是明白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影响方面
    具体表现
    社会经济直接损害
    在短期内严重威胁生命财产安全和基础设施安全,导致重大健康损害及人员伤亡,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自然环境直接损害
    使区域自然环境的各种服务功能在短期内受到严重损害,甚至导致一定时期内区域环境质量或宜居性恶化、经济发展衰退乃至难以为继
    社会经济次生危机
    导致公众对环境恶化的担忧和不满情绪,诱发环境群体性事件,使环境安全问题转化为公共安全问题,从而威胁正常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
    要素
    污染物跨国传输
    废弃物跨国转移
    含有毒有害物质产品贸易
    主导因素
    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
    来源
    某国家排放的污染物
    某国产生的固体废弃物
    有毒有害物质超标或含有尚未被认识的有毒有害物质的产品
    转移方式
    通过大气环流、河流径流等自然过程传输到其他国家
    通过正常贸易或非法入境的手段
    通过国际贸易从一个国家进入其他国家
    危害
    通常情况下,通过自然过程跨国传输的污染物浓度一般在安全范围内,不至于对输入国造成严重的威胁,但突发环境事件可能在短时间内造成高浓度的污染物跨国传输,威胁输入国环境安全
    可能对输入国家或地区的环境安全造成威胁,进而引发跨境环境污染物输出国与输入国之间的矛盾或外交争端,甚至演变为政治、经济和军事冲突,对双方的国家安全均造成影响
    跨国污染问题
    通过自然过程产生影响的跨国污染问题
    废弃物跨国转移、含有毒有害物质的产品贸易类型的跨国污染问题


    源头防范
    要加强监测预警,通过国际合作机制促进污染物来源国的污染治理
    需要严格环境准入,从源头上控制境外污染物的输入。严格禁止有毒有害物质严重超标的产品和高污染固体废弃物入境,严格打击走私和私自夹带高污染固体废弃物等行为
    事中风险控制
    一旦发生跨国污染事件,要及时采取应急响应,控制影响范围,消除危害
    对一些因国内经济发展、就业、资源短缺等原因必须进口的有污染的废弃物和产品,应加强无害化处理,积极发展国内替代产品以逐步减少进口
    事后治理
    做好生态恢复、赔偿损失等善后处理工作
    对已经产生的跨国污染,要强化污染治理,及早消除污染危害

    相关学案

    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1) 专题14 考点3 全球气候变化学案:

    这是一份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1) 专题14 考点3 全球气候变化学案,共7页。

    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1) 专题14 综合提升练14学案:

    这是一份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1) 专题14 综合提升练14学案,共4页。

    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1) 专题14 考点2 生态保护学案:

    这是一份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1) 专题14 考点2 生态保护学案,共8页。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