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讲义学案通用版【解析版】
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1) 专题13 考点2 耕地与粮食安全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1) 专题13 考点2 耕地与粮食安全学案,共8页。
(2020·江苏地理)我国粮食产量自2004年以来连续16年增长,有效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下图为“我国不同区域三个年份粮食产量占比图”。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区域中,对我国粮食安全贡献不断增大的是( )
A.华北平原 B.东北区
C.西南区 D.东南沿海区
2.制约蒙新区粮食生产地位进一步提升的主要因素是( )
A.土地资源 B.水资源
C.经营规模 D.机械化水平
[高考考查内容]
[设问分析]
答案 1.B 2.B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东北区三个年份粮食产量占比较高,且占全国总产量的比率持续上升,对我国粮食安全贡献不断增大,B对。第2题,蒙新区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稀少,土地广阔,水资源成为制约该区域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选B。
1.我国耕地资源相对短缺的原因
2.增加粮食总产量的基本途径
3.我国维护粮食安全的其他途径
考向1 通过“耕地资源的分布和价值”考查“综合思维”
(2021·江苏苏州联考)读“2010~2015年中国东部地区土地利用转移矩阵(km2)表”,完成1~2题。
1.2010~2015年减少最明显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A.耕地 B.未利用地
C.林地 D.建设用地
2.2010~2015年中国东部土地利用转移使生态环境会有明显改善的方式有( )
A.林地转为草地 B.耕地转为林地
C.建设用地转为耕地 D.未利用地转为耕地
答案 1.A 2.B
解析 第1题,读表可知,2010年同一种土地转化为2015年的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合计数量分别是:耕地是6 316.73平方千米,未利用地是23.28平方千米,林地是1 403.41平方千米,建设用地是708.24平方千米,所以减少最明显的土地利用类型是耕地。故选A。第2题,林地转换为草地,并没有提高植被覆盖率,且植被生长量下降,因此生态环境不会有明显改善,A错误;耕地转化为林地,说明进行了退耕还林,则生态环境会有明显改善,B正确;建设用地转为耕地,说明拆除了违建,扩大了耕地面积,对生态环境的改善体现不明显,C错误;从表中看,未利用地转为耕地的面积很小,不会明显改善生态环境,D错误。
考向2 通过“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考查“区域认知”
农产品虚拟水是以虚拟的形式包含在稻谷、小麦和玉米等农产品中看不见的水。读“中国区际主要农产品虚拟水流动格局网络系统图”,回答3~5题。
3.根据图中信息,指出我国农产品一直大量输出的地区有( )
A.西北、华南 B.东北、黄淮海
C.东南、华北 D.长江中下游、西南
4.华南、西北两地之间虚拟水流动格局1999年与2010年发生明显变化,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
A.西北地区粮食种植面积激增
B.西北地区居民生活水平提高
C.华南地区的粮食种植面积减少
D.交通条件制约了两地间的农产品流动
5.下列措施中,不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水安全的是( )
A.建立粮食安全预警系统
B.巩固虚拟水输出区的地位
C.减少虚拟水净输入地区的粮食生产和储备能力
D.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虚拟水流动的效率
答案 3.B 4.C 5.C
解析 第3题,农产品虚拟水是以虚拟的形式包含在稻谷、小麦和玉米等农产品中看不见的水。虚拟水的流动,也就是农产品的流动。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看出我国农产品一直大量输出的地区是东北和黄淮海地区。故B正确。第4题,随着华南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耕地被占用,且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粮食的种植面积减少,使得华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粮食流动格局变化明显,导致两地之间虚拟水流动格局发生了图中所示的变化。故C正确。第5题,虚拟水净输入地区是指粮食生产能力低的地区,如果继续减少该地区粮食生产和储备能力,将进一步降低我国的粮食安全和水安全。故C正确。
考点练
粮食生产集中度是指某时期某地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下表反映我国不同雨量带粮食生产集中度的变化。据此回答1~3题。
1.1990~2010年我国粮食生产重心的变化趋势是( )
A.由中温带移向暖温带
B.由半湿润区移向湿润区
C.由半干旱区移向半湿润区
D.由亚热带移向暖温带
2.造成我国粮食生产集中度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化 B.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C.农业技术进步 D.交通运输网络发展
3.我国粮食生产集中度的变化( )
A.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
B.更有利于水热资源的高效利用
C.减轻了交通运输的压力
D.增加了台风、洪涝的灾害风险
答案 1.D 2.B 3.A
解析 第1题,我国粮食生产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由表中数据可推知,年降水量大于
