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教学方案】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3.2 氧化和燃烧 (共2课时)教案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教案
      【教学方案】氧化和燃烧 第1课时 参考教案.docx
    • 教案
      【教学方案】氧化和燃烧 第2课时 参考教案.docx
    【教学方案】氧化和燃烧 第1课时 参考教案第1页
    【教学方案】氧化和燃烧 第1课时 参考教案第2页
    【教学方案】氧化和燃烧 第1课时 参考教案第3页
    【教学方案】氧化和燃烧 第2课时 参考教案第1页
    【教学方案】氧化和燃烧 第2课时 参考教案第2页
    【教学方案】氧化和燃烧 第2课时 参考教案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节 氧化和燃烧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节 氧化和燃烧教案,文件包含教学方案氧化和燃烧第2课时参考教案docx、教学方案氧化和燃烧第1课时参考教案docx等2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灭火和火灾自救的一般方法。
    2.通过模拟动画或视频,了解火灾自救的一般方法。
    3.通过了解灭火器及其使用和懂得一般的火灾自救的方法,培养学生 安全意识。
    4.知道化学反应中时常伴随着能量变化。
    5.通过实验探究,学生能归纳得出燃烧所必需的条件,并根据相关条件来判断物体是否能燃烧。
    6.通过实验、探究等活动,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灭火的原理。
    2.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
    【教学难点】
    火灾自救的一般方法。
    三、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课程引入】
    复习旧课,引入新课
    【讲述】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燃烧的条件:一是有可燃物,二是要有助燃剂,常用的助燃 剂为氧气,三是温度达到该可燃物的着火点。
    【提问】根据燃烧的条件,我们应该怎样来灭火?
    【新课讲解】
    知识点一:灭火与火灾自救
    【展示】课件展示图片
    【提问】请同学们说一说图中分别用什么方法灭火,及各种方法的灭火原理是什么?
    【讲述】 左边的图是用水进行灭火,灭火的原理是将温度降低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右边的图是利用棉被盖灭,灭火的原理是将可燃物与氧气隔绝。现在我们观看一段视频,了解灭火的方法及原理。
    【展示】播放视频【教学视频】灭火的原理。
    【讲述】分析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我们知道燃烧时需要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但是灭火时消除燃烧发生的任何一个条件即可。即灭火的原理为:
    (1)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2)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3)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过渡】通常情况下,我们都利用水来灭火,但是请同学们思考,水是否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用来灭火?油库着火应怎样灭火?当电器或电线燃烧着火时,应当如何灭火?
    【讲述】家电着火千万不能用水灭火,一是因为水和泡沫都能导电,容易造成电器设备短路烧毁;二是容易发生高压电流沿水柱传到人身上,造成触电伤亡。电器着火时,我们首先应拔掉电源,再想办法灭火。
    【提问】请同学们思考如果万一不幸发生火灾我们该怎么做呢?
    【讲述】发生火灾是,要保持镇定,先了解火源的正确位置,然后拨打“119”报警求助。如果火势扩散,应尽快通知家人和邻居设法离开现场,沿途要关上大门,以减低火势及烟雾蔓延的速度,同时切勿乘电梯或升降机,以免停电被困。
    【提问】 灭火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那么有谁能说出这几种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吗?
    【展示】展示二氧化碳灭火器的灭火原理、适用范围及使用方法。
    【讲述】如果你无法离开火灾现场,应采取下列措施。
    室内浓烟密布的时候,应俯在地上爬行,并用湿毛巾掩盖鼻口,以防浓烟中毒。
    用湿毛巾等物品塞住门和窗户的缝隙,以免浓烟渗入。
    打开窗户,在窗前呼救。
    【展示】课件展示火灾自救的其他方式。
    知识点二: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过渡】展示炼钢和窑工烧窑的照片。
    【提问】下面两幅图都有燃烧这一化学反应,你能找出他们的共同点吗?
    【讲述】都是利用燃烧放出热量,人类利用燃烧反应放出热量来取暖、煮熟食物、发电、烧制陶瓷、冶炼金属等等。
    【过渡】但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时候我们需要降低温度来使反应速率减慢,那么有没有能使反应物温度降低的反应呢?
    【讲述】请同学们按照下列操作进行实验,并填写实验表格。
    1.将一段镁条(Mg)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盐酸(稀 HCl),用手触摸试管外壁。
    2. 用 研 钵 将 约 20g 氢 氧 化 钡[Ba(OH)2]晶体磨成粉末,倒入小烧杯中。在一玻璃片上洒上少量水,并将小烧杯放在玻璃片上。再向小烧杯中加入约 10g 氯化铵NH4Cl] 晶体,用玻璃棒迅速搅拌后静止片刻,提起小烧杯。你看到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活动:按照步骤进行实验探究。
    【总结】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伴有能量的变化,而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吸收或放出热量。像燃烧这样的化学反应在反应过程中能放出热量,而有些化学反应则需要吸收热量。例如刚才氢氧化钡和氯化铵的反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根据我们的需要设计反应。
    【提问】刚才的实验说明了化学能与热能之间可以进行相互转化,那么化学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之间也能进行相互转化吗?让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
    实验活动:将锌片(Zn)和碳棒组成的电路,插入稀硫酸中,观察小灯泡发光的情况。在这个化学变化过程中,化学能转化成了_____能。
    【讲述】由灯泡发光,我们知道了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其实电能也可以转化为化学能,化学能和电能的相互转化也是一种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在生产、生
    活和科学研究中有十分广泛的应用。
    【提问】请同学们思考下列现象中,化学能转化成了什么能?
    【讲述】烟花燃放是将化学能转化成为了光能和热能,而蓄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总结】化学反应涉及构成物质的微粒的重新排列,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不过,不同的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大小是不同的,有些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非常细微,只有用灵敏的仪器才能检测到,也有些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则非常明显。化学反应中的能量通常表现为热、光、电等。
    【随堂练习】
    1. 用水可以熄灭着火的木材,这是因为( )
    A.水蒸发吸热,降低了木材的着火点
    B.水的密度比木材大
    C.水蒸发吸热,提高了木材的着火点
    D.大量水蒸发吸热,使温度降低到其着火点以下,而且水蒸气又起着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的作用
    答案:D
    2.下列发电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
    A.煤炭发电 B.风能发电 C.水能发电 D.太阳能发电
    答案:A
    3.图书馆或存放精密仪器的工作室失火,应使用的是( )
    A.泡沫灭火器
    B.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C.干粉灭火器
    D.以上三种灭火器均可
    答案:B
    五、课堂小结
    1.灭火的方法
    (1)隔绝空气(氧气);
    (2)将温度降低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3)隔离可燃物
    2.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
    化学反应生成新物质的同时,伴随能量的变化,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吸收热量和放出热量。
    化学能与其他能量也可以相互转化。
    六、板书设计
    3.2氧化与燃烧
    一、灭火的原理:一是有可燃物;
    二是要有助燃剂,常用的助燃剂为氧气;
    三是温度达到该可燃物的着火点。。
    二、能量转化

    相关教案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节 氧化和燃烧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节 氧化和燃烧教学设计及反思,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播放视频,演示实验,视频板书,展示安全标志挂图,拓展与实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节 氧化和燃烧优秀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节 氧化和燃烧优秀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氧化反应,燃烧的条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6节 光合作用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6节 光合作用教案,文件包含教学方案《光合作用》第1课时docx、教学方案《光合作用》第2课时docx等2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