800 mm的地区为亚热带湿润区,故亚热带地区的粮食生产集中度大幅下降。东部半湿润的暖温带粮食生产集中度大幅升高,所以粮食生产重心变化趋势是由亚热带移向暖温带。第2题,改革开放以后,南部沿海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粮食种植面积锐减,逐渐退出粮食主产区的行列。因此造成我国粮食生产集中度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第3题,北方耕地集中连片,为大规模机械化耕作提供了条件,A对。南方亚热带地区水热资源更好,B错。这种粮食生产格局加剧了北粮南运,C错。这种变化与台风、洪涝的灾害风险关系不大,D错。
2020年我国粮食种植面积11 677万公顷,比上年增加70万公顷;粮食产量66 949万吨,比上年增加565万吨,增产0.9%。下图为“1820年中国各省粮食总产量与单位面积产量统计图”(注:单位面积产量已考虑复种指数的影响)。读图完成4~6题。
4.与新疆相比,Ⅰ类地区中发展粮食生产的显著优势是( )
A.人均耕地面积较大 B.水热条件优越
C.农业发展历史悠久 D.市场需求量大
5.对比1820年,目前东北三省提供的商品粮总量已远远超过Ⅰ类地区中的各省区,其主要原因是( )
A.复种指数高 B.区域人口密度增加
C.耕地面积扩大 D.农业生产经验丰富
6.影响1820年和2020年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 )
A.劳动力投入 B.农业技术水平
C.自然灾害 D.机械化水平高
答案 4.B 5.C 6.B
解析 第4题,Ⅰ类地区各省份主要位于南方长江流域,所处纬度较低,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优越,有利于粮食作物生长,而新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水分条件差。第5题,影响商品粮总量的主要因素有粮食播种面积、复种指数、人均耕地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等。1820年东北地区受清政府“边禁”政策影响,人烟稀少;1949年以来,随着我国对东北地区垦荒力度的加大,耕地面积不断扩大,粮食播种面积不断增加,加之该地区地广人稀,人均耕地面积大,使其提供的商品粮总量远超Ⅰ类地区中各省区。第6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的高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是影响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主导因素,1820年,我国农业技术水平低,导致粮食单产低。
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耕地撂荒是指在耕地利用过程中,生产经营者由于主观原因放弃耕种而造成的耕地处于闲置或未充分利用的状态。通过对2016年重庆东南部的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和武隆区以及重庆东北部的巫山县等3个县区的12个比较典型的村庄调查发现,劳动力外出务工较多,耕地撂荒情况严重。巫山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和武隆区地处四川盆地东部,都是以丘陵山地为主,喀斯特地貌发育,生态脆弱,土地利用效率普遍偏低。下图分别为巫山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和武隆区位置示意图和四川盆地东部地貌景观图。
(1)从耕地资源的角度分析三县区耕地撂荒的原因。(8分)
(2)说明三县区耕地撂荒产生的影响。(8分)
(3)为缓解三县区的耕地撂荒现象,请你为当地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
答案 (1)耕地破碎,各地块分布较远,交通不便;耕地地块面积小,难以实现机械化操作;以丘陵山地为主,耕地坡度大,不利于耕作;多喀斯特地貌,耕地土壤肥力低。
(2)有利影响:耕地撂荒可减少对植被的破坏,恢复当地的生物多样性;有利于当地的水土保持,减少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有利于改善当地的气候。
不利影响:农作物播种面积减少,粮食收入大大降低。
(3)探索丘陵山区特色农业发展模式,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如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在给予合理经济补偿情况下,由集体收回土地承包经营权;开展土地整理、道路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等。
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进行分析,该地以丘陵山地为主,说明耕地资源坡度大,地形崎岖,不利于耕种;喀斯特地貌发育,说明土壤肥力低;喀斯特地区耕地破碎,地块之间距离远,交通不便;以丘陵山地为主,耕地坡度大,面积狭小,难以实现机械化操作等。第(2)题,三县区耕地撂荒产生的影响,可从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个方面展开。植被恢复有利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减轻自然灾害;有利于改善当地的气候;增加当地生物的多样性;减轻石漠化的现象;但会减少农作物播种面积,使粮食收入大大降低。第(3)题,探索丘陵山区特色农业发展模式,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如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在给予合理经济补偿情况下,由集体收回土地承包经营权;开展土地整理、道路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必备知识
①农业区位因素;②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③统计图的判读。
关键能力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①文字信息:粮食增产有效保障粮食安全,粮食安全贡献增大应该是总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率增大。
②图像信息:分别读图判断出不同区域三个年份的粮食产量比率,分析变化趋势。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了解我国不同区域农业生产条件的差异,与统计图进行对比分析。
学科素养
综合思维:
①要素综合:综合分析各地区粮食产量的变化情况。
②地方综合:对每一区域的生产条件单独分析。
区域认知:
①区域位置:蒙新区。
②区域特征:干旱、半干旱区,水资源不足。
核心价值
用联系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1题
根据文字材料“粮食产量增长”才能“有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一个区域粮食产量高、占全国总产量的比率上升,才能对我国粮食安全贡献增大。
第2题
“制约”,就是限制条件。蒙新区土地面积大,土地资源丰富,经营规模与机械化水平可以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和加大科技投入来进行提升。但是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却难以改变。
原因
表现
自
然
原
因
耕地比重小
山地面积大,耕地比重小,耕地约占总土地面积的14%
耕地空间分布不均
东南部占88.4%,西北部占11.6%
中、低产田比重大
高、中、低产田各占1/3左右
自然灾害造成耕地减少
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文灾害等造成耕地损毁
人
为
原
因
人口数量增多
人均耕地减少
土壤污染
农业面源污染、工业“三废”造成土壤污染,使我国耕地的质量呈下降趋势
土地退化
包括水土流失、荒漠化、次生盐碱化、沼泽化等
非农业建设用地增加
城市、能源、交通、水利、工矿建设用地均不断增加
人口数量增多
人均耕地减少
生态退耕
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湖等措施的实施
浪费现象严重
闲置抛荒、占而不用
农业结构调整
生产条件较差的耕地改变为草场,发展畜牧业;山地丘陵区耕地转变为果林用地;地势低洼区耕地转变为鱼塘
基本途径
具体措施
表现
扩大耕地数量
主要是开垦荒地
1949年以前的数千年中,我国主要通过扩大耕地面积实现粮食总产量的增加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主要依靠增加人力、物质和技术投入,从耕地利用率、养分和水热资源保障能力、作物品种和栽培技术以及田间管理水平等各个环节,挖掘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的潜力
1949年以后,我国耕地数量增加有限,20世纪80年代以后耕地面积和播种面积总体呈减少趋势,粮食总产量的增加主要是通过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实现的
其他途径
作用
表现
安全风险
粮食的跨区调剂
解决粮食生产与消费空间配置不均衡问题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维持着“南粮北调”的格局,从有余粮的南方调拨大米到北方,主要用于保障北方缺粮地区居民的食用粮需求
我国粮食净调出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南、安徽等省区。然而,这些省区都易受农业气象灾害影响,如果同时或大部分遭受重大自然灾害,将严重威胁国家粮食安全
自1985年起,我国粮食供需的空间调配演变为“北粮南运”,从北方余粮区流向南方缺粮区的粮食以玉米为主,主要是适应畜牧业发展对饲料用粮的需求
充分利用国际粮食(包括谷物和大豆)市场
是我国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以净进口谷物为主,主要通过进口小麦,解决我国食用粮总量不足与结构性短缺的问题
进口大豆可以充分利用国外自然资源,但过度依赖进口会导致我国大豆和以大豆为原材料的产品受制于他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粮食安全
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初,我国粮食进出口大体平衡
21世纪以来,我国粮食净进口量持续增加,其中进口大豆约占进口粮食总量的60%,占大豆消费总量的80%以上
建立粮
食储备
具有救荒、调节国内外粮食市场秩序和应对突发事件等功能
“统购统销”政策和国家粮食储备制度
2010年
2015年
耕地
林地
草地
水体
建设用地
未利用地
合计
耕地
-
231.88
14.01
563.47
5 503.62
3.75
6 316.73
林地
99.75
-
407.35
18.41
873.21
4.69
1 403.41
草地
32.21
165.77
-
28.02
176.50
1.16
403.66
水体
259.18
3.76
74.39
-
399.55
3.08
739.96
建设用地
446.87
71.12
18.33
165.42
-
6.50
708.24
未利用地
14.20
0.79
0
1.02
7.27
-
23.28
合计
852.21
473.32
514.08
776.34
6 960.15
19.18
9 595.28
年降雨量/mm
粮食生产集中度/%
2010年
与1990年相比的变化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46讲 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含解析),共1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粮食生产安全的资源基础,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未来粮食安全的耕地保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1) 专题13 考点1 能源安全学案,共8页。
这是一份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1) 专题3 考点2 河流学案,